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训练刍议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期,这一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训练逐步加强,但并不意味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就可以放松,相反,还应该不断加强。因为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形象思维
一、形象思维的概念
形象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呢?简单地说形象思维是依靠对形象材料的意识,从而对形象材料得到理解的思维。从信息加工角度说,可以理解为主体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对关注的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以及贮存在大脑里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比较、整合等),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有这样的观点: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其实,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
重要的思维形式。例如,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极其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师,但他却反对把逻辑方法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他十分善于发挥形象思维的自由创造力,他所构思的种种理想化实验就是运用形象思维的典型范例。这些理想化实验并不是对具体的事例运用抽象化的方法,舍弃现象,抽取本质,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将表现一般、本质的现象加以保留,并使之得到集中和强化。
可见,形象思维在人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期,对形象思维的训练绝对不能忽视,应该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好数学,更有利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条件发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为例,可以体现出形象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案例:把记住的图形画出来。
内容: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
老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四边形的影子,
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和记忆力,愿意接受挑战吗?仔细观察,去找一找照片里藏着的四边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欣赏图片,生活中的四边形。
老师:我想大家一定找到了生活中的四边形,把你找到的四边形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老师:同学们在脑子里已经记住了这些四边形,请选择一种形状画在纸上,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画的是哪种四边形。
学生操作、交流,老师随机搜集3—4个展示。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并引出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设计了四个小环节:
1、观察:仔细观察,去找一找照片里藏着的四边形?
2、想象:把你找到的四边形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抽象:请选择一种形状画在纸上。
4、再现: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画的是哪种四边形。
这四个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思维训练。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形象思维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应该加强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加强。
()对事物整体形象的训练
事物整体形象是人脑再现出来的某个事物的写意的形象,它既可以是由若干个同类事物的形象概括出来而得到的观念性的形象,也可以是被模式化了的某个事物的基本形象、由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各种形象信息经过一般化和典型化,便可成为意象而贮存在主体的大脑中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事物整体形象相当于抽象思维中的概念,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元素。许多科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在我的思维机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它们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
种组合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进行在可以传送给别人的、由文字或别的记号建立起来的任何逻辑结构之前。如:
上述的这些元素有时是视觉的,有时也有动觉的。通用的文字或其他记号只有在第二阶段才能很费劲地找出来。但是,对事物的整体形象却是对事物本质认识必不可少的前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图形形象,数学形象还包括图式形象,如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形象性材料,都可以成为事物整体形象的载体。
人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是如此,形象思维也是如此。作为形象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说话,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加深图形在小学生脑海里的印象。
()对事物的感知
感知是运用意象对具体形象的直接判断和感知。感知的实质就是用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意义的意象去对照当前问题中有关事物的具体形象,从而使主体对当前图形的形式作出判断,迅速确定图形的本质特点。比如:
像这种用普遍形象的特征去比较具体对象的形象,根据形象特征整合的相似性来判别个体是否与同类事物是否同质的思维形式,我们称为形象识别感知,它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形象在变式情况下的再认,以及在复合、综合形态下的分解辨认。
上图还利用了已有意象模式,对新形象进行补形,将局部形象纳入整体形象之中的思维主动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形象思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种通过比较新形象与已有意象的相似性,使新形象与已有意象系统相联结的思维方式也被称为形象相似感知。形象感知可以使小学生对图像的认识更加直观,从而在头脑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对事物的想象
想象是头脑中对已有意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的意象的思维过程,它是最有创造性意义的
形象思维的形式。许多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都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是对已有意象的一系列直感的联结。在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中,空间形象的想象,平面图象的想象,事物特殊状态和理想状态的想象,假设情景的想象等等,都是数学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
对这些图形的教学,就必须借助想象,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因此,强化想象训练是最富有意义的形象思维形式,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教学三角形,可让学生想象生活中哪些事物有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圆柱、正方体等立体图形,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的圆柱、立方体等事物。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更多推荐

形象,形象思维,数学,事物,思维,学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