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一年级小学生的经典数学故事【三篇】从蜘蛛想到的
笛卡尔是法国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兴趣很广泛,取得了
很多成绩,比如哲学、物理学、数学等等。我们今天就说说他的数学
成就,就是他对解析几何学的贡献。
笛卡尔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丧母,父亲非常溺爱他。他
身体不好,父亲就和学校商量,每天早上晚点儿起床,好多休息一会儿。后来,笛卡尔就养成了在床上沉思的习惯。据说,笛卡尔的很多
发现都是早上在床上思考得到的,这里面就包括解析几何。
有一次,笛卡尔生病卧床。这又是他思考问题的好时机。身体躺
在床上休息,脑子可没闲着。这些日子,他正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代数里面的方程啊什么的都是抽象的,而几何里面的图形却是很直观的,要是能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那
该多好啊!不过,这座桥在哪里呢?在哪里呢
突然,他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
又顺着丝爬了上去,在屋顶上左右爬行。
笛卡尔看到蜘蛛的表演,突然大受启发。他想,能够把蜘蛛看作
一个点,他在屋子里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用数字,把蜘蛛在
某一个时刻的位置表示出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再加上
地面总共能够交出三条直线,如果把地面作为起点,把交出的三条直
线作为三个数轴,那么空间中任何一点的位置,不就能够在这三根数
轴上,找到的三个对应的有顺序的数字来表示了吗?
传说未必可信,但是笛卡尔的功劳是不容怀疑的。1637年,笛卡尔出版了《几何学》这本书。在书中,他把坐标系引入了几何学,将
几何和代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此,很多抽象的代数问题和繁复的
几何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后来牛顿把这门数学分支命名为解析几何学。
【篇二】
算盘的起源与普及
算盘究竟是何时何人发明的,现在无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应该
是很早的。东汉数学家《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北周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
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可见汉代即有算盘,但形制于近日
不同。不过,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中梁以下各珠当一,则与现代相同,又据徐岳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即赠传授珠
算之法,可见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算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算盘的
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12491293年)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里。在《元曲选》无名氏《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也提到算盘。剧中
有这样一句话: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公元1274年,杨
辉在《乘除通变算宝》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学启蒙》里都记载了
相关算盘的《九归除法》。公元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
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述较为详细,张择瑞在《清明上河图》中
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个
计算工具了。
我国的算盘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筹算就是使用一种竹签作筹
码来实行运算。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
算的除法歌诀。15世纪中期,《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因
为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
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
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
流记载了宋元以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绝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
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因为珠算口诀便于记忆,使用又简单方便,
因而在我国被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

更多推荐

算盘,珠算,数学,算法,问题,蜘蛛,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