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领跑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级:                          课时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 
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
   
                       
授课时间:
2013-7-
教学目标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作业检查】
【新课讲解】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二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会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在时间生活中加以应用,而且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学会读、写一、二小数。
3、学会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
4、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计算。
5、通过直观演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小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难点:小数的含义的解答。
                                小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内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写法,(课本第88-89页的内容,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学会读、写简单的(一位、二位)小数。
3、通过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读法、写法,领会0.1.0.01的含义。
教具准备:物品价格标签、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 );其中的2份占全长的( / )。
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 /();其中的5份占全厂的( / );其中的15份占全长的( /
31=( )分米  1分米=( )厘米   1=( )厘米 
1= ( )角    1= ( )分
二、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1、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学习认识了整数、分数。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2、小数的认识。
1)请同学们随便取出一本书,找出它的单价,说一说是多少钱?(我的数学课本价钱是46角或4.6元)
2)投影出示课本第88页的主体图。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答,并填表。
引导观察5.980.852.60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说明:①像5.980.852.60以及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书本的单价)等,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②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中,不够1元的,要用0占位。
3、小数的读法。
教师告诉学生: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数部分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按数字的顺序一个一个地读出数字名,小数点读做“点”。如:5.98读作五点九八, 0.86读作零点八六,2.60读作:二点六零,10.23读作:十点二三,25.07读作:二十五点零七。
试一试:下面几个小数怎么读。
1.23  0.92  0.05  2.40  12.04
4、小叔的写法。
教学例1
1)一位数的写法。
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每份是1分米,每份是1/10米)
课件演示说明:①每份是1分米也就是1/10米。1分米=1/10米。②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③0.1米是小数,她表示1米的十分之一。
教师: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应该怎么写? 4分米、5分米、6分米。。。。是多少米?(小数)。
2)二位小数的写法。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每份是1厘米,每份是1/100米)
教师:用小数怎么表示1/100米?(写成0.01米)
0.010.1相比较,有什么不同?(0.01有二位小数,0.1只有一位小数)。
教师:0.01米就等于1/100米,等于1厘米,表示1米的百分之一。3厘米、5厘米、18厘米呢?
试一试。
15厘米= / )米=  )米
30厘米= / )米= )米
提出问题:像0.10.30.010.050.18这些小数它们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为什么都是0?(因为它们都不够1米,所以整数部分要写“0”来占位)
3130厘米,写成小数应该是多少米?
由于130厘米比1米多。整数部分不能写0,应该写1,写成1.30米。
三、巩固深化
1、课本第89页的“做一做”。
2、把下面各数量用小数表示。
240厘米=  )米 18厘米=  )米  77= )元 177= )元
 
                                      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本第90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内容来学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养成会写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一读下面各数
0.8  0.66 1.3  1.25  1.05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点二  零点三五  零点零七  六点八七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量。
13分米=  )米  13厘米=  )米  112厘米=  )米
50厘米=  )米  13=  )元  215=  )元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引入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的体育成绩,请你们汇报一下跳高的成绩(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
2、教学例2
幻灯投影例2题目:老师这里有4位同学跳高成绩纪录表。  单位:米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    0.9    1.2  1.15  0.88
1)读一读,各个同学的跳高成绩。
小明0.9 小刚1.2 小强1.15  小林0.88
2)教师: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学生都知道跳高运动,因此都知道数据越大,跳得越高,成绩也越好,所以,要学会比较这几个小数的大小。
3)提出问题,让学生放手探索。
教师: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的大小?
小组讨论法,然后汇报比较过程、结果。
4)排列大小。
不管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都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写出排列顺序。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2米)》(1.15米)》(0.9米)》(0.88米)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90页的“做一做”
首先要使学生弄清一个正方形表示多少,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再结合图形与数字,使学生懂得一个正方形在这里表示1
2、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35题。
3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较大小。类似于“课堂活动”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5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成绩进行比较,得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步的名次,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成绩越好,名次越向前,而跑步成绩的小数越大,则成绩越差,名次越向后。
 
                                练习题
教学内容: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读写法,一位二位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二十一第4~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
2、能结合实例,较熟练地进行一位、二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3、通过练习,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0.2  0.67  0.03  1.28  2.03  3.40  15.56
2、写出下面各小数。
课本第93页的第8(看图片和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写一写,教师巡视检查,最后展示汇报结果)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3分米=  )米  4厘米=  )分米  8厘米=  )米  12厘米-  )米
16分米=  )米  230厘米=  )米  63厘米=  )米 5= )元
25=  )元  46=  )元 2045=  )元 31分米5厘米=
二、课堂活动
课本第93页的第7题。
分别量出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把量得的数写成分米来做单位的小数
先要求学生测量长度,并纪录下来,然后再要求写成用分米来作单位的小数。
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1、课本第94页的第9
请学生比较它们的价格,这里没有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所以,只要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就可以。
1)从钱贵的到便宜的:15.15 13.60  8.8
2)从便宜的到贵的:8.8 13.60  15.15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如果从整数部分可以看出大小,那么就不必要再看小数部分。
2、课本第94页的第10题。
1)先让学生比较人均绿地面积,说一说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小?
德国 柏林最大,人均绿地面积是50.0平方米。
中国 北京最小,人均绿地面积是8.18平方米。
2)按照人均绿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 )》( )》( )》   )》( 
3)说一说,睨视怎么想的?
同样,这一题的大小比较也只要看整数部分就可以确定,不必再看小数部分。
4)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数据中看到北京人均绿地面积与表中其他城市相差很大,也可以想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要注意环境保护,要加强绿化建设。
3、补充练习。  五位同学身高统计表  单位:米
小刚    小王  小芳  小红    小明
1.08  1.10  0.98  0.97    1.02
请比较他们的身高。
四、实践活动
课本第93页的第6题。
要求学生高商店了解一些指定商品的价钱,输了课本中指定的商品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指定商品,如体育用品,家电等等,要求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平常能注意观察身边的小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本第95页的例3,第96页的例4,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
11.28表示      分,0.03表示      分。
2.50表示        0.48表示     
21.25米表示  分米    厘米 0.30米表示    分米  厘米。
0.05米表示    分米  厘米    2.40米表示    分米  厘米
2、算一算。
112+16  25+18  138-25  35-12
说一说:(1)整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2)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揭示课题。
教师: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
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具。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单价:铅笔盒6.8元,书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笔 1.2元)。
3、教学例3
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①验证答案:1.4=14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4、教学例4
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
0.2=2  8-6=2角结果正确
3)出示例4
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1.2-0.6=0.6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
5、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
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
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
2、补充问题。
图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
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
                                    练习题
教学内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课本练习二十二的第4-6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说一说,这几种体育用品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2、提出问题。
1)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一共多少钱?
2)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钱?
3)一个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贵多少钱?
420元钱,能买到什么东西?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求学生也能从简单问题入手,(学会判断加法的进位与不进位,减法的退位与不退位计算。)
二、指导练习
1、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要点。
1)小数点对齐。
2)按整数方法来计算,注意进位加与退位减的计算。
通过回顾,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2、算一算:12.4+7.6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提问:“12.4+7.6”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从小数含义来说明,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不要讲小数的基本性质。)
3、想一想:5-1.3怎么算?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说出见解。
1)整位怎么对齐?
按照整数减法法则:1.3哪一位是个位?
按照小数减法要点:5的小数点在那里?
2)退位怎么退?
5看成5.0然后按整数中的退位减来计算。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二十二的第456
4题是小数加法,先让学生读懂这幅统计图,说一说题目提供的信息,然后再要求提出问题,并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这里只能提“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的减法计算问题,而不能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如:求“上海和北京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一共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应该予以简要说明。
5题是小数加法问题,先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1)小红是在哪一站?(儿童乐园)
2)小红要坐到哪一站下车?(光明街)
3)从儿童乐园到光明街要坐几站?(12站)
4)票价怎么计算?(10公里以内票价1元,后2公里,1公里加0.5员,这样一共是2元)
6题是小数减法,大小比较问题,第(1)小题用10岁时的体重减去7岁时的体重,既增加的重量。第(2)小题应该分别算出7-8岁,8-9岁。9-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然后再进行比较。
四、课内外活动
让学生准备5076这及格数字卡片。通过排列,写出结果。
1、小于1整数部分应该排哪个数字?
2、大于7整数部分应该排哪个数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练习】
      附:新领跑教育·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一份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较好            一般             
家长意见:
家长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较好            一般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                          较好            一般             
                                                                      教师签字:

更多推荐

学生,小数,计算,教师,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