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发(作者:)
福州时代中学2021~2022学年初三第二学期六月份
适应性练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
胡不归?XXXX,XXXXX?《诗经·邶风》(2分)
(2)XXXX,XXXX。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2
分)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
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亲
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XXXXX,XXXXX。(2分)
(4)请补充完整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4
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XXXXX,XXXXX。XXXXX,XXXXX。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 duo()起来,说可以
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鲁迅《社戏》)
(2)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dēng shí
()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贺敬之《回延安》)
(3)当它jiárán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
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刘成章《安塞腰鼓》)
(4)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gù()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
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吴伯箫
《灯笼》)
3、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
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
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
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
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
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传统阅读方
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青睐,就是
最好的印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
许多成语包含了典故,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价值观、境界高下
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祖逖“闻鸡起舞”,实
现报效国家的愿望,启示有志之士应该发奋有为;楚襄王“亡羊补
牢”,流亡之际重新重用庄辛,告诫我们汲取教训为时未晚;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9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乙]房玄龄
①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②曰:“甲兵武备,诚不
可阙;然炀帝③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
④安此乃朕之甲兵也。”[注释]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
上:指唐太宗。③炀帝:指隋炀帝。④乂(yì)安:安定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4分)
(1)便要还家(要:)(2)咸来问讯(咸:)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4)远胜隋世(胜:)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
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
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
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
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
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
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
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
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
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
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2、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13、文中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对这样的描写的作用
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烘托出“我”看戏时兴奋的心情。
B、点出“豆麦”,为下文“偷豆”埋下伏笔。
C、为描写后面精彩的社戏作铺垫。
D、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
14、选文第二段从什么角度来写看戏途中的景色?这对表现文章
中心有何作用?(4分)
三、作文(50分)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学过《安塞腰鼓》、《社戏》等课文,都有
精彩的场面描写。我想你一定也有经历过学校运动会,或是观看文艺
演出,或是观看龙舟赛,或是参加其它热闹的聚会,那场面让人难以
忘怀。
请你以“场面”为题,或自己命制一道含有“场面”两字的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
更多推荐
阅读,图书,描写,社戏,纸质,景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