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发(作者:)
行政职级、专业技术职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员工管理,明确职业等级,提供成长空间,规范职务名称管理,为员工职业生涯发
展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对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分子公司的所有员工。其中,董事会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明确规定
的,以董事会相关规定为准。
第三条
员工晋升分为行政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级“双通道”晋升途径。
第四条 行政职级晋升是规定的非专业技术类人员;同时,担负管理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
将列入行政职级序列,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 行政职级管理职责
第五条 总公司对行政职级人员的管理职责
总公司根据发展战略目标,负责研究制定行政职级管理政策;督导各事业部、各分公司做
好对行政职级人员的规范管理;按照制度权限及程序规定,考核审批行政职级人员的晋升。
第六条 事业部、分公司对行政职级人员的管理职责
事业部、分公司担负着对本单位行政职级人员规范管理的重要责任,负责宣贯落实总公司
颁布的对行政职级人员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对行政职级人员的严格管理;按照权限及程序规
定,执行培养考核及选拔晋升等工作,并做好报批报备。
第七条 人力资源部门对行政职级人员的管理职责
人力资源部门为行政职级人员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拟定并落实总公司行政职级管理制度;
依照权限及程序规定,对行政职级人员进行考核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第八条 运营管理中心对行政职级人员的管理职责
运营管理中心对所辖范围内的重要人力资源事项进行研究审议,负责审定人力资源政策、
制度;审定行政职级人员晋升条件及胜任资格;建立完善内部人才库,抓好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规划的落实;对行政职级晋升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定;依据权限及程序规定,研究审批
1 / 7
行政职级人员的晋升工作;研究讨论行政职级晋升人员的薪酬福利方案建议,并根据管理权限
报总经理或董事长最终批准。
第三章 行政职级划分
第九条 行政职级,按照层级可划分为员工层、管理层两大层级。员工层分为5个层级,
即S1至S5级。管理层分为9个层级,即M1至M9级。
行政职级岗位名称规范表
总公司职级 事业部职级
领导
中心总监
中心助理总监
部门总监
高级专业经理
专业经理
高级主管
专业主管
高级专员
专员
助理
事业部总经理
事业部副总经理
中心总监
部门总监
高级专业经理
专业经理
高级主管
专业主管
高级专员
专员
分公司总经理
分公司副总经理
部门总监
高级专业经理
专业经理
高级主管
专业主管
高级专员
M7
M6
M5
M4
M3
M2
M1
S5
S4
S3
S2
S1
总经理
副总经理
XX中心总监
XX中心总监
XX部门总监
高级XX经理
XX经理
高级XX主管
XX主管
XX高级专员
XX专员
XX助理
分公司职级
职级代码
M9
M8
岗位名称规范
董事长
副董事长
一、岗位名称格式规范:(形容词)+专业名词+职级名词
1、单一职能或专业:(形容词)+专业名词+职级名词;例如:高级策划经理
2、复合职能或专业:(形容词)+专业名词1+专业名词2+职级名词;例如:营销策划部副总
说明
监
二、岗位名称命名规范
1、某岗位管理是单一职能或专业,其最高行政级M2级:高级XX经理;
2 / 7
2、某岗位管理是多个职能或专业,可依序晋升;
3、岗位命名时应结合市场情况及管理职能范围,综合考虑管理人员岗位名称命名;
4、个别岗位名称不适用通用规范的以XX(S1-S4)表示,如翻译、司机、出纳、项目助理、
资料员、部门助理岗位;
其他:秘书类岗位:“助理秘书”(S1);会计类岗位:“助理会计”(S1),“会计”(S2)
第十条 员工初次定级标准与原则
(一)员工初次定级标准
人力资源部会同用人部门负责人根据对员工的了解和判断,提出确定职级的意见。新聘用
员工在试用期满后应及时确定职级,遇特殊情况经主管副总同意后,可适当延长定级时间。员
工初次定级应从严掌握评定标准,新入职应届毕业生职级通常为S1级。
(二)员工初次定级原则
能力与绩效:评估员工学历、职称、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业务专长以及绩效表现等因素。
职责与责任:评估员工目前所承担工作对公司运营产生的影响大小(范围、性质、程度),
工作复杂性、工作强度及是否承担人员管理的责任等。
贡献与价值:评估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员工在市场的稀缺程度、在公司内部的可替代程度
等。
第四章 专业技术职级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 总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职责
(一)负责研究制定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二)负责指导督促总公司、事业部及分公司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管理。
(三)负责按照权限及程序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级评审。
第十二条
事业部、分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职责
(一)负责宣贯落实总公司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
(二)负责按照权限及程序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
(三)负责指导督促所辖单位做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人力资源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职责
(一)负责总公司颁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督促落实。
3 / 7
(二)负责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级评审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第五章 专业技术职级划分
第十四条 专业技术职级分为8个级别,即T1至T8级。1级表示为T1,技术2级表示为
T2,技术3级表示为T3,技术4级表示为T4,技术5级表示为T5,技术6级表示为T6,技术
7级表示为T7,技术8级表示为T8。
专业技术职级岗位名称规范表
总公司职级
总XX师
首席XX师
资深XX师
助理资深XX师
高级XX师
中级XX师
初级XX师
助理XX师
事业部职级
总XX师
首席XX师
资深XX师
助理资深XX师
高级XX师
中级XX师
初级XX师
助理XX师
分公司职级
总XX师
首席XX师
资深XX师
助理资深XX师
高级XX师
中级XX师
初级XX师
助理XX师
职级代码
T8
T7
T6
T5
T4
T3
T2
T1
岗位名称规范
总XX师
首席XX师
资深XX师
助理资深XX师
高级XX师
中级XX师
初级XX师
助理XX师
第十五条
专业技术初定职级胜任条件
技术职级 任职能力/职业素质要求
可主导或组织运作大型项目,提供专业意见;具备管理多个项目组或大型团队的能力;具备
T8技术8级 督导、教练、评估能力;具有系统管理和外部协调能力;了解公司目标,理解公司战略,熟
悉内部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具备良好行业声誉;品行优良公正。
具备运作大型项目运作经验及能力,能够领导一个部门或重要项目;对业务负有规划的职责,
提供专业意见;具备管理项目组或大型团队的能力;具有系统管理和外部协调能力。
T7技术7级
4 / 7
T6 技术6级
具备管理项目组或中型团队的能力;具备督导、教练、评估能力;可协调多种专业岗位,具
备发展潜质;可以带领、辅导至少5名(含)以上助手有效工作。
T5 技术5级
项目、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参与较大型项目,可独立负责专业岗位,可以承担跨专业协调与
技术组织工作,可以带领、辅导1名(含)以上助手有效工作。
T4 技术4级 项目、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参与较大型项目,可独立负责专业岗位。
T3 技术3级 项目、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参与中型项目,能够提供专业意见。
T2 技术2级 项目、团队中的成员,能提供专业支持。
T1 技术1级 对日常工作提供一般性支持服务;应届本科生、研究生。
5 / 7
第十六条
行政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级“双通道”晋升路径图
“双通道”晋升路径图
专业技术职级
分公司
职级
职
级
代
码
M9
M8
M7
M6
M5 中心总监
中心助理
总监
部门总监
领导
行政职级
总公司
职级
事业部职
级
事业部总
经理
事业部副
总经理
中心总监
总公司职级
总XX
分公司总
经理
分公司副
总经理
M4
师
M3
首席XX师
资深
XX师
M2
高级专业
经理
部门总监
助理资
深XX
师
M1 专业经理
高级专业
经理
部门总监
S5 高级主管 专业经理
高级专业
经理
高级XX
师
中级
S4 专业主管 高级主管 专业经理
XX师
初级XX
S3 高级专员 专业主管 高级主管
师
助理
T2 T3 T4 T5
S2
S1
专员
助理
高级专员
专员
专业主管
高级专员
XX师
T1 T6 T7 T8
第十七条
不同专业技术职级人员,有不同的任职能力、职业素质要求及任职资格。专业
技术职级评定晋升,必须符合本管理制度中规定的胜任必要条件,否则不予晋升。
6 / 7
第十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应匹配到专业技术职级。对于具备管理潜质,拟承担管理
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专业技术职级与行政职级之间横向匹配,但必须按照权限规定和流
程办理,并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执行。
第十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应与专业技术职级晋升和岗位职务晋升培训相结合。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凡本办法未尽事项,参照公司其他有关文件执行。其他文件与本办法有不相符
之处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7 / 7
更多推荐
职级,专业,管理,行政,人员,技术,岗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