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发(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城阳区、平度市、黄岛

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

B.锗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C.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电化学保护法

2. 下列说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汽车尾气需要加入催化剂,提高氮氧化合物的转化率

B.煤气中毒者送入高压氧舱缓解病情

C.工业合成氨升高温度,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D.对于平衡体系

,缩小体积,颜色加深

3. 平流层中氯氟烃的光解产物对臭氧层产生破坏,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B.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改变了反应历程

C.总反应为

D.由于

,和均为催化剂

,所以反应①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的速率

4. 我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电解质溶液为、、的

电池,由M和N两种离子交换膜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工

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

B.钾离子通过M阳离子交换膜向A区域移动

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D.一段时间后B区域的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5.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Ⅰ:

途径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D.反应

反应生成

放出热量为

B.等质量的煤通过以上两种途径燃烧放出的热量:途径Ⅰ<途径Ⅱ

6. 一定量的和足量碳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c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a点正反应速率

D.c点时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

,反应速率增大

7.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在铁制品上镀铜

B.用装置②探究

D.用装置④探究温度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平衡的影响

C.用装置③证明醋酸为弱酸

8. 研究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对防治污染具有重大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向恒

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和,发生反应

,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放热

B.若向容器内充入一定体积的Ar,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分离出部分,正反应速率加快

D.2~8min的化学反应速率

9. 电渗析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选择性离子交换膜交错排列构成多层式电

渗析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为不同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

C.X为淡盐水,Y浓盐水

D.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

B.a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10.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铁的保护方法称为阴极电保护法

B.图②导管内液面上升,可以验证铁的析氢腐蚀

C.图③钢闸门接电源负极,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铁的腐蚀速度②>①>③

二、多选题

11.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加入一定量的

反应物,发生反应 ,数据如下:

容起始时各物质的物平衡时物质的物

器 质的量/ 质的量/ 达平衡时体系的平衡转化平衡

温度

编能量变化/ 率 常数

① 700K 2 1 0

② 700K 0 0 2

③ 700K 4 2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三、单选题

c

1

c

2

c

3

B.

D.

12. 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届的“新宠”,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

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电极b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a,充电时电极b接电源正极

B.放电时,总反应为

C.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D.当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时,有

四、多选题

13. 工业上可采用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和。我国研

究人员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

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图为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

迁移

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B.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为

C.该反应

D.该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过渡态Ⅴ步骤决定

五、单选题

14. 一定温度下,按

影响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温度对甲醇产率的

A.c、d点反应为平衡状态

B.平衡转化率

C.c点时充入一定量的,

体积分数增大

,平衡右移 D.d点压缩容器体积至原来的一半时,

六、多选题

15. 合成氨技术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将和充入密

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物质的量分数(φ)随温度、压强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大小关系为

B.a点达平衡时的氮气的分压为

C.a点的平衡常数

D.a、b、c三点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七、填空题

16. 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A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加热可将A点变到C点,增大,溶液呈酸性

b.通入少量氨气,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不变

c.向纯水中加入强酸,可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弱酸,可促进水的电离

(2)图中A、B、C、D四点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用A、B、C、D表

示)。

(3)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填标号)。

a.降温 b.加入适量稀盐酸 c.加入适量浓溶液 d.加入溶

(4)取D点溶液于烧杯中,用量筒量取_______稀硫酸与其

混合,溶液

(5)C点时,

与E点相同(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可忽略)。

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_______,若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_______性。

八、原理综合题

17.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为铜板上铁铆钉处,若水膜酸性不强,铁钉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类型为

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图乙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池反应为_______;当导线中通过

0.1mol电子,理论上可消除大气中_______(标准状况下)。

(3)图丙为甲醇燃料电池。

①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通过离子交换膜向_______(填“a”或

“b”,下同)移动。

②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粗铜接_______极,一段时间后,得到精铜6.4g,

则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 氮硫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

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已知反应1:

反应2:

(1)反应NO

2

(g)与SO

2

(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将NO

2

与SO

2

置于一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改变原料气配比n

0

(NO

2

):n

0

(SO

2

)

进行多组实验,测得NO

2

的平衡转化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v(SO

2

)=v(NO)

c.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d.SO

3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3)A点与B点NO

2

平衡转化率相等的原因为_______。

(4)B点SO

2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C点的平衡常数Kc=_______。

(5)一定条件下,若只按反应2进行,温度和压强对SO

2

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曲

线如图所示。请在下图中画出温度为783 K的影响曲线。________

九、填空题

19. 含铂、铑等活性成分的催化剂能促使、发生如下反应:

,将汽车尾气中的、转化为无毒气体。回答下列

问题:

(1)为了测定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

不同时间的浓度如表:

时间/ 0 30 60 90 120 150

0

前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0~30s和30~60s时间段内反应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为了分别验证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

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格中。

实验编号 T/℃ 催化剂类型

Ⅰ 320 铂铑

Ⅱ 稀土

Ⅲ 260 铂铑

①实验Ⅰ、Ⅲ的目的是_______,故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Ⅲ,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故_______,_______。

20.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双重整技术(CSCRM)均能将

和温室气体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合成气,在环保、经济等方面均具有重大

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重整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1所示。

(1)已知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则过程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过程ii的总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

(3)向一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比为的和,总压为,

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发生过程i的反应。

①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76倍,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

为_______(用各物质的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

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a点所代表的状态_______(填

“是”或“不是”)平衡状态;b点的转化率高于c点,原因是_______。

Ⅱ.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双重整技术(CSCRM):在原料气中通入水蒸气来缓解

积碳,发生的主要反应的与温度关系如图4,已知各反应原理如下,其中

与为积碳反应。

(4)_______0(填“>”或“<”)。

(5)已知,综合分析进料气时制备合

成气的最佳温度为_______;通入水蒸气能缓解积碳的原因为_______。


更多推荐

反应,下列,速率,温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