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发(作者:)
重庆的别称
重庆,简称巴渝,又名巴渝、山城、杜愚、杜乔、武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心直辖市,是国家中心城市,是长江上游的
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是政治、文化、科技、教
育、艺术中心,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家重要的
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增长极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
二、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北
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
(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宋
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
而得名。
重庆的别称 1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面积8.24万平方
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常住人口
3205.4万人、城镇化率69.46%。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
主要有土家族、苗族。
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
主,其中山地占76%;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
江、乌江等河流交汇。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
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
景观。
位置境域: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
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
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
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
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古称:江州、巴郡、楚州、渝州、周公。重庆也简称重
庆,因为嘉陵江古称渝水。北宋时,豫州改为周公,南宋时,
宋光宗赵盾被封为王巩,随后即位,称为双庆。因此,周公被
提升为重庆政府,重庆因此得名。
在重庆诸多别称中,使用最久、底蕴最厚,当属“巴”和
“渝”。还有二者的组合——“巴渝”。巴渝文化是重庆历史
文化的基础,巴渝、巴山渝水都用来指代重庆大地,如“巴渝
十二景”就是指清代重庆城一带最具盛名的十二个景观。
历史:
明朝时,朱元璋灭大夏国,改重庆府,隶属四川政务院。时
至今日,重庆直辖市所辖区域仍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
清朝时期,今重庆直辖市所辖地区仍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后
又分出酉阳直隶州和忠州直隶州。公元1890年,中英签订
《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为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重庆成为第一批向日本
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
公元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由
南京迁至重庆,将重庆升为直辖市,为中华民国“陪都”。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
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
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
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8.24万平
方千米,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
重庆还有其他的名字:山城、巴渝、渝州、武都、杜乔和江
城。
重庆: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
区、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
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
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东邻湖北、湖南,南靠
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 截至2022年3月,下辖26个
区、8个县、4个自治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重庆。
随后重庆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
辖市。
1950年至1952年,设立川东行署区,隶属于中共中央西南
局。1950年川东行署驻地为重庆市黄桷垭,1951年迁驻北碚
市。1952年8月7日,川东行署区被撤销,与川南行署区、
川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重组为四川省,北碚市并入重庆
市。
1955年,贵州省桐梓县17个乡划归重庆。
1959年1月,四川省江津区的巴县、綦江县和涪陵区的长寿
县划归重庆。
1976年1月,四川江津江北县划入重庆,绵阳潼南县划入江
津。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
1983年3月3日,四川省永川地区8个县并入重庆市 ,重庆
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为
直辖市,撤销原重庆。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万县、涪陵、黔
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的简称渝,也叫山城,雾都,解放前国民党称陪都。重庆
市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丘脊舌状半岛。全
城依山而建,临江而筑,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
城融为一体,故又名山城。 重庆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记载的
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山城的名称,多次更改。南
宋以前的行政区划,虽多次变动,但国、郡、州、县皆以
“巴”命名,称巴国、巴郡、巴州、巴县。 据史书记载,巴
国是以外来的东方巴部族集团为主,融合和征服长江、乌江和
嘉陵江流域的土著部族构成的巴族人所建,故而以“巴”命地
名。另一说法是因嘉陵江三折入长江的形状,像古篆体字的
“巴”字之故。巴县命名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
年),距今至少在1400多年。北周闵帝元年改巴州为楚州,重
庆简称“渝”,是隋文帝时(公元581年)将楚州改为渝州。此
名因其嘉陵江上游有一大支流渠江,当时叫渝水,而且习惯以
渝水称呼嘉陵江,于是由此得名。宋徽宗崇宁元年改渝州为恭
州。重庆命名始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封
子赵淳(左忄右享)先封于恭州为恭王随后又即帝位,颂为“双
重喜庆”,便将恭州改为重庆府,府治为巴县城,重庆命名至
今有800余年。
重庆是宋朝建立的,意思是双喜临门。重庆有很多名字:山
城,因为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所以有很多高山地区。所以叫山
城。雾都,尤其是重庆,举世闻名,所以被称为雾都。火炉,
因为重庆夏天很热,就像火炉一样,所以叫火炉。重庆重庆在
巴渝的时候叫巴渝。所以我们现在简称它为重庆。
更多推荐
重庆,地区,长江,中心,直辖市,行署,山城,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