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发(作者:)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1范围

1.1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和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的编制与管理,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框架内容和基本要

素,促进应急预案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制定本规

范,

1.2公司系统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生产规模、安全基础、应急

能力等实际情况,可以对本规范提出的应急预案框架内容和基本

要素进行适当调整。

2依据

本规范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2-2006)、《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等制

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规范。

3.1危(wei)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组

合的根源或者状态。

3.2危(wei)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wei)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wei)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86 ·

3.4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给出风险度量。

3.5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

定的行动方案。

3.6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

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7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者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8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

者 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

施或者 行动。

3.9恢复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

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者行动。

4应急预案编制

4.1应急预案编制准备

在编制应急预案前,应认真做好编制准备工作,全面分析本单

位危(wei)险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确定事故 危(wei)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针对事故危(

wei)险源和存在的问题,客 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确定相应

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4.2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任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

作 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编制工作计划

4.3应急预案编制

· 87

4.3.1广泛采集编制应急预案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法

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

技术资料等。

4.3.2立足本单位应急管理基础和现状,对本单位应急装备、

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应急资源,建

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

4.3.3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对于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

划分等具体环节,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

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3.4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相关人员的参入和培训,

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wei)险源的危害性、应急处

置方案和 技能 。

4.3.5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符合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

符合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及相关应急预案;符合电网安全生产

特点及本单位工作实际;与上级单位应急预案、地方政府相关应急

预案衔接;编写格式规范、统一。

4.4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

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由

本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按规定报上

级主管 单位、地方政府部门备案。

4.5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公司系统各单位应根据应急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变化情况、

电网安全性评价和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等,

及时评估、修改与更新应急预案,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

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5应急预案体系结构

5.1应急预案体系

88

5.1.1公司系统各单位应针对电网安全、人身安全、设备设施

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等各类事故或者事件,编制相应的

应急预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相关部门和有关人

员的职责,形成公司上下对应、相互衡接、完善健全的应急预案体

系 。

5. 1.2国家电网公司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部门要

求,结合公司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公司层面的综合应急预案及

应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应急处置方针、政策、原则,应急组织结构

及相关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建立公司

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预案体系。

5.1.3国家电网公司、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

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

发电企业,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参照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结构(见附

录C),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2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公司处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

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

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

(如: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重要城市电网大面积停电事

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

5.3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

应急预案,说明单一应急行动的目的和范围,通过危(wei)险源辨识,制

定处置措施,程序内容具体详细,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份。

5.4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者设施、岗位所制定

的 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

处置

· 89 ·

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wei)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

事故相关 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

应、正确处 置。

6综合应急预案框架内容

6. 1总则

6.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作用等。

6.1.2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管理规

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应急预案等。

6.1.3合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的合用范围,以及所涉及的事故类型、级别等。

6.1.4工作原则

说明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如:预

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层分区、保障重点、加强引导、依靠科技等)。

6.2组织机构及职责

6.2.1应急组织体系

6.2.1.1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部门或者人员,并尽

可 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6.2.1.2 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应立足本单位现有组织体系设

立,应尽可能避免机构上的重复交叉设置,并且应急职责分工应与

部门职能设置相符合。

6.2.2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明确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机构)组长、副组长、各成员单位或者

部 门组成人员及其职责。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

作需 要,可以下设应急办公室,并明确应急办公室的职责。

6.2.3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根据事赦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 90 ·

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如:电网恢复、事故抢修、新闻发布、通

信保障、后勤保障、治安保卫等应急工作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

任务及职责。

6.3事件定义

6.3.1事件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损失情况和本单位控制事态的

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等级的事件(如:1级停电事件、Ⅱ级停电事

件等)。

6.3.2事件定义

6.3.2.1 根据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对每级事件

给出具体的界定标准。

6.3.2.2 事件定义应符合事故类型及特点,界定标准应简单

明了、便于掌握,

6.4应急响应

6.4.1信息报告

明确事放信息来源、接收和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

单位和地方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方式、方法、内容和时限等。

6.4.2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定义和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

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6.4.3应急响应

根据事件级别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

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的响应程序。

6.4.4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结束的条件或者状态,以及确定应急结束的程序、机

构 或者人员。应急结束应区别于现场抢救和灾后恢复的结束。

6.5信息发布

明确信息发布的机构,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

·91 ·

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

6.6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灾后重建、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修订等内容。

6.7保障措施

6.7.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者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

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

信息通畅。

6.7.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

队伍、应急专家组的组织与保障方案。6.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

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6.7.4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

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6.7.5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它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

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6.8培训与演练

6.8.1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对公众

和社会开展的电力安全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6.8.2演练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

结等内容。

6.9奖惩

·92 ·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

和内容。

6.10附则

6.10.1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6.10.2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6.10.3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

持续改进。

6.10.4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6.10.5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7专项应急预案框架内容

7.1范围与依据

7.1.1明确本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的事故类型、合用范围、编制

依据等。

7.1.2在危(wei)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事故

发生的条 件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应急处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7.3 组织机构及责任

7.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部门或者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

形 式表示出来。

7.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

· 93 ·

各组成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

处置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7.4预防与预警

7.4.1危(wei)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wei)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

取的预防 措施。

7.4.2预警行动

明确具体类型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

序 。

7.5信息报告程序

明确信息报警的条件、程序、方式、方法、内容和时限等;明确

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7.6应急处置

7.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

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7.6.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

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相应程序。

7.6.3处置措施

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wei)险性,

制定的 应急处置措施(如:电力设施毁坏、变电站停电、电缆着火

等事故应 急处置措施)。

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

等。

8现场处置方案框架内容

&,1 事故特征

4

主要包括:

a)危(wei)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者设备的名称;

c)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事故前可能浮现的征兆。

8.2应急组织与职责

主要包括:

a)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者车间、

班 组人员工作职责精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

责。

8.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

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

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设施毁坏、设备着

火、爆炸、水患、重要用户停电等,从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

护、消防、停电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

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8.4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报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者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或者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95 ·

g)其他需要特殊警示的事项。

9附件

9.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者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者人员的多种联系

方 式,并不断进行更新。

9.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单或者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

联系电话等。

9.3规范化格式文本

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9.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9.5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直接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者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9.6有关协议或者备忘录

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者备忘录。

·96 ·

附录A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A. 1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单位

名称、应急预案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A.2批准页

应急预案编写人、审查人、批准人等。

A.3目次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内容及次序如下:

批准页;

章的编号、标题;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A.4印刷与装订

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97 ·


更多推荐

应急,预案,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