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发(作者:)
XX上海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方法详解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xx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方法
通过最新上海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
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
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上海中公了上海市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
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数学运算在行测考试当中属于比较难的一部分,所占的分值也比
较高,在行测考试中能否取得一个很高的分数,数学部分是非常关键
的。众所周知,行测考试全部都是选择题,因此在考试当中不需要按
照常规来做题目,如果按常规,做题时间肯定来不及。 __专家在这
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秒杀方法。
一、利用整除进行秒杀
A.550 B.600 C.650 D.700
【中公解析】常规解法:假设原价为a,根据题目条件列方程:
0.95×0.85a=384.5+100=484.5,解得x=600。(计算过程较复杂)
秒杀方法:
观察484.5这个数,分析484.5,4+8+4+5=21,是可以被3整除
的,而0.95和0.85都不能被3整除,所以a一定能被3整除,秒杀
B。这个题就利用了整除的思想快速得到。
例2: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天可以完成,而乙
队每天可铺设50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天可以完成全长
的2/3,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1000米 B.1100米 C.1200米 D.1300米
【中公解析】方法1:假设总长为s,则2/3×s=s/8×4+ 50×4 则
s=1200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方法2: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3,说明完成共需要6天。甲乙6
天完成,1/6-1/8=1/24 说明乙需要24天完成,24×50=1200。
秒杀方法:
利用比例法:完成全长的2/3说明全长是3的倍数,直接选C。
10秒就选出答案。
公考很多数学题目,甚至难题,都可以直接利用简单的数的整除
特性,快速解
出答案,稍难的题则需要做个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运用到整除,
提高运算速度。
二、利用数字敏感进行秒杀
例3:1 ,3, 11 ,67 ,629,( )
A.2350 B.3130 C. 4783 D. 7781
【中公解析】常规方法: 数字上升幅度比较快,从平方,相乘,
立方着手。首先从最熟悉的数字着手 629=25×25+4=5的4次方+4,
67=4的3次方+3。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1=1的0次方+0,3=2的1
次方+1、11=3的2次方+2,67=4的3次方+3,629=5的4次方+4,
所得的括号中的数就是6的5次方+5=7781。从思考到解出答案至少
需要1分钟,比较费时。
秒杀方法:
这道题按照倍数的上升趋势和倾向性,两两数字之间的倍数大概
分别是3,4,6,9,( ),那么括号中的数字必定是大于10倍的。
ABCD选项只有D项符合。 秒杀的方法,可以快速做出题目。此题是
命题组给考生设置的陷阱,如果盲目做题,此题是道难题,在考试当
中未必做得出,即浪费了考试时间,又给考生增加了压力,必将影响
考试水平的发挥。
各种秒杀方法将大大节省做数学题的时间,从而为言语理解,逻
辑判断等留出充足的时间做题,为行测取得高分奠定基础。最后, __
专家祝愿大家决胜公考!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xx上海公务员行测你不得不知的解题技巧
通过最新上海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
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
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上海 __了上海市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
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公务员考试中,考查各位考生言语理解表达能力的题目主要集
中在片段阅读,而且这种类型的题目占的分值比较大。考生在答题时
面对选项无从下手,往往在正确答案和迷惑性选项之间徘徊,而最后
常常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中公教师专家分析了历年的各类片段阅读
考题,总结出如下解题技巧。
一、快速定位主题词
所谓片段阅读中的主题词,就是在这则材料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
汇,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词展开论述的,主题词可能是一个,或是
两个,甚至更多。当我们判断出材料中的主题词的时候,然后区分题
目选项之间的差别,往往是含有主题词的选项为正确选项。
例题: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
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中,喜欢大仲马
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
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 __骄傲,
在世界文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
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
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
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
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 __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是A。材料围绕着《茶花女》这一文学作
品展开,多次提到《茶花女》,所以我们可以把《茶花女》定位为主
题词,而提问方式又在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表明答案是要能概
括材料大意的,而只有A选项内容突出主题词,故选A。
二、准确把握关联词
当片段阅读是由多个组成时,要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特
别是句子之间所使用的连词,例如:然而、但是、可是、所以、因此??,
这些词对于抓住片段文字的主旨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如在议体中,表
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后面往往是重点,这是我们就要注意,而看到递进
关系的关联词,关联词后面的内容往往是重点,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出
现后,关联词前后的内容我们都应着重关注。把握住有用关联词,是
我们快速解题的关键。
例题:一件可能使人感到吃惊的事实是,目前不但世界粮食产量
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同世界上人均收入的增长速
度相比,粮食增长速度也是较快的,甚至其他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也
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尽管如此,今天在全世界仍有很多人口得不
到充足的粮食。据估计,由于缺粮而面临饥饿的人口有3.4到7.3亿
之多,他们尤其集中在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这段文字想要
说明的问题是
A.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B.尽管世界粮食生产充足,但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
C.其他产品价格的增长速度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
D.因缺粮而面临饥饿的人口有3.4到7.3亿之多
【答案】B。中公解析:注意文中前后语句方向的变化。前面讲述
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但后面出现表转折的词语
“尽管如此”,又列举出饥饿的人口数据,从而,直接选出B项为本
题答案。
三、着重突出性词语
在片段阅读的材料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一则材料的最后,都
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词语,来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倾向。如:
因而,可见,看来,显然,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用总结性的词语
归纳主题思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例题:历史证明,每一轮 __都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然后
逐渐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不得不承认, __让“中国制造”遭遇空
前危机,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各地区都在抓产业升级。但同时新的问
题出现了,在“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下,不少人认为,产业升级是
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多大干系。显然,这是一种误读。产业
升级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B.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
C.技术变革是企业渡过 __的最好手段
D.产业升级是使“中国制造”渡过 __的关键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是B。本文开篇提出一个观点,接下来作
者在文段倒数第二句说“显然,这是一种误读”,“显然”这个词语,
表明了作者并不同意之前所述的情况,而是着重强调中小企业、科技
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B,强调中小企业对产业升
级的作用。
在考生看来,片段阅读要比选词填空难一些,同时花费的时间也
更多。考试的时候,考生往往最先或最后做言语方面的考题,而片段
阅读更令人头疼。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
类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xx上海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中的秒杀方法
通过最新上海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
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
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上海 __了上海市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
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上海公务员行测考试为什么得分率低? __发现,考生们并不是不
会,一百个考生中九十个都是做题速度慢,题目太多、时间不够。而
其中又尤其以数学运算所用的时间最多,需要读题、列式、计算,一
个题的时间要控制在1分钟内做完确实太难了,所以众多考生把数学
运算题目放到最后去做,一部分考生随便选几个题目做一下,还有很
多考生因为没有时间直接放弃。数学运算题目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
如果掌握好几种快捷、简单、高效的秒杀方法,可以简化计算量,提
高解题效率。下面 __就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奇偶特性
首先运用这个特性前得熟悉奇偶特性的基本原则:
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
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
则两数奇偶相同。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
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解析】根据题意,设甲教室当月举办了x次培训,乙教室当月
举办了y次培训,当然,这道题目可以进行解方程求解,但是数字比
较大,运算量较大。但是用奇偶特性就非常简单,直接秒杀。由,
50x+45y=1290,1290是偶数,50x是偶数,则45y一定是偶数,即y
是偶数。又,因为x+y=27,27是奇数,则x一定是奇数,选D项。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总结:当题目出现方程或方程组时,且选项奇偶性不同,可以考
虑利用奇偶特性进行快速解题或排除干扰选项。
二:整除特性
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1)、2、4、8整除判定法则
一个数能被2(或者5)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者5)
整除;
一个数能被4(或者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者25)
整除; 一个数能被8(或者1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
者125)整除;
(2)、3、9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一个数字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一个数字能被9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
(3)、11整除判定法则
一个数能被11整除,当且仅当其奇数位之和与偶数位之和的差能
被11整除; 例题:一单位组织员工乘车去泰山,要求每辆车上的员
工数相等。起初,每辆车22人,结果有一人无法上车;如果开走一辆
车,那么所有的旅行者正好能平均乘到其余各辆车上,已知每辆最多
乘坐32人,请问单位有多少人去了泰山?
A. 269 B.352 C. 478 D.529
【解析】根据题意,设单位一共x个人,有N辆车,则,22N+1=x,
(x-1)/22=N,即x-1能被22整除,选项D正确。或x-1既能被2整
除同时也能被11整除,同样选D项。利用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秒杀
题目。
小结:当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涉及到除法时,要想到整除特性,根
据选项进行排除。
三.倍数关系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
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
1.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 的倍数;b是n的倍数。
2.如果a=(m/n)×b(m,n互质) ,则a是m的倍数;b是n 的倍数。
3.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 ± n的倍数当数学
运算题目中出现了百分数(浓度问题除外)、分数和倍数关系时,可考
虑能否用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快速解题。在应用的时候,一般是从
所求的量入手,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构建倍数比例关系。
例题: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
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
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解析:根据题意,今年男员工的人数比去年减少6%,则今年的男
员工=去年的男员工×94%=去年的男员工×47/50,则,今年的男员工
是47的倍数,选A。 小结:当题目中出现分数、百分数或者比例时,
可以考虑倍数关系进行列方程或者利用倍数特性快速解题。
__相信,通过上述题目,参加上海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能够发现利
用奇偶特性、整除特性和倍数关系这三种方法,对题目进行的秒杀。
考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有意识的使用这些方法,在考场时才
能很好的利用这三种方法快速解题,从而能够在考场紧张的时间里对
于数学运算的题目快速的解答。
内容仅供参考
更多推荐
题目,公务员,上海,考试,方法,考生,整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