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9日发(作者:)

唐俭止太宗逞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

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

之。

【注解】

1、贞观二年:即公元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2、京师:京城,国都、长安。

3、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4、掇:捕捉。

5、予:唐太宗自称。

6、遽:马上。

7、谏:委婉地规劝。

8、朕:皇帝自称为。

9、躬:身体。

10、冀:期望。

11、是:这(是)。

12、蚀:吃掉。

13、遂:立刻

14、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为。

15、咒:批评

16、并作:起至,蓬勃发展

17、其:如果

18、甲壳类:喝

19、谏:谏人

20、过:罪过

【翻译】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步入园子看看粮食(损失情况),看见存

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住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做身家性命,而你喝了它,

这对百姓有毒。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存有鬼神的话,你就喝

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整颗。周围的人忙碌哼:\"恐怕喝了必须生病的!无

法喝啊!”太宗说:“我真期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安远给我一个人!为什么必须躲避疾病

呢?”(笑了笑)马上就把它撕了。

【赏析】

本文描述了唐太宗在蝗灾发动后,吃掉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绘刻画人物

形象。唐太宗看见蝗虫后谩骂蝗虫与百姓虎口,“就是害于百姓”,可知他首先想起的就

是人民,担忧的就是民生。人后又说道:“百姓存有过,在予一人,尔其存有鬼神,但当

蚀我心,无毒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

当左右劝阻他喝蝗虫时,他说道:“所冀安远灾朕躬,何疾避之?”进一步整体表现了唐

太宗愿意为人民贯穿灾难的勇气和极力歼灭蝗虫的决意。


更多推荐

百姓,蝗虫,人民,粮食,勇气,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