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9日发(作者:)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文言文翻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

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

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

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

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

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

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

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二、翻译: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

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

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

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使人身体受

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

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

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

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

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

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

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

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

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三、点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更多推荐

声色,百姓,损害,用心,国家,欲求,充饥,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