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发(作者:)
2023浙江选调生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及资料分析》
全真模拟试题(一)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练习题(一)
1.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
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能否抓住它,
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
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应该掌握实际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
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
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
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2.实际上,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该成为一切社会科学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
法之一。遗憾的是,有些学科在迅速发展它的逻辑分析工具和数学描述语言的同时,在很
大程度上抛弃了这个优秀的传统,研究者仅仅依赖那些来自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逻辑推
理和计量建模,而忽视了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得鲜活的理论灵感和真实数据。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社会科学”的:( )。
A.分析工具 B.数据处理
C.优秀传统 D.研究方法
3.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
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为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可以说,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决定全球生态的平衡因子是沙尘
B.风使得全球生态达到了平衡状态
C.全球生态的平衡因子取决于风向
D.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的平衡因子
4.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
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只是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其实原先不少
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报纸不能从知
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报业相比出版也更早收到互联网的冲击
C.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
D.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只是层面生产信息
【参考解析】
1.【答案】A
解析: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句指出决策需要抢抓机遇,分句通过并列结构进一步说
明要想抓住机遇,需要及早地发现和把握,还需要智慧和勇气,同时通过反面论证,证明
及时决策的重要性,即不及时决策,会失去机遇。对应选项为A项。B项,未体现决策和
机遇的关系,且属于分句并列的一部分内容,过于片面,排除。C项,属于问题类表述,
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文段已给出具体对策,故表述不明确,排除。
2.【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社会科学应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接着对这一方法的正确性
进行论证。“遗憾的是”表转折,说明问题,即有些学科抛弃了这种传统方法,仅仅依赖
统计数据。故文段围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对应选项为D项。
A项,“分析工具”属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容,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B项,“数据
处理”在文段中未出现,属无关选项,排除。C项,“优秀传统”即指代社会科学应运用
的正确的研究方法,而文段还表述了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故表述不全面,排除。
3.【答案】D
解析:文段先讲述了沙尘与水汽结合为云最终化为降水,接着用“可见”总结说明沙
尘在土壤分布和水循环上均扮演重要角色,即为沙尘的重要性,文段末尾用“可以说”标
志着此处内容应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根据文意和话题的连续性可知,强调的是沙尘对
全球生态的重要作用,即为D选项。B、C两项主语不是沙尘,错误;A项,将沙尘作为生
态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属无中生有选项,排除。
2
4.【答案】D
解析:文段先阐述了内容生产中不同信息、不同行业的特点,接着指出报纸“知识层
面生产”的特色出现褪色,最后用反证说明报纸不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会造成竞争不过新
媒体的后果,那么可知文段意在强调报纸应该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即为D选项。A项
是反证部分的后果,属于假设变现实,排除。B选项为转折前内容,并非文段重点。C项,
由最后一句可知,海量信息并非是正确的途径,错误。
练习题(二)
1.大约六千年前,古巴比伦的人们开始制作黏土代币作为交易的记录。不同形状的黏
土代币表示不同的物品。当一次交易需要用到很多代币时,人们就用黏土把它们包裹起来,
交易者用削尖的木棍在上面刻上不同的符号,用以表示里面包了些什么。后来一些人想到
了更简洁的办法,只需简单地将符号刻在黏土上,就可以表示交易内容,这样就摆脱了烦
琐的代币。于是文字被发明了,而这正是文明的开始。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古巴比伦的货币发展史
B.古巴比伦文字是如何产生的
C.文字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D.古巴比伦人怎样进行商品交换
2.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
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
察觉的,通过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
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唐代移民迅速增
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此时,中国
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入
3
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
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3.“天池”的最早出处大概是《庄子》,原义是指寓言中所说的海,但至少到了南北
朝时,人们已开始用“天池”专指那些位于山原之上的湖泊。比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中就特别提到,山西宁武县西南的管涔山上,有一处俗名祁连汨池的湖泊,因其坐落在山
原之上,当地人又称其为“天池”。近代以来,随着地理视野的扩大,越来越多景致各异
的天池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提到天池,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有两处,一是吉
林长白山天池,另一处则是位于新疆博格达峰下的天山天池。
下列说法能在原文中得到印证的是:( )。
A.《庄子》中提到的天池指的是天山天池
B.郦道元首先用“天池”指称山原上的湖泊
C.山西宁武县管涔山上的天池已经趋于干涸
D.“天池”现在的含义与《水经注》相一致
4.在今天南京的清凉山西部,有一段石壁叫鬼脸城,一般认为是古代石头城的遗址,
但作为六朝古迹的石头城,却可能不在这里。据专家考证,早在六朝以前,江水就已经逐
渐向西迁移。211年,孙权将东吴的政治中心从京口迁到秣陵,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次
年营建了石头城,东吴大将周瑜曾在石头城操练水兵。这个石头城或应在今天定淮门旁边
的四望山上,地势靠近长江。清凉山也叫石头山,不过,它的得名却迟至五代十国,由于
江水不断向西迁徙,杨行密所建立的吴国就把石头城迁到了清凉山。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历史上的石头城曾多次搬迁
B.孙权营建的石头城靠近长江
C.清凉山是由杨行密所命名的
D.石头城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5.徽州文化具有自然与人文、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整体性特征,
独特而集中。村落依山而建,讲究水系与自然的和谐,目连戏和村落、宗族信仰、文化活
动紧密联系,徽剧演出的戏台就是村落建筑的组成部分;文房四宝与古建筑中的“文气”
融为一体;罗盘制作源于徽州人对堪舆风水的重视;医学与宗族以及山区的药材资源有密
4
切关联;槛联匾额不仅突出了徽州文化的品位,也体现山区丰富的竹木资源……凡此种种,
无不是其文化生态的整体性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徽州文化的突出特征 B.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
C.徽州文化的传承关系 D.徽州文化的存在基础
【参考解析】
1.【答案】B 解析:文段通过介绍古巴比伦时代人们在制作黏土代币中的一些变化,
引出了文字的产生。文段最后一句“于是文字被发明了”进行点题。主旨应为“古巴比伦
文字是如何产生的”。A项,货币发展史在文中没有提及,排除;C项,文字象征文明的开
始,但是本文中没有提到文明的发展,排除;D项,商品交换不是文段重点,提及商品交
换是为了引出“代币—文字”这一中心。
2.【答案】A 解析:解答的关键是把握文段中的时间先后顺序。文段属于分—总结构,
文段中有明显的时间标示词南宋、3世纪、唐代及13世纪、1700年、此时等,上述不同
时间段均有人口迁移,所以文段整体讲述的是人口迁移的过程。文段最后一句:此时,中
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概括全文。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B项文中并未提及;
C项人口迁移原因在段首即有交代,但是文中没有进一步进行分析;D项与文段第一句话的
意思相近,但属于片面信息,排除。
3.【答案】D 解析:根据文中第一句判断,A项错误;由文段的第二三句可知,没有
说郦道元首先用“天池”指称山原上的湖泊,B项错误;文段没有提及山西宁武县管涔山
上的天池趋于干涸,C项错误;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可知,“天池”现在的含义与《水经注》
相一致,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文段中石头城只经历过一次搬迁,并没有多次搬迁;B
项正确,由“211年,孙权……次年营建了石头城……地势靠近长江”可以得出;C项错误,
杨行密将石头城迁到清凉山,而并非由其命名;D项错误,石头城始建于三国时期不是五
代十国时期。
5.【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论点:徽州文化具有自然与人文、物质文化遗产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整体性特征,然后用实例进行论证,结尾与段首再次呼应。全文
意在体现徽州文化的特征。B、C、D选项均未体现徽州文化特征的具体例证,不能涵盖文
章主旨。
5
练习题(三)
1.常玩微信的人,对这样一类微信号肯定不会陌生——它们以“救死扶伤”为重任,
以公众“健康长寿”为目的。以克服“疑难杂症”为追求。在它们的微信里,一些普通的
药材焕发了“新春”,一些常见的食物变成“神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药企业仿佛有
“华佗再世”的神奇。在这样的养生帖里,它们的语气很硬朗,态度很坚决,一副“胸有
成竹”的姿态,让不少微信用户沦为它们的“忠实粉丝”。
作者对于“微信养生帖”的态度是:( )。
A.有所保留 B.不以为然
C.不置可否 D.比较赞同
2.生态修复,摸清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是基础。水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共同构成水生态
系统.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机制异常复杂,经过3至5年的水生态调查分
析,这种作用机制也仅能显出冰山一角。澳大利亚珊瑚“白化”死亡引发全世界生态学家
的关注研究,自1914年至今,历经百年,尚难全面修复。可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
跟踪调查不可或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水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修复
B.水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非常复杂
C.水生态修复需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调查
D.水生态修复需要依靠全世界生态学家的共同研究
3.山西古建筑遗存总量多达28027处,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
连续,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宋元之前的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的顶峰之作,山西保存有全国年代最早的民居和戏台;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目
录里,元代以前的311座木结构建筑中,山西南部(指山西所辖运城、临汾、长治、晋城
4市和49个区县)有157座,占全国总数的50.5%。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
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半以上在山西南部
6
B.山西现存的木结构建筑在全国年代均是最早的
C.现存的全国年代最早的民居和戏台为木结构建筑
D.山西遗存28027处古代木建筑,被誉为“木建筑宝库”
4.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眼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
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
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句
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
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军人的选择 B.接纳失去,直面未来
C.人生的得与失 D.成功者善于放弃
5.保护环境,殊为不易。解决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当东部一些
地方提高环境门槛招商选资的时候,中西部一些地方仍是“捡到篮里就是菜”;在东部产
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一些地方承接的是落后产能,也出现了“污染转移”。我国地区发
展不平衡,各地转变发展方式步调并不一致,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对上述文段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指日可待
B.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增长
C.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D.各地区转型步调的不一致加大了环保的难度
【参考解析】
1.【答案】B。解析:由“一些普通的药材焕发了‘新春’,一些常见的食物变成‘神
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药企业仿佛有‘华佗再世’的神奇”可知,作者对这些养生帖
是不认同的,故可首先排除C、D。“有所保留”比“不以为然”程度轻,与作者讽刺的态
度不相符,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生态修复需要摸清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接着指
出水生态运行机制非常复杂,并以澳大利亚珊瑚“白化”死亡的修复困难程度进行例证,
最后得出结沦——“可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凋查不可或缺”。故文段意在说明
的是修复水生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调查很重要。故答案选C。
7
3.【答案】C。解析:A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元代以前的311座木结构建筑中”,
而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B项以偏概全,文段只说“山西保存有全闰年代最早
的民居和戏台”,“均是”表述错误;D项偷换概念,由文段第一句可知,“28027处”是
“古建筑”,不一定都是“木建筑”,且D项“木建筑宝库”前面缺少限定语“中国”。文
段先说宋元之前的木结构建筑造诣很高,紧接着就说山西保存有全国最早的民居和戏台。
可见这些民居和戏台是木结构建筑,C项正确。故答案为C。
4.【答案】B。解析:A项过于笼统,没有体现文段的内容,排除。文段中的“退伍
军人”并非“成功者”,D项表述与文意不符。与C项相比,B项更准确地体现了文段的主
旨,“接纳失去”指的是军人不祈求上帝给他一条新的腿,“直面未来”即“没有一条腿后,
也知道如何过日子”。故答案选B。
5.【答案】D。解析:由“解决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发
展任重道远”可知,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A项与文段相悖,排除。B项无法从
文段推出,排除。C项与文段无关,且由常识可知,其说法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
D。
练习题(四)
1.语言的使用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都离不了的。学习把
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最能准确表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
A.语言的使用与人类息息相关
B.学习正确使用语言对我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C.学习正确使用语言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
D.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2.近几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保护加强、土
地成本上升、环保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使用成本上升、优惠政策取消,外资企业需要在更
高的成本上与内资企业竞争,这是外资企业必须正视的事实和趋势。但要素和能源资源成
本上升,与之伴随的是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提升,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
8
平的提高,也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取消优惠政策,不是对外资实行歧视政策,而是为
了实行国民待遇,是为了挤出低效率企业,给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由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中国的投资环境在朝良性发展的方向转化
B.生产成本的增加可以促使外资更加注重效率
C.取消外资优惠政策是对国内外企业负责任的举措
D.外资企业应抓住近年市场规模扩大的发展好时机
3.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包括对其语法和语义的研究,只有清楚地了解程序设计的语
法和语义,才能正确实施和使用语言,也才能正确评价语言的优势。因此,程序设计语言
理论是设计,实施和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基础。
“包括对其语法和语义的研究”的“其”指代的是:( )。
A.程序设计的语言
B.程序设计语言理论
C.程序正确性理论
D.研究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
4.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不知名漆器”,经考证,它是世
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不知名漆器”打开后顺着南北方向摆放,
利用其北侧立耳在正午时投下的影子,就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来。这种类
型的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经测算,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
到汝阴侯国一带。这架圭表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四个节气日影所在的位置不是用刻度表示,
而是暗含在木块和漆器上的一些特殊图案和位置中。
关于这架圭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指示二十四节气
B.使用年代不详
C.适用于特定地理位置
D.表上标有详细的时间刻度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第一句引出“语言的使用”这一话题。第二句话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即学习正确使用语言的意义重大,故选B。A、D未涉及“学习正确使用语言”这一主体,
9
故排除。C项偷换概念,“生活所必需”不等于“极其重要的意义”。
2.【答案】A。看问法可知为文意推断题。第一句描述了近几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句“但”进行了转折,转折后都在强调这些变化的好处,因而能推
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朝良性发展的方向转化,选A选项。B的“注重效率”、C的“对国内
外企业负责任”、D的“外资企业应抓住时机”均无法从文段中推出。
3.【答案】A。词句理解题,“其”乃指代词,答案在最近的前文中找,排除C、D。
又因为理论是不可能有语法和语义的,排除B,因此选A项。
4.【答案】C。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根据第二句可知,圭表只能指示4个
节气,而不是所有节气,A表述错误;第一句指出了使用年代,B表述错误;根据第三句可
知,C表述正确;根据最后一句可知,表上没有刻度,D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二、资料分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E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E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41.7亿元,
同比增长了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0.6个百分点。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8.79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127.32
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745.59亿元,增长9.0%。从外贸、投资和消费方面来
看,投资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2014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2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
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6.79亿美元,同比下降20%;进口总值98.61
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此外,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9.03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
2014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5.7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
升0.3个百分点。其中全省民间投资总额达3065.69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投资
比重73.8%。
201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3.64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
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E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低于全国平均涨幅0.2个
10
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5%,高于当期全国平均涨幅0.1个百分点。E省CPI涨
幅在全国居第18位,处于平稳适度的区间。
2014年上半年E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42元,同比增长9.9%,高于
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9元,同比增长12.5%,高
于全国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均保持了高于GDP的水平,
为实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014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E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 )。
A.4814.3亿元 B.349.6亿元
C.5491.3亿元 D.327.4亿元
2.2014年上半年,全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 )。
A.低1.1个百分点
B.低1.4个百分点
C.高1.1个百分点
D.高1.4个百分点
3.2014年上半年,E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 )。
A.1:11.6:6.5
B.1:6.5:11.6
C.6.5:11.6:1
D.11.6:6.5:1
4.2013年上半年,E省外贸进出口总值顺差(+)或逆差(-)为多少亿美元?( )
A.+55.67 B.-55.67
C.+125.4 D.-125.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投资和消费看,E省2014年上半年的增幅比第一季度都有所增长,表明全省宏
观经济正在回暖
B.2014年上半年E省城乡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慢于全国
C.2014年上半年E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均低于GDP的水平
D.2014年上半年E省CPI涨幅在全国处于剧烈震荡的区间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6-10题。
11
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同比增长18.7%;业务收入完成136.0亿
元,同比增长22.5%。消费者对快递业务进行的申诉中,有效申诉(确定企业责任的)占总
申诉量的9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9.8万元。
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为23.4件。对企业1的每百万
件有效申诉量为75.13件,环比增长48.0%,对企业2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2.56件,
环比增长55.0%,对企业3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1.86件,环比增长140.0%,对企业
4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17.81件,环比增长36.0%。
2015年2月对四家企业的每百万件快递业务有效申诉量
6.2015年2月,平均每笔快递业务的收入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低于17元
B.17~19元
C.19~21元
12
D.高于21元
7.2015年2月,消费者对快递业务的全部申诉量约为( )。
A.1.96万件
B.2.36万件
C.1.96亿件
D.2.36亿件
8.将四家企业按2015年1月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丢失损毁有效申诉量从高到低排序,
以下正确的是( )。
A.企业2、企业1、企业3、企业4
B.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
C.企业2、企业1、企业4、企业3
D.企业1、企业2、企业4、企业3
9.2015年2月四家企业中,有几家企业的投递服务申诉量占该企业当月总申诉量的
比重高于上月水平( )。
A.1
B.2
C.3
D.4
1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2014年2月,全国快递业务完成量为8亿多件
B.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非有效申诉不到1件
C.2015年2月,四家企业的百万件快递业务有效申诉量都高于全国水平
D.2015年2月,企业1的每百万件快递业务延误有效申诉量超过其他任一家企业的
2倍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1-15题。
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
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夏粮连
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同比增长7.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
加值39680亿元,同比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增加9728亿元,
13
同比增速加快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
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
平同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5.6%,涨幅回落3.3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位回落,进口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进出口
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
贸易顺差614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9411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222亿美元。
11.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多少?( )
A.9% B.10%
C.11.8% D.12.9%
12.2005年我国夏粮获得大丰收,上半年粮食总产量是多少?( )
A.1253亿公斤 B.1054亿公斤
C.1064亿公斤 D.1974亿公斤
13.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少多少?( )
A.12.15个百分点 B.11.12个百分点
C.15.47个百分点 D.9.89个百分点
14.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200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是多少亿元?
A.29452亿元 B.29310亿元
C.28952亿元 D.28641亿元
15.根据所提供的资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2455亿元
②2005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同比增长14.92%
③2006年上半年,进口总额比出口总额多614亿美元
④2005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6-20题。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预计:如果出生率降到每位妇女平均生两个孩子,到2050年世界
人口将达94亿,2200年将达11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报告预测了世界人口分布将发生变
化,因为生活在发达地区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将从1995年的19%降到2150年的
14
10%。1950年欧洲人口增长速度比非洲快一倍,但目前是世界上人口不增加的唯一地区,
到2150年将只占非洲人口的1/5。届时非洲将有28亿人口。报告还预测了亚洲的人口增
长。到2150年,中国将从1995年的12亿人增加到16亿人,印度从9亿增加到17亿,
亚洲其他地区将从13亿增加到28亿。预计拉美人口将从4.77亿增加到2150年的9.16
亿,北美从2.97亿增加到4.14亿,而大洋洲将从2800万增加到5100万。世界人口中
15岁以下的比例将从1995年的31%下降到2150年的17%。相反,60岁以上的比例将从
1995年的9%增加到2150年的30%。
(老龄化的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发达地区的妇女生育子女数高于不发达地区
B.欧洲人口一直处于不断增长态势
C.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中国
D.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17.预计2150年世界上人口总数约为( )。
A.90亿 B.100亿
C.110亿 D.115亿
18.2150年世界各地区人口数从多至少排列,处于第三位的大洲是( )。
A.亚洲 B.美洲
C.非洲 D.欧洲
19.1995年世界上15~60岁人口数约为同期发达地区人口的( )。
A.二倍 B.三倍
C.四倍 D.五倍
20.由以上材料可以得出( )。
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
B.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亚洲
C.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不发达地区
D.2150年亚洲人口高于世界人口总量的12%
【参考解析】
15
1.【答案】D。解析:增长量计算。2014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E省地区生产总
值增加了5141.7/(1+6.8%)×6.8%≈5141.7/(1+1/15)×(1/15)=5141.7/16≈321亿元,结
合选项,与D最接近。
2.【答案】C。解析:简单计算。由材料第六段“2014年上半年,E省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2.1%,低于全国平均涨幅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5%,高
于当期全国平均涨幅0.1个百分点。”可知全国食品类价格涨幅3.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CPI)涨幅2.3%,所以全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高3.4%-
2.3%=1.1%。
3.【答案】A。 解析:2014年上半年,E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
268.79:3127.32:1745.59,明显发现,中间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结合
选项,A最相近。
4.【答案】B。 解析:2014年上半年E省外贸出口总值26.79亿美元,同比下降20%;进
口总值9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不难发现,进口远大于出口,所以是贸易逆差,
排除A和C,且估算逆差在100以内,排除D。
5.【答案】A。 解析:A选项:由材料“2014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
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
”可知全省宏观经济正在回暖,A正确。B选项:2014年上半年E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B错误;C选项:由“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
的收入增速均保持了高于GDP的水平”,C错误;D选项:由“E省CPI涨幅在全国居第18
位,处于平稳适度的区间。”可知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6.【解析】A。2015年2月,快递业务收入为136亿元,业务总量为8.2亿件,每件
的平均收入为136÷8.2<136÷8=17元,因此选择A项。
7.【解析】A。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的有效申诉量为23.4件,快递业务总量
为8.2亿件,因此有效申诉量为23.4×820000000÷1000000件,,因此有效申诉总量为
23.4×820=234×82件,占比97.6%,则全部申诉量为234×82÷97.6%≈1.96万件。因此
选择A项。
8.【解析】D。2015年1月的企业1丢失损毁申诉量为23.79÷(1+49%),企业2为
8.89÷(1+87%),明显可见企业1>企业2,排除A、C选项。企业3为7.07÷(1+114%)
≈3.5,企业4为6.37÷(1+55%)≈4.1,故企业4>企业3,排除B,因此答案选择D项。
16
9.【解析】B。2015年2月,企业1的有效申诉环比增长48%,投递服务环比增长53%,
因此2月所占比重高于上月;企业2的有效申诉环比增长55%,投递服务环比增长44%。比
重小于上月;企业3的有效申诉环比增长140%,投递服务环比增长139%,所占比重小于上
月;企业4的有效申诉环比增长36%,投递服务环比增长41%,因此所占比重高于上月。综
上只有两家,答案选择B项。
10.【解析】B。A项,2015年2月,快递业务量为8.2亿件,同比增长18.7%,2014
年2月快递业务量为8.2÷(1+18.7%)≈6.9亿件<8亿件,错误;B项,由前文可知,2015
年2月,全国申诉量为1.97万件,有效申诉占比为97.6%,因此非有效申诉每百万件有
1.97×(1-97.6%)÷100<1,正确;C项,全国有效申诉平均水平为每百万23.4件,企业4
有效申诉量为美白丸17.81<23.4,错误;D项,企业1每百万延误有效申诉为19.93,企
业2为11.12,D项错误。综上选择B。
11.【答案】B
解析:由材料“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
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可知,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10.9%-
0.9%=10%,所以选B。
12.【答案】C
解析:2005年上半年粮食总产量为1138÷(1+7.0%)=106X亿公斤,选C。
13.【答案】C
解析:由本大题第1小题知,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2006年上半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9728÷(42371-9728)≈9700÷32600≈30%,所以2005年上半年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约为30%-4.4%=25.6%,所求约为25.6-10=15.6个百分点,与C项最
接近。
14.【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不考虑价格因素,200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6448÷(1+12.4%)÷(1+12.4%-
0.4%)=36448÷[(1+12.4%)×(1+12%)]≈36448÷(9/8×1.12)=36448÷(1+26%)=18224÷0.
63=289XX亿元,与C最接近。
15.【答案】D
17
解析:①,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1+10.9%)=82455亿元,正确;
②,国家外汇储备“比去年增加1222亿美元”是指去年年末增加而不是去年6月末,
无法计算;
③,“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14亿美元”即出口比进口多614亿美元,错误;
④,“70个大中城市房屋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涨幅回落3.3个百分点”,则2005
年上半年同比上涨5.6%+3.3%=8.9%,正确。
综上,①④正确,选择D。
16.【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无法得出A项说法。欧洲属于世界发达地区,但目前是世界上人口不
增加的唯一地区,B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中二者的人口增长速度无法得出。根据材料中,
“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1995年的9%增加到2150年的30%”,可以得出D项说法正确。
17.【答案】C
解析:2150年非洲将有人口28亿,欧洲5.6亿,亚洲16+17+28=61亿,大洋洲为
0.51亿,美洲13.3亿,故世界上人口总数为它们之和,即28+5.6+61+0.51+13.3=108.41
亿。C选项最接近。
18.【答案】B
解析:到2150年,亚洲人口=中国+印度+亚洲其他国家=16+17+28=61亿,美洲人口=
拉美+北美=9.16+4.14=13.3,非洲将有28亿人口,到2150年欧洲将只占非洲人口的
1/5=5.6亿,处于人口数第三位的大洲为美洲,故选B。
19.【答案】B
解析:世界人口中15岁以下的比例1995年为31%,60岁以上的比例为1995年的
9%,15-60岁人口比例为60%,发达地区人口所占的百分比1995年为
19%,60%÷19%=3X,故选B。
20.【答案】D
解析:A项,1950年欧洲人口增长速度比非洲快一倍,只给出一年数据无法判断;B
项,并未给出,非洲人口之前的人数,无法算出非洲人口的增速,B项无法判断;C项,并
未直接给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数,无法判断其老龄化的程度大小;D项,
2150年,世界人口数为108.41亿,亚洲人口约为61亿,因此D项正确,故选D。
18
19
更多推荐
人口,全国,企业,文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