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发(作者:)
2022年11月5日重庆市直遴选笔试真题解析
第一题:案例分析(35分)
问题1:请概括A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不超
过200字。10分。
【参考解析】
1.群众积极性难调动。老旧小区改造众口难调,群众对项目的诉求多
样,参与积极性不高。
2.改造质量难保证。对改造工程的监管不够,缺少专业力量指导。
3.后续管理难跟进。老旧小区改造缺乏盈利的长期运营模式,没有物
业管理,缺少资金来源,造成充电桩、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不足。
4.价值开发难充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结合不够,租赁多盈利
少,物业不愿驻入,对老旧小区开发利用少,群众缺少家门口就业机
会。(190字)
问题2:根据材料3,写出推进A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建议。不超
过500字。25分。
【参考解析】
1.党建引领,推动多元共治。搭建物业服务等三个平台,推动城管综
治、网格一体化;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党员干部,组建党员志愿队等四
个队伍下沉到社区基层,参与小区治理,日常维修等公益服务。2.
以人为本,共商改造内容。秉承共同缔造理念,明确老旧管网、安
防等符合政策的改造清单,坚持改造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居民
见面会等形式,让群众全程参与“菜单式”选择改造项目,因地制宜制定
改造方案,做到“一区一案”,做好改造项目的取舍。3.聚焦质量,发
挥专业力量。引导“三师”进社区服务,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踏勘、
社区关系构建指导、物业管理协作等形式,制定改造设计方案,进行
专业把关,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活动,实现“三师”进社区工作
全覆盖。4.统筹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创新采用PPP模式,整合小区经营性资源,通过规划充电桩、广告位
等资源,合理增加项目收益,确保小区长期持续运营。5.科技支撑,
关注管理方式。
建立“公有云”等智能化平台,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手段,实现维护改
造项目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对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456字)
第二题:汇报提纲(20分)
题目:写一份关于D县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提纲),不超过
300字,结构完整。
20分。
【参考解析】
D县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出台政策引人才。立足实际,出台人才政策,制定人才管理办法,
鼓励人才返乡,吸引外来人才。
2.因人设岗用人才。根据人才专业特长、个人意愿、经验不同,合理
设置岗位,打破捆绑式用才,大胆启用人才。
3.配套服务留人才。建设人才公寓、小区,发放购房补贴、节日慰问
金等,支持人才创业,注重成果转化,多措并举留住人才。
二、存在问题
本土人才培育还不够,人才晋升存在障碍,缺少人才评职称“绿色评
审通道”。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科学制定培育规划、开展校企合作,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发掘;2.科
学合理设置人才职称评审通道,进一步拓宽人才晋升渠道;3.搭建人
才发展平台,更好引才、育才、用才、留
才。(298字)
第三题,大作文(45分)
题目: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重庆实
际,怎样进一步推
进农村建设写一篇策论文。45分。
【参考作答】
执乡村建设之“笔”绘山城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
大山区于一体,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乡村建设是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重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以乡
村建设之“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居环
境整治,才能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绘就山城新时
代“富春山居图”。
“起笔”基础设施建设,厚植乡村建设“底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的基本途径,是
筑牢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优
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因地制宜界定乡村建设规划范围,细
化分类标准,着力提高乡村规划编制水平,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
特色风貌,不高千村一面,不高贪大求洋,不搞大拆大建。另一方面,
坚持统筹兼顾,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加快推进乡镇和建制村
硬化路升级改造,优化乡村供水基础设施布局,推进乡镇及农村网络
覆盖,全面改善水、电、路、气、房、网等设施建设,给农村发展创
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运笔”公共服务提升,擦亮乡村建设“成色”。“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
最大的政治。”只有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才
能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一要保障教育
均衡,优先规划、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
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二要
筑牢健康防线,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持续提升村卫生室标准
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全面推进健康
乡村建设。三要兜底养老服务,完善养老助残服务设施,发展农村幸
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
务水平。
“收笔”人居环境整治,增添乡村建设“亮色”。“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
语而百物生。”只有以实施“千村宜居”计划为抓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才能让世世代代“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一
是突出“改”,进一步扩大农村改厕覆盖范围,完善农村户厕
规划、设计、建设、维护管理等,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二是突出
“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合理配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三是突出“清”,开展“五清理一
活动”专项行动,对“蓝棚顶”、废旧房、杂物堆等“脏乱差”问题全面清
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美观。“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乡村是很多人的家园故里与精神港湾。只有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才能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
村,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书写重庆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更多推荐
人才,改造,农村,建设,乡村,小区,推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