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数学试卷5年级shangce)
2023届高三雅礼月考2作文“高考数学太难,师
生针锋相对”审题指导及范文2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教育评价总体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
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基于此,2022年高
考数学“变脸”。题型变化之剧、题目难度之大,让多地考生饱受打击。
人们疑惑:这样题型和难度,是否合理?明年的难度会不会降低?
命题专家回应:提高难度,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有关部门也明确:以后数学试卷出题方式和难度会和今年差不多。
高考从来不只是一场高校选拔考试,它同时也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
试题出题方式和难度的改变,必然影响到高中备考策略,影响到学生的学
习过程,影响到学生的人格成长。
作为高三的学生,对此我们除了被动接受,或许还有主动发声的权利。
我们来“晓之以理”,给命题专家或相关部门写一封公开信,就此表达自
己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作成文,字数800以上。
【审题提示】
此题综合考查考生的批判精神、思辨能力,而在作文训练角度,意在
考查比论文的写作。作文材料贴近学生实际,真正让学生有话可写,且佳
作频出。
作文题的主要内容要求是:2022高考数学难度太大,“变脸”太快,
让考生苦不堪言,而命题专家和有关部门有所回应;作为2023届高三考生,
你如何评价与应对,要求给命题专家或相关部门写一封信。
考生可以对高考数学“变脸”持欢迎、赞成态度,也可以持质疑、批
评态度(针对相关回应进行一定的批驳)。能结合学生实际和个人实际,
讲清缘由,言之成理即可。
【立意角度】
以下四个作文思路,涵盖了这道作文题的立意角度。
作文思路一(表示欢迎)
①引出话题:2022高考数学难的现实;
②提出观点:对高考数学“变脸”的趋势,持欢迎和肯定态度
③整体分析:相对详细地陈述数学难的现实和趋势
④角度一:新高考的需求,让机械刷题、工于应试的风气成为过去式
⑤角度二:人才战略的表现,有利于高校选拔高端人才,为科技强国
奠基
⑥角度三:难与不难,对于考生是相对公平的
⑦提出建议:考生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面对,改变思维,适应新
高考
作文思路二(辩证分析)
①提出话题:陈述数学难的现实和苦处
②合理之处:高考要大胆革新,要去除应试教育弊病
③不足之处:革新需要循序渐进,结合基础教育实际,也考虑城乡差
别,保障教育公平,而不能一蹴而就,不走极端。
④适当延伸:到其他科目,比如语文(注重情境、交际、解决问题能
力,减少“死记硬背”),比如外语(杜绝“哑巴英语”)
⑤联系实际:“我”的角度,做好打“硬仗”准备,打铁还需自身硬,
提升能力才是王道
⑥总结全文:综合考量一项高考革新措施,也提出期待。
作文思路三(有针对性的驳论文)
①引出话题:2022高考数学难出天际
②立好靶子:引出专家观点“提高难度,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拔
功能”。做好批驳准备。
③批驳理由一:高中阶段是基础阶段,是各科平衡发展,一科畸难,
可能误杀其他学科人才。
④批驳理由二:现在是“双减”时代,降低考试难度,减轻师生负担
应成为潮流。
⑤应对策略:选拔高端人才,有学科奥赛的阵地,再在本科、硕士阶
段加强(针对前文第一个批驳角度)。
⑥应对策略: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注重品质、人格培养,落实“双减”
政策,降低基础教育的内卷与焦虑。(针对前文第二个批驳角度)
⑦辩证分析:并非一棒子打死,而是理性对待,期待完善
作文思路四(反对高考数学变脸)
①引出话题,提出观点
更多推荐
高考,学生,作文,数学,人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