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发(作者:)

贾宝玉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时,单有一块未有,将其丢弃,

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

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

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仕途道路,尖刻的嘲讽那些热衷仕途之人,称他们是

“沽名钓誉”之徒,他一反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

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丑逼人”贾宝玉

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为“草莽”,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

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被迫与薛宝钗成亲,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

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便出家当和尚了。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

样描写宝玉的: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

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

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大家长对宝玉盼

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

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

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

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

不值。 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

不仅如此,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

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

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贾

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

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当然,在他的性格当中,给人印象

最深的也就是对于世俗男性的憎恶轻蔑以及与之相反的对于女孩子的特殊亲爱

和尊重。在第二回中,他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原来天生人为万物

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女

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

逼人。”后来随着宝玉逐渐长大,他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他又发现“女儿”也是

不断变化的,所以又有女儿由出嫁前的“无价宝珠”到出嫁以后变成“死珠”再

最后竟变成“鱼眼睛”的看法。这表明,他在成和或逐渐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受

压迫最深的就是女孩。因此,他在行动上才表现出了对女儿不同一般的温柔体贴。


更多推荐

仕途,思想,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