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船舶值班避碰模拟题5(含操纵)总结 篇一

《船舶值班与避碰》模拟考试五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或最合适的答案)

1. 有关主管机关可以在下列———水域制定特殊规定

A.沿海水域,包括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 B.领海及毗连区

C.有关主管机关确定的水域,包括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

D.港口,江河,湖泊,港外锚和地内陆水道

2.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不妨碍各国政府为____制定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笛号或号型.

A.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 B.结队从事捕鱼的渔船

C.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或结队从事捕鱼的渔船 D.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Ⅰ、在《规则》所有条款中,“机动船”一词,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

Ⅱ、“机动船”一词,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而不用考虑《规则》上下文是否另有要求

Ⅲ 《规则》第三条“一般定义”中给出的有关“机动船”的含义仅仅适用于《规则》第二章“驾驶和航行规则”

A.Ⅱ,Ⅲ B.Ⅰ C.Ⅰ~Ⅲ D.Ⅲ

4. 关于“地效船”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Ⅰ、其主要操作方式是利用表面效应贴近水面飞行,但在其贴近水面飞行的状态,应视其为水上飞机,Ⅱ、 在起飞,降落过程中,部分时间仍然在水面上航行 Ⅲ、 只有在其不利用表面效应贴近水面飞行或起飞,降落过程中,才不属于地效船

A.Ⅰ B. Ⅰ、Ⅱ C. Ⅰ、Ⅱ、Ⅲ D. Ⅰ、Ⅲ

5. 在显示号灯时间内,不应显示的灯光,是指 Ⅰ、会被误认为是本规则订明的灯光 Ⅱ、会削弱号灯能见度或显著特性的灯光 Ⅲ、会妨碍正规了望的灯光

A.Ⅰ B. Ⅰ、Ⅱ C. Ⅱ、Ⅲ D. Ⅰ、Ⅱ、Ⅲ

6. 号灯的显示时间应包括 Ⅰ、晨光昏影 Ⅱ、 从日没到日出 Ⅲ、 其他认为有必要的情况

A.Ⅰ B. Ⅰ、Ⅱ C. Ⅰ、Ⅱ D. Ⅰ、Ⅱ、Ⅲ

7. 不易察觉、部分淹没的被拖船或物体的白色环照灯的最小能见距离为:

A.5海里 B.3海里 C.2海里 D.1海里

8. 船长为多少米的船舶其舷灯可以合并成一盏,显示在船舶首尾中心线上方:

A.小于20米 B.小于等于12米

C.小于12米 D.小于等于20米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事拖网作业捕鱼的船舶,处于在航之时,应显示“作业信号灯”,以及舷灯与尾灯

B.从事拖网作业的捕鱼船只有当处于在航对水移动时,才应显示舷灯与尾灯

C.从事拖网作业的捕鱼船在有流水域锚泊时与在航对水移动时一样显示号灯

D.从事拖网作业的捕鱼船在有流水域锚泊时与在航一样显示号灯

10. 在海上,看到他船的号灯为绿、白、白垂直三盏号灯时,他船可能为:

A.船长大于等于50米的拖网渔船,在航对水移动

B.船长小于50米的拖网渔船,在航不对水移动

C.在航对水移动的非拖网渔船

D.锚泊中的拖网渔船

11. 你船夜间航行,主机失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关闭舷灯与尾灯

B 立即关闭桅灯,并显示两盏红灯,船舶停止对水移动时,关闭舷灯与尾灯

C 立即关闭舷灯与尾灯,并显示两盏红灯

D 立即显示两盏环照红灯,关闭航行灯

12. 在航不对水移动中从事疏浚作业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且存在障碍物,在夜间应显示

Ⅰ、红,白,红垂直三盏灯Ⅱ、可通过的一舷,垂直两盏环照绿灯 Ⅲ、存在障碍物的一舷,垂直两盏环照红灯 Ⅳ、

1 桅,舷,尾灯

A Ⅰ B Ⅰ、Ⅱ、Ⅲ

C Ⅱ、 Ⅲ、 Ⅳ D Ⅰ、Ⅱ、 Ⅲ 、Ⅳ

13. 在航中从事补给,转运人员,食品,或货物的船舶不对水移动时,在夜间应显示

A 显示“红,白,红”垂直三盏环照号灯 B 桅灯

C 舷灯与尾灯 D红,白,红垂直三盏环照灯,桅,舷,尾灯

14. 下列哪些船舶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应关闭舷灯和尾灯?Ⅰ、 机动船 Ⅱ 、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 Ⅲ、 从事拖网作业的船舶 Ⅳ 、从事疏浚作业的船舶 Ⅴ、 失去控制的船舶

A Ⅰ、Ⅱ、 Ⅲ、 Ⅳ、 Ⅴ B Ⅱ、 Ⅲ、 Ⅳ、 Ⅴ

C Ⅲ、 Ⅳ 、Ⅴ DⅡ、 Ⅲ、 Ⅳ

15. 当机动船从事拖带时,其拖带长度是指

A 拖船船尾至被拖物体后端的水平距离

B 拖船船尾水线至被拖物体后端水线处的水平距离

C 拖船船首至被拖物体后端的水平距离

D 拖船船尾至被拖物体前端的水平距离

16. L≥50米的船在锚泊中使用曳绳钓捕鱼时,应显示:

A.前后各一盏环照白灯 B.上红下白环照灯

C.上白西红环照灯 D.前、后锚灯,捕鱼信号灯

17. 当你看到一船显示三个垂直黑球,它表示该船:

A.试图通讯联络 B.正在从事疏浚作业 C.失控 D.搁浅

18. 夜间,你看到他船显示垂直白、红两盏号灯与红绿舷灯,则他船是:

A.从事拖网作业的渔船 B.机帆船机帆并用时

C.执行引航任务的引航船在航 D.在航帆船

19. 按规定显示一盏黄色环照闪光灯的是下列哪种船舶?

A.拖带船 B.气垫船非排水状态

C.从事围网捕鱼的船舶,其行动为渔具所妨碍时

D.地效船起飞、降落和贴近水面飞行时

20. 根据《避碰规则》2001年修正案的规定,有关船舶声号设备的配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长度大于等于12米,但小于20米的船舶可以只配备一个号钟;Ⅱ、长度大于等于12米,但小于20米的船舶可以只配备一个号锣;Ⅲ、长度大于等于12米,但小于20米的船舶如不配备有号笛和号钟,可配置其它有效的声号设备

A.Ⅰ、Ⅲ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动声号适用于互见中的在航机动船当按本规则准许或要求进行操纵时

B.行动声号仅适用于能见度良好,相遇两船为避免碰撞而采取行动时

C.任何在航船舶,只要处于互见中,为避免碰撞而采取操纵行动时,就必须按规定鸣放操纵声号

D.行动声号仅适用于任何能见度,相遇两船为避免碰撞而采取行动时

22. 船舶在互见中,听到他船三短声,则表示:

A.他船已经停车,并已经不对水移动 B.他船正在向后推进

C.他船将要向后推进 D.他船已经具有后退速度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见中在规则所适用的水域中,追越船在企图追越时,应鸣放追越声号

B.在狭水道或航道内互见时,任何追越船均应鸣放相应的追越声号

C.在狭水道或航道内互见时,只有机动船在需要被追越船采取行动才能安全追越时,追越船才需鸣放追越声号

D.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只有在需要被追越船采取行动才能安全追越时,追越船才须鸣放追越声号

24. 互见中的船舶相互驶近,一船无法了解他船的意图时,则应立即鸣放 表示这种怀疑.

A.至少五声短而急的声号 B.不应超过五声短而急的声号

C.四声短而急的声号 D.三声短而急的声号

2 25. 能见度良好条件下,一船全速倒车,由船坞退到航道,由于码头建筑物遮蔽无法发现航道中来船时,该船应鸣放什么声号:

A.三短声 B.四短声 C.五短声 D.一长声

26. 长度小于 米的船舶,在雾中可用他种有效声号代替规则规定的声号:

A.20 B.12 C.7 D.50

27. 雾中用曳绳捕鱼的机动渔船,对水移动时,每2分钟应鸣放:

A.一长声 B.两长声 C.一长两短声 D.一长三短声

28. 雾中听到一长两短声号,该船不是:

A.被拖船 B.失去控制的船舶 C.在航帆船 D.限于吃水船

29.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当听到一长两短的笛号后,则来船可能是:Ⅰ、限于吃水的船舶在锚泊中Ⅱ、锚泊中从事捕鱼的船舶Ⅲ、锚泊中从事敷设海底电缆的船舶,Ⅳ、在航帆船Ⅴ失去控制的船舶

A.Ⅰ~Ⅴ B.Ⅱ~Ⅴ C.Ⅲ~Ⅴ D.Ⅳ、Ⅴ

30. 你船在雾中航行,听到急敲钟后,听到一短一长一短的笛号,则他船为:

A.失去控制的船舶 B.操作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C.长度小于100米的锚泊船 D.长度大于等于100米的锚泊船

31. 试判断下述哪一种提法是正确的(能见度不良):

A.锚泊船可鸣放一短一长一短的声号作为一种警告驶近的他船注意本船的声号

B.搁浅船应按同等长度的锚泊船鸣放相应的声号

C.引航船在锚泊执行引航任务时,只能鸣放规定的四短声识别信号

D.长度小于7米的小船在任何地方锚泊都不必鸣放任何的声响信号

32. 根据《避碰规则》2001年修正案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长度大于等于12米,但小于20米的船舶可以不鸣放能见度不良时搁浅船的声号;Ⅱ、但如不鸣放能见度不良时搁浅船的声号,则应鸣放其他有效的声号,每次间隔不超过2分钟;Ⅲ、但如不鸣放能见度不良时搁浅船的 ,则应鸣放其他有效的声号,每次间隔不超过1分钟;

A.Ⅰ、Ⅱ、Ⅲ B.Ⅱ、Ⅲ C.Ⅰ、Ⅱ D.Ⅲ

33. 在雾航中,关于执行引航任务的引航船应鸣放的声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无论在航还是锚泊,只应鸣放“四短声”的识别声号;Ⅱ、在锚泊中除按锚泊船要求鸣放锚泊声号外,应鸣放“四短声”的识别声号;Ⅲ、在锚泊中除按锚泊船要求鸣放声号外,还可鸣放“四短声”的识别声号

A.Ⅰ、Ⅱ、Ⅲ B.Ⅱ、Ⅲ C.Ⅰ、Ⅱ D.Ⅲ

34. 下列信号哪个不是遇险信号:

A.每分钟一爆响 B.雾号器具连续发声

C.一面方旗在一球体上方 D.N,Z信号旗

35. 正规了望的手段包括:Ⅰ、视觉 Ⅱ、听觉 Ⅲ、雷达

A.Ⅰ B.Ⅰ、 Ⅱ C.Ⅰ、 Ⅲ D.Ⅰ、 Ⅱ、Ⅲ

36. 船舶在什么情况下应安排足够的了望人员?Ⅰ、狭水道航行; Ⅱ、进出港口;Ⅲ、通航密度很大的水域航行时;Ⅳ、白天大洋航行时

A.Ⅰ~Ⅳ B.Ⅰ~ Ⅲ C.Ⅰ、Ⅱ、Ⅳ D.Ⅱ、Ⅲ、Ⅳ

37. 一船的速度是否为安全航速,主要考虑:Ⅰ、能否采取适当有效的行动 Ⅱ、能否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距离内把船停住Ⅲ、能否与他船构成碰撞危险

A.Ⅰ B.Ⅱ C.Ⅰ、 Ⅱ D.Ⅰ、 Ⅱ、Ⅲ

38. 在决定安全航速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B.船长应以船公司的指令为依据

C.船长首先应考虑航行的区域是否为大海或狭水道,并将其视为首要因素

D.不但应全面考虑当时的环境及情况,还应注意本船的操纵性能与可使用的雷达性能

3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明显的罗经方位变化就不存在碰撞危险

B.用雷达进行观察来判断是判断碰撞危险的最好方法

3 C.来船罗经方位变化10度,就可以认为不存在碰撞危险

D.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有怀疑时,应认为存在碰撞危险

40. 在海上发现随着来船距离的减小,其罗经方位变化率越来越快,如果本船未采取行动(保持原航向航速不变),则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来船一定采取了行动使DCPA增大Ⅱ、来船的DCPA不等于0 Ⅲ、本船与来船之间不存在碰撞危险

A.Ⅰ、 B.Ⅰ、Ⅲ C.Ⅱ D.Ⅱ、Ⅲ

41. 根据本规则要求采取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的,并应及早的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关于“及早”的说法正确的是:Ⅰ、在能见度不良时采取行动时机应比能见度良好时要早Ⅱ、慢速船采取行动时机应当更早一些Ⅲ、操纵性不好的船舶采取行动时机应当早一些

A.Ⅰ、Ⅱ、Ⅲ B.Ⅰ、Ⅱ、

C.Ⅱ、Ⅲ D.Ⅲ

42. 交叉相遇中,让路船为避让其右舷角50度的来船采取转向措施,最容易给直航船用视觉察觉的行动是:

A.向右转向10° B.向右转向20°

C.向左转向20° D.向右转向使船头对准他船

43. 为避免碰撞而作的航向和航速上的任何改变,如当时环境许可,应:

A.大得足以使他船用视觉观测时容易察觉到即可

B.大得足以使他船用雷达观测时容易察觉到即可

C.大得足以使他船用视觉或雷达观测时容易察觉到,并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驶过

D.大得足以使他船用视觉或雷达观测时容易察觉到即可

44. 细心核查避让行动有效性过程中的船舶应认为:

A.碰撞危险已过去 B.仍处于碰撞危险的状态中

C.正在安全通过 D.处于紧迫局面

45. 船舶在足够的水域中能及时地、大幅度地,且不致造成另一紧迫局面的转向,可能是:

A.最有效的避碰行动 B.避免紧迫危险的最有效的行动

C.避免紧迫局面最有效的行动 D.避免碰撞危险最有效的行动

46. 如需为避免碰撞或留有更多的时间估计局面,船舶应:

A.采取大幅度转向 B.使用安全航速

C.运用良好船艺 D.减速、停车或倒车把船停住

47. 互见中,当一艘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和一艘不应被妨碍的船舶相遇并构成碰撞危险,如果根据互见中的行动规则,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成为让路船,则:

A.不应妨碍的责任解除 B.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的让路责任解除

C.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根据让路船的行动条款采取行动

D.不应被妨碍的船舶的保向保速的责任解除

48. 在互见中,甲机动船在通航分道内行驶,乙机动船从甲船右舷穿越分道,且构成碰撞危险,则:

A.甲船应保向保速 B.甲船应给乙船让路

C.乙船给甲船让路 D.甲,乙都是让路船

49. “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航行的船舶“是指:

A.船长大于20m的机动船 B.深吃水船

C.由于水深受限,致使其转向能力严重的受到限制的机动船

D.由于可航水域宽度受限,致使其转向能力严重的受到限制的船舶

50.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水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船舶可以用任何方式从分道的一侧驶进或驶出

Ⅱ、规则只允许在通航分道的端部驶进驶出 Ⅲ、驶进或驶出的船舶不应妨碍按分道通航制行驶的机动船的安全通行 Ⅳ、船舶应尽可能在分道的一侧驶进或驶出以避免在通航分道的端部转向

A. Ⅰ B. Ⅰ、Ⅱ C. Ⅰ、Ⅱ、 Ⅲ D. Ⅰ、Ⅱ 、Ⅲ 、Ⅳ

51.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下列哪些船舶的安全航行?Ⅰ、 由于作业需要,未按通航分道行驶的维护海底电缆的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Ⅱ、 穿越通航分道的机动船 Ⅲ 、 按通航分道行驶的帆船 Ⅳ、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A.Ⅰ、Ⅱ、Ⅲ、 Ⅳ BⅡ、Ⅲ、Ⅳ C.Ⅲ、Ⅳ D. Ⅳ

4 52.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种船舶可以进入通航分隔带和穿越分割线:Ⅰ、在分隔带内从事捕鱼的船舶 Ⅱ 、紧急情况下为避免紧迫危险的船舶 Ⅲ、穿越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 Ⅳ、驶进驶出分道的船舶

A.Ⅰ B.Ⅰ、Ⅱ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

53. 在能见度不良的开阔水域中航行与他船构成碰撞危险,从及早的要求考虑,采取避让行动的时机比在能见度良好时要 ;对正横附近的来船在相距较近时宜采取 避让行动.

A.早些;加速 B.晚些;减速 C.早些;把船停住 D.晚些;大幅度转向

54. 在第七条,“如果来船的罗经方位没有明显变化,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罗经方位”是指:

A.真方位 B.相对方位 C.磁罗经或电罗经方位 D.主罗经方位

55. 在北风天气航向150度的帆船甲看到左舷角30度乙船显示红,绿垂直两盏号灯和绿舷灯,且有碰撞危险,按国际避碰规则:

A.乙船一定右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

B.乙船一定左舷受风,处于下风,且无法判断甲船哪舷受风,乙船应给甲船让路

C.乙船左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

D.无论乙船哪舷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

56. 下列船舶在互见中追越他船,适用追越条款的是:

A.机动船 B.除失去控制的船舶和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外的任何船舶

C.除失去控制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和非机动船外的任何船舶 D.任何船舶

57. 在互见中,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哪种情况更危险:Ⅰ、一机动船从另一机动船右正横后约22. 5度的方向上赶上他船,并致有构成碰撞危险;Ⅱ、一机动船从另一机动船左正横后约22. 5度的方向上赶上他船,并致有构成碰撞危险;

A.Ⅰ比Ⅱ危险 B.Ⅱ比Ⅰ危险

C.Ⅰ和Ⅱ同样危险 D.Ⅰ和Ⅱ都不危险

58. 关于处于追越局面的两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追越船是否“给被追越船让路”,将取决于是否致有构成碰撞危险

B.不管是否构成碰撞危险,追越船均应给被追越船让路

C.如果存在碰撞危险,被追越船不应保向保速

D.如果不存在碰撞危险,被追越船不必保向保速

59. 对遇局面中的机动船是指:

A. 所有用机器推进的船舶 B. 所有装有推进器的船舶

C. 除失去控制的船舶外所有用机器推进的船舶

D. 除失去控制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从事捕鱼的船舶外的任何用机器推进的船舶

60. 对遇局面中所指的“在相反或接近相反的航向上相遇”是指:Ⅰ、一船能见到另一船的两盏舷灯 Ⅱ、一船能见到另一船的两盏桅灯成一直线或接近一直线 Ⅲ、一船在船首左右各6度范围内见到他船桅灯成一直线或接近一直线

A Ⅰ、Ⅱ、Ⅲ B Ⅰ、Ⅱ C Ⅲ D Ⅱ、Ⅲ

61. 互见中,一艘限于吃水的船舶与一艘在航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航向交叉. 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则:

A. 两船采取避让行动 B.有他船在本船右弦的船舶应给另一船让路

C.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为让路船 D.限于吃水的船舶为让路船

62. 夜间,一船在你左舷与你船航向交叉,你船看见来船的罗经方位越来越大,这说明来船将:

A.横越你的船首方 B.从你船尾通过

C.从你船左舷通过 D.横越你的船首方,你船可向左转向以增大DCPA

63. 让路船行动条款适用于:

A. 互见中的所有让路船 B. 13,15,18条中的让路船

C. 12,13,14,15,18条中的让路船 D. 12 ,13,15条中的让路船

6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直航船在采取独自避让行动时如果当时环境许可,不应对本船左舷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 Ⅱ、当一艘失去控制的船舶处于直航船位置时,由于无法采取行动,故不受17条约束. Ⅲ、直

5 航船的义务就是保速保向 Ⅳ、除18条规定的直航船以外,任何直航船均都有遵守规则17条的责任

A. Ⅰ、Ⅱ、Ⅲ、Ⅳ B. Ⅱ、Ⅲ、Ⅳ C. Ⅲ、Ⅳ D. Ⅳ

65. 所谓的“保速保向”意指: Ⅰ、保持初始时“航向航速” Ⅱ、并不一定非得保持同一罗经航向或同一主机转速 Ⅲ、保持原来的相对他船的速度

A.Ⅰ B.Ⅱ C.Ⅰ、Ⅱ D.Ⅰ、Ⅱ、Ⅲ

66. 当保速保向的船发觉本船不论何种原因逼近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已经不能避免碰撞时,应采取的行动是:

A.可避免碰撞的行动 B.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

C.最为可靠的行动 D.最有助于在安全距离上通过的行动

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让路船未及早采取行动,以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则直航船就负有避免紧迫局面形成的责任和义务

B. 如果让路船未及早采取行动,导致紧迫危险的形成,则直航船也负有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和义务

C. 任何时候,任何船舶均附有避免碰撞危险的责任和义务

D.若让路船违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采取行动,则可免除直航船的责任和义务

68. 规则12,13,14,15条中,有关船舶之间的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是:

A. 机动船让非机动船 B. 几何制原则

C. 按避让操纵行为的能力划分的原则 D. 按采取避让行动的效果来划分的原则

69.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机动船舶海上安全航行暂行规则》,非机动船在航应给下述船让路:

A.捕鱼船,包括用拖网、围网、绳钩捕鱼的机动船

B.所有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C.操纵失灵的机动船

D.除机动船之外的被追越船

70.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互见中,帆船在航时,应给下列哪种船舶让路?Ⅰ、从事捕鱼的船舶. Ⅱ、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Ⅲ、失去控制的船舶. Ⅳ、限于吃水的船舶

A.Ⅲ B.Ⅱ、Ⅲ C.Ⅱ、Ⅲ、Ⅳ D.Ⅰ、Ⅱ、Ⅲ

71. “在水面上的水上飞机通常应宽裕的让清所有船舶并避免妨碍其航行,然而在有碰撞危险的情况下,仍应遵守本章各条规定. ”意味着,在有碰撞危险的情况下:Ⅰ 、应按规则第二章的规定确定让路船Ⅱ、即使在构成碰撞危险后,水上飞机不应妨碍的义务仍未解除Ⅲ、如果构成碰撞危险,水上飞机不应妨碍的义务则被解除Ⅳ、构成碰撞危险后,根据他船的船舶种类决定水上飞机不应妨碍的义务是否解除

A.Ⅰ B.Ⅰ、Ⅱ C.Ⅰ、Ⅲ D. Ⅰ、 Ⅳ

72. 互见中,一使用绳钓从事捕鱼的渔船与一在航中上下人员的机动船航向交叉向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则:

A.适用交叉局面条款 B.渔船应给机动船让路

C.机动船应给渔船让路

D.两船均应采取避让行动,因为该两船负有同等的避让责任和义务

73.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你驾驶的L≥50M的在航机动船穿越通航分道,看到他船显示一盏桅灯、红舷灯外加一盏红色闪光灯,且存在碰撞危险,则:

A.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且你船应给他船让路

B.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但你船应给他船让路

C.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但他船应给你船让路

D.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且他船应给你船让路

74. 夜间在海上航行,两机动船航向接近相反时,最易造成行动不协调而发生碰撞的情况是:

A. 当头对遇 B.左对左,且横距不宽裕

C. 右对右,且横距不宽裕 D. 两船航向成半个罗经点左右的较小交角

75.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雷达上测得与来船构成碰撞危险,假设来船的航速和航向均保持不变,本船所采取的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本船右正横前的船舶,本船采取减速和向右转向两者的效果一致

B.对本船左正横前的船舶,本船采取减速和向右转向两者的效果一致

C.A、B均正确 D.A、B均不正确

6 76. 雾航中,对于一艘不备有可使用雷达的船,当听到他船雾号显似在正横以前时,“应极其谨慎的驾驶”的含义之一通常是:

A.保持高度戒备,避免盲目转向 B.鸣放雾号

C.及早转向 D.保向保速

77. 关于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适用于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或其附近航行的所有船舶 Ⅱ、适用于在能见度小于5海里的水域中航行的所有船舶 Ⅲ、适用于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或其附近在航、锚泊和搁浅的船舶 Ⅳ、适用于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或其附近所有船舶

A.Ⅰ B.Ⅰ 、Ⅱ C.Ⅰ、Ⅱ、Ⅳ D.Ⅰ、Ⅱ、Ⅲ、Ⅳ

78.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雷达上测得与来船构成碰撞危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Ⅰ、对本船右正横前的船舶,本船采取减速措施与来船可能采取的向右转向措施的效果一定一致 Ⅱ、对本船右正横的船舶,本船采取增速措施与来船可能采取的向右转向措施效果一定一致 Ⅲ、 对本船右正横前的船舶,本船采取向右转向措施与来船可能采取的向右转向措施的效果一定一致

A.Ⅰ B.Ⅰ、Ⅱ C.Ⅰ、Ⅱ、Ⅲ D.Ⅱ、Ⅲ

79. 在能见度不良时,对备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当听到他船的雾号显似在本船正横以前,下列哪些措施是可取的? Ⅰ、用雷达确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Ⅱ、立即倒车把船停住;Ⅲ、在确定不存在碰撞危险之前将航速减到能维持其航向的最小速度;Ⅳ、立即采取大幅度右转;Ⅴ、使用ARPA显示来船的DCPA和TCPA

A.Ⅰ~Ⅴ B. Ⅱ~Ⅴ C.Ⅱ、Ⅲ、Ⅳ D. Ⅰ、Ⅲ、Ⅴ

80. 某船对号灯损坏未发现或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碰撞,应属于那种疏忽:

A.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

B.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任何戒备上的疏忽

C.对当时特殊情况下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

D.不属于规则所指的疏忽

81. 有关狭水道中的追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船舶在追越中,通常从被追越船的左舷追越 Ⅱ 如被追越船同意追越,应采取措施让出航道,并注意减速,以减少会遇的时间 Ⅲ 追越船在追越中应保持足够的横距,以防止船吸现象的发生

A.Ⅰ B.Ⅰ、Ⅱ C.Ⅰ、Ⅲ D.Ⅰ、Ⅱ、Ⅲ

8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在船舶定线制水域内,除特殊情况外,所有船舶均应按指定的航路,规定的航行方法驾驶船舶Ⅱ、按船舶定线制规定航行的船舶在所负的避让责任和义务中享有优先权Ⅲ、不按船舶定线规定航行的船舶一旦与按定线制规定航行的船舶构成碰撞危险时,则应给按定线制规定航行的船舶让路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Ⅱ、Ⅲ、

83. 一个实际的船舶定线制至少由下列哪些成分构成?Ⅰ、分隔带或分隔线 Ⅱ、通航分道 Ⅲ、交通流方向或推荐的交通流方向 Ⅳ、沿岸通航带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Ⅰ、Ⅱ、 D.Ⅱ、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员值班规则》适用范围是:Ⅰ、 100总吨及以上中国籍海船上服务的组成值班船员 Ⅱ、 100总吨及以上中国籍海船上服务的组成值班的高级船员 Ⅲ、 100总吨及以上中国籍海船上服务的所有人员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85. 根据STCW公约值班规则B部分防止疲劳做出的指导,防止疲劳的关键因素包括:Ⅰ、 下岗时段的次数

Ⅱ、 下岗时段的长短 Ⅲ、 准予的补休

A.Ⅰ、Ⅱ B.Ⅰ、Ⅲ C.Ⅰ 、Ⅱ、 Ⅲ D.Ⅲ

86. 当发现负责()因疲劳的影响难以保证安全值班时,船长应调整值班的安排,使之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下一个班次时能够胜任职责的要求.

A. 值班的高级船员 B.值班的普通船员

C.驾驶台的所有人员 D.负责值班的驾驶员

87. 为保证安全值班,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船长应:

A. 在任何时候亲自在驾驶台指挥

B. 发现负责值班的高级船员有疲劳的症状,应亲自在驾驶台监督

C. 发现负责值班的高级船员有疲劳的症状,难以保证安全值班时,应亲自在驾驶台指挥

7 D. 必要时应亲自到驾驶台值班

88. 严禁船员酗酒、吸毒,值班船员在接班前4小时内禁止喝酒,且值班班期间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超过()

A.8% B 0.8% C 0.08% D0.008%

89. 在确定包括合格的甲板部普通船员在内的驾驶台值班人员构成时,特别应考虑下列因素:Ⅰ、助航仪器,如雷达、无线电定位仪以及其它船舶安全航行的设备的使用的操作状态Ⅱ、临近航线上的危险时,可能需要值班驾驶员执行额外的航行职责Ⅲ、驾驶台是否配置认可的GMDSS无线电通信设备

AⅠ、Ⅱ BⅠ、Ⅱ、Ⅲ CⅠ、Ⅲ D Ⅱ、Ⅲ

90. STCW公约95年修正案适用于:Ⅰ、船舶所有人;Ⅱ、船舶代理人;Ⅲ、船舶经营人;Ⅳ、船长;Ⅴ、所有在船船员

A.Ⅰ~Ⅴ BⅠ~Ⅳ CⅠ、Ⅲ、Ⅳ DⅣ、Ⅴ

91. 在开航前船长应:Ⅰ检查各种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是否齐全,有无逾期Ⅱ、保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Ⅲ、检查货物的运输单证和港口文件是否文齐全Ⅳ、保证所有人员均得到充分的休息

A.Ⅰ、Ⅱ 、Ⅲ、Ⅳ B.Ⅰ、Ⅱ 、Ⅲ C.Ⅰ、Ⅱ D. Ⅰ

92. 有关驾驶员值班交接,下列哪些属于航行环境的交接:

A. 电罗经和磁罗经的误差 B.在驾驶台控制主机时的主机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C.船位、航向、航速和吃水 D.船长对船舶航行有关的常规命令和其他特别指示

93. 负责航行值班的驾驶员在船舶由引航员引航期间应:Ⅰ、与引航员密切合作Ⅱ、保证正规的了望Ⅲ、勘测船位,正确记录车钟及浮筒的时间 Ⅳ、经常检查航行状况

A. Ⅰ ~Ⅳ B. Ⅱ ~Ⅳ C. Ⅰ Ⅲ Ⅳ D. Ⅰ Ⅱ Ⅲ

94. 靠码头时控制余速的关键时刻是:

A.船首抵泊位正中 B.船首抵泊位后端 C.抛外档锚 D.使用倒车的时刻

95. 尾倒缆的作用是:Ⅰ、防止船舶前移 Ⅱ、防止船尾向外偏转 Ⅲ 防止船舶后移

A。Ⅰ B。Ⅰ、Ⅱ C。Ⅰ、Ⅱ、Ⅲ D。Ⅱ、Ⅲ

96. 当碰撞已不可避免时,船舶应:

A.继续根据避碰规则关于避让行动的要求采取措施,尽最后的努力避免碰撞

B.根据良好船艺的要求采取最有效的行动以减小碰撞的损失

C.将船尾转向他船 D.采取使本船损失最小的措施

97. 船舶脱浅所需拉力与 有关.

A. 船舶排水量 B. 主机功率 C. 搁浅后损失的排水量及船与海底的摩擦系数 D. 船型

98. 威廉逊旋回法中,在发现有人落水后,立即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当船首转过多少度后,改操另一舷满舵?

A.40° B.60° C.80° D.240°

99. 船舶航行中发生火灾,火源在船尾,为防止火势蔓延,应 .

A.迎风行驶 B.顺风行驶 C.横风行驶 D.与风向保持30度交角行驶

100. 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委员会的全球搜救计划中将全世界海区划为 区

A.10 B.13 C.18 D.23

8

2021 篇二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同步优生辅导训练(附答案)

1.如图,一艘船从A处向北偏东30°的方向行驶10千米到B处,再从B处向正西方向行驶20千米到C处,这时这艘船与A的距离( )

A.15千米 B.10千米 C.10千米 D.5千米

2.已知海面上一艘货轮A在灯塔B的北偏东30°方向,海监船C在灯塔B的正东方向5海里处,此时海监船C发现货轮A在它的正北方向,那么海监船C与货轮A的距离是( )A.10海里 B.5海里 C.5海里 D.海里

3.如果从货船A测得小岛b在货船A的北偏东30°方向500米处,那么从小岛B看货船A的位置,此时货船A在小岛B的( )

A.南偏西30°方向500米处

C.南偏西30°方向250B.南偏西60°方向500米处

米处 米处 D.南偏西60°方向2504.如图,一艘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灯塔P在北偏东60°的方向,继续向东航行40海里后到B处,测得灯塔P在北偏东30°的方向,此时轮船与灯塔之间的距离是

海里.

5.如图,在一条东西方向笔直的沿湖道路l上有A、B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在码头A的北偏东60°方向、在码头B的北偏西45°方向,AC=4千米.那么码头A、B之间的距离等于 千米.(结果保留根号)

6.如图,湖心岛上有一凉亭B,在凉亭B的正东湖边有一棵大树A,在湖边的C处测得B在北偏西45°方向上,测得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又测得A、C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则A、B之间的距离是 米(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7.已知点B位于点A北偏东30°方向,点C位于点A北偏西30°方向,且AB=AC=8千米,那么BC= 千米.

8.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海监部门对我领海实施常态化巡航管理.如图,一艘正在执行巡航任务的海监船接到固定监测点P处的值守人员报告;在P处南偏东30°方向上,距离P处14海里的Q处有一可疑船只滞留,海监船以每小时28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监测点P在其北偏东60°方向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到达了B处,此时测得监测点P在其北偏东30°方向上.

(1)B、P两处间的距离为 海里;如果联结图中的B、Q两点,那么△BPQ是

三角形;如果海监船保持原航向继续航行,那么它 [填“能”或“不能”]到达Q处;

(2)如果监测点P处周围12海里内有暗礁,那么海监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是否安全?

9.如图,已知某船向正东方向航行,在点A处测得某岛C在其北偏东60°方向上,前进8海里后达到点B处,测得岛C在其北偏东45°方向上.已知岛C周围10海里内有暗礁.问:如果该船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

10.如图,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l上有长为300米的码头AB,在码头的最西端A处测得轮船M在它的北偏东45°方向上;同一时刻,在A点正东方向距离100米的C处测得轮船M在北偏东22°方向上.

(1)求轮船M到海岸线l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01米)

(2)如果轮船M沿着南偏东30°的方向航行,那么该轮船能否行至码头AB靠岸?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sin22°≈0.375,cos22°≈0.927,tan22°≈0.404,≈1.732.)

11.如图,小岛A在港口P的南偏西45°方向上,一艘船从港口P,沿着正南方向,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航行,1小时30分钟后到达B处,在B处测得小岛A在它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小岛A离港口P有多少海里?

12.如图,一艘游艇在离开码头A处后,沿南偏西60°方向行驶到达B处,此时从B处发现灯塔C在游轮的东北方向,已知灯塔C在码头A的正西方向200米处,求此时游轮与灯塔C的距离(精确到1米).

(参考数据:=1.414,=1.732,=2.449)

13.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的四周10海里的范围内有暗礁.有一货轮在海面上由西向东航行.到达B处时,该货轮位于小岛南偏西60°的方向上,再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小岛的南偏西30°的方向上的C处.如果货轮继续向东航行,是否会有触礁的危险?请通过计算说明.

14.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在B的正东方向,AB=2(单位:km).有一艘小船在点P处,从A测得小船在北偏西60°的方向,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东45°的方向.

(1)求点P到海岸线l的距离;

(2)小船从点P处沿射线AP的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点C处,此时,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西15°的方向.求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上述两小题的结果都保留根号)

15.如图,港口B位于港口A的南偏东37°方向,灯塔C恰好在AB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的正南方向,港口B的正西方向的D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5km到达E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45°方向上,这时,E处距离港口A有多远?(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16.“雪龙”号考察船在某海域进行科考活动,在点A处测得小岛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它沿南偏东37°方向航行2海里到达点B处,又测得小岛C在它的北偏东23°方向上(如图所示),求“雪龙”号考察船在点B处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

(参考数据:sin22°≈0.37,cos22°≈0.93,tan22°≈0.40,≈1.4,≈1.7)

17.如图,已知某船向正东方向航行,在点A处测得某岛C在其北偏东60°方向上,前进8海里处到达点B处,测得岛C在其北偏东30°方向上.已知岛C周围6海里内有一暗礁,问:如果该船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你的理由.

18.如图,在港口A的南偏东37°方向的海面上,有一巡逻艇B,A、B相距20海里,这时在巡逻艇的正北方向及港口A的北偏东67°方向上,有一渔船C发生故障.得知这一情况后,巡逻艇以25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往救援,问巡逻艇能否在1小时内到达渔船C处?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sin67°≈tan67°≈)

,cos67°≈,

19.温州市处于东南沿海,夏季经常遭受台风袭击,一次,温州气象局测得台风中心在温州市A的正西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东偏南30°的BC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是受台风严重影响的区域.试问:

(1)台风中心在移动过程中离温州市最近距离是多少千米?

(2)温州市A是否受台风影响?若不会受到,请说明理由;若会受到,求出温州市受台风严重影响的时间.

20.如图,某湖心岛上有一亭子A,在亭子A的正东方向上的湖边有一棵树B,在这个湖心岛的湖边C处测得亭子A在北偏西45°方向上,测得树B在北偏东36°方向上,又测得B、C之间的距离等于200米,求A、B之间的距离

(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0.727,cot36°≈1.376)

≈1.414,sin36°≈0.588,cos36°≈0.809,tan36°

21.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1海里范围内有暗礁.有一货轮在海面上由西向正东方向航行,到达B处时它在小岛南偏西60°的方向上,再往正东方向行驶10海里后恰好到达小岛南偏西45°方向上的点C处.问:如果货轮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是否会有触礁的危险?

(参考数据:≈1.41,≈1.73)

22.如图,MN是一条东西方向的海岸线,在海岸线上的A处测得一海岛在南偏西32°的方向上,向东走过780米后到达B处,测得海岛在南偏西37°的方向,求小岛到海岸线的距离.

(参考数据:tan37°=cot53°≈0.755,cot37°=tan53°≈1.327,tan32°=cot58°≈0.625,cot32°=tan58°≈1.600.)

23.某条道路上通行车辆的限速60千米/时,道路的AB段为监测区,监测点P到AB的距离PH为50米(如图).已知点P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上,且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B在点A的北偏东75°方向上,那么车辆通过AB段的时间在多少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参考数据:≈1.7,≈1.4).

参考答案

1.解:如图,

∵BC⊥AE,

∴∠AEB=90°,

∵∠EAB=30°,AB=10千米,

∴BE=5米,AE=5千米,

∴CE=BC﹣BE=20﹣5=15(千米),

∴AC=故选:C.

2.解:如图,在Rt△ABC中,∠ABC=90°﹣30°=60°,BC=5海里,

∴AC=BC•tan60°=5(海里),

海里,

(千米),

即海监船C与货轮A的距离是5故选:B.

3.解:如图所示: ∵小岛B在货船A的北偏东30°方向500米处,

∴货船A在小岛B的南偏西30°方向500米处,

故选:A.

4.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PAB=30°,∠DBP=30°,

故∠PBE=60°,

则∠P=∠PAB=30°,

可得:AB=BP=40海里.

故答案为:40.

5.解:如图,作CD⊥AB于点D.

∵在Rt△ACD中,∠CAD=90°﹣60°=30°,

∴CD=AC•sin∠CAD=4×=2(km),AD=AC•cos30°=4×∵Rt△BCD中,∠CDB=90°,∠CBD=45°,

∴BD=CD=2(km),

∴AB=AD+BD=2故答案是:(2+2).

(km),

=2(km),

6.解: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

在Rt△ACD中,∵∠ACD=30°,AC=100m,

∴AD=100•sin∠ACD=100×0.5=50(m),

CD=100•cos∠ACD=100×在Rt△BCD中,

∵∠BCD=45°,

∴BD=CD=50m,

+50(m),

+50)米.

=50(m),

则AB=AD+BD=50即A、B之间的距离约为(50故答案为:(50+50).

7.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方法一)∵∠BAD=30°,∠CAD=30°,

∴∠BAC=∠BAD+∠CAD=60°.

又∵AB=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BC=AC=8千米.

故答案为:8.

(方法二)在Rt△ABD中,∠BAD=30°,AB=8千米,

∴BD=4千米.

同理,CD=4千米,

∴BC=BD+CD=8千米.

故答案为:8. 8.解:(1)如图1所示:

由题意得:AB=28×=14(海里),∠PAB=90°﹣60°=30°,∠ABP=90°+30°=120°,

∴∠APB=180°﹣∠PAB﹣∠ABP=30°,∴∠APB=∠PAB,

∴PB=AB=14(海里),

∵BC∥PD,

∴∠BPD=∠PBC=30°,

∴∠BPQ=∠BPD+∠QPD=30°+30°=60°,

∵PQ=PB=14,

∴△BPQ是等边三角形,

∴∠PBQ=60°,

∴∠PBQ+∠ABP=60°+120°=180°,

∴A、B、Q三点共线,

∴如果海监船保持原航向继续航行,那么它到达Q处,

故答案为:14,等边,能;

(2)过点P作PH⊥AB于H,如图2所示:

由(1)得:∠PBH=60°,

在Rt△BHP中,PH=sin60°×PB=∵7>12,

×14=7,

∴海监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是安全的.

9.解:无触礁危险,理由如下:作CD⊥AB于点D,由题意可知,∠CAB=30°,∠CBD=45°,∴∠ACB=15°,

在Rt△BCD中,

∵∠BDC=90°,∠CBD=45°,

∴∠BCD=45°,

∴BD=CD.

∵AB=8,

∴AD=8+CD=∴DC=.

≈10.9>10,

∴船继续向东航行无触礁危险.

10.解:(1)过点M作MD⊥AC交AC的延长线于D,设DM=x,

∵在Rt△CDM中,CD=DM•tan∠CMD=x•tan22°,

又∵在Rt△ADM中,∠MAC=45°,

∴AD=DM,

∵AD=AC+CD=100+x•tan22°, ∴100+x•tan22°=x,

∴x=≈≈167.79,

答:轮船M到海岸线l的距离约为167.79米.

(2)作∠DMF=30°,交l于点F.

在Rt△DMF中,DF=DM•tan∠FMD=DM•tan30°

=DM≈×167.79≈96.87米,

∴AF=AC+CD+DF=DM+DF≈167.79+96.87=264.66<300,

所以该轮船能行至码头靠岸.

11.解:作AE⊥PB于E,

由题意得,PB=12×1.5=18海里,

设AE=x海里,

∵∠APE=45°,

∴PE=AE=x,

∵∠ABE=60°,

∴BE=x,

x=18,

+9)海里.

由题意得,x﹣解得,x=27+9则AP=27+9答:小岛A离港口P有(27 12.解:过B作BD⊥AC于D,

在Rt△BCD中,∵∠D=90°,∠DBC=45°,

∴∠DBC=∠DCB=45°,

∴BD=CD,

在Rt△ABD中,∵∠DAB=30°,

∴AD=BD,

∵AC=200,

∴BD﹣BD=200,

=100(BD=100(+1),

+1)×≈386米,

∴BD=∴BC=答:此时游轮与灯塔C的距离为386米.

13.解: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D,

由题意,得∠BAD=60°,∠CAD=30°,

∴∠BAC=∠BAD﹣∠CAD=30°,

又∵∠B=90°﹣∠BAD=90°﹣60°=30°,

∴∠B=∠BAC,

∴AC=BC,

∵BC=20,

∴AC=BC=20(海里),

在Rt△ACD中,(海里),

, 由题意知:以海岛A为圆心,半径长为10海里范围内有暗礁.这里,所以,如果货轮继续向东航行,没有触礁的危险. 14.解:(1)如图,过点P作PD⊥AB于点D.设PD=xkm.

在Rt△PBD中,∠BDP=90°,∠PBD=90°﹣45°=45°,

∴BD=PD=xkm.

在Rt△PAD中,∠ADP=90°,∠PAD=90°﹣60°=30°,

∴AD=PD=xkm.

∵BD+AD=AB,

∴x+x=x=2,

﹣1,

﹣1)km; ∴点P到海岸线l的距离为((2)如图,过点B作BF⊥AC于点F.

根据题意得:∠ABC=105°,

在Rt△ABF中,∠AFB=90°,∠BAF=30°,

∴BF=AB=1km.

在△ABC中,∠C=180°﹣∠BAC﹣∠ABC=45°.

在Rt△BCF中,∠BFC=90°,∠C=45°,

∴BC=BF=km,

km. ∴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15.解:如图作CH⊥AD于H.设CH=xkm,

在Rt△ACH中,∠A=37°,∵tan37°=, ∴AH==,

在Rt△CEH中,∵∠CEH=45°,

∴CH=EH=x,

∵CH⊥AD,BD⊥AD,

∴CH∥BD,

∴=,

∵AC=CB,

∴AH=HD,

∴∴x=∴AE=AH+HE==x+5,

≈15,

+15≈35km,

∴E处距离港口A有35km.

16.解:过点A作AM⊥BC,垂足为M.

由题意知:AB=2海里,∠NAC=∠CAE=45°,

∠SAB=37°,∠DBC=23°,

∵∠SAB=37°,DB∥AS,

∴∠DBA=37°,∠EAB=90°﹣∠SAB=53°.

∴∠ABC=∠ABD+∠DBC=37°+23°=60°,

∠CAB=∠EAB+∠CAE=53°+45°=98°.

∴∠C=180°﹣∠CAB﹣∠ABC=180°﹣98°﹣60°=22°.

在Rt△AMB中,∵AB=2海里,∠ABC=60°,

∴BM=1海里,AM=海里. 在Rt△AMC中,tanC=∴CM=≈,

≈=4.25(海里)

∴CB=CM+BM=4.25+1=5.25(海里)

答:“雪龙”号考察船在点B处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为5.25海里.

17.解:作CD⊥AB于点D,由题意可知,∠CAB=30°,∠CBD=60°,

∴∠ACB=30°,

在Rt△BCD中,

∵∠BDC=90°,∠CBD=60°,

∴∠BCD=30°,

∴∠ACB=∠BCD.

∴△CDB∽△ADC.

∴=

∵AB=CB=8

∴BD=4,AD=12.

∴=

∴CD=4≈6.928>6.

∴船继续向东航行无触礁危险.

18.解:过点A作AH⊥BC,垂足为点H.

由题意,得∠ACH=67°,∠B=37°,AB=20. 在Rt△ABH中,

∵sinB=∵cosB=,∴AH=AB•sin∠B=20×sin37°≈12,

,∴BH=AB•cos∠B=20×cos37°≈16,

在Rt△ACH中,

∵tan∠ACH=∴CH=,

≈5,

∵BC=BH+CH,∴BC≈16+5=21.

∵21÷25<1,

所以,巡逻艇能在1小时内到达渔船C处.

19.解:(1)过点A作AD⊥BC于D,

由题意得AB=300,∠ABD=30°

∴AD=AB=150(km);(3分)

(2)∵150<200

∴温州市点A受到台风严重影响

设台风中心距A点200km处,

刚好处在BC上的E,F两点则

在Rt△ADE中,AE=200,AD=150

∴DE=∴EF=2DE==

.(6分)

∴温州市A受台风严重影响的时间为 20.解:过点C作CH⊥AB,垂足为点H,

由题意,得∠ACH=45°,∠BCH=36°,BC=200,

在Rt△BHC中,∴,

∵sin36°≈0.588,

∴BH≈117.6,

又∴,

∵cos36°≈0.809,

∴HC≈161.8,

在Rt△AHC中,∵∠ACH=45°,

∴AH=HC,

∴AH≈161.8,

又AB=AH+BH,

∴AB≈279.4,

∴AB≈279(米),

答:A、B之间的距离为279米.

21.解:过点A作AH⊥BC,垂足为点H.

, 由题意,得∠BAH=60°,∠CAH=45°,BC=10.(

设AH=x,则CH=x.

在Rt△ABH中,

∵∴∴解得∵13.65>11,

∴货轮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不会有触礁的危险.

22.解:过点C作CD⊥MN,垂足为D,设CD=x米,

∵AB=BD﹣AD,

∴xtan37°﹣xtan32°=780,

解得:x=6000,

答:小岛到海岸线的距离6000米.

23.解:如图,由题意知∠CAB=75°、∠CAP=45°、∠PBD=60°, ∴∠PAH=∠CAB﹣∠CAP=30°,

∵∠PHA=∠PHB=90°,PH=50,

∴AH===50,

∵AC∥BD,

∴∠ABD=180°﹣∠CAB=105°,

∴∠PBH=∠ABD﹣∠PBD=45°,

则PH=BH=50,

∴AB=AH+BH=50∵60千米/时=∴时间t=+50,

米/秒,

=3+3≈8.1(秒),

即车辆通过AB段的时间在8.1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

航海学课程练习之一 篇三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坐标、方向和距离

一、问答题

1.绘图说明表示地面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

2.建立大地坐标系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什么是大地水准面?试绘图表示局部区域的地球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以及地球椭圆

体表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地面上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试述磁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改变的因素。

6.对于航行船舶,驾驶员从何处可查得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

7.什么是磁罗经自差?试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改变的因素。

8.航海上常用的测定罗经差的方法有哪些?

9.试述海里的定义, 一海里的长度随着什么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国规定一海里的长度

是多少?

10.我国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海图上标注的灯标射程是如何确定的?

11.英版资料上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2.如何判断我国灯标灯光是否有初显(隐)?如何求其初显(隐)距离?

13.试述良好的船速校验线应具备哪些条件?

14.试述在船速校验线上根据推进器转速来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时,如何消除水流

对测定的影响?

15.航行船舶利用“主机转速与船速对照表”求得的船速,为什么只能作为参考?

二、计算题

1.经差和纬差的计算

1)已知起航点(1,1)和到达点(2,2),求纬差 D和经差 D的数值及符号。

(1) 1=3114.\'7N1=12128.\'9 E (2) 1=5437.\'6S1=17406.\'1W

2=0117.\'2N 2=10351.\'3 E 2=1413.\'2S 2=00741.\'6W

(3) 1=0220.\'0S1=17520.\'5W (4) 1=6508.\'5N1=16053.\'5 E

2=0350.\'5N 2=16052.\'3 E 2=4448.\'1S 2=17520.\'5W

2)已知起航点(1,1)和纬差 D、经差 D,求到达点(2,2)。

(1) 1=4337.\'9N 1=08204.\'5W (2) 1=3043.\'7S 1=17750.\'2 E

D=0518.\'0N D=12000.\'W D=0507.\'0S D=00405.\'0E

(3) 1=2508.\'2N 1=08932.\'8 E (4) 1=0207.\'8S 1=08932.\'8 E

D=2909.\'9S D=03025.\'0 E D=1104.\'3N D=00400.\'9W

2.能见度距离的计算

1)已知眼高(e)或物标高度(H),求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e)或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h)。

(1) e=9.2 米 (2) e=15.5 米 (3) H=145 米 (4) H=258米

2)已知眼高(e)和物标高度(H),求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o)。

(1)e=9 米 老铁山 H=465米 (2)e=14 米 成山角灯塔 H=60 米

3)下列灯标灯光是否存在初显或初隐?若存在,其初显或初隐距离是多少n mile?

(1)e=12 米 花鸟山灯塔 H=85米 射程 24 n mile

(2)e=10 米 朝连岛灯塔 H=80米 射程 15 n mile

供应链管理电子教案-2 (3)e=12 米 园岛灯塔H=66 米 射程 21.5 n mile

(4)e=9 米 海猫子头灯塔 H=75 米 射程 25 n mile

3.方向划分和航向、方位及舷角的换算 1)圆周法、半圆周法及罗经点法之间的换算

(1)将下列半圆周法换算成圆周法

①45NW ② 135SE ③ 85SW ④ 120NE

(2)将下列罗经点法换算成圆周法

①NE ②SW ③NNE ④ESE ⑤SSW

⑥WSW ⑦W/N ⑧E/S ⑨SE/S ⑩NW/W

2)已知真航向(TC)、舷角(Q)或真方位(TB),求真方位或舷角,并画草图表示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

(1)TC=295 Q=225 (2)TC=145 Q 左=125

(3)TC=167 Q 右=43 (4)TC=267 TB=175

(5)TC=159 TB=240

4.已知真航向(TC),求物标正横时的真方位(TB)。

1)TC=002 左舷物标 2)TC=350 右舷物标

3)TC=283 左舷物标 4)TC=075 右舷物标

5.罗经差的计算

1)从海图上查得下列各磁差资料,求 2000 年度的磁差(Var)。

(1)磁差偏西425(1983) 年差约+1.5

(2)磁差偏东345(1985) 年差约+0.3

(3)磁差偏西632(1990) 年差约1.6

(4)磁差偏东006(1995) 年差约2.4

(5)158W(1996) (1.5E)

(6)236E(1992) (1.2E)

(7)Var 010W (1980) decreasing about 3 annually

(8)Var 215W (1988) increasing about 2.5 annually

2)已知磁差 Var,罗航向(CC)及自差表(附表 2),求罗经差(C)。

(1)Var=2.8W CC=039 (2)Var=2.7W CC=260

(3)Var=6.4E CC=145 (4)Var=3.2E CC=220

6.向位换算(“自差表”见附表 2)

1)磁罗经的向位换算

(1)已知 TC和 Var,求 CC

①TC=052 Var=2.7E ②TC=153 Var=3.1W

③TC=002 Var=4.9E ④TC=182 Var=5.5W

(2)已知 CC或 CB,以及 Var 和Dev,求TC 或 TB,并画草图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CC=304 Var=5.0W Dev=1.9E

②CC=006 Var=2.0E Dev=3.0W

③CB=215 Var=4.0W Dev=2.0E

④CB=185 Var=5.7W Dev=2.2E

2)陀螺罗经的向位换算

(1)已知 TC=185 G1 求 GC

(2)已知 GB=157 G=+2 求 TB

(3)已知 GB=239 G=2W 求 TB

供应链管理电子教案-3 (4)已知 TC=169 G=2E 求 GC

(5)已知 GC=002 G=3W 求 TC

(6)已知 GC=359 G=2E 求 TC 3)某轮 2000 年 3 月 2 日 0800 时 CC=182,磁差为 030\'W(1990),年差约为3,陀罗

航向 GC=183,G2,求磁罗经自差(Dev)。

4)已知 GC=002,G=1E,CC=358,Var2W,求磁罗经自差(Dev)。

5)填空

TC CC Var Dev C GC G

215 3W 1W 1E

315 +2 1 317

245 241 +2 244

326 2 1 0

7.航程和计程仪改正率的计算

1)求船速(VL)或计程仪改正率(L)

(1)已知 SL=14.\'9,L1=2.\'4,L2=16.\'9,求L。

(2)已知 SL=64.\'0,L1=35.\'9,L2=104.\'0,求L。

(3)在无风流的条件下测定L,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 2,而计程仪的读数差为 2.2,求

L。

(4)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 2,往返三次测L,计程仪读数差分别为 2.2、1.8 和2.3,

求计程仪的改正率L。

(5)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 2,往返三次测定船速,三次航行时间分别为 9 m 24 s 、10 m 31

s 和

9 m 40 s ,求船速 VL。

(6)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 2,往返三次测定船速,三次航行时间分别为 6 m 02 s 、5 m 20 s

6 m 08 s ,求船速 VL。

2)已知计程仪改正率(L)、计程仪读数 L1和 L2,求计程仪航程(SL)。

(1) L5% L1=24.\'0 L2=91.\'4

(2) L=+5% L1=18.\'5 L2=380.\'7

3)求计程仪读数 L2

(1)已知L1%,SL=153.\'2,L1=9.\'2,求L2。

(2)已知L=+6%,SL=144.\'4,L1=56.\'9,求 L2。

(3)某轮船速为 15 kn,顶流航行 1 h ,流速为 2 kn,逆风使船速减小 1 kn,起始计程仪

读数为 45.\'0,L5%,求 1 h 后相对计程仪的读数为多少?

(4)某轮船速为 13 kn,顺流航行 1 h ,流速为 2 kn,顺风使船速增加 1 kn,起始计程仪

读数为 20.\'0,L=+2%,求 1 h 后相对计程仪的读数为多少?

(5)某轮船速为 12 kn,顺流航行 1 h ,流速为 2 kn,顺风使船速增加 2 kn,起始计程仪

读数为 25.\'0,L=+2%,求 1 h 后绝对计程仪的读数为多少?

三、选择题

1.为了研究航海问题的方便,通常把地球看成:

A.地球圆球体是第一近似体 B.大地球体

C.地球椭圆体是第一近似体 D.不规则椭圆体

2.表示地球椭圆的参数有: a(长半轴)、b(短半轴)、c(扁率)、e(偏心率),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

供应链管理电子教案-4 A.

b b a c

B.

a

a b c

C.

2 2 2

2

b

b a e D.

a

b a e 2 2

3.地理坐标的基准线是:

A.赤道 B.起始子午线

C.测者子午线 D.赤道与格林子午线

4.地理纬度是:

A.某地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B.某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C.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地和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D.某地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5.地理经度是格林子午线到某地子午线之间的:

A.间距 B.赤道短弧 C.赤道长度 D.某地纬圈短弧

6.某船沿极圈航行(66 33 N),用计程仪记录航程( L=0),无航程误差,则实际船位

比推算船位:

A.超前 B.落后 C.两者一致 D.有时超前,有时落后

7.某轮眼高9 米, 中版海图上某灯塔的标注为闪 6 秒 36 米 16 海里, 则该灯塔灯光的最

大可见距离是:

A. 17.2 n mile B. 18.7 n mile C. 16 n mile D. 20 n mile

8.英版海图上某灯塔射程 30 n mile,灯高 100 m,眼高 16 m,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

距离是:

A. 30 n mile B.29 n mile C.25.5 n mile D.33.5 n mile

9.测者位于地球南极,其真北方向是;

A.无真北方向 B.任意方向 C.向上 D.向下

10.磁差的变化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地区有关,但与时间无关 B.与地区、航向有关

C.与地区、时间有关 D.与纬度、船磁有关

11.磁罗经自差主要随

的改变而变化:

A.地区 B.时间 C.航向 D.方位

12.从《磁罗经自差表》中查取自差时,以什么为引数:

A.磁航向 B.真航向 C.罗方位 D.罗航向

13.在大洋海图上,磁差资料给出在: A.向位圈(即罗经花)上 B.海图标题栏内

C.等磁差曲线上 D. B+C

14.船舶在航行中,经常要比对磁罗经航向与陀罗航向,其主要目的是:

A.求罗经差 B.求自差

C.及时发现罗经工作的不正常 D.为了记航海日志

15.陀罗差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化:

A.航向 B.方位 C.时间 D.航速和纬度

16.当船舶改向时,发生变化的项目有:

A.磁差、自差、物标的磁方位 B.物标的舷角、罗经差、真方位

C.罗方位、物标的舷角、真航向 D.磁航向、磁方位、磁差

供应链管理电子教案-5 17.磁罗经自差等于:

+GCC+Var +CCG

+GVar +VarG

18.真航向是:

A.船舶航行的方向 B.船首尾线的方向

C.船首向 D.船舶航行时真北至船首向的夹角

19.舷角是:

A.船首向至方位线的夹角 B.物标的方向

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船舶在海上看物标的方位

20.计程仪改正率ΔL为“+”时,说明:

A.计程仪多计了航程 B.计程仪少计了航程

C.计程仪航速快了 都不对

第二章 海图

一、问答题

1.试述航用海图在航海上的应用。

2.什么是局部比例尺和基准比例尺?海图上标明1:750 000(30)的含义是什么?

3.在航行中为什么要选用大比例尺海图?

4.什么是海图的极限精度?

5.试述恒向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6.航用海图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7.墨卡托海图有哪些特点?

8.试述简易墨卡托海图图网的绘制原理。

9.试述大圆海图的特点。

10.海图采用哪几种投影方法?各有何用途?

11.在航海实践中,什么情况下应进行海图坐标系转换?

12.海图上的图边资料有哪些?

13.请解释英版海图图式“PA”、“PD”、“ED”、“SD”、“Rep”的含义。

14.试说明灯高、比高、干出高度、桥梁净空高度、山高以及水深等的起算面。

15.试述海图上底质的注记顺序。

16.试说明海图上各种礁石的含义。

17.水上航标怎样进行识别?

18.灯标的基本灯质有哪几种?

19.海图按用途可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何用途?

20.航用海图按其比例尺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用途? 21.判断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22.如何根据海图上测深的情况来判断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

23.如何根据海图上地貌和物标的情况来判断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

24.使用海图应注意哪些事宜?

25.试述电子海图的主要优点。

二、作图题

1.绘制正规墨卡托海图图网

供应链管理电子教案-6 1)以图上经度 1等于 3 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 060E 至

064E,26S 至 30S 区域的墨

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 1。

2)以图上经度 1等于 3 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 058W 至 062W,30N 至 34N

区域的墨

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 1。

3)以图上经度 1等于 3 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 120E 至 124E,28N 至 32N 区域的墨

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 1。

4)以图上经度 1等于 3 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 112W 至 116W,24S 至 28S 区域的墨

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 1。

2.绘制简易墨卡托海图图网。

1)以图上经度 1等于 3 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 003E 至 006E,55N 至 58N 区域的简

易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2)以图上经度 1等于 3 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 145W 至 148W,45S 至 48S 区域的简

易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三、计算题

1.某张墨卡托海图的比例尺为1:100 000(30N),若在海图上 60N 处有一岛 A,它的东

西宽度与 30N 处的 B 岛宽度相同, 都为 2 cm, 求地面上 A 岛与 B岛的实际宽度各约为多少?

2.在 60N 处和赤道上各有一东西宽为 2 海里的小岛, 试问在同一张海图上60N 处的小

岛与赤道上的小岛的东西宽度比是多少?

3.某张简易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为 30N,比例尺为 1:250 000,求该图上经度为 1

的长度为多少毫米?

4.某张简易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为 60N,比例尺为1:100 000,求该图上 1 赤道里的

长度为多少毫米?

四、选择题

1.一张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

A.取决于该图的平均纬度 B.取决于该图的最低纬度

C.取决于该图的最高纬度 D.可能不在该图上

2.纬度渐长率是指在墨卡托海图上:

A.由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

B.由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 1海里的比值 C.由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 1赤道里的比值

D.纬线间的经线长度与 1 赤道里的比值

3.纬度渐长率差是指在墨卡托海图上:

A.纬线间的经线长度与 1 海里的比值

B.由赤道到两纬线的距离之差

C.纬线间的经线长度与 1 赤道里的比值

D.由赤道到两纬线的距离之差与 1 海里的比值

4.同一张墨卡托海图上的局部比例尺是:

A.在海图上某点各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都不相同

B.在同一纬线上各点的局部比例尺不相等

C.在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局部比例尺相等

D.在不同纬线上的局部比例尺不相等

5.某张墨卡托海图的基准比例尺 c=1:75 000,基准纬度为 30,若该图 20N 纬线上的

供应链管理电子教案-7 局部比例尺为 C1,60N 纬线上的局部比例尺为 C2,则:

A. C1=C2=C B. C1>C>C2

C. C1

2

1 (C1+C2)

6.我国沿海海图的深度基准面是采用:

A.黄海平均海面 B.天文最低潮面

C.理论最低潮面 D.平均大潮低潮面

7.中版海图图式

表示:

A.沉船上水深大于或等于 20m B.沉船上水深小于或等于 20m

C.沉船上水深大于或等于 18m D.沉船上水深小于或等于 18m

8.英版海图图式

表示:

A.沉船上水深大于 28m B.沉船上水深小于 28m

C.沉船上水深大于 20m D.沉船上水深小于 20m

9.若干张墨卡托海图可以拼接的条件是:

A.各张海图的局部比例尺相同 B.各张海图的经线局部比例尺相同

C.各张海图的纬线局部比例尺相同 D.各张海图的基准比例尺相同

10.海图上水面部分空白处,表示该处:

A.不存在航海危险,没有必要测深 B.存在航海危险

C.水深足够,无需标出 D.没有详细测量过,应视为不可靠航区

11. 钢管(3.5)表示:

A.钢管的水深为 3.5m B.钢管的高程为 3.5m

C.钢管高出海底 3.5m D.钢管干出高度为 3.5m

12.英版海图上某灯标标注为 F&Fl 表示:

A.单个灯标具有合成灯质“定闪光”

B.同一位置上两个分开的灯标,灯质分为定光与闪光

C.单个灯标在一个周期内先定光后闪光

D.单个灯标在一段时间内显示定光,另一段时间内显示闪光

13.一定时间内亮二次,亮比暗短,颜色不同,其灯质是: A.互光 B.互联闪光 C.互闪光 D.互联明暗光

14. AlRW5S表示在 5秒钟内:

A.互闪红白光 B.红白光交替发光,长明不灭

C.互联闪红白光 D.红光弧闪红光,白光弧闪白光

15.甚快(VQ)是指:

A.每分钟闪光 50 ~ 60 次 B.每分钟闪光 100 ~ 120 次

C.每分钟闪光 120 ~ 160 次 D.每分钟闪光 160 次以上

更多推荐

船舶,航行,方向,海图,碰撞,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