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发(作者:)

精品

6.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条件下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财政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被称为开

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它将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分析工具

IS

-

LM

模型扩展到开放

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资金流动性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0

0

0

固定汇率制

0

>Y

0

0

0

浮动汇率制

+ ∞

Y

Y

Y

>Y

0

0

Y

Y

其中,0表示资金完全不流动或者政策完全无效;+表示资金不完全流动;∞表示资金

完全流动;

Y

0

表示期初收入水平;

Y

表示在封闭条件下的这些政策相应造成的收入变动

Y

Y

0

)。

蒙代尔将外贸和资本流动引进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最初是由1972年的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建立的),分析得出稳定政策的效果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紧密相

联的。而且,他论证了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即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

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下,结果与此相反。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涵义十分明确: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由于利

率和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即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水

平的机制,其功能自然会遭到比较严重的削弱,从而货币政策无效;同样道理,利率稳定即

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引起的挤出效应,从而实现财政政策的最佳效果。因此,当一国面临

的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金融和货币因素的冲击时,则固定汇率制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汇率制

度。毕竟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资本套利活动可以自发化解货币因素的外部冲击,并且使财

政政策纠正经济失衡的效果达到最优。

该模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只分析固定汇率制下

的开放经济平衡,缺乏对浮动汇率下的开放经济平衡的研究。(2)蒙代尔-德明模型假定价

格水平不变,可见该模型从方法论上讲,属于短期分析范畴。短期分析的主要弱点在于仅仅

考虑国际收支调节和内部平衡实现的政策效应,忽略了自动调节机制(如价格水平变动)对

国际收支和内部平均的影响。(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假定与现实世界差距较

大,该模型忽略了交易成本、预期等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的重要影响,因而削弱了模

型的理论解释能力。后来许多学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展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7.实现国内外均衡的政策

当国内外处于非均衡状态时,需要依靠政府宏观政策的干预,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等。但政府宏观政策的调节,应针对本国所处的具体状态,实行不同的政策组

合。如:(1)经济处于国内均衡与对外不均衡时,只需采取有助于恢复对外均衡的措施,如

调整汇率。(2)经济处于国内不均衡与对外均衡时,只需采取有助于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

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3)经济处于国内、外非均衡时,又要区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

措施。①如果是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并存,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同时使货币贬值。②如果是失业与国际收支盈余并存,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③如果是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赤字并存,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④如果是

精品

精品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并存,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时使货

币升值。

1.用资本流动下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北大2000研)

答:(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财政货

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蒙代尔-弗莱明进一

步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

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而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它将封闭经济下的宏

观分析工具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对固定汇率制

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涵义十分明确: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由于利

率和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即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水

平的机制,其功能自然会遭到比较严重的削弱,从而货币政策无效;同样道理,利率稳定即

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引起的挤出效应,从而实现财政政策的最佳效果。因此,当一国面临

的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金融和货币因素的冲击时,则固定汇率制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汇率制

度。毕竟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资本套利活动可以自发化解货币因素的外部冲击,并且使财

政政策纠正经济失衡的效果达到最优。

(2)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

①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M-F模型

在M-F模型中,如图7-5所示,CM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即CM线为水平直线,如图

7-5所示。当国内利率超过国际利率,资本流入;反之,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资本流

出。因此,一国的国内利率水平受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政策当局的经济政策不但不能

改变利率水平,反而要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r LM LM

1

E

r﹡ CM

A

IS

O Y

图7-5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M-F模型

②货币政策无效论

如图7-5所示,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增加,LM

→LM

,利率下降到A点,则资本外流,国际收支逆差,并增加本币贬值的压力。为维持

固定汇率,中央银行进行市场干预,LM

→LM。其结果货币供应量与收入不变,但国际储

备下降了。因此,在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货币存量是内生的,它主要取决于

商品市场需求的影响。

假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商品需求增加(特别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此时,

IS→IS

(如图7-6所示),国内利率上升,资本大量流入,则国际收支顺差,汇率面临升

值压力。为维持汇率水平,中央银行市场干预使货币供应量上升,LM→LM

。最终结果是

精品

精品

总需求、收入与货币供应量均上升,国际储备增加。

M-F模型的结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

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则更有效力。

r LM

A LM

E E

CM

r﹡

A IS

IS

O Y

图7-6 资本控制下的M—F模型

③资本完全管制下的情形

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如果政策当局实行资本管制,资本在国际间不能流动,则国内利率

与国际利率水平存在差异,中央银行只需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供求负责,LM线会随国际收

支的变化而移动。

假定中央银行主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LM→LM

,如图7-7所

示,总需求增加,利率下降,为实现均衡,中央银行抛出外汇,满足进口,LM→LM

利率

上升。这一过程将持续进行,直至恢复原来水平。可见,货币政策对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

r LM

LM

r

LM

A

r﹡ E

E

CM

r

1

IS

IS

O Y

Y

Y

图7—7 资本完全管制下的M—F模型

同样,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使IS→IS

。中央银行进行干预,则LM→LM

最终总需求、国民收入不变,只有r﹡→r

因此,在固定汇率和资本管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短期有效,长期无效。而

在长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只影响结构,不影响水平。

(3)浮动汇率制度下M-F模型的宏观政策效应:

①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如图7-8)

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LM→LM

,r﹡→r

,资本外逃,本币贬值,进口增加,

IS上移直至LM

与CM的交点C,即新的均衡点,国内利率等于国际利率,总需求从Y

Y

。可见,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汇率来实现

精品

精品

的。

r LM

LM

A C

r﹡ CM

B IS

r

1

IS

O

Y

Y

Y

图7-8 货币扩张的效应

②资本自由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如图7-9)

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后果。财政支出增加,IS→IS

,IS

与LM交点B,资本流入,

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IS向左移直至恢复到原位均衡才实现,此时,总需求不变。财政

政策的扩张效应完全被净出口的减少所“挤出”。

r LM

r

B

r﹡ A

CM

IS

IS

Y

图7-9 财政政策的效应

③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资本处于管制状态,中央银行无须动用外汇储备,汇率不断调

整使经常项目总处于不平衡状态。对财政政策而言,政府的扩张增加产出,但汇率会贬值。

对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增加,也会引起产出增加,汇率下降,这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

件下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本管制情况下,需求变化的构成会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

件下有所不同。

精品


更多推荐

资本,货币政策,利率,经济,财政政策,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