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本刊特誓 

”:;掰圈疆蕊团圈田■

让老百姓享受最优质的教育成果 

记常德市教育局长黎建平 

本刊记者程光明丁春秋 

“我唯有把组织的培养、人民的 持。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黎建 告别危房;2006年,常德市初中毕业 

信任当成对自己的鞭策,在今后的 平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 

工作中尽心竭力,多办实事,用常德 

五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常德教育 

86%以上,成为全省第二个普及高 

教育铿锵前进的步伐,表达我不辱 

风生水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 中阶段教育的市州;2007年,农村义 

使命的决心。”这是2003年2月黎建 

台阶。2003年,常德“教育20条”被省 务教育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两基” 

平接过常德市教育局局长这个担子 

政府转发全省各市州,“中小学危房 国检受到高度评价。省第九次党代 

时所作的承诺。历经改革开放三十 

改造”列入市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 会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后。常 

年的风雨历程,常德教育从容走过 

“帮困助学万人大行动”轰动一时; 

德就开始酝酿新的教育发展蓝图, 

了从“普六”到“普九”的艰难历程, 

2004年,常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全 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教育强市建设。 

基础教育正朝着“普十二”的目标迈 面启动并取得瞩目成绩,发展民办 2007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 

进,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 

教育的经验在全省推介;2005年,中 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上,常德作为惟 

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的快速 

小学危房改造攻坚与寄宿制学校建 

的市州代表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介 

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 设全面展开,全市所有中小学全面 

绍,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向常德聚焦。 

本}吐特稿 

■圈匪蕊目田隘li;;;:” 

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与寄宿制学 历史新高,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2 

“办教育首先要从满足老百 

校建设工程分别列入了市政府的十 个百分点,tL2oo3年高出6个多百分 

姓的基本要求着手” 

件实事之一,高中阶段学校扩容工 

点。至此,黎建平等一班人几年来苦 

程、城镇学校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 

心经营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黎建平刚任局长时,正值常德 幕。据2005年的统计,从2003年开始 的目标终于实现。看到孩子们坐在 

市高中就学人口高峰期。据教育部 

启动中小学危改工程以来的二三年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上课,压在 

门摸底显示,2003年全市初中毕业 问,全市共撤并规模小、效益低的农 这个教育局长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 

学生近l0万人,而当时普通高中毕 村中小学832所,先后投入危改资金 

实现了“软着陆”。 

业生2.6万人,职业学校毕业不足2 

2.7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省危改专 

万人。也就是说,当时全市高中阶 项资金7000多万元,地方筹措配套 

个。而且,全市还有70多万平方米 

积74.1万平方米。投入寄宿制学校建 

的中小学危房,其中有D级危房3O 

设资金1.25亿元,完成寄宿制学校建 

万平方米。 

“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接受更 

段学校提供的静态学位不足5万 资金2.05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面 

好的教育”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老百姓的 

设项目287个,维修改造校舍面积28 孩子个个都能成才”,是黎建平对教 

“有学上”、“能安全上学”是老 

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16.8万平方 

育的一个完美情结,也是驱使他不 

除大力 

百姓最基本的要求啊。黎建平与局 

米。同时,各地投入高中学校改造的 

断努力的内心动力。这几年,

党委一班人通过认真思考与研究, 资金不断增加,石门县、桃源县、临 推进学校基本建设与改造外,他把 

提出了“调整布局、加强改造、扩大 

澧县先后对县一中进行了异地搬 

眼光放在更高更远的地方,一手抓 

规模、提升品质”的思路。为此,黎建 

迁,投入资金达到了亿元以上;澧 

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和质量建设, 

平多次跑市委、市政府,向领导汇报 县、安乡、汉寿等地对校园面积进行 

手强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特色 

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学校改造 了大幅扩容与改造;武陵区、德山开 与品牌发展,常德教育呈现出整体 

 

与建设力度,在确保高质量、高水平 发区专门成立了学校建设指挥部, 

提升、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

2004年,适逢国家在常德进行 

‘普九’的基础上,争取2006年基本 每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学校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建}义,得到了 

建设。

市委、市政府的认可。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 

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几年 

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黎建平敏锐 

随即,几个大手笔的计划在常 大举推进学校建设与改造,常德市 

地意识到,这对提升农村教育品质 

德这方教育热土陆续启动。中小学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 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他组织 

布局调整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农 

例逐年增长,2006年达到86.6%,创 

人马连夜进行研究,提出了以学校 

本刊糟疆 

”:掰;圈涯猛团圈瞳

为主体进行试点的想法,并立即形 高中相继申报省示范性高中并成功 

困助学。这在全国还是第一例。六年 

全市通过政府拨款、机关和企业 

成方案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教 

挂牌,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12 来,

个人捐赠等方式,先后募(筹) 

育厅汇报。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 所,全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比 

赞助、

市共完成投入1亿多元,其中向中 

例达到60%以上;职业学校的发展 

集助学资金3000多万元,并形成了 

央、省争取经费2900多万元,全市所 也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全市职业 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社会各界广 

有农村中小学都全面完成了远程教 学校7O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 泛参与的长效机制,基本上做到了 

育站点建设标准化装备,地处湘西 

校达6所,省级示范性职校达11所, 

应助尽助,没有让一个孩子因贫失 

北的这个农业大市的中小学校比全 

市级示范性职校达l8N。在市直高 学。2004年,省委、省政府将常德的 

国同类地区提前三年实现天网接收 

中,常德市一中的综合素质教育、常 这一做法在全省推介。当年,常德市 

或宽带上网,农村学校装备水平实 德市七中的艺术教育、常德市六中 还专门成立了教育捐赠中心。中心 

现了质的跨越。 的空军飞行员苗子培养、常德市汽 成立以来,先后设立了基础教育助 

随后,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体 车机电学校的汽车维修等,均已形 学金、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吴碧霞 

育卫生设施配套,突破编制限制,补 

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并逐步得到了 助学奖学金、贵联集团(香港)助学 

充农村中小学英语、计算机及音体 

广大家长的普遍认可。 

美教师,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 

金、中德助学金、无锡奕诚爱心基金 

等,累计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与中小学校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全 

展阳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措施摆上 

“教育公平是最起码的公 

55500多人次,共发放助学金1650多 

万元。 

面建立社会评价学校制度,广泛开 

平,教育民生是最基本的民生” 

教育乱收费一直是人民群众高 

了全市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随着 

现年45岁的黎建平出生在临澧 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一度成 

各项工作的展开,常德的基础教育 

县,到市教育局工作之前,他曾在多 为教育行风建设的顽症,既影响了 

质量在稳定中呈现出逐年提升的势 

个领导岗位上工作过。lT作岗位变 教育声誉,又一定程度损害了群众 

头。到去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 化虽然多,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始 

利益。为了彻底攻破这个顽症,黎建 

生合格率达到99%,优秀率达到 

终没有改变,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 平痛下决心进行了一系列整治。 

87%,分别 ̄L2003年高出3个百分点 

疾苦常挂心间。到市教育局工作后, 2003年,由他亲自挂帅,成立了常德 

和7个百分点。 每有学校发生灾情,他总是最先赶 

市治理教育收费领导小组,并层层 

“如果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 到现场;每有群众到他办公室反映 健全了相应的治理机构,层层公布 

么,特色就是学校的灵魂”,这是黎 

困难,他总是热情接待并认真处理。 

了投诉举报电话,层层明确了一把 

建平对教育的独特理解。面对前几 特别是对困难家庭学生能不能入学 

手负责的责任体制。同时,不断创新 

年一些省示范性高中学校不断扩大 

问题、教育收费的规范问题、农民工 

收费管理模式,先后实行了教育收 

规模、一味求大的趋势,他在全市校 

子女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他 

费公示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一费 

长培训班上反复强调“做大必先做 

关注最多,也想了很多办法。 

制”和收费明白卡制度。2005年秋季 

强,只有做强才能做大”的理念,并 2002年,黎建平通过调研了解 

以来,市城区学校首次实行了电子 

多次深入有关学校进行现场指导, 

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每年开学时 

信息化收费,由学生家长按规定标 

多次与分管教育的县市区领导辩论 

都有一部分中小学生流失,还有的 

准直接把钱打人银行,进入学校大 

商讨,逐步纠正了这一“片追”做法, 考上了大学也没办法如期入学。当 

账,既方便了群众缴费,又有效避免 

使高中教育保持了规模与质量的协 

时,市委、市政府正准备出台一个促 

了超标准、超项目等乱收费行为,受 

调发展。几年来,他对高中阶段特色 

进教育发展的文件,也就是后来影 

到了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为了进 

发展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他多次组 

响较大的“教育20条”。拟写初稿时, 步减轻人民群众的教育负担, 

织班子成员到一些大的普通高中或 

黎建平对此十分关注,他建议专门 

2005年,黎建平经反复测算并征得 

职业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就学校 

明确一条,就是设立一个“助教日”, 

市政府领导同意,采取了一个令当 

的发展方向把脉定位,并帮助学校 

动员社会各界帮助贫困学生开展帮 时校长们感到“震惊”的措施,在全 

解决困难和问题,使常德的高中阶 

困助学。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当年, 

省率先取消了市直公办高中择校 

段学校走出了一条创特色、出品牌 

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9月8日确 

费,严格按计划、按志愿、按分数进 

的发展之路。五年来,常德市七中、 

定为常德市的“全民助教日”,由政 

行录取,不考虑任何特殊情况,不照 

常德市二中、常德市六中等5所普通 

府牵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帮 顾任何特殊关系。由此造成的收费 

本刊特稿 

■圈墨翌目衄田;i;;:” 

缺额,m财政往教育费附加中解决。 

种新的使命感在黎建平心中油然升 

召开全市职业教育:T:作会议,m台 

这一举措的推什,一举遏止_r多年 

起,信心与动力再次充满全身 他意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来初、高中州生择佼愈演愈烈的势 

识到,通过大举抓“普及九年义务教 

同时,《常德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 

头,直接减轻_,市民的教育负拥 

育”和全力推进“基本普及高中阶段 

展规划》下发执行。 

2000多玎兀,得到了广人市民的衷 教育”,常德教育已进入一个发展的 

2008年2川,常德市委、市政府 

心拥护。由于治理有力,常德的教育 

“高原期”。在这个时候,常德教育要 专门用两大时间召开教育强市建设 

收费lI:作连续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 实现新的跨越与提升,这是一个非 

作调度会和全市年度教育【:作会 

先进单化。2006年7月,罔家七部委 

常难得的工作抓手。因此,当全省许 

议,按照省政府教育强省]_作会议 

剑常德榆 ,对这里治理教育乱收 

多地方还在等省里开会发文时,常 精神,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强市建 

费的做法给 r高度评价。 

德就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建设教育强 

对于进城务 人员F女与留守 

市的帷幕,一场场好戏连台推 

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局长的 

出—— 

黎建平比任何人都关心。“各级党委 2006年底,常德市委常委扩大 

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有针对 

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敲定市教育 

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农村‘留守 

局提交的建设教育强市工作方案; 

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 

以卿渐伟市长为组长的教育强市领 

的 难和 题,确保这 孩子的 

导小组正式成立。 

健埭成长”..“ 按照公平对待、一视 2007年5月,常德市委、市政府 

同 的原则,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 下发《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无条件接纳入学,特别是在入学范 

确定从2007年起N2ol 2年为全面创 

用的确定{ ,一定要确保就近入学; 

建阶段,80%的区县(市)通过省、市 

在教育收费政策『一.一定要体现一 

教育强县评估验收,初步建成教育 

川 ” 这几年,在每次教育l 作 强市;2012年到2015年为巩固提高 

会议卜,他都要反复提这样的要求。 阶段,所有区县(市)通过验收,全市 

2005年以来,农村q ̄11,学寄宿制学 

整体申报验收。一个建设教育强市 

校建没、“两免一一补”经费落实等列 

的蓝图徐徐展开。 

入了各级政府 教育部门的重要J 全省教育强市建设工作会议之 

作日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学 

后,细心的人发现,常德有许多政策 

校的借读费一律取消,“生活指导老 

措施与工作目标与省里会议精神不 

师”、“学牛心理辅导老师”等岗位先 谋而合。 

后在常德m的农卡寸学校出现。常德 

2007年6月13日,常德市率先召 

市教育郎门还有这样一组数据:从 开高规格的教育强市工作会议,各 

2003年至今, 市共投入资金2000 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委书记、 

多万冗,专项用于解决农民工子女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市)长和教 

入学设施配套,解决r80000多进城 

育局长参加。市委书记武吉海、市 

农民T 子女的入学问题。 

长卿渐伟等四大家领导及省教育 

厅厅长张放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 

“本届任期的最大目标就是 

讲话,全面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市的 

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 

号角。黎建平精心策划的五大计 

划——“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计划、职 

多年的1-作所练培养了黎建平 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教师整 

敏锐的政治意识、判断能力和坚定 

体素质提升计划、教育公平保障计 

的执行力 2006年9月,张春贤书记 

划、素质教育整体推进计划”全面 

在省第几次党代会上用较大篇幅阐 

开始实施。 

述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意义时,一 

2007年8月10日,市委、市政府 

设 I:作再一次进行全面部署。全面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时间表初步形 

成;以六改六配套(“六改”就是改 

危、改水、改晰、改食堂、改宿舍、改 

通校道路;“六配套”就是配套图书、 

实验仪器、学生课桌椅、信息技术装 

备、体卫艺设施和校园文化设施)为 

主要内容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丁程全 

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新生课桌椅 

配备_r程列入了市政府 [作的十件 

实事之一。 

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以两 

办文件形式,明确了96家市直和中 

央、省驻常单位建设教育强市的 

作责任,并与60个农村薄弱学校结 

成扶助对子,要求“学校不合格,对 

子不能散”,单位履责情况南领导小 

组办公室进行考核,纳入了年度目 

标管理责任考核范畴。同时,将各地 

教育强市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双 

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单独 

立项t ̄DH2分,将教育在双文明考核 

中所占的分值由原来的3分增加到5 

分。由市领导小组每年下达创建 

作目标,年底进行考核。8月14日,市 

委、市政府再次召开高规格的教育 

强市工作调度会,对全市建设教育 

强市T作情况进行通报,对教育创 

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鼓劲,一个新 

的创建高潮正在到来…… 

这一系列精彩动作的背后,是 

智慧,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黎建 

平正是凭着对事业的这种责任感, 

用心寻找机遇,紧紧抓住机遇,再一 

次做到r先人一步,借势发力,实现 

了教育强市建设的良好开局。 


更多推荐

教育,学校,建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