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W-家之光●Hakka Glory 

◆ 

梅州文化教胄先贤一一侯安国 

梅州,今日的世界客都,素称“文化之 

乡”,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读书风气浓郁, 

人才辈出。其形成固然与客家先民南迁后带 

来先进的中原文化以及耕读传家的习气有 

关,也与当时一批竭力兴教的先贤密不可 

分,而侯安国更可谓开创梅州文教的佼佼 

者。 

侯安国其人在多种志书中均有记载,且 

评价颇高。查清康熙《程乡县志》、乾隆、 

咸丰和光绪朝的三种《嘉应州志》,以及清 

雍正、道光朝的《广东通志》,都有他的传 

记。郝志《人物列传》载云:“侯安国,本 

闽之宁化人。宋时由乡贡进士,教授梅州。 

乐其风土,因家焉。梅州僻处岭南,经学草 

昧,安国倡导之,文风日盛。”所述与州 

侯师圣,名仲良,祖籍太原盂县。其父 

侯可,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弟子甚 

众,人称其学为“华学”,而侯可的两个外 

(县)志所记基本相同。在几历朝代更迭变 

迁之后,他的遗迹虽然多已湮没,但后世对 

他的贡献依然念念不忘。清顺治间,他被崇 

祀为乡贤。拨开历史的烟尘,我们重新梳理 

了这位对梅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居功甚伟的 

先贤的事迹。 

甥,即声名显赫的理学大家程颢、程颐兄 

弟。侯师圣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学渊源深厚 

的家族,继承其父“华学”理论,又融合两 

位表兄二程的“洛学”学说,还曾向著名学 

一 一番蒙乏光 

者周敦颐拜师求教,终成理学名家。他的著 

作《雅言》记述颇丰,“程门立雪”、“如 

家学渊源 

侯安国本籍福建宁化,宋淳裙年间 

(1241—1252)登乡贡进士,随即于宝祜初 

坐春风”等典故就出自此书。遭逢金兵南 

下、两宋交迭乱世的侯师圣,一路南迁,播 

(约1254年)任梅州教授。旧时梅州侯氏宗 

祠一副对联的上联为他一代名师的出身提供 

了依据:“溯师圣遗徽,理学渊源,与程朱 

撒学术文化的种子,最终辗转到了福建。江 

西《侯氏族谱》也记载侯安国即他的裔孙,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侯安国所继承的深厚的家 

学家风。 

并光艺苑。”其中的“师圣遗徽”、“理学 

渊源”即指向宋代理学学者侯师圣。 

二、兴教典范 

◆ 

侯安国被授予梅州教授之职,掌管生员 

的教育、课试等。他到任伊始,就查阅文 

者,实兵火荼毒所致也……有宋一代,梅之 

文献湮灭,人物行迹,史传付之阙如者至 

夥,公亦在其中耳。” 

献,了解到梅州虽“僻处岭南,经学草 

● 

昧”,但“民勤耕织,士敦诗书”,十分欣 

喜。他又联想到被苏东坡誉为“铁汉”的先 

三、乡贤流徽 

侯安国的卓越贡献,后世谨记不忘。清 

顺治十一年(1654),他的裔孙举人侯作 

贤刘元城,在贬谪梅州时仍谆谆劝学之事 

迹,更坚定了继前贤而开文运的理想。他到 

霖,将其事迹以“俯采往徽,奖风教事”的 

意义,书呈他的宗师、时任钦差提督、广东 

按察司副使的钱朝鼎,钱氏发文指示州府考 

核,其中程乡县上呈公函援引当地生员的报 

告称: “(程乡)初草昧,未谙诗书,安国 

作兴文教,造就多人,如宋进士蒙吉蔡公, 

蒙难尽忠,久光俎豆,是授业门墙之最者, 

不殊文翁之开蜀,何异赵德之师潮。”高度 

评价了他开文教之风、卓育英才的功绩,并 

梅城周边巡视,见梅州“风俗淳美,地僻人 

稀”,十分歆羡,当到达城东金山、东山拱 

抱,周溪、梅水萦绕的钟灵毓秀之处时,更 

是叹赏不己,又了解到其地名“攀桂坊”, 

更爱其“蟾宫折桂”之上佳寓意,遂决定举 

家定居落籍于此,以全力振兴这片秀美山川 

的文教。 

然而客家先民毕竟创业维艰,为了倡兴 

文教,使更多的梅州子弟入学就读,侯安国 

大力减免学生的学费,甚至向上级争取到让 

就读学子家庭减免徭役的优待。如此伟大的 

措施,让人不禁崇敬赞叹,自然让梅州子弟 

读书的志气更炽,自此,梅州开始了“文风 

日盛”的发展历程。 

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侯安国不仅教 

授学生经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弟子的爱国 

情怀,因此造就了许多人才,其中最著名的 

把他比作汉代兴起川蜀文教的文翁和韩愈的 

弟子、开创潮州文化的赵德。又援引县学训 

导王锡侯的呈文说侯安国“不愧师潮赵德, 

奚逊义化程畋”,更评价他比起以仁义教化 

古梅州的程畋来说也毫不逊色。申报公函送 

呈礼部,朝廷发文批复准奏,于是,同年八 

月初一,程乡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侯安 

国神主奉入县学乡贤祠春秋配祭。 

侯安国生活过的攀桂坊,后世发展成了 

梅州一方人杰地灵的人文秀区。晚清黄遵宪 

修《攀桂坊黄氏族谱》时曾致书询问温仲 

和,得知谓由宁化迁梅之客家先人,多亦由 

是抗元英雄、诗人蔡蒙吉。据州志中蔡蒙吉 

的传记云:“(蒙吉)从进士侯安国学《春 

秋》,了其大义。”据此可知,侯安国教授 

的《春秋》大义,深深影响了蔡蒙吉,蒙吉 

十二岁应童子科登进士,也在家乡开创义 

● 

其(侯安国)介绍而来。可见,侯安国对梅 

州客家民系的构建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他 

的裔孙也人才辈出,由梅州而广布海内外。 

侯安国墓于2014年1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为 

学,继续推动文教发展,后来追随文天祥抗 

元,以义兵统督的身份死守梅州城,直至兵 

败城陷不屈牺牲,可谓深得其师教诲。 

梅州城陷落之后,元兵大肆侵扰,就在 

这样的人世纷乱之中,侯安国去世。《侯氏 

族谱》载道:“公之手泽遗墨,今杳不可觅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后世对这位杰出 

先贤的一种深深纪念。 

(闻者文) 


更多推荐

梅州,安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