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发(作者:)

2023年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二)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

6页;

3.请务必在

“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诵读古诗词,古代先哲家国情怀的诗句汇聚成最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在我们耳畔

回响。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一片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御敌为国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

西北望,________”;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

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山水自然是人类的发源地,顺着文人的足迹,读到很多描绘自然景观美文名句。欧阳

修在《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出西湖雪光水气一片茫茫景象的句子:“雾凇沆砀,________。

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茶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

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

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

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shuò罢。

我有一时,曾经lǚ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

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

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它们也许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节选自《朝花夕拾》小引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芜( )杂 闪shuò( ) lǚ( )次 哄( ))骗

..

(2)“蛊惑”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朝花夕拾》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罗汉豆”曾出现在初中学过的课文

《________》。(3分)(4)伏尔泰说过:“当我们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

一个朋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人物做朋友,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选择他(她)做

朋友的理由。(4分)

简·爱(《简·爱》)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范爱农(《朝花夕拾》)

3.学校开展“相约春天”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任务一:走出户外迎春光】活动策划组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你按提示修改通知。(3

分)

通知

阳光灿烂、春暖花开,又是走进大自然的好时节。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校将于2023年3月13日开展植物园春游活动,请同学们早上7点集

合,按班级顺序步行前往植物园。

校团委

2023年3月10日

①画线句子搭配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通知的内容有一处不明确,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任务二:亲近自然识植物】植物兴趣组拍了三张图片并给出如下文字材料,请你判断

花名。(3分)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桃花——单生,萼片5枚,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花朵丰腴。

李花——单生或2朵簇生,白色或粉红色,花部无毛,花小,花叶同放。

菜花——总状花序,花萼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呈十字形,辐射对称。

(3)【任务三:体验习俗赏春景】新闻报道组邀请你参与了下列活动(6分)

①下列节气不属于春季的一项是( )(2分)

A清明 B.雨水 C.惊蛰 D.芒种

②报道组搜集到如下材料,请说出踏青习俗的特点并完成画线句子的主干提取。(4分)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

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楔饮,践踏

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

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踏青这种民俗历来有所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

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一】老王的包子铺(22分)

华明玥

①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

习惯,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豆浆,再沿着河畔的栈道

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线路上来。

②让他改变行程的,不仅有河岸上鼓出叶芽的柳丝,还有老王只做这20多天的应季包

子:春笋腊肉包子、霉干菜肉丁包子,马齿苋香肠包子。

③两三块钱的早餐包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小纪说了一件事:包子铺的老王有一回路

过市民广场,看到那边有人玩大石锁,玩家3月份就穿着短袖小褂,露着肱二头肌,看他们

把几十斤重的大石锁抡得生风,老王也心痒,想上去试试。刚惴惴地开口,人家就用“你真

不知天高地厚”的神情睨视他,默默让出一个够大的圈子来,生怕老王脱手砸中他们,但老

王一上手他们就愣住了——中号的大石锁他能玩得溜。这穿夹袄的小老汉是何方神圣?老王

笑着说:“我的这把力气,是剁了15年包子馅练出来的。”

④老王的包子,哪怕是最便宜的两块钱一个的青菜香菇包子,包子馅都是手剁的。为什

么不用绞馅机?老王说:“机器省力归省力,但机器一绞,蔬菜的汁水都出来了,包子馅等

于菜渣,塞牙不说,还留不住油脂和香气,少了那种清鲜松软、绵柔甜润的味道。手剁的馅,

蔬菜的汁水有一半含在里面,包子上笼一蒸,里面汁水清新。”

⑤老王一年到头做青菜包子、老豆腐包子、萝卜丝包子。他那个面积只有4平方米大的

包子铺,黄金时期是在春天。这个季节,春风吹响了哨子,万物竞相生长,春笋肥了,马齿

苋鼓起肉都嘟的小脸。老王的妻子撑出的竹竿上,霉干菜一把把地挂着,被晒出了暗红的色

泽;腊肉和香肠早已风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切都恰到好处。

⑥老王的喜悦体现在他的剁馅声中,春笋要在沸水中煮去涩味,粗切细剁,剁起来如万

马奔腾,轰轰隆隆;马齿苋在沸水中烫一下,剁前要细切,然后粗剁一下,尽量含住汁水;

霉干菜是剁不动的,完全靠手动细切,饶是老王这样的熟手,切完一天要用的霉干菜和腊肉,

手腕也酸软。

⑦老王手头有一本《水浒传》,是说书人整理的本子,已被他翻到起了毛边,他笑说,

自从切过霉干菜,就晓得镇关西何以忍不住怒气——鲁智深命他将10斤精瘦肉、10斤肥肉

细切做臊子,又加10斤软骨,直把他的横劲儿挫去十分,这等“消遣”,谁受得住?

⑧老王这人很轴,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透过

包子皮能看出春笋腊肉包子是嫩黄中夹杂暗红色,马齿苋香肠包子是暗绿中夹杂红白色。他

还有一样轴性子——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给路人,得留着,他留着等谁呢?

⑨九点半光景,他要等的人摇摇摆摆地来了,3月艳阳天,还戴着帽于,穿着灰棉裤,

都是须眉皆白的老人,他们三两相约,说要出老年公寓透透气,看看街景,都八九十岁了,

护理人员最多允许他们溜达500米。他们就来老王的包子铺轮流做东请客。老王收的钱,青

菜香菇包子1元一个,马齿苋香肠包子2元一个,还是10年前的价钱。

⑩老王还会拿出家里的茶给他们泡上一壶,陪着他们说说话。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老王

只是简单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就没人愿意问你想要什么,和谁在一起,吃的啥

饭了,这多可怕。这些老年人,以前有地位、有学问也好,没地位、没学问也罢,如今谁羡

慕谁?能走出这500米去,能硬硬朗朗地吃下两个包子,能有说得上话的朋友,就是福气,

干吗不让他们的福气长一点呢?”

(选自江苏风凰教育出版社《封存时间》,有改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运用了插叙,交代老王玩石锁,表现了他通过剁馅练出了力气。

B.第⑧段最后一个问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

C.文章提到鲁提辖“消遣”郑屠的情节是表现老王对剁馅这一工作的厌烦。

D.老王不用机器绞馅,他想留住蔬菜中的汁水,也留住清鲜松软的味道。

5,请赏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6分)

(1)这个李节,春风吹响了哨子,万物竞相生长,春笋肥了,马齿苋鼓起肉都嘟的小脸。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2)老王这人很轴,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赏

析加点词表达效果)

6.文章开头写同事小纪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习惯,有什么好处?(4分)

7.以对联形式概括文章内容,上联已给出,请你写出下联。(3分)

上联:小纪改变习惯享美味 下联: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老王与杨绛笔下的老王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两个人的身份、品性写出他们的相

同点,写出两位作者对老王情感的不同点。(6分)

【二】(17分)

材料一

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

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

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

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

质档案,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

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

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

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

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

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

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

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

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

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

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

提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

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

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选自《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材料二


更多推荐

劳动,包子,学生,教育,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