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发(作者:)

《桃花扇》香君形象分析

龙 慧

容摘要:桃花扇是通过凄美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剧中的

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 其中又以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香君是以卑微的身份形

象出现,但是她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在卑微的伶人身上闪烁

着忠魂义胆的光辉。本文分析了明清传奇剧桃花扇的女主人公香君的艺术形象。主要

从香君性格中的坚贞纯洁名族气节以及其牺牲精神几个层面,分析了香君完美的人物

形象。

关 键 词:香君;桃花扇;忠魂义胆

引言

《桃花扇》它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

本,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淮名妓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弘光王朝由建

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用作者孔尚任的话说,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

感”。

香君是《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但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妓女,

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正义立场。她敢于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漩涡。在尖锐的斗

争中,她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使得她显现出了与一般歌妓有

别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妇女身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究其根本,香君魅力人格从何而来?一名青楼女子如何拥有了如此让人敬仰的品

德和气节?香君这个人物形象是怎样从一个十六岁的青涩女子逐渐融入家国天下并

逐渐展现自己独特人格魅力?这个过程中,除了其自身的道德品德和人格魅力外,她

生活的明末时代的大背景和环境、以及身边的人对其影响也是绝对不可以被忽视的。

一、香君的忠贞

香君本是淮河畔名妓贞丽的假女,就是老鸨为自己培养的赚钱的工具。她们没有

人格、尊严、自由,他们的一切全部由假母来安排。而香君确不甘于此,她拥有那个

时代最可贵的坚贞。在她的形象中,坚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格。不管香君在什么环

境,节操始终坚定不变。

爱情历来是中国戏曲中的一大主题,《桃花扇》也不例外。故事中香君同侯方域

的爱情是一条明线,它起到穿插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故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香君对爱情的忠贞主要体现在《拒媒》、《守楼》、《寄扇》几出中。为躲避阮大铖的迫

害,侯方域无奈投奔史可法,迫使与香君分离。在阮大铖的设计下,将香君被强“嫁”

页脚

给奸臣仰。出于无奈,龙友充当媒人,他认为烟花女子不可能守情不移,因此《拒媒》

中对香君有这样一段描述[1]:

【锦上花】似一只雁失群,单宿水,独叫云,每夜里月明楼上度黄昏。洗粉黛,

抛扇裙,罢笛管,歇喉唇,竟是长斋绣佛女尼身,怕落了风尘。

出乎他意外的是,香君并不像一般的歌妓,她对侯方域痴情守节,誓死不渝。她

的态度十分坚定:

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奴

便终身守寡,有何难哉,只不嫁人。

无奈之举,龙友只能作罢。上面对香君的描述与香君的坚毅的态度形成对比,更

加鲜明地突出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及个人的气节。

香君视死如归地捍卫爱情和尊严,突出地表现在《守楼》一出中。田仰欲强“娶”

香君,龙友前来劝婚。这是香君的态度更加强硬:

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我立志守节,岂在温

饱。忍寒饥,决不下这翠楼梯。

说罢,以头撞地欲自杀。她这种激烈的行为,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在据理力争

无果之后,他以死来守护对婚姻的忠贞。她以血的代价换来所有人对她的尊重,最终

才得以“保住这无暇白玉身”(《寄扇》)。

香君用鲜血和真诚来捍卫自己的爱情,是封建礼教的“贞节”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者用极限性的方法,强化了香君对封建恶势力的抗争,赞扬了对爱情的忠贞的态度。

也正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抗争,才使得香君的强烈个性深刻地表现出来。

同时有一点也值得注意,香君在遵守传统封建“妇道”的同时,她也对自由恋爱、

自由婚姻向往与追求。在《桃花扇》中,所谓的“媒妁之言”,多次受到自由恋爱观

的冲击,香君对侯方域的忠贞实际上也是对封建礼教进行大胆否定的表现。这点和众

多戏曲中的自由恋爱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香君对侯方域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她用侯方域赠给她的定情诗

扇不断激励着自己坚守爱情。她对爱情,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驱使着她承受着孤单

的苦楚。正如龙友所说的,这一段是她的“苦节”。香君坎坷的命运正像折扇,飘摇

欲坠。《寄扇》中,香君突出了自己的苦:

【沉醉东风】记得一霎时娇歌兴扫,半夜里浓雨情抛; 从挑叶渡头寻,向燕子矶

边找,乱云山风高雁杳。那知道梅开有信,人去越遥;凭栏凝眺,把盈盈秋水,酸风

冻了。

即使有着百般的苦楚,她依然坚守着这份名节与对爱情的忠贞:“可恨恶仆盈门,

硬来娶俺; 俺怎肯负了侯郎。”(《寄扇》)

作者用独处的苦再次强调着香君的气节,可谓面面俱到。而即使如此,她依然还

坚守着自己的政治气节。在面对纸醉金迷的昏庸权贵时,她依然没有迷失自我,对奸

页脚

佞权臣一顿痛骂。

这就是香君,无论是金钱还是强权,抑或是消磨青春的孤守,都不能改变她对爱

情的忠贞,对爱人的思念。即使遭受感情的煎熬,她依然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不畏

权贵。香君的个性形象正是在这中点滴的生活中刻画完成的,而且生动、自然、全面,

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几次面对强权,面对自己,面对时势的考验,香君对爱情更加

地忠诚更加执著与向往。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香君对爱情忠贞执著却不盲从。当爱情

与自己的政治立场矛盾时,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爱情,坚守着自己的政治气节。因此

可以说,香君的品格构成中,她的政治气节应该是第一位的。

二、香君的民族气节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者孔尚任通过一把纤巧的定情宫扇,

把侯、的爱情同南明的政治风烟串连起来,组成了严整、精巧的戏剧结构。除了两条

明线以外,另外还有一条暗线———香君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香君的政治立场,

这是她整个形象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她作为故事主人公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最重要的

一点。她的政治立场鲜有特色,她不仅代表着一种政治倾向,更是一种女性社会地位

觉醒与提高的集中的表现。

第一,她具有鲜明的政治观。

作为香君个性形象的中心,她坚毅的政治倾向伴随着整部剧情的发展。“在《桃

花扇》中,香君与侯方域最初并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他们的结合是在鸨母贞丽和政客

龙友的一手安排下进行的……香君对侯方域,也谈不上两情相悦。双方的结合,是富

家公子梳栊妓女式的婚姻,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可言。”香君够接受侯方域是基于

与相同的政治观———侯方域是“复社”的中坚,与党是对立的。她们的爱情是建立

在相同的政治立场上的,是先结婚后恋爱式的爱情。

在《却奁》一出中,新婚的香君断然拒绝了阮大铖的“妆奁”,主要原因也是由

于他是党,是奸佞的代表。她的政治态度在这里开始趋于明朗化:官人是何说话,阮

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

何等也?

此时的侯方域也为之震惊,称其为“畏友”,形象而生动。同时在《守楼》一出

中,作者表现了香君对爱情的忠贞,也体现了她坚定的政治立场。可谓一举两得。香

君坚毅的政治态度集中体现在《骂筵》中。她不仅痛恨阮、田二人,更是不顾自身安

危,借新朝权贵听歌享乐之机,痛骂当朝权贵:

【五供养】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

又添几种。把俺胡撮弄,对寒风雪海冰山,苦陪觞咏。

【玉交枝】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家种。冰肌雪

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奴家已拚一死。吐不尽鹃血满胸,吐不尽鹃血满胸。

页脚

她敢于直面权贵,性情刚烈,表现出令人敬佩的独立人格和侠肝义胆。同时,香

君的形象通过点点积累,在这里达到高潮。她的形象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十分鲜明,

这也是香君人格形象的创新性,她在中国戏曲史上也留下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所

谓的创新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四点: “一、具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这是创新人格

价值体现的前提。二、具有勇于探索和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这是创新人格的本质所

在。三、具有超然独立的稳定个性,这是创新人格得以显示的重要标志。四、具有为

人瞩目的创新表现。这是创新人格的最好验证。”她有着高尚的政治情操,颠覆了传

统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对孱弱的书生形象的否定。她的政治气节贯穿全剧,更为剧

终的悲剧结尾埋下伏笔。香君的形象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 “香君,1624 年( 明天

启四年甲子) 生于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

东林党成员,被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1631 年( 明崇祯四年辛

未) ,也就是香君八岁时,被淮名伎丽收养为养女,即随养母改吴姓为,名香,号香

君,绰号 ‘香扇坠儿’。”有这样的生活背景,自然造就具有鲜明政治倾向。香君是

一种对“末世即临”忧国忧民的政治倾向的代表,它是香君的,也是千万有着进步思

想仁人志士的,更是作者的。因此香君的个性具有代表性,更自然地就具有创新性。

第二,香君对爱情的忠贞与对民族气节相伴相随,且政治立场是基础条件。

作者在塑造香君对爱情的忠贞时,故意选择了反面人物漕抚田仰,这样又更有力

突出了她的政治立场。如《守楼》中重点体现的是香君对爱情的忠贞,同时也恻隐出

鲜明的政治立场———“阮、田同是党,阮家妆奁尚且不受,倒去跟着田仰么?”她

的态度坚硬,很有主见。而且,繁复种种矛盾对香君的性格刻画也有着毋庸置疑的好

处。黑格尔认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环境的冲突愈众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巨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

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香君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用鲜血捍卫着自己的爱情

与政治信仰。毫无疑问,她的伟大形象是伴随着坚实的政治基础的。另外,以往的学

者们都认为侯方域与香君的爱情是整出戏的一条主线,而笔者却不以为然。侯、的爱

情和历史事件是两条清晰的明线,但都算不上是主要线索,主要线索应是香君政治立

场的表现与矛盾冲突。她的政治立场贯穿全剧始末,并不断左右着情节的发展变化、

矛盾冲突,甚至是对结局的预示。上文曾指出,侯、的结合是建立在香君的政治基础

上的; 而《却奁》、《守楼》也都建立在她的政治立场之上;《骂筵》是她性格表现的

高潮,也是政治立场最鲜明的代表; 结尾《入道》的悲剧结局更是以香君的政治立场

为基点的,爱情可以破灭,但她的政治立场始终没有改变,毫不妥协。通观全剧,似

乎香君性格刻画这条暗线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爱情和历史事件这两条明

线则是浅显的,不是推动故事矛盾与结局的在动因,因此都不能称为主要线索。虽是

“才女佳人”的形象,可并没直接占用什么笔墨,作者更多地把笔墨的重心放到了对

香君的政治立场形象的刻画了,突出重心。

页脚

第三,香君代表了进步的女性形象,这一点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突破。在封建王

朝的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程朱理学观念让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极

其的卑微,“它建立在对女性奴役和支配的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

了男性‘主人’的地位。中国戏曲中的女性形象是从属于男性社会意识与男权文化心

理的产物。” [5]而香君则大为不同。她有自己的政治观,并敢于与昏庸的当朝者进

行直面的斗争,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即使是已婚的丈夫,在与她自身政治立场

相对立时,哪怕是放弃婚姻她也在所不惜。香君是个有灵魂有主见的全新女性形象,

打破了只有男性关心政治的狭隘历史观。在《桃花扇》中,香君醒目的政治形象已经

超越了众书生,她告诉我们女性不再处于社会从属地位,是女性社会觉醒的表现。

三、香君的真情真意

“桃花”是美丽的,她是女子的象征,象征着香君外貌的美。对爱情的追每一个

少女心中最纯洁的梦想。她在认识文坛名士侯朝宗后,便一往情深的爱上了对方,而

且是那样的缠绵笃厚、柔情似水[6]。在《访翠》一出中,她有意以冰俏汗巾包裹樱

桃抛给侯生,行令时与侯生双饮合卺,确实是定情之始的“目挑心许”。至于《却奁》

出中的“高眠未起”,“妥收诗善”,更活画出女主人公的“眷恋之状。”以她的才貌身

价,她完全可以委身于一个腰缠万贯、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一辈子沉浸在荣华富贵

的爱情温馨中。可她却为何偏偏钟情于一个囊中羞涩的复社文人呢? “东林伯仲,

俺青楼皆知敬重”,可见香君对侯生的一见倾心,不单单是一般的儿女私情,更主要

的是对复社文人的倾慕。复社文人在政治上具有比较进步的主,他们与马士英、阮大

铖的斗争是天启年间东林党人与忠贤阉党斗争的继续。“反奸邪”这样一个政治生活

的共同认识构成了侯爱情上的志同道合。平日讲名节的学校朝堂的士大夫,反而“混

贤奸不问青黄”,而一个“平庸巷”的风尘女子,却“能将名节讲”。香君的立场坚定

与爱憎分明,使得侯生赞道:“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

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这里侯生更多的是看到她的思想和心灵之美, 因

而又情不自禁的说:“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侯方域不失正直书生

的本色,发自心的敬爱,表现出对香君品格情操的敬重。“更觉可爱”“真乃畏友”体

现了他把香君认作自己的终身伴侣,给予香君的是情投意合的真情真爱,而并非烟花

风尘中的虚情假意。侯生敬重香君见识高卓,讲求名节,而香君看重侯生清高义气。

公开声称:“奴便终身守寡, 有何难哉? 只不嫁人! ”坚决维护作为人的尊严和建

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爱情。“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

仰! ”不管是威胁,还是利诱,都不能动摇她忠实于自己爱情的决心。

结语

香君虽是身处爱情之中的天真少女,可是当她面对爱人即将离去,是选择长相厮

守的爱情, 还是辉煌灿烂的事业,香君则显示出牺牲个人幸福,为国效力的可贵精

页脚

神。此乃凛然正气的女中豪杰。香君在情场转了一回,在完成爱情大业的时候有所顿

悟而放弃,遁入空门。这是她对现实的失望,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殉节。在经历了人间

沧桑,世态炎凉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以致爱情也已幻灭,便寻求精神

上的解脱。生命的根无所固著,只有远离红尘,才是人生的乐土,才能再将生命的根

安顿下来。

香君虽为歌妓,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是非界限,迥异于那些重情的风尘女子。

香君的形象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放射出光辉的妇女形象。这一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的塑

造,是《桃花扇》成为不朽巨著的重要原因。她品性高洁,矜持稳重,把坚贞的爱情

与反对邪恶势力统一起来,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忠贞不渝、誓死为国的反抗精神。

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风尘女子,她的思想境界、行为举止却不亚于复社文人,

可见,香君是让人另眼相看的妓女,是作者热情赞颂的人物,是古代作品中罕见的光

彩照人的妇女形象之一,也是赢得世人敬重的伟大女性。

参考文献

[1]孔尚任. 桃花扇[M ].:人民文学, 2007:129-130.

[2]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M].: 百花文艺, 2002:58-59.

[3]吴淑轸.超越与异化--《桃花扇》中香君的艺术形象,1999:5-6.

[4]胡学岗《孔尚任和桃花扇》.古籍,1985年:98-99.

[5]叶秋.《孔尚任和桃花扇》.中州书画社,1982年:12-13.

[6]王菊艳. 从香君形象的独特性谈清人进步的妇女观[ J] . 工商大学学报,

2005,06:10-11.

页脚


更多推荐

爱情,政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