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
《中华脉神》脉学精彩摘要5
九、 弦 脉
(一)概述:弦脉应指如按琴弦,是指脉管张力增高的单因素。
(二)弦脉研究:弦脉在《内经》最早以季节脉形式提出:“春
脉如弦”。在《难经》中确立为弦脉。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载有: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此是弦脉的最佳提法,至此弦脉具
体运用于临床。《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均认为纯弦脉是肝的真
脏脉,以应指的力度及其独特的形象“刀刃”、“新张弓弦”来形容
脉弦的程度并认为:“纯弦脉者死”。
古人对弦脉的正确认识,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几千年来,
弦脉为肝病的脉象表现形式,她集中了中医古医学的人文和智慧,直
至今日“新张弓弦”、如寻“刀刃“仍然是晚期肝病的脉象表现形式,
其脉弦的力度,形态仍然是脉象判断肝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
弦脉作为一种脉象形式,历代医学家对其描述基本趋于一致,她
是一种脉力增高的脉象表现形式。不少的脉学著作把弦脉复合有紧的
脉素,这是不妥的。例如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脉诀》、《外
科精义》等。近代研究认为绝大部分遗传性高血压患者脉弦而有力。
弦脉的端直以长,典型的弦脉是端直以长。在弦脉上寻找脉晕点
与临床诊断相吻合,详见脉晕点章。
(三)弦脉的现代医学及病理解剖学原理
1、外周阻力的增加
2、桡动脉弹性模量的增加
3、心脏收缩力的增加
4、有效循环血量的增加
5、神经及体液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时脉象出现生理性脉弦,费
兆馥在观察阴虚火旺患者时,发现弦脉与体内儿茶酚胺的升高有关。
陈可翼用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观察弦脉的产生及血压的升高并认为:
外周阻力的增高弦脉才能产生,并认为弦脉是脉象诊断高血压的重要
依据。张家庆及熊鉴然、殷文治通过脉波传导速度的加快并认为弦脉
的产生原理与血管壁的紧张度有关。
(四)弦脉的特征
1、弦脉的性质:弦脉特指脉有力的单因素。
2、弦脉的脉感:如按琴弦,端直以长。特点:按脉管壁时脉体稍
下沉,脉气消失。图28
3、弦脉的兼象脉:弦脉能同许多脉象组成各种脉力增高的兼象脉。
(五)弦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常见高血压、血管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2、肝胆疾病、肝硬化、肝癌。
3、严重的疼痛,如急腹症、软组织的有菌及无菌性炎症。
4、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慢性胃肠炎、恶性肿瘤的晚期、急慢
性发作性胰腺炎、慢性神经性病变如坐骨神经炎,脑神经病变,癫痫
等。
5、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交感神经的兴奋,肾上腺素及醛固酮的
增加等。
(六)弦脉的分部及其临床意义
弦脉的寸口分部及其临床意义见弦脉的临床意义及弦脉的脉晕点
章。
(七)弦脉的兼脉及其现代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弦脉的兼象脉有:浮弦脉、沉弦脉、弦迟脉、弦数脉、
洪弦脉、弦细脉、弦缓脉、弦滑脉、弦涩脉、弦长脉、浊弦脉等。弦
脉一般不同散脉、濡脉、弱脉等无力之脉兼脉,动脉一般不与弦脉兼
脉,实脉中有弦脉脉素因而不与弦脉兼脉。
弦脉兼脉的临床意义
1、弦细脉:神经官能症、精神病、高血压、甲亢、交感神经异常
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脾肿大、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白
血病、伤寒、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炎、胃十二指肠炎、胃溃疡、胃
癌、食道痉挛等。
2、弦缓脉:见于春季为正常脉,夏、秋多见胃、肠及下肢骨关节
更多推荐
弦脉,脉象,认为,增高,高血压,增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