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苹果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九年级上册英语练习册答案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六级 成绩查询)
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林晓琴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
摘要: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翻译功能理论也为旅游宣传
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宣传材料的功能
及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实现方式,着重联系翻译功能理论论述相关的道德经第一章 英译原则并探讨具体的翻译
策略,最后提出此项研究的时代重要性。
关键词:旅游宣传材料;翻译功能理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3l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000-5285
(
2006
)
02-0l35-06
收稿日期:
2004-05-ll
作者简介:林晓琴(
l974
—),女,福建福清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教学与研
一、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其美不胜收的自
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前来观光览胜的海
内外游客。随着国门的打开,开发、发展旅游资
源成为经济增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向外
国游客推介旅游品牌,准确地传达旅游材料中所
蕴涵的文化信息,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旅游景
点,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是亟待广大翻译工作
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论题。建立相应的可操作翻译
原则与策略以普遍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也成为
翻译界的研究焦点。
二、英汉旅游宣传材料的功能实现方式对比
由于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的
差异,英、汉旅游宣传材料的表达方式存在明显
差异:
l
、汉语重引经据典,英语重直扣主题
(
A
)“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
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
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
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汉语讲究渲染气
氛,常在行文开头设下铺垫,逐渐展开,在描述
某个景点时,总喜欢引用一段俗语、名人名言或
中国古诗来作验证。熟悉中国文化的中国读者对
此类引证喜闻乐见,看完后会加深印象,并从中
获得艺术享受;而在外国游客看来,这些简直就
是画蛇添足。
(
B
)
TaiShanisl545mabovesealevel
,
With
aclimbin
g
distanceof7.5kmfrombasetosummit
onthecentralroute
…
Thetouristseason
p
eaks
fromMa
y
tooctober
…
Thesummitcanbever
y
cold
,
Wind
y
andWet
,
arm
y
coatsareavailable
thereforrentaland
y
oucanbu
y
Water
p
roofcoats
fromoneoftheubi
C
uitousvendors.
出自英语作者之手的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登山
的难度和天气展开,客观实用,简洁明快,句句
说理连贯,切中中心目的,中间没有穿插与主题
无关的内容。由此可见,英语读者更惯于呈直线
形的低调陈述,而不惯于用词强烈。
2
、汉语重华丽修辞,英语重客观描述
(
A
)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
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
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
境?仰视彩鸽翩飞,低眸漂灯流霓,焰
火怒放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气
垫船腾起一江春湖,射击手点破满天彩
球,跳伞健儿绽放空中花蕾,抢鸭勇士
谱写水上凯歌……
汉语对情景的描写大多用词华丽,行文讲究
声律对仗,用字凝练含蓄,追求工整匀称、音韵
和美,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朦胧之美。但由
于情感表达方式、阅读习惯的不同,对于外国游
客来说,这类华丽词藻只会减少传播的清晰度和
2006
年第
2
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
,
2006
(总第
l37
期)
Journaloffu
j
ianNormaluniversit
y
(
Philoso
p
h
y
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
General
,
No.l37
效果,甚至被视为空话冗词和夸大宣传。
(
B
)
Exeterisanim
p
ortantcommercialcenter
fortheSouthWest
,
andsuccessfull
y
combinesthe
advanta
g
esofamoderncit
y
Withthecharmofone
Withalon
g
andcolorfulhistor
y
.as
p
ectsofthis
histor
y
areeasil
y
seeninthemedievalCathedral
,
theGuildhallandtheGua
y
,
WhichisnoWa
p
o
p
u-
hasa
p
o
p
ulationof
around100
,
000andhasallthes鲁滨逊漂流记的简介 ho
p
sandcultural
andrecreationalfacilities
y
ouWouldex
p
e秀色可餐 cttofind
inathrivin
g
universit
y
toWn.
英语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理性与写实,客观具
体,追求形象的直观可感与流畅自然之美。在信
息的设置上,英语旅游篇章主要体现传递信息、
提供资讯的功能,突出信息传递的客观性与可靠
性。
(康宁,
2005
)
因此,在研究旅游宣传材料翻译策略时,译
者要充分意识到英、汉语篇不同的功能实现方
式。
三、翻译功能理论对旅游宣传材料英译的启
示
德国学者莱斯(
)于
20
世纪
70
年
代创立了翻译功能理论的雏形,她提出要把翻译
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
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二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
文。此后,她的学生费米尔(
r
)
又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加以完善,
认为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
或功能决定,目的原则是翻译的最高法则,任何
一项翻译活动都得服务于目的。
90
年代初,诺
德(
)提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
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
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
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
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转引陈小慰,
2000
)
。以莱
斯、费米尔和诺德为代表的这批“目的论(
the
notionofSko
p
os
)”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译
者应注重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
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概括来讲,翻译功能理
论强调翻译以目的为总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
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主要包括翻译
行为理论与翻译目的理论,它从全新的角度对翻
译进行了诠释,有效地协调原文作者、译者与译
文读者之间的多变关系,并指导译者从翻译目的
出发,努力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而不是采取先
考虑意译或直译的传统操作方式。
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NeWmark
)也
认为,不同的文体文本应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对于信息型(
informative
)与诱导型(
vocative
)
的旅游宣传材料则要采取交际翻译方法,注重读
者的理解和反应,在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方面
尽可能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NeWmark
,
1988
:
50
-51
)。旅游宣传材料以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
为焦点,其语篇功能的实现取决于语篇在读者身
上产生的效果及读者的反应,为追求译文文本与
原文文本的功能对等———相同或相似的言后效
果,经常要在翻译过程中实施豪斯(
House
)提
出的“文化过滤”(
House
,
1997
:
196
),表现在
文字层面对原文的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作出的
合理调整。诺德(
)也表达了自己的观
点,为再现原文的预期功能,必要时要对译文语
篇“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译入语的语篇与文化
规范”(
Nord
,
2001
:
19
)。因此,相对内容而
言,旅游材料的译文更重形式。作为对传统“等
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
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开
辟了新视角。
四、旅游宣传材料的英译原则
汉语旅游宣传材料的英译目的显然是为了实
现跨语言文化交际,实现原文的功能与意图,以
求信息接受的最大社会效应,吸引更多的海外游
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国的景观与文
化。这种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应遵循下列英译原
则:
1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地
位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
渗透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西方列强的崛起以及其
他各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化的地位经历了自唐代
的鼎盛直至第三世界的历史变迁。长期以来,中
外文化的交流存在着逆差现象:把外国(尤其是
西方)文化翻译介绍到中国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
数量上来说都大大胜过把中国文化翻译介绍到国
外,我们对西方的了解甚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弘扬中国文化并使之与
西方文化得以平等对话已成为翻译工作者义不容
辞的义务:通过翻译手段将中国文化介绍、传播
给外国读者,从而打破单一的西方中心之神话。
63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与对
外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中国的旅游事业迅速
发展,大批的海外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渴望揭开
这个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了解占世界人口四分
之一的中国人的生息、劳作、改革和建设,体味
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宣传材料属于
“信息文本”(
informativetext
),译者的角色相
当于“文化的使者”———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
任,因此,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译者应尽量保
留原文的中国文化信息甚至适当地增添相关的文
化背景知识以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多地了解
中国。外国游客每到一处,总要收集有关的旅游
资料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强烈的好奇心与
求知欲使他们具有了解、理解并接受异国文化的
心理准备。
2
、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
异,原文意图及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
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
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求,译者应站在读者的
角度,根据译文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采用调
整、删减或改写等手法对原文进行灵活得当的处
理,以尽可能地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因
此,即使在译文的个别地方与原文产生偏离,只
要能在整体上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图与功能,在
译文读者中产生类似原文的预期效果,就不失为
得体的翻译。“翻译必须‘忠实’,这是共识。但
是,忠实是什么?‘忠实’应该是原文的内容意
旨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语言表达形态。”
(冯
国华,吴群,
2UU1
)
忠实于原文并不等于逐字逐句
直译,译文的忠实性并不排除为使原文形式、气
氛和深层意义得以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再现而进
行的适二年级下册语文书 当调整。旅游宣传材料在不同的文化中都
有一套为其读者所熟悉的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和
表达习惯,如汉语常用四字结构和烘托性语言,
行文讲究声律对仗,用字凝炼含蓄,追求工整匀
称与音韵和谐,而英语则追求简洁,更侧重于实
质性的细节。从译文的预期功能考虑,此类语篇
的翻译标准就不再是目的语与原语之间的一致
性,而是与译文预期效果相符的得体表达。因
此,在翻译过程中,一些完全是从原语语境和原
语读者角度出发的语篇因素在原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 文中所发挥的功
能会因为语境和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在翻
译旅游资料时,译者应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到英、汉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认知习
惯、审美情趣与阅读兴趣,尤其是读者的接受能
力,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在不损
害原意的前提下对信息量与篇章结构适当进行调
整。
五、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探析
旅游宣传材料是一种大众读物,其意图就是
宣传景点特色,让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
可如何英译出语言与风格都地道的旅游篇章吸引
外国游客?译者应从英、汉旅游宣传材料的不同
功能实现方式出发,结合并运用翻译功能理论与
英译原则,灵活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最佳的
方式传达信息,使译文不仅忠实达意,而且通顺
易懂,最终实现“说服”读者的目的。
1
、恰当处理文化信息
A.
增添相关文化信息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
的理解存在着极大差异。对中国人已经了如指掌
的知识点,中文材料中可以只字不提,但外国游
客有时会因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影响他们对旅
游宣传材料所含信息的接收与理解,从而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他们对所宣传景点的兴趣。因此,译
者必须注意在译文中增添相关的文化信息,同时
也起到宣传中国文化的效果。例如:
(
1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旁证着建
筑长城付出了巨大代价———除了钱币,
还有众多建筑者的躯体。
在中国文化中,孟姜女的故事与长城的历史
紧密相连,必须在相应的英语译文中体现出来:
Thele
g
endthatthegreatwallwascolla
p
sed
b
y
thecr
y
ofLad
y
Men
gj
ian
g
whosehusbanddied
intheconstructionofthewallisanevidenceshow-
in
g
thatthe
p
riceofbuildin
g
thiswonderofthe
worldwasnotonl
y
mone
y
,
butalsothelivesofnu-
merousconstructors.
(
2
)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苏东
坡手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中国人在介绍名胜古迹时,总会联系到大量
的历史事件、人物及朝代名称,由于大多数外国
游客对这些不甚熟悉,最好在该句译文中补充以
下要点:苏东坡的生卒年代,他在北宋文学史上
的地位以及北宋的公元年份。可如何翻译“云外
流春”则是个难题,若只用音译,外国人根本看
不懂,以为石头上写的是拼音;若只用意译英
731
第
2
期林晓琴: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文,更容易造成误解,以为所写的是英文。权衡
利弊之后,笔者认为应该在译文中同时提供这四
个字的汉字、拼音及英文。全文如下:
Totheleftisanotherrockformerl
y
en
g
raved
Withfourbi
g
Chinesecharacters
“云外流春”
(
YunWaiLiuChun
,
meanin
g
“
Be
y
ondclouds
floWss
p
rin
g
”)
Writtenb
y
SuDon
gp
o
(
1037-
1101
),
themostversatile
p
oetoftheNorthern
Son
g
D
y
nast
y
(
960-1127
)
.
(
3
)福州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祖国
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是实现海峡两
岸“三通”的重要门户。
若把“三通”直译成“
threedirectex-
chan
g
es
”,外国游客肯定是一头雾水,故应该增
补信息“‘三通’即通商,通邮,通航”:
Se
p
aratedfromTaiWanb
y
theStraitsandbe-
in
g
thenearest
p
lacetoTaiWanfromthemainland
,
Fuzhouhasbeenconsideredtheim
p
ortantdoorto
establishthethreelinksfor
p
ostal
,
airandshi
pp
in
g
serviceandtradebetWeenTaiWanandthemain-
land.
B.
适当删改汉语特色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造成文化
冲突,一些汉语特色文化信息的直接英译难以让
外国游客接受,甚至适得其反,导致跨文化交际
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要考虑作适当的删改
以突出主题信息,从而软化僵硬呆板的宣传语
气。
(
1
)该旅馆位于“十里蛙声不断,
九溪曲流潺潺”的好地方。
在中国人的眼里,“蛙声”与“溪流”都使
人联想到充满乡村野趣的田园风光,下榻该旅馆
可让人享受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若进行直译
处理,不同的接受心理会使外国人产生“
nois
y
”
的感觉,如此不宁静的地方叫人如何休息得好?
此句可酌情改译为:
Thisisareall
y
comfortablehotelendoWed
With
p
oeticenvironments.
(
2
)贵重物品、现金请交服务台保
管,否则后果自负。
中国人对“后果自负”这四个字可以说是见
怪泡字组词 不怪,于是,一些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的译者
将其直译成“
OtherWise
,
theoWnershallbere-
s
p
onsiblefortheconse
C
uence.
”,可这样的译文一
定会让远道而来的外国客人感觉语气带有威胁意
味而心生不快。为了能更好地吸引顾客,此类不
客气的话语在翻译时要使用委婉的语气译出:
“
Valuablearticlesandcashshouldbehandedto
GeneralServiceDeskforsafekee
p
in
g
.
”。又如,某
景区管理处门口的告示牌“游客止步”被直译成
“
TouristsSto
p
!”,同样给人气势汹汹的感觉,这
种不友好气氛很让外国游客不舒服,而反说正译
的译文“
StaffOnl
y
”则让人更容易接受。
2
、体现语言风格差异
Connor
通过多年的英汉修辞对比研究指出,
“
These
p
oems
,
sa
y
in
g
s
,
andallusionsareusedto
ornamentandenlivendiscourseinChineseWritin
g
,
buttotheWesternreaderthe
y
aredistractionsand
makethetextlackar
g
umentativecoherence.
”
(
Connor
,
2001
:
39
)大多外国游客没有兴趣欣
赏汉语旅游篇章中的古诗词,反倒觉得行文罗
嗦,不够简明。他们阅读景区宣传材料只是为了
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增加旅游乐趣,而并非进行
历史考证或民俗风情研究,所以不必向他们提供
过分详细的专业知识。在英译此类材料时,译者
要采取避虚就实翻译法,突出主要信息,让读者
一看就懂,一读就爱。例如:
(
1
)中国有句俗话“赶得早不如赶
得巧”,赶上地坛庙会那就是巧。这里
浓缩着浓郁的京味文化,叫北京人与外
地人都喜爱。
由于原句中的俗语与信息本身没有太紧密的
联系,若译成英语,其功能就会发生变化,成了
多余的东西,甚至起干扰作用。这时,译者可以
考虑将其删除,以突出主要信息。本句可酌情处
理为:
Youareluck
y
enou
g
htomeettheEarthTem-
p
leFair
,
WhichisacollectionofthetraditionalBei-
j
in
g
-st
y
lecultureandhasastron
g
a
pp
ealto
p
eo-
p
leinandoutsideBei
j
in
g
.
(
2
)水映山容,使山容益添秀媚;
山清水秀,使水能更显柔情。有诗云:
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
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
这首古诗其实是与上句的内容相呼应,若直
译出来,显得拖泥带水,读者甚至不知所云。相
反,若将这一对理解原文没有帮助的部分删去,
保留直接传达原文意图的主要内容,外国游客反
83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倒觉得更干净利落,明白晓畅:
ThehillsovershadoWthelake
,
andthelake
y
areinsucha
p
erfectharmo-
n
y
thatseemmorebeautifulthana
p
icture.
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中特别强调平衡美,汉语
多用四字词组,显得言简意赅、整齐匀称。中国
历代山水田园之作对景物的描写往往体现一种超
越现实、虚实不定的朦胧美,英译时也应摆脱汉
语思维的干扰及原文修辞风格的束缚,化虚为
实,去除不必要的虚华溢美之词,使译文自然、
简洁、流畅,传达出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如:
(
1
)崂山,林木苍翠,繁花似锦,
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
荫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
花。
LaoshanScenicareaisthickl
y
coveredWith
treesofman
y
s
p
ecies
,
Whichaddcreditforits
scener
y
.
(
2
)西湖如镜面,千峰凝翠,洞壑
幽深,风光绮丽。
TheWestLakeislikeamirror
,
embellished
allroundWith
g
reenhillsanddee
p
cavesofen-
chantin
g
beaut
y
.
3
、调整篇章模式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特有的表达
方式以及汉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如果照字面译成
英语,必然使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难
以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上一句 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译文功
能,达到吸引游客的宣传效果,可酌情对那些一
时无法翻译或者勉强译出却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
进行重新组织,甚至可根据译入语处理同类语篇
的习惯加以改写。如:
(
1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
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塔高
468
米,三面环水,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
群隔江相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
高塔。
这是一个由零句组成、典型的汉语整句,句
中短句一个接着一个,流泻铺排,形散神聚,呈
流散形句式。英语讲究句子结构的完整与严密,
把类似汉语的零句称为“破句”(
fra
g
ments
),
不属于常规句式。如果照常直译,造成的结果是
要么不合英语语法,要么拖沓冗长,松散无力的
汉语式英语。因此,我们可采用改译法加以化零
为整,将其缩合成符合英语习惯表达的译文:
SituatedontheHuan
gp
uRiverandatthe
p
ointofLu
j
iazuiinPudon
g
,
theOrientalPearlRa-
dioandTelevisionToWerissurroundedb
y
Waters
onthreesidesandfacesaroWofbuildin
g
sofvarie-
g
atedinternationalarchitecturalst
y
lesintheBund
468-meter-talltoWer
ranksfirstinasiaandthirdintheWorldinhei
g
ht.
(
2
)当你步入沟(九寨沟)中,便
可见林中碧海澹荡生辉,瀑布舒洒似碧
玉。一到金秋,满山枫叶绛红。盛夏,
湖山幽翠。仲春,树绿花艳……,四时
都呈献出它的天然原始,宁静幽深。
M
y
sticlakesands
p
arklin
g
Waterfallsca
p
tivate
y
oure
y
esas
y
esarein
their
g
reenestins
p
rin
g
Whenintensifiedb
y
colorful
er
,
Warmtintss
p
readoverthe
ermer
g
esintoau-
tumn
,
thema
p
letreesturnfier
y
red.S
p
lashin
g
colorthrou
g
hthethickforesthills
…
Tran
C
uilit
y
p
ervades
p
rimitiveJiuzhai
g
outhrou
g
houtthe
y
ear.
译文按照英语的行文习惯,不仅删除了溢美
之词,还打破了原文的篇章结构模式,重新调整
了语序,大胆使用简洁练达的英语,直观具体地
将原文所描写的景观表达出来。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达到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
目的,译者应以翻译功能理论为依据,从传播中
国文化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
读者的需求与认知能力,同时把握好原文与译文
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酌情
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使原文的意图及内容能准
确得体地再现给读者。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
天,古老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成为外国游客的旅
游热点,汉语旅游材料的英译更具有时代重要
性。相关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知
识与深厚的双文化内涵,还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旅游翻译领域努力进取,只有这样,才有助于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个目标
的实现。
931
第
2
期林晓琴: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
1
]
ookofTranslation
[
M
]
.NewYork
:
Prentice~all
,
1988.
[
2
]
~ouse
,
ationGualit
y
Assessment
,
AModelRevisited
[
M
]
.German
y
:
GunterNarrVerla
g
Tubin
g
en
,
1997.
[
3
]
Nord
,
atin
g
asaPur
p
osefulActivit
y
[
M
]
.shan
g
haiForei
g
nLan
g
ua
g
eEducationPress
,
2001.
[
4
]
Connor
,
stiveRhetoric
:
Cross-culturalas
p
ectsofsecond-lan
g
ua
g
ewritin
g
[
M
]
.shan
g
haiForei
g
nLan-
g
ua
g
eEducationPress
,
2001.
[
5
]康宁
.
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
J
]
.
中国翻译,
2005
(
3
)
.
[
6
]陈小慰
.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J
]
.
中国翻译,
2000
(
4
)
.
[
7
]冯国华,吴群
.
论翻译的原则[
J
]
.
中国翻译,
2001
(
6
)
.
[
8
]闵大勇,詹允昭,王义芳
.
旅游翻译初探[
A
]
.
中译英技巧文集[
C
]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2.
[
9
]蒲元明
.
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
A
]
.
中译英技巧文集[
C
]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2.
[
10
]陈小慰
.
语言功能翻译[
M
]
.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
11
]王宁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
J
]
.
中国翻译,
2000
(
1
)
.
[
12
]林本椿
.
英汉互译教程[
M
]
.
百家出版社,
2004.
[
13
]贾文波
.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
J
]
.
中国翻译,
2002
(
4
)
.
[
14
]张宁
.
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
J
]
.
中国翻译,
2000
(
5
)
.
[
15
]段连城
.
怎样对外介绍中国[
M
]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
16
]连淑能
.
英汉对比研究[
M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责任编辑:陈芳)
Em
p
lo
y
mentofthefunctionalConce
p
t
intheChinese-En
g
lishtranslationoftouristmaterials
LINxiao-
I
in
(
Forei
g
nlan
g
ua
g
esinstitute
,
Fu
j
iannormalunioersit
y
,
Fuzhou350007
,
China
)
Abstract
:
Asabreakwiththetrad结实的反义词是什么 itionalideaofe
C
uivalenceandanim
p
ortantcom
p
lementtotransla-
tiontheories
,
thefunctionalconce
p
toftranslationhaso
p
enedu
p
anew
p
ers
p
ectivetothestud
y
onthe
translationstrate
g
n
g
ontheChinese-En
g
lishtranslationoftouristmaterials
,
the
p
a
p
erfirstanal
y
zesthefunctionsoftouristmaterialsandtheirdifferentmeansofrealizationbetween
ChineseandEn
g
em
p
haticall
y
illustratesthetranslation
p
rinci
p
lesfromthe
p
ointofthefunc-
tionalconce
p
tandex
p
loresthes
p
ecifictranslationstrate
g
ies
,
andfinall
yp
ro
p
osesthesi
g
nificanceofthe
stud
y
.
Ke
y
words
:
touristmaterials
,
functionalconce
p
toftranslation
,
translationstrate
g
ies
0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作者:林晓琴,LINXiao-qi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OFFUJIA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年,卷(期):2006(2)
被引用次数:14次
kATextbookofTranslation1988
ulianeTranslationQualityAssessment,AModelRevisited1997
ristina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2001
UllaContrastiveRhetoric:Cross-culturalaspectsofsecond-languagewriting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5.康宁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期刊论文]-中国翻译2005(03)
6.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2000(04)
7.冯国华;吴群论翻译的原则[期刊论文]-中国翻译2001(06)
8.闵大勇;詹允昭;王义芳旅游翻译初探1992
9.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1992
10.陈小慰语言@功能@翻译1998
11.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2000(01)
12.林本椿英汉互译教程2004
13.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翻译2002(04)
14.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2000(05)
15.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1993
1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1993
1.张玲玲.佟晓梅.ao-mei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化与汉英翻译研究[期刊论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2)
2.廖素云.陶燕.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翻译[期刊论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08,23(6)
3.阳艳.邓敏功能翻译理念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研究[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7)
1.韩虔旅游景介文本英译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2.孙红梅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3.俞碧芳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3)
4.盖丽娜浅析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
5.李珍从跨文化传播看旅游文本的翻译[期刊论文]-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6.林晓琴Bachman交际语桃花源诗并记 言能力模式下的中国特色表达口译策略探析[期刊论文]-武夷学院学报2010(1)
7.陆秀英景区资料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底线[期刊论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7)
8.林晓琴基于目的论的对外电视新闻翻译[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9.胡晓.吴叔尉旅游文体英译探索[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林晓琴趋同形势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1.丁立福.曹杰旺安徽旅游翻译文化性失误研究[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6)
12.丁立福.曹杰旺安徽旅游翻译文化性失误研究[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6)
13.陈淑霞目的性原则与涉外导游词的英译[期刊论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4)
14.杨红英.黄文英汉英旅游翻译的可接受性研究[期刊论文]-外语教学2009(4)
15.李红霞汉英旅游翻译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昆明大学学报2008(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更多推荐
喜闻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