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鲜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教学案例分析格式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library的复数)

第25卷第1期

2004年2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Heng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No.1Vol.25

Feb.2004

汉语成语中数词的英译

李德超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翻译研究中心,中国香港)

摘 要:含数词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它们英译时需考虑数词的实指与虚指情况及其相

应的文化内涵,否则难以比较完整地传达汉语成语的意义。我们认为,无论在普通文体还是科技文体的语篇翻

译中,成语中数词的恰当翻译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汉语数字成语的外延及内涵意义。

关键词:成语;数词;实指;虚指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3X(2004)01—0129—04

作者简介:李德超(1966-),男,博士候选人,从事近代翻译文学史、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成语是习语的一种,它“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

词组”(黄伯荣等,1981:247)。确切地说,它是人们在语

言使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形式简洁、意义固定的短语或短

句,通常由大家所熟知的典故、寓言、民谚等语言材料组

成,具有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等特点。如把一种语言看作

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那么,那些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

众多成语堪称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颗颗都闪烁着人类智

慧的熠熠光辉。成语,是“语言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张培

基,1958:4),如使用得当,就能收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

睛的效果。

汉语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成语极为丰富。据

不完全统计,汉语成语的总量有万余条(《中华成语大词

典》共收成语12,000余条)。其中,又有逾千条成语是由

数词组成或是含有数词,如三三两两、乱七八糟等。这表

明含数词的成语在汉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趣的是,

关于汉语成语英译的书籍或论文可谓连篇累牍,但专门探

讨含数字成语的英译的文章却极为少见。是不是因为数字

的翻译过于容易而不值一提呢?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

单。举个例子,“三纲五常”中的数词“三”与“三长两短”中

的数词“三”是不是都译为“three”呢?显然不是。那么,成

语中的数词有什么样的特点?其英译有无原则可寻?当前

词典或译本中对含数字的成语的翻译是否有不尽人意之处?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汉语成语中数词的用法特点

在探寻汉语成语中数词的英译规律之前,让我们先了

解数词在成语中的用法特点。在结构上,成语是一种“特

殊固定词组”,它在句中起到的是词的作用。词在汉语中又

可分为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和具有语法意义的虚词。数词

由于表示的是人或物的数目,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因而

属于实词类。但成语中数词的用法与普通数词的用法不尽

相同,它可以实指,也可以虚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 指。它除了可以与量词连用,

置于名词前面,如“百年大计”、“万家灯火”等,还可以

(1)直接与名词连用,或置于名词前或名词后,如“一草

一木”、“朝三暮四”;(2)直接与动词连用。这时,它可置

于动词前或动词后,如“一蹴而就”、“百思不解”、“略知

一二”,或加一咏春 量词,置于动词之后,如“垂涎三尺”、“退

避三舍”、“日上三竿”;(3)直接与形容词连用,置于形容

词前面,这种用法较少,如“万紫千红”、“四平八稳”等。

可见,数词在成语中的使用比较灵活,位置富于变化,

在翻译时如囿于原成语结构往往会导致译文诘屈聱牙,不

可卒读。这时我们要跳出原成语结构的束缚,重新按目的

语的习惯对译文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为读者所理解、

所接受。如将“一步登天”译成“useonesteptoreachthe

sky”则显得过分拘泥于原文结构,而将它译为“reachthe

skyinonestep”,就结构而言,则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收稿日期:2003—03—28

129

易为读者所接受。

数词难以穷尽,但能组合为成语的却只有“一”至

“十”、“百”、“千”、“万”、“两”、“半”等。成语中出现的

数词虽少,意义却相当丰富。一般的数词只能表示具体的

数目,而成语中的数词除能表示数目外还可包含多种意义。

如数字“一”除了用于计数外,还有“万物伊始,事物发

端”之意。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的即是此意。于是我们就有了“从一而终”、“一尘不变”

等成语。又如,数字“八”除实指外,还可表示虚数,用

于表示数量多、程度深。这种用法最早见于《易系辞上》:

“十有八变而卦”(陆忠发,1994:76)。“八”在这里用作

虚指,言变化之多。于是我们就有了“七七八八”、“四面

八方”等成语。成语数词具有多重意义,这是我们英译此

类成语时相应作出不同处理的根本依据。对成语中数词意

义的准确判断是灵活再现原成语意思和喻义的前提,错误

理解或没有充分理解数词所含的多重语义往往会导致对原

成语的误译或漏译。

成语中数词的意义及其翻译

数词的上述特点使它在成语中产生了颇为复杂的含义。

总的说来,可概括为两种情况:实指或虚指。

实指。实指是指成语中的数字用于表示实际的、准确

的数量。对于表实指的数字我们应把它当作实际的数目去

理解。如“三顾茅庐”中的“三”是指实际顾访的次数,

“一举两得”中的“一”和“两”分别指实际的“一次举

动”和“两种收获”,因而都是用实指的意义。对成语中用

于表示实指意义的数词,英译时应在译文中如实反映原成

语中所提到的具体数目,以保留原成语中数词的基本意思

和形象,使译文更为简洁、精炼。如将“一箭双雕”译为

“hittwohawkswithonearrow”则完整地表达了原成语中数

词的意思。

在英译含确指数字的成语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由于语言的发展,某些成语中数词的原意是确指,今

天却有了泛指的新义。如成语“三朝元老”,“三”原指

“连续受三个皇帝重用的大臣”,现“三”已用于泛指,表

示数量之多,时间之久。类似的成语还有“万水千山”、

“八方支援”、“百年不遇”等。在翻译此类成语时,我们既

要译出数字表确指的本义,也要译出现有的、表泛指的引

申义,如“万水千山”应译出其实指的本义“tenthousand

torrentsandathousandcrags”和虚指的引申义“thetrialsof

alongandarduousjourney”,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原成语意义。

二是要尽可能地传达确指数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以

避免造成文化“欠额翻译”(overloadedtranslation)(柯平,

1991:175)。如果仅将“三教九流”这个成语译成“the

threereligionsandthenineschoolsofthought”就只是传达了

原成语的基本意思,而成语中的文化内涵则消失殆尽。不

具体解释“三教”和“九流”是很难让成长于他国文化背

景的人士所理解的。因此,在翻译此类成语时,除了要表

达原成语的本义外,还要对其表达的文化内涵加以注释,

即“三教”是指“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九

流”是指“theConfucians,theTaoist,theYin-Yang,the

Legalists,theLogicians,theMonists,thePoliticalStrategists,

theEclecticsandtheAgriculturists”。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

史文化传统,以典故入成语,以历史入成语的例子随处可

见,因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尤为丰富。含有数词的

成语也不例外,如“三足鼎立”、“三公九卿”、“一诺千金”

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这类成语时要注意传达出它所包

含的文化内涵,这样方能被译语读者所真正理解,从而达

到藉语言交流文化的目的。

虚指。汉语数词用作虚指以表达语义上的模糊性的用

法自古就有。如在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

府诗集江城子秦观赏析及答案 木兰诗》)中,数词“百”、“十”均表示虚数,用

来指数目之多、之大。成语中的数词亦有此用法。当成语

中的数词用于虚指意义时,它不是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另

有含义。归纳起来,成语中数词所表达的虚指意义有以下

几种:

1.表示数量多、数目大。如“四面八方”、“三番五

次”、“接二连三”等成语中的数词。

2.表示数量少,如“三言两语”、“昙花一现”、“一知

半解”等成语中的数词。

3.表示混乱、多变,如成语“乱七八糟”、“三心二

意”、“朝三暮四”中的数词。

4.表示不变、一致,如成语“千篇一律”、“一言为

定”、“万古长青”中的数词。

5.表示程度,如成语“一清二楚”、“十万火急”、“千

真万确”中的数词,这时数词相当于副词。

对于“表虚数的数词,在释译时不能坐实,否则会出

现矛盾”(赵仲才等,1986:175)。成语中表示泛指意义的

数词,翻译时同样不能把它们与表示实指的数词一样直译,

而应译出其所表达的泛指意义,舍去或淡化对数词的翻译。

如忽视数词虚指含义,一味对其进行直译,会造成译文晦

涩难懂,甚至贻笑大方。如“万事大吉”不应译为“ten

thousandthingsarefine”,而应译成“everythingisjustfine”

或“everythingisO.K.”这样才突出数字“万”所表达的

“数量多”的泛指含义。

综上所述,由于成语中的数词具有丰富的语义特点,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先要准确地理解成语中数字的含义。

具体来讲,译者要明白数词在成语中是用作实指还是虚指,

对实指则要对其所指数目如实翻译,并顾及成语古今意义

有无变化,尤其关注所含文化内涵;对虚指则要确定数词

所表示的具体虚指含义,然后在翻译时兼顾文化内涵作灵

活处理。在处理时,译者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数字,而应紧

紧地抓住其语义特征并在译文中再现出来。

成语中数词英译实例评析

参照上述成语中数词的翻译原则,我们就不难发现,

现有的对含数词成语的英译译例中,由于误解或没有完全

理解成语中数词的确切意义而造成译文与原文意思有所出

入的例子并不少见,以下我们从一些词典与书籍中摘取数

例对数字的译法进一步加以讨论。由于成语条目的英译与

130

成语在句中的英译有较大差异,我们分两类讨论。一是词

典上的条目,对此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成语的意义、

用法和文化内涵;二是句子中的成语,由于篇幅有限,不

能做到穷尽成语中所有的含义,对此只能根据其上下文语

境择其主要语义译之。

条目英译类:

(1)三人行,必有我师:赠范晔古诗朗诵跟读 Wheretherearethreemen

walkingtogether,oneofthemisboundtobeabletoteachme

something.(选自《汉英词典》)

在例(1)中,译文只是体现了数词“三”作为实指的

本义。其实,数词“三”作为实指只是成语的第一层意思,

“三”在现代汉语中亦用作泛指,表示“数量少”的含义

(赵仲才等,1986:175),引申为“到处都有值得自己师法

的人”(《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059页)。对于这层意思,

译文却没有表达出来,造成了对原意的漏译,因而有必要

在原译基础上增补表达泛指意义的译文。试补译为

“Whereveryougo,therewillbeapersonwhoisabletoteach

you”。

(2)三从四德:threeobediencesandfourvirtuesofwom-

en;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submissionand

propriety.(选自《汉英常用熟语词典》)

译文(2)把成语中的数词“三”、“四”译为实指,后

面再加上说明成语喻义的译文,这些都是妥当的。但我们

认为,这种译法只体现了原成语中的本义及喻义,而忽略

了成语数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如不加以

解释(即三从指的是“未嫁从父”、“嫁后从夫”、“夫亡从

子”;四德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恐

怕难以被其它文化背景中的人士所理解。为了达到准确传

播汉语和汉文化的目的,一定的文化注释是必不可少的。

试改译为“threeobediencesandfourvirtuesofwomen(ac-

cordingtoConfucianism,awomanshouldobeyherfatherbe-

foremarriage,obeyherhusbandaftermarriage,andobeyher

sonafterhusband\'sdeath,andshouldhavevirtuesofmorali-

ty,speech,manner,anddiligence”。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letahundredflowersblos-

somandahundredschoolsofthoughtcontend.(选自《汉英常

用熟语词典》)

例(3)的译文虽简洁明快,但没有全部传达原语意

思,且误把虚指数词“百”译为实指,这使译文多少显得

有些莫名奇妙。为什么仅限于一百朵花和一百种思想呢?

多一些难道不行吗?这容易引起外国读者的误解。其实,

“百”在这里用作虚指,表示“多”、“各式各样”之意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29页),因而在翻译时应体现出其

种类多、数目大之意,试改译为“letvariouskindsofflowers

blossom,diverseschoolsofthoughtcontend”。

(4)一目十行:readtenlinesataglance.(选自《汉英

大辞典》、《汉语成语英译词典》和《中国成语汉英双解大

词典》)

上述三部词典均把此成语中的数字“十”译为ten,

“一目”译为“aglance”,或与之类似。此处的“一”与

“十”应作虚指数词来理解,以上译文没有体现虚指特点,

但对于读书而言,一眼看到十行也能表现出“非常快”之

意,因此也算是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此外,对该成语

的意义性翻译“toreadrapidly”看来也是需要的。

(5)一年半载:inaboutayear,ayearorso.(选自《汉

英大辞典》、《汉语成语英译词典》和《中国成语汉英双解

大词典》)

对于译文(5),三部字典的译文一模一样,未能真正

给英美文化背景中的人传达其意。在这里,数词“一”和

“半”均用作虚指,表示数量少、时间短之意。但英美读者

看到“inaboutayear”译文时绝不会认为它表达的是“一

段较短的时间”,除非上下文中有比较的对象。因此,仅对

此成语进行解释性的翻译是不够的,还须加一个意义性的

翻译,如译为“inashorttimeabouthalfayearorayear”,

这样才能表达原成语的虚指含义。

句中应用类:

(6)三回五次,留得宋江,就山寨里喝了一日酒。

(《水浒传》,第36回)

Threetimesorfivetimes,theydidtrytostaySungChi-

angandsohefeastedforadayinthelair.(选自赛珍珠:All

menarebrothers)

从译文看出,赛珍珠显然误解了数字成语“三回五次”

中数词的意思,把原本表示“数量多”的虚指意义的数词

“三”、“五”误译为实指,所以译文容易给“外国人一种中

国人请吃饭不是请三次就是请五次的错误印象”(张培基,

1958:22)。所以上文中的成语“三回五次”应改译为“a-

gainandagain”或“overandoveragain”。

(7)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的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

Withsevenmouthsandeighttongues,allweretalkingto-

gether,eachtryingtotellhisworryandanxiety.(选自《实用

汉英成语习语词典》)

虽然有人认为把成语“七嘴八舌”译为“withseven

mouthsandeighttongues”给人一种“新鲜可喜”、耳目一

新之感;但我们认为,这种译法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不

易为英语文化中的人所理解,且无法完全表达原成语中数

词的意义。成语中数词“七”、“八”在这里均用作虚指,用于

表示“乱”、“人多嘴杂”之意,而译文显然没有抓住此成

语中数词所表达的“乱”的语义。试将上文改译为“With

allmouthsaretalkingboisterouslyatonce,eachtryingtotell

hisworryandanxiety.”,这样,数词所表示的“乱”的虚

指意义就表达出来了。

(8)他想现在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急时期。

Never,hethought,wastheproverb“Aninchoftimeis

aninchofgold”moretruethannow.(选自《实用汉英成语

习语词典》)

上述译文8个传统节日的来历简单 将成语中的数词“一寸”译为表确指的“an

inch”,这种译法貌似忠实,其实是个易引起误解的译法。

若真是如此,那么“Twoinchesoftimearetwoinchesof

gold”说法也应当成立。可见,数词“一”在这里不是用

作实指,而是用作虚指,表示“程度”,意为“非常珍贵”。

原译中对这个成语的翻译没有很好地体现数词的这个语义,

试改译为“Timeisgold”或“Everysecondcounts”。

131

(9)各位同志,各位父老,各位姐妹们,你们要八仙

过海,各显神通。

Comrades,eldersandsisters,youmustbeliketheEight

Immortalssoaringovertheocean,eachofyoushowingyour

trueworth.(选自《汉英常用熟语词典》)

例(9)中,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数词

“八”表确指,译文中译者把它直译为确定的数目“eight

immortals”是正确的。但译者却忽视了对确指数词“八”

所含文化内涵的传达。在这里,如不把“八仙过海”这一

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成语用注释加以解释的话,恐怕很难

为英语读者所理解。所以应当加注:“Eightimmortalsrefer

totheeightcelestialbeingsinancientChinesefolklore,eachof

themdisplayshisownuniqueskillwhensoaringoverthesea”。

(10)你就是有三头六臂,道理总是要讲的。

Evenifyouhadthreeheadsandsixarms,I\'dstillsee

thatjusticewasdone.(选自《实用汉英成语习语词典》)

在例(10)中,译者把成语“三头六臂”中的数词当

成实指,并把其形象直接复制。事实上“三头六臂”原指

佛的法像,用作此义时“三”、“六”均表示实指。但在现

代用法中,它经常用作虚指,表示程度,用于“比喻特别

大的本领”(《汉语成语大词典》,第515页),而上述译文

却丝毫没有此意,没有抓住其语义内涵,结果译出来令人

感到费解。这里,宜将表示虚指的数词淡化处理,而将其

虚指意思凸显出来,试改译“Evenifyouwereextraordinary

powerfulwiththreeheadsandsixarms,I\'dstillseethatjus-

ticewasdone”。

外国翻译理论家MonaBaker在论成语翻译之难时曾这

样说过:“翻译成语和习语时所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方

面:一是准确辨认和解释成语难;二是要把原成语或习语

的各种意思都转换到目的语难。”(1992:65)这些困难在

英译含数词的汉语成语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数词在成

语中多变的位置、丰富的含义都令译者为之头痛不已。尽

管如此,含数词成语的英译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译者在

翻译前应先确定数词在成语中是起到实指还是虚指作用;

如实指的话则要在翻译时注意其所含文化内涵及在现代汉

语中意义有无变迁;如虚指的话则应在译文中突出其虚指

意义并顾及其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不会误译或漏译成语

的意思。

参考文献:

[1]rwords:ACoursebookon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2.

[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汉英词典[Z].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杜承南,文军.中国当代翻译百论[C].重庆:重庆大

学出版社,1994.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198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1.

[6]陆忠发.“八”表示虚数[J].中国语文,1994,(6).

[7]罗显华,张长贵,辛为.实用汉英成语习语词典[Z].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8]谭松,姚新学.中国成语汉英双解大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辞典[Z].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9]吴光华.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

[10]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Z].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1987.

[11]向光忠,李行健,刘松筠.中华成语大辞典[Z].长

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2]许肇本.成语知识浅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0.

[13]尹帮彦.汉英常用熟语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1989.

[14]喻家楼.汉语成语英译词典[Z].合肥:中国科技大学

出版社,1991.

[15]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时代出版社,

1958.

[16]赵仲才,王应凯.实用古汉语教程[M].西安:陕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On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NumeralIdioms

LIDe-chao

(CenterforTranslation,DepartmentofChineseandBilingualStudies,TheHongKong

PolytechnicUniversity,HongKong,China)

Abstract:Cerholdsthatconsiderationshouldbe

takenonthenotionalandimaginarysensesofthenumeralswhentheyarerenderedintoEnglish,andtheappropriatetranslationof

numeralsintheidiomswillbehelpfulfortheaccuratetransferoftheirconnotationanddenotationmeaning.

Keywords:Chinesesetphraseandidiom;numeral;notionalmeaning;imaginarymeaning

132

更多推荐

virtues是什么意思tues在线翻译读音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