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是什麼意思ract在線翻譯讀音例句-awful造句
2023年4月1日发(作者:公牛历险记)
237
2018年32期总第420期ENGLISHONCAMPUS
博物馆历史文物文本英译方法研究
文/周丹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西博物馆历史文物英文本语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原书 料,发现两者在信息内容和文化内涵传达方面相异。当下博物
馆历史文物文本英译的目的是让历史文物所凝聚的中国历史文化“走出去”,为了更好地服务目的语读者,本文建议采
用增译基本信息和增译文化内涵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相异;目的;文化“走出去”;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周丹(1989-),女,汉族,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
实践,英语教学。
一、语料收集和对比
笔者走访了故宫博物院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拍摄了文物
照片并收集了文字材料。笔者接着查阅了大英和美国大都会博物
馆官网,找出了与上述博物馆相近时期、相近形制的文物。将这
些文物作为语料进行对比后,笔者发现了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会
给文物英译工作者带去一些思考。
1.基本信息的翻译。文物的基本信息包含了对文物的表象认
识,是对文物进行命名的立足点。文物的材料、质地、年代、功
能用途以及属体名称都是文物的基本表象,属于基本信息。文物
的基本信息解释其为何物,翻译时需要首先传递。文物的年代信
息体现文物所拥有的历史价值,是一件文物区别于其它文物的最
重要标志之一。刘庆元认为虽源语中未标注朝代的起止时间,按
惯例,此类译文理应用括号增补上。从目的语读者角度出发,不
能死扣原文。笔者选取了玉琮作为语料分析对比的对象。玉琮是
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的一种礼器。
(金沙):玉琮JadeCong.
(英博):JadeCong.
Animportantburialjade,carvedwithfaces.
文物的功能信息说明文物的基本用途,不同的文物具有不同
的功能属性,即使是同一文物在不同时期其功能也有可能不同。
上述语料对比分析可知:大英博物馆通过在文物描述中增补功能
信息,金沙博物馆却将没有呈现这一重要信息。
ofso-calledaffairsofstateIhavewitnessedorheardaboutis
farfromsmall,butnoneofthemmademuchimpression.
形容词转译为动词是词类转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转换方法。
杨氏夫妇在翻译例1中的形容词“耳闻目睹的”时,采用了形容
词转译为动词的方法,将其翻译为“havewitnessedorheard
about”,不仅使译文结构更加严谨,也体现了该词的时态。
(2)增译与省译。杨氏夫妇在翻译《一件小事》时,译者恰当
地采取了增译和省译的策略,适当增加一些无其形而有其意的词
或删除一些在译文中显得多余甚至影响表达的词语,以使译文表
达清晰、流畅。
例: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 明,
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译:Yetthis
smallincidentkeepscomingbacktome,oftenmorevividthan
inactuallife,teachingmeshane的二声是什么字 me,spurringmeontoreform,
andimbuingmewithfreshcourageandfreshhope.
在例句中,译者运用了增译的策略,将“反更分明”译为
“oftenmorevividthan胜组词语 inactuallife”,增加了介词短语“in
actuallife”。汉语原文中的“更”表明,这个字有比较的含
义,说明这句话必然涉及到两方,但文中只表明了其中一方,那
就是“总是浮在我眼前”的“一件小事”,而另一方则未说明,
因此在翻译时,译者也没有译出另一方。根据原文意思,只是用
“inactuallife”来体现这种比较的关系,也使译文能更加准确
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四、结语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是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从杨
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鲁迅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可以看出,
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要忠实于原文,以将原汁原味的中国
文化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此外,译者还要在翻译中,灵活运用多
种翻译策略与技巧,以使译文更加准确达意,不断描写少年朝气蓬勃的诗句 接近“化境”
这个翻译的最高理想。中国文学作品种类与数量繁多,译者只有
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秀春.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手段及翻译策略[J].开封教学学
院学报,2016(4):77-79.
[3]付智茜,杨小刚.对翻译家杨宪益
、
戴乃迭夫妇翻译思想的描述
性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8):153-155.
[4]李慧姿.功能对等理论下
《
一件小事
》
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J].邢台学院学报,2011(4):83-85.
[5]鲁迅,杨宪益,戴乃迭.鲁迅小说选(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04:80-85.
[6]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
(1):48-51.
[8]孙致礼.翻译中的
“
伪异化
”
现象[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4,(2):95-100.
[9]唐毅.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解析
《
一件小事
》
的英译本[J].北京
教育学院学报,2009,(6):44-47.
[10]VenutiL.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
238
2018年32期总第420期ENGLISHONCAMPUS2.文化内涵的翻译。文物的文化内涵传达,即指文物的陈列
品说明信息是否有效地传递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即文物中蕴含的
独特的社会习俗、民俗风情等。文化负载词是某种文化中指示独
特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因此,这些词便成为传递文化内涵的
焦点。
(故博):同治款黄地粉彩描金五蝠捧寿纹碗。
CupwithGildedDecorationofFiveBatsSurrounding
Shou(longevity)CharacterinFamilleRoseonYellowGround,
withTongzhimark.
(美博):PanelwithFish,Bats,andClouds.
Thispanelprobablycamefromachaircover,possibly
aymakesthe
motifsauspicious:fivebats(fu,ahomophonefortheChinese
wordforhappiness)surroundamusicalstoneandapairof
fish,associatedwithgoodfortuneandaffluence.
上述语料中,“蝠”与“福”发音相同。在中国文化中,
“福”象征着好运与祝福。而在西方文化中,“蝠”通常是与黑
暗和邪恶联系在一起的,如:“吸血蝙蝠”、“发疯”等。外国
游客看到上述英译,会使他们把文物与一些邪恶的东西联系在一
起。上述语料中,故博文物文本英译未能很好地传递文物内涵,
有违博物馆文物英译工作的目的。
面对上述差异,作为我国博物馆文化的传递者—译者是坚持
国内博物馆的普遍翻译方法,还是采用以西方博物馆英文本为基
础的西式译法,亦或结合两者?译者该如何选择?是否有相关的
理论支撑呢?
二、目的论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我们有必要廓清博物馆英译的目的
和理解翻译目的论。中国博物馆英译要以走出去为目的决定了其
翻译策略、技巧和方法要接受目的论的指导。弗米尔认为,翻反义词成语大全 四字 译
是一种转换。任何翻译行为,包括翻译都是一种行为,而行为都
有目的。因此,弗米尔将自己创立的理论称为“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中,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受众”。他
们往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交际需求不同,对译文的期待不
同。
“功能”,意为“目的”,该词来源于希腊。对整个翻译行
为起决定作用的的首要准则是“目的”,即功能(Nord,2001)。
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准则:目的、连贯以及忠诚法则。目的论认
为,任何一种翻译,目的准则都是其首要准则。也就是说,一种
翻译行为由行为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连贯准则应该要符
合篇内一致的标准,即译文能被接受者所理解,成为接受者环境
的一部分。忠诚准则也是目的论中的一个重要准则,也可以称之
为篇际一致,即原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伴随着国力的上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
色,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渴望了解中国。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也自然地被提了出来。博物馆文物英译也是以走出去为目气蒸云梦泽打一数字 的,并
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既然我国
博物馆文物文本英译旨在“走出去”,那么译者应该接受目的论
的指导。
三、历史文物文本英译方法
1.增译文物基本信息。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管理方会向文博
英译工作者解释文物英译的原因、文物英译的接受者、英文本使
用环境、文物英译应具有的功能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然
而,对译者而言,他并非只能被动地接受所有的翻译要求。文博
译者作为文物翻译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
的。文物的基本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应被完整地传递,这样读者才
能对文物的基本表象有所认知,继而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物的内涵
价值。针对我国博物馆文本英译信息有缺的情况,笔者建议采用
以西方观众为目标受众、满足他们阅读需求的增译策略。
(金沙):玉琮。
(改译):JadeCong.
Animportantritual/burialjade
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玉琮的功能信息,满足他们
的阅读需求,笔者增译了其功能信息,同时还加了修饰词
“important”,让目的语读者也能感受到我们的自豪之情。我
国博物馆文化要想更好地走出去,文物文本英译需要尽可能全面
地提供信息,让目的语更多地了解文物相关信息。
2.增译文物文化内涵。译者应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除了通晓两种语言,他还须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翻译之难,
在于如何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准确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对
于文物而言,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外国游客来
我国博物馆参观也是被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因此,文物
英译工作要准确完整地传递其中的文化内涵。直译是指对原语的
完整再现,它可以尽可能地保留原语中的文化因素。在文物翻译
中,单纯地直译有时会让国外游客不解其意,因此有必要加上注
释。
(故博):同治款黄地粉彩描金五蝠捧寿纹碗。
(改译):CupwithGildedDecorationofFiveBats(Luck)
SurroundingShou(Longevity)Character.
InFamilleRoseonYellowGround,withTongzhimark.
上述文物文本中“蝠”给西方游客带去的是不好的联想
意义。因此,建议采用增补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蝠”即指
“福”,将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表达出来。
四、结语
目的论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当下
中国历史博物馆英译的目的就是历史文物所凝聚的中国历史文化
走出去。这样,目的论就成为博物馆英译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不管好翻译还是歹翻译,只要能让中国
博物馆历史文物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好翻译。在既不违
背译者职业道德又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这种
说法还是合理的。不过,只有充分地尊重和服务中国博物馆历史
文物英译的目标读者,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庆元.文物翻译的
“
达
”
与
“
信
”
[J].中国科技翻译,2005(2):
41.
[2]张美芳,王克非,(德)诺德(No天若有情电影 rd,C).译有所为
—
功能翻译理论阐
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
更多推荐
历史博物馆的英文物馆翻译物馆英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