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麻醉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fracture


2023年4月4日发(作者:solution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典籍书名翻译——从“四书”、“五经”英译

名谈起

匿圈

中国古代典籍书名翻译

――从“四书”、“五经”英译名谈起

李涛

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西运城o44ooo

摘要:中国古代典籍的完美输出,需要一个恰如其分的书名翻译画

龙点睛。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

中国古代典籍书名翻译,需要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良好的审美修养

和细腻的审美感受。译名不仅要满足对

外宣传的需要,更要帮助外国友人理解中国典籍的内涵深意及蕴含的灿

烂文化。

关键词:古代典籍;文化;翻译标准;基本策略;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0087>2013

O1-0083-04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底汉学家中研究、翻译中

国古代典籍成就最为卓著者

蕴深厚,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正进行着之一。

广泛而深人的接触,并逐渐和国际接轨。外界对中

二中国古代典籍书名英译回顾

国古代文明的准确理解,直接的载体是古代典籍,英

国传教士JamesLegge1815―1897是一名

其书名的翻译便是最直接的了解视角,正如眼睛是出色的汉学家,也是牛

津大学第一位汉学教授,他

心灵之窗,好的书名翻译是欣赏全书的点睛之笔。将“四书”书名分别译

为TheFourBooks:Confucian

精准的典籍书名翻译会激发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Analects,

TheGreatLearning,TheDoctrineofthe

的兴趣,甚至会点燃对其深入了解的热情。Mean和

TheWorksofMencius,这些书名的翻译被

一、中国古代典籍翻译概况认为是第一次权

威性的翻译译作,客观全面地反映

一中国古代典籍翻译简述出“四书”中每

本书的要义和核心思想。1885年

传教士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播是中国早期《礼记》在伦敦出版,书

名音译为TheLiKi,这是

典籍翻译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对孔子著作的翻Legge所翻译“五经”中

的最后一部书,这一成就至

译。l1_1。第一部儒家著作译本是意大利传教士Matteo今在英国无人能及。

Ricci1552―1610于1594年翻译的拉丁文版“四19世纪末20

世纪初,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

书”。此后,ProsperoIntorcetta1625―1676和Igna-1857―1928开始

在古代经典书籍书名的翻译上

tiusdaCosta1599―1666于1662年将《大学》翻译进行了有益的尝

试。他将《论语》译为The

为拉丁文。l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意大利和法

DiscoursesandSayingsofConfucius,《中庸》译为

国等国家的学者和传教士开始将中国古代典籍用

TheUniversalOrderorConductofLife。后来将《大

母语翻译成不同的版本,如德国诗人F.Ruckea学》译为

TheGreatLearning,和英国传教士James

1788―1866是《诗经》德文版翻译者,该书于Legge的翻译如出一辙。

辜教授的译作基本表达出

1833年在阿尔托纳出版。法国传教士Couvreur儒学的精髓,在古老

的东方理论中创造性地加入了

Seraphin1835―1919一生翻译了众多的中国典西方学者的有启发性的妙

语。北京大学教授丁往

籍,包括“四书”1895年、《诗经》1896年、《礼道1924一将《孔

子语录一百则》书名译为100

记》1899年、《春秋左传》1914年等,堪称同期SayingsofConfucius,

表现出儒家的主要看法和崇

收稿日期:2012―12-20

作者简介:李涛1979一,男,山西运城人,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高的理想信念。许渊冲先生1921一将《诗经》的作的地位。《孟子》

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

书名译为TheBookofSongs,在神形皆似方面达到部书,可译为

TheWorksofMencius。与《论语》相

了很高的境界,是全译《诗经》中的佼佼者。[3l1。比,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它是比较成

二、“四书”、“五经”的书名英译解析熟的语录体论

辩文,文风气势浩然且具有散文的性

一“四书”的书名英译质,此处用Works

也更贴切,更突出此书的核心内

“四书”中《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史书,《孟涵。

子》是记述儒家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孟轲的政治思

4.《中庸》

想的书。而《大学》和《中庸》原本是属于《礼记》著

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好高

的,后来由二程程颢和程颐将它们抽出,其核心骛远和裹足不前都是恶

果的标志,而中庸则是美德

内容关于如何做学问和修身立德。朱熹分别对《大的体现。孔子在亚里

士多德之前早就阐明了这一

学》和《中庸》进行独立注解,和另外两部书一并作观点。圣人提出的“中

庸”是对“中”这一源于商朝

为儒家经典学习的基础教材,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概念的发展,这里的

“中”是“中正”的意思,“庸”是

注》,世人称其为“四书”。对“中正”的应

用,所以《中庸》被译为TheDoctrine

1.《大学》oftheMean。TheGoldenMean

是《中庸》的黄金定

《大学》是儒家学派留给后辈的智慧之书,为所律,是可以观察世界

并能在人类社会中指导言行的

有探寻德行的初学者开启了一扇大门。《大学》是根本方法,也是在两极

端之间寻找并获得最佳分割

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点的途径。这一术语与

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意思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意思是“大人之学”,十分相似,所以翻译

为“TheGo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作者 ldenMean”是恰当

旨在说明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教人实现完美的的。

人格。至北宋,二程称《大学》为“孔氏之遗书而初二

“五经”的书名英译

学之德之门也”。“大学”二字也可指学识渊博且品

1.《诗经》

德高尚的人士,所以Legge将《大学》一书的书名译《诗

经》的书名译为TheBookofPoetry或300

为TheGreatLearning,他的书名翻译成了现有的最Poems。《诗经》是中

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集合了从

接近原文思想的译作,既表“大人之学”又表“学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

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约有

大人”。305首诗作,包括“风、

雅、颂”三部分。其中“风

英译名的翻译中,也有不成功的例子,在比利Lyrics”意为土风歌

谣,“雅Odes”是指西周王

时传教士FrancaisNoel用拉丁文译出的《大学》中,嗣的正宗雅乐,“颂

Hymns”则为上层社会宗庙祭

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书名译成TheLearningof祀的舞曲歌辞。《诗经》

又译成TheOdes,但与书中

Adults,这是一个典型的生硬直译的例子,有明显的的“雅”一章最喜小儿亡赖下一句 同译,

所以这一译名很少使用。“雅”是

误导性。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

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雅》

2.《论语》分成《大雅》和《小雅》,

“大雅”多为贵族及士大夫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是一部由的作品,“小雅”为

类似风谣的个人抒怀。“大”、

其弟子记载的孔子言行、轶事的书籍。《论语》涉及“小”二字不能浅

显地译成“big,large”和“small,

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和文艺等诸多方面。《论语》little”,这样会

引起误解。所以《大雅》译为Grand

在表达上精炼而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截止Odes,《小雅》译为

MinorOdes.

汉代,《论语》有三种版本流行,每个版本中的篇目

2.《尚书》

都在20篇左右。它的书名译为TheConfucian《尚书》

古时称《书》或《书经》,至汉称《尚书》,

Analects,其中“Confucian”是指孔子的、儒学的,该书是中国古代最

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

“Analects”表示论集、文选,译名与原著的意思基本书》有两种版本流

传,第一种是《今文尚书》,另一种

一致。则是《古文尚书》。朱熹

将《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

3.《孟子》书》合编,就成了现通行

的《十三经注疏》本。古时

《孟子》在五代后蜀时,由当时的后蜀之主命人常有才华卓著的学子

被世人赞为“饱读诗书”,其中

用楷书刻石碑“十一经”,《孟子》位列其中,这是《孟的“诗书”便是

指《诗经》和《尚书》。“尚”指远古时

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南宋朱熹编纂“四书”时,将期,《尚书》意为“上

古之书”,因其是中国上古历史

孟《子》再次列入其中,《孟子》被真正提到了经典著文献和追溯古代事

迹作品的汇编,所以又被译作

TheBookofHistory,也可作TheBookofDocuments。现中国古籍书名翻译既

遵从传统“信、达、雅”的标

将《尚书》译为ShangShu,意思为古代文书,属直准,也具有自身特性。

第一,译者在试图使目的语

译。的读者理解之前,必须彻底

地清楚理解原文;第二,

3.《礼记》在兼顾两种语言的表意和

结构的同时,把晦涩难懂

《礼记》是学者对自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经书的中国古籍书名译成

准确流畅的现代英语;第三,

《仪礼》的解析选集。《礼记》有两种版本流行,一种中国古籍书名的翻

译是在充分重视原著文体和内

是汉代礼学家、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所编容的同时,力求获得

“简洁唯美”的译名。

的《大戴记》,相传原稿有85篇,现存40篇。另一种潘

文国教授指出翻译古代典籍需遵循“明白、

是现存的《礼记》,是由戴德的侄子戴圣所编纂的晓畅、简洁”的起码

标准,汪榕培教授提出“传神

《小戴礼记》,现存49篇。被译为TheBookbyDaithe达意”7【_加为典籍

英译的总标准等等,这些也是中国

Junior或TheBookofRitesbyDaitheJunior,此书选古代典籍书名翻译的标

准。理论毕竟是纸上得来

编前秦到秦汉时期的各种礼仪和仪式,所以又可译终觉浅,要解决实际问

题,得依靠大量的翻译实践,

作TheBookofRites。并正确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通过翻译实践在实际

4.《易经》中锻炼解决翻译难题的能

力、提高翻译的水平。

《易经》也称《易》、《周易》,《易经》内容广泛,四、

中国古代典籍书名英译基本策略与方法

记录了西周社会的方方面面,其研究价值和历史价

一中国古代典籍书名英译的基本策略

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易经》英译名首推英国传教典

籍的书名是读者对全书的第一印象,具有高

士JamesLegge的TheBookofChanges。“易度概括又意味深长的特点。

古代典籍书名翻译策

Change”是变化的意思,“经Book”是书的意略具体为:第一,翻译

是一个包含原作者、译者和读

思,因此《易经》意思是“变易之书”,此译本被誉为者三方面的互动交

流,涉及三方的文化背景,而最

西方易学研究史上的旧约全书。后来美国的Cary终是要将前两者转换为第

三者理解并接受的语言

F.Baynes将书名译为IChing,由中文发音变异而习惯;第二,深入了解

作者的创作意图、生平、作品

来,被誉为西方易学研究史上的新约全书。《易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对

后世的影响及对当今的作用;

又名《周易》,英译为ZhouYi,取义汉语拼音Zhou第三,关注作品的内

容、文体,体会源语言书名的高

表示周朝,Yi则表示变更以及永恒。度概括性,

译文需再现原作的语言之美和内容之

5.《春秋》精。

《春秋》是一部内容言简意赅,以教诲的文风编二

中国古代典籍书名英译的方法

写的关于孔子故乡鲁国的编年史,旨在解说古代政

1.拼音法

治及道德观念的衰退。此书记载的历史时期是从众

所周知,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

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5年的春秋时期,英译为语系。汉语主要由单音节

词组成并具有多种意思,

TheSpring―AutumnAnnals。对《春秋》的解说注而英语则是由拉丁字母

组成的。译者在做汉译英

书的有三部,被称做“传”Commentaries,即:《左时,会发现在目的语

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能与源语

传Zuo’5Commentaries;《公羊传Kung―yang绝对对等是很难的。要将

英语与汉语的字词翻译

Commentary和《谷梁传》K―liangCommentaries。一一对应是不现实

的,所以人们可以用拼音法。比

三、中国古代典籍书名翻译的标准如,《周易》

ZhouYi,有的只叫《易》或《易经》

中国人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对外国译Jing,《尚书ShangShu

等等,都是中国古代典籍书

者来说不仅晦涩难懂,翻译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所名的普通英译。虽然《易

经》被译为TheBookof

以翻译书名时,需要译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译Changes,《尚书》被译

为TheBookofHistory,但人

名难免贻笑大方,误导读者。_5如《诗经》可能被误们还是愿意用拼音

来谈论它们,这样做是在发音上

译成TheLectionofPoems,完全颠覆了《诗经》的大忠实于原著。

气磅礴。“四书”杜甫石壕吏原文 中的《大学》,望文生“译”成将

一些术语的汉语拼音引人英语并逐渐成为

University。那么是否有中国古代典籍书名翻译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比

如,“YinYang阴阳”,

标准供翻译家使用呢?遵照既定的标准,是否就能“Ren仁”,“礼”

等。在英文翻译时,没有找

生成完美的译文呢?到符合原意的词,我

们最好使用拼音,这对外国人

通过对“四书”、“五经”英译名的讨论,不难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

核心、了解中国及其灿烂文化

不无裨益。世。约2000年前先秦时

期的百家争鸣奏响了中华

2.直译法文明的序曲。现今,随着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

直译法并非是仅仅根据字面意思生硬翻译,而国古代典籍在世界范围

内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情书大全写给女友感动50字 数

是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与源语言符合的词语,并通量明月几时有歌词 广泛传播,对世界文

化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中国

过规范的语法生成的翻译,如《孝经》可直译成The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翻

译讲究原文化忠实传递,中国

ClassicofFilialPiety;《国语》为Discourseofthe古代典籍的书名翻译

亦是如此。总之,中国古代典

States;《礼记》为TheBookofRites;《论语》为e籍书名的翻译,需要译

者对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良好

Analects;《诗经》为TheBookofSongs。另一种方法的审美修养和细腻的

审美感受,译名不仅要满足对

是把原书名的意思译出再加上表示类别的术语。例外宣传的需要,更要帮

助外国友人理解中国典籍的

如,《吕氏春秋》’SSpringandAutumnAnnals,内涵深意及蕴含的灿烂文

化。因此译者在从事翻

“Annals”意思是“编年史”;《孟子》可译为“The译的过程中应做到

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促进世界对

BookofMencius”。中国文化准确了解和广泛传

播。

一般来说,典籍书名翻译不宜采用直译法,除

非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能矍铄是什么意思 找到对等的词语。我参考文献:

们应该清楚完美的翻译是不可能的,正如前人所[1]马祖毅,任荣珍.汉

籍外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书

说,译文永远不等同于原著,只能不断接近原著,评

社,2003.

价译文的好坏也只能凭借接近原著的准确程

[2]JamesLegge.TheChineseClassics[M].HongKong:

HongKongUniversityPress,1960.

度。

[3]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意译法

20o4.

完全的逐字翻译是办不到的,因为大多时候直

[4]薛永武.“中庸是最高的善

和极端的美”――亚里士多

译只能表现词语的表层意义,而并非作者想要传达

德中庸思想新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t2.

的意思。至少,直译有其局限陛和不足。[5]霍跃

红.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外语与外语

意译是一种必然且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楚教学,

20059.

辞》为例,被译为TheSongsoftheSouth;再如《大[6]潘文国.译入与译

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

学》被译为TheGreatLearning。这并不是说意译义[J].中

国翻译,20042.

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最接[7]汪榕培,王宏.中国

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近原作。我们应记住这一点,不要期望在目的语言出

版社,2009.

[8]许菊.语言的起源:假说

与理据[J].文教资料,2007

中能找到与源语言绝对对等的词语。

6.

五、结语

[9]谢天振.译介学[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就像树

木一样,深深扎根于它们生长的土地。中国,作为

【责任编辑杨强】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其久远而丰富的文化傲然于

ontheTitleTranslationofChineseAncientBooks

.............――A

CaseofTheFourBooksandTheFiveClassics

LlTao

DepartmentofCollegeEnglishTeaching,YunchengUniversity,

Yuncheng044000,China

Abstract:

AnappropriatetitletranslationiscrucialforChineseancientbookstobeperfe

ctlyexposedand

World―widelvdisseminated.Chineseancientbooks,

suchasTheFourBooksandTheFiveClassics,require

theirtranslatorstohavethedelicateaestheticaccomplishmentandfeelingofb

othEnglishandChinese.Title

translationshouldnotonlymeettheneedofrpublicity,

butalsohelpforeignfriendsunderstandtheconnotation

andbrilliantculturesofChineseancientbooks.

Keywords:hineseancientbooks;culture;translationstandards;

translationstrategies;translationmethods

更多推荐

组成的英文译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