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蛋的英文译语怎么说-口译教程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占据的意思)

中西文化差异对亲属称谓语翻译的影响

摘要:称谓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种语言都

有包含其特定文化内涵的称谓语体系。英汉称谓语体系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其根

源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展示了中英两种语

言在亲属称谓语方面的不同,进而归纳出几点汉语称谓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翻译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及其具体表现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而称

谓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通常根据普通成人

的交往关系和使用习惯及语义特征将人际称谓分为四类,即亲属称谓、社会称谓、

姓名称谓及指代称谓。其中亲属称谓是表示互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

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其归属地位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受各自传统文化

影响的迹象特别明显。现就从四个方面分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宗亲关系复杂,亲属称谓语讲辈分;西方文化中宗亲观念

淡薄,称呼随意亲切。

中国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

德观念,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性宗族大家庭是基本单位,同

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在这种传统的大家族中,血亲分为“九族”,

指本人上四代长辈和下四代晚辈,其序列为: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

孙、曾孙、玄孙。如需再细分,则成为更加复杂,“孙”一级的称谓竟达到六代之

多——孙、曾孙(重孙)、玄孙(灰孙)、来孙、仍孙、云孙等。而英语中与汉语

相对的只有祖孙三代的称谓词,如要表示曾祖、高祖或曾孙、玄孙辈,则只能用

形容词great或great的重叠使用,即:greatgrandfather(曾祖),greatgreat

grandfather(高祖)。

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制度,存在过封建宗法关系,但

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自立

门户、各自谋生。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在这种核心家庭中,

血缘观念较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他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相互直呼其名,

一是亲热随和,甚至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都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允

许的。中国传统文化论辈分,和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这是有礼貌、

有教养的表现。这无疑给汉英互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2.汉语亲属称谓语分类精细,嬴政的父亲是吕不韦吗? 长幼有序;西方亲属称谓语分类粗疏,指称含

汉语中同胞兄弟姐妹,称谓分明,以示长幼。而英语中的brother可表示“哥

哥”和“弟弟”,sister可表示“姐姐”和“妹妹”,uncle表“伯伯”、“叔叔”,aunt可表

“伯母”、“婶母”。如:

(1)“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你怎么还没走就想回来了?”(鲁

迅《故乡》)

“Uncle,whenshallwegoback?”“Goback?Doyoumeanthatbeforeyou’ve

leftyouwanttogoback?”

MyOldHome

汉语称谓语中常使用排行字表示长幼,如“伯、仲、叔、季”等,自周秦时代

就已开始使用,且沿用至今;常见的是用数字表示排行,如“大哥”、“二弟”、“三

姨”、“四姑”等,而英语中没有这种习惯,如:

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鲁迅:《社戏》)

Heasked,“Abigboat?Hasn’tEighthGranduncle’sferry-boatcomeback?”

VillageOpera

3.汉语亲属称谓重性别,男女分别;英语亲属称谓语无此特点

汉语称谓语的性别特征明显,男女分明;而英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

女只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既不分父系、母系,也不分年龄和性别,表示“表

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语。

如:

(2)“是我的堂兄和他的小儿子。……”(鲁迅《孤独者》)

Mycousinandhisson…”

TheMisa蔼的组词 nthrope

4.汉语亲属称谓语分血缘,内外有别;英语亲属称谓语无此特点

汉语亲属关系分两类,一类是血亲,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另一类是姻亲,

指有婚姻关系形成的亲属。血亲和姻亲分属于两个不同血统,不同宗族。在汉语

称谓中表现为内外有别,泾渭分明;男有其宗,女有其族,相关的亲属称谓语也

分为“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俗称内亲和外亲。英美社会无这种浓厚的宗族观念,

相应的亲属称谓语也不分血亲、姻亲称谓语,二者笼而统之,合二为一。如:

(2)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鲁迅《社戏》)

Mygrandmother,veryvexed,blamedthefamilyfornothiringoneearlierand

startednagging.

VillageOpera

汉语中的这些称谓语在翻译时如果一定要交待清楚,则只好用paternal

grandfather(父系方的祖父,即爷爷,公公),maternalgrandfather(母系方的祖

父,即外祖父、外公)。或者用onthefather’sside(父亲方面的),onthemother’

s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予以说明。如:

“不成,要许悖逆,须是他的父母、母舅……”方头说。(鲁迅《长明灯》)

Thatwon’’rentsormaternalunclescanchangeanundutifulson…”

objectedSquareHead.

TheLampThatWasKeptAlight二、汉语称谓语的英译方法

汉语中称谓语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指称明确;英语称谓语体系

简单、分类粗梳、数量频繁、指称含混,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必然给汉英

翻译带来不少迷惑。但尊重文化传统,遵循表达习惯,是汉语称谓语英译必须遵

守的原则。具体翻译过程中则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具体化

为使译者明确理解,有时原文中表示不确指的称呼语翻译时具体译出所指对

象,初唐四大家是哪四位 如:

宝钗也哭着劝道:“……实在短什么,我要是有的,还可以拿些个来,料我

们那个也没有不依的闷闷不乐的拼音 ……”(曹雪芹《红楼梦》)

Bao-Chaikepttellinghertocomforther,“…ifyou’reshortofanything,I’ll

provideitifIcan—Idon’timagineBao-Yuwillobject…”

TheRedMansion’sDream

按语境,“我们那个”实际是指宝玉,在译文中予以具体化,以利译文读者理

解。

2.泛化法

有时原文中较多的称谓对象,如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很密切,也可作泛化处理,

不必将称谓语一一译出,以使译文简洁,情节发展舒展。如: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

四姑娘、史姑娘、宝二爷,都等着呢。”(曹雪芹《红楼梦》)

JustthenSuyuncameintoannounce,“Ourmistresswantsyoubothtogoand

otheryoungladiesaretherewithMasterBao.”

TheRedMansion’sDream

3.变通法

由于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数量更多,在翻译时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关

系,因此,在翻译时必须依据语境,将相应的称谓语变通成对应或相近的称谓语,

以符合传统的称谓语表达习惯。如:

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嫂的死》)

Shehadlivedforawhilewithsomeimpoverishedpaternalrelatives,thenhad

beenbundledofftosomematernalrelativeswhowere,ifanything,evenworseoff.”

TheDeathofCousinWang

4.归化异化法

汉语中习惯用“排行称呼”,而英语中习惯用“姓名称呼”,翻译事宜将汉语的

“排行称呼”改译为英语的“姓名称呼”以符合英语的称谓习惯。如:

(1)潘月亭:顾八奶奶是天下最多情的女人。

顾八大道独行 奶奶(很自负地):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顶没有法子办。

(曹禺《日出》)

Pan:,you’竞渡诗 rethemostsentimentalwomanintheworld!

Gu(gratified):That’sthereasonwhyI’mmosttragic,mostdistressed,most

passionate,mosthelpless.

TheSunrise

在上例中,“顾八奶奶”是中国人常用的一种随和亲切的称呼方式,即在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注音 亲属

称谓语前不仅有排行,排行前还冠以姓氏。英语中无类似的称呼方式,翻译时只

能转换成英语的习惯称谓“”,这样指称明确而又简洁通俗。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及对汉语称谓语翻译方法的归纳,我们可以

看出称谓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民族心理和习惯,翻译起来看似简单,实际

很复杂。译者必须根据其交际语境,仔细体味其涵义,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这

样才能真正译出其语义所在。这对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7.

[2]鲁迅.鲁迅小说选[M].外文出版社,1994

[3]胡文中.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田惠刚.中西人物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6]杨宪益,戴乃迭译.鲁迅小说选英语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

更多推荐

表妹的英文译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