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的英文怎么说-stay beautiful
2023年4月2日发(作者:美国2020大选结果揭晓)
Contax(康泰时)
康泰时(Contax,或译康泰克斯)原为德国蔡司公司(德文为ZeissIkon,蔡司依康)于1932年生产旁轴相机(RangeFinder)
所使用的品牌。两德时期,蔡司公司也一分为二。西德蔡司以Contax品牌继续生产旁轴相机,东德蔡司则开始生产M42
接环的单反相机(SLR)。
东德蔡司一九五一年和西蔡商标纠纷后,东蔡商标改用潘太康Pentacon、百佳Praktica,而西德蔡司的Contax相机后
来于1961年停止生产,康泰时品牌暂时陷入沉寂。
1971年,西德蔡司与日本福冈系Yashica公司合作,康泰时在日本获得重生,并成为Yashica公司使用卡尔蔡司镜头的
高级相机品牌(此时的CONTAX所有的字母均为大写),低端相机则为雅西卡Yashica,由于技术相似,只是定位不同,
所以雅西卡和康泰时有很多相似之处,也称为―平民蔡司‖。Yashica公司于1983年被京瓷公司併购,京瓷公司继续使用
康泰时品牌。
京瓷2000年底推出世界首部量产数码相机ContaxNDigital,由于价格很高,技术并不成熟,市场反应很差。京瓷于
2004年砍掉数码相机业务,2005年停产手动单反镜头、彻底退出这一产业,并于4月11日宣佈自该年9月起终止康
泰时事务,康泰时品牌第二次被束之高阁。
目录
1蔡司公司(ZeissIkon)的产品
1.1Contax旁轴相机系列
1.1.1Contax旁轴相机机身
1.1.2Contax旁轴相机用镜头群
1.2单反反光镜Contax/Pentacon系列
1.3康泰单反相机Contaflex系列
2Yashica、京瓷机型
2.1C/Y系列机身
2.2Y/C卡口镜头
2.3G系列机身及镜头
2.4N系列机身及镜头
蔡司伊康(ZeissIkon)的产品
Contax旁轴相机系列
使用底片之片幅大小比照Leica相机,外形与Leica的圆角造形不同,基调为方形。不断改进技术,瞄准的是徕卡相机。
此系列最后一款机型为ContaxIIIa,于1961年停产之后,蔡司公司转以单反相机Contarex为发展主力。
Contax旁轴相机机身
使用当时的新素材硅铝合金,压铸法成型,从镜头接环的安装到底片压板的研磨都是当时的最《夏天的风》的数字简谱 新科技成果,以符合
Sonnar5cm/F1.5之类的大光圈镜头更高精确度的要求。快门为金属纵走式,防强光的烧灼,快门速度为1/1000,到后
来的1/1250秒。镜头接环除了标准的内插刀,也有外插刀以配合其他镜头。底部两端有手把用以回捲底片及打开里盖,
让底片的装填更晚春ppt课件 为方便。捲片轴没有固定在机身上,要小心不要遗失。
I型
ContaxI型(1932年3月上市)-以HeinzKueppenbender博士为中心所设计的旗舰机种。具有精确度高的长基线测距
器,除了Tessar2.8cmF8这颗镜头之外都可以连动。因外观颜色为深色,俗称BlockContax。此型设计的概念为「忠实
呈现摄影者的意图」,蔡司公司以其技术力投入开发,以此机型所拍摄的成果为当时35mm片幅相机中最好的。之后有
多种改良型I-1~I-7:(以下为小林孝久先生的分类)
I-1型-快门速度为Z、1/25?1/1000秒。测距器反光镜镀银。
I-2型(1932年10月)-测距器反光镜改为镀金。
I-3型(1933年中期)-增加慢速快门至1/2秒。
I-4型(1933年后期)-脚架安装的金属部份採用与ContaxII资治通鉴最可怕一句话 型同样的折叠式。
I-5型(1934年中期)-Z快门标示改为B。为了迴避Leica公司专利中「测距器外侧、观景窗内侧」的部份,改为「测
距器内侧、观景窗外侧」,基线长从103mm缩短为93mm。
I-6型(1935年初期)-
I-7型(1935年后期)-快门最高速度提昇至1/1250秒。
1936年停产,1938年停止贩售。总牲产数量为36,700台。
II型
ContaxII型(1936年上市)-HubertNerwin主导设计,俗称ChromeContax。观景窗组合了比Leica38mm基线长更
精确的98mm基线连动测距器(德语:Mesucher),速写性佳。有自拍器,快门速度有B、1/2~1/1250秒,全以一
个转盘控制,并且在快门上簧前后都可以调整快门速度,至二战前生产了59,500台。ContaxI型时代的镜头群以镀铬的
形态复活,并变更了一部份镜头的设计。与柏林奥运配合推出Sonnar18cmF2.8、Sonnar30cmF4为着名的镜头,俗称
OlympicSonnar。其他也有如Biogon3.5cmF2.8这样的高性能镜头。
ContaxIII型(1936年上市)-为原ContaxII型之机顶加装硒光电池式测光表,其馀性能皆相同,被称为Univer表达中秋节的古诗 salContax
(内建电子测光表的相机,从二战前的双眼反光镜相机Contaflex后一年,世界上第二台採用的意思)。测光表的使用
法为,首先设定底片感光度,将测光表的盖子盖起来,将迴片杆下的转盘往逆时针方向转,指示窗内▲标示确认后再将
测光表的盖子打开,回片杆基部的环转至与上方金属指针相同位置,此时调节环会表示测得的光圈与快门。III型公告总
生产数为38,000台。
ContaxIIa型(1950年上市)-二战后,蔡司公司一分为二,西德新蔡司公司于斯图加特生产ContaxIIa型机,将战前
的ContaxII改良,诸如小型化、改良触感、改良不稳定的过片计数器、调整连动测距器窗孔位置以避免中指挡住等等。
快门转盘部份,前期机以黑字标注快门速度,称为BlackDial,1954年后发售的后期机型在快门速度1/50秒处标示为黄
色的X,比1/50更高速的数字标示为红色,被称为ColorDial。前期型与闪灯连结必须透过专用的配件缆线[2],后期型
则与一般DIN规格相同。闪光同步接点位于军舰部背面。生产贩售至1960年。当时西德蔡司公司无充分能力制造卡尔
蔡司镜头,故从东德蔡司引进Topogon25mmF4、Biometar35mmF2.8、Biotar75mmF1.5,共3种镜头。
ContaxIIIa型(1951年上市)-比ContaxIIa型多搭载了连动测光表的版本。生产贩售至1961年,为蔡司公司(ZeissIkon)
所生产的最后一款Contax相机。
NoNameContax-二战后,苏联佔领蔡司公司原耶拿(Jena)工厂后生产并销往美国的机种,估计是为了避免商标纠
纷,而在机身上标有Contax商标处贴上其他品牌名称,称为无名Contax。
Contax旁轴相机用镜头群
除了二战前耶拿的卡尔蔡司,以及战后东德蔡司所生产的镜头外,为西德Oberkochen厂所制造。战前型与战后型镜头
使用相同接环,战后型机身测距器基线长缩短为72mm,18cm直装式镜头对焦精度较不足,而为了快门单元组件小型
化,旧Biogon3.5cmF2.8镜头尾端过大而无法使用。另外,战前型机身与战后型的测距器齿轮方向不同,故叠影对焦的
方向正好相反。滤镜口径基本为40.5mm。
ContaxI型时代以镍涂写「CarlZeissJena」文字,ContaxII型以以后用铬,加上镀膜的版本字样为「CarlZeissJenaT」。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德生产的镜头字样为「CarlZeissJena」,西德生产的字样为「ZeissOptonT」,后来因为生产的镜
头都有镀膜,所以字样变为「ZeissOpton」,最后更进一步改为「CarlZeiss」。
Biogon21mmF4.5(1954年上市)-二战后西德蔡司贩售,滤镜口径为40.5mm。
Topogon25mmF4(1950年上市)-东德蔡司生产。因此镜的上市,西德蔡司所生产的Biogon21mmF4.5推出时一起
推出的六角取景器中也加入了25mm的焦段。测距器没有连动。
Tessar2.8cmF8(1933年上市)-二战前生产。测距器没有连动。
Biogon3.5cmF2.8(1936年上市)-二战之前所生产标有Biogon的镜头,其实镜片构造并非Biogon而是Sonnar。后
镜组很大,无法使用在ContaxIIa/ContaxIIIa上。滤镜口径40.5mm。
Biometar35mmF2.8(1950年上市)-二战后东德蔡司所生产,可以使用在ContaxIIa/ContaxIIIa上。滤镜口径40.5mm。
Biongon35mmF2.8(1950年上市)-二战后西德生产所生产,镜片构造为Biogon。滤镜口径40.5mm。
Herar3.5cmF3.5(1938年上市)-仅试作500-1000枚。2群5枚。滤镜口径40.5mm。
Planar35mmF3.5(1954年上市)-定位为Biogon35mmF2.8的普及版。滤镜口径40.5mm。
StereotarC35mmF3.5(1952年上市)-二战后所生产,为Stereo相机用镜头。
StereotarC3.5cmF4(1940年上市)-二战前所生产,为Stereo相机用镜头。
Orthometar3.5cmF4.5(1937年上市)
Biotar4cmF2(1933年上市)-ContaxI时期所生产。实际焦点距离为42.5mm。
Sonnar5cmF1.5、50mmF1.5(1932年上市)-有多种衍生型,当时世界上最高速的镜头,Leitz生产Summarit50mmF1.5
乃十年之后的事。旧苏联所生产的Jupiter-3,以及尼康Nikkor5cmF1.5的初期版本皆为此镜的彷作。滤镜口径40.5mm。
Sonnar5cmF2、50mmF2(1932年上市)-有多种衍生型。ContaxII型时代生产的为沉胴式。之后苏联彷作Jupiter-8,
滤镜口径40.5mm。
Tessar5cmF2.8(1932年上市)-沉胴式。
Tessar5cmF3.5/50mmF3.5(1932年上市)-全时期均有生产,二战后西德所生产的为非沉胴式。
Biotar75mmF1.5(1951年上市)-东德蔡司制。
Sonnar8.5cmF2、85mmF2(1933年上市)-有多种衍生型。体型硕大,之后に苏联彷制Jupiter-9。滤镜口径49mm。
Triotar8.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思 cmF4/85mmF4(1932年上市)-有多种衍生型。滤镜口径40.5mm。
Sonnar13.5cmF4/135mmF4(1932年上市)-有多种衍生型。二战前所生产的版本非常地重,往后的版本逐渐轻量化。
之后苏联彷制Jupiter-11。滤镜口径40.5mm。
Sonnar18cmF2.8/180mmF2.8(1936年上市)-ContaxII型时期,配合柏林奥林匹克所开发、俗称为「OlympicSonnar」。
柏林奥林匹克的纪录片「美的祭典」摄影师莱尼里芬斯塔尔曾说「蔡司所开发的新镜头成了强力的武器」。早期版本为
连动测距式(配合反光镜望远组件:FLEKT-SKOP),后期改为单反相机镜头。
Tele-TessarK18cmF6.3(1933年上市)-ContaxI型至ContaxII型时期生产。
Sonnar30cmF4(1939年上市)-配合反光镜望达组件使用。
Tele-TessarK30cmF8(1934年上市)
FernObjective50cmF8(1934年上市)-配合反射镜室组件使用的超望达镜头。
单反反光镜Contax/Pentacon系列
东德蔡司生产,使用135底片。与西德蔡司争夺商标权失败之后,从ContaxFB型之后的机型商标改为P百佳raktica,
两德合并之后由施耐德销售。
S型
ContaxS(1949年上市)-Contax最早的单反相机,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五稜镜眼平取景器的单反相机。镜头接环採用
M42规格,快门为横走式布帘快门。
ContaxD(1952年上市)/PentaconD(1952年上市)-ContaxS的后继机。因为东德蔡司争夺商标权失败之后,于西
德贩售改用Pentacon的名称,除商标不同外其馀均相同。
ContaxF(1952年上市)/PentaconF(1952年上市)-ContaxD的后继机。
康泰单反相机Contaflex系列
ContaflexSuperB
康泰单反相机1953-1968
年份型号镜头对焦测光表快门
1953ContaflexI天塞45毫米/2.8前镜片对焦无康普镜间快门
1954ContaflexII天塞45毫米/2.8前镜片对焦硒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56ContaflexIII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无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56ContaflexIV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硒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57ContaflexPantar镜头45毫米/2.8前镜片对焦无PRONTO1/300
1957ContaflexPantar镜头45毫米/2.8前镜片对焦硒测光表PRONTO1/300
1958ContaflexRapidPantar45毫米/2.8前镜片对焦无PRONTO1/300
1959ContaflexSuper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联动硒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62ContaflexSuper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联动硒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63ContaflexSuperB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联动硒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63ContaflexSuperBc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电子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1968ContaflexS天塞50毫米/2.8全镜对焦电子测光表康普镜间快门1/500
ContaxFB/PentaconFB-ContaxF加装测光表的机型。
Yashica、京瓷机型
1972年蔡司停止生产Contarex系列SuperElectronic后,开始尝试走镜头供应商的路线。为了补足电子技术不足的弱
点,于1974年与日本Yashica公司合作,生产CONTAXRTS,康泰时于是复活。正式名称为CONTAX,不过为了与ZeissIkon
的Contax区别,通称为YASHICACONTAX,也简称为Y/C,或日文的ヤシコン。1983年Yashica为京瓷(Kyocera)所
併购后,所生产的手动、自动对焦单反,及自动对焦旁轴相机通称为KyoceraCONTAX。
由于赶不上市场的变化,2005年京瓷宣佈终止CONTAX事业。
C/Y系列机身
CONTAXRTS(1975年上市)-新生的CONTAX第一款单反反光镜旗舰机种。初代RTS由三家公司共同负责:机身由
Yashica负责、机身设计由保时捷负责、镜头由卡尔蔡司负责。所谓RTS,为\"RealTimeSystem\"的简称,电源打开时、
快门释放钮一按,快门快速完成动作,称为「FeatherTouch」,此设计的评价两极。虽然蔡司镜头的评价很高,但机身
内部电子机构複杂,也被批评为不稳、脆弱。保时捷四平八稳的设计风格与当时日本相机大异其趣,展现德国包浩斯的
工设美学精神。快门採前帘后帘从同位置起动的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闪光灯同步速度为1/60秒。自CONTAXRTSII
Quartz上市后,通称此代机型为CONTAXRTSI。可支援每秒5张的捲片马达PMD、每秒2张的捲片器RTW、手把型
闪灯RTF540、闪光灯TLA30与TLA20、250格底片机背等週边设备。
CONTAX139Quartz(1979年上市)-CONTAXRTS之后研发的机种,简称为CONTAX139。快门速度1/1000秒,快
门速度与计时器由Quartz水晶精准地控制,耐久性高、便于携带,为人气高的机种。
CONTAX137MDQuartz(1980年上市)-自动捲片、光圈优先AE专用机,简称为CONTAX137MD。
CONTAXPreview(1982年上市)-为宝丽来拍立得底片相机,使用与CONTAXRTS共通的接环,可以先预览同一个条
件下拍出来的结果(以前冲洗照片需要花一段时间,故于专业用途上常先以拍立得底片试拍确认)。
CONTAXRTSII(1982年上市)-TTL,钛合金快门。
CONTAX159MM(1984年上市)
CONTAX167MT(1986年上市)
CONTAXRTSIII(1990年上市)-pre-flashTTL,100%取景器,内建垂直快门释放扭,即时真空抽气底片压板。
看一看配合蔡斯镜头的Contax相机制造商是如何对自己提出要求的。以下摘自它自我标榜的理念:以最佳地表现美丽
的影像为主题,驱使能够考虑到的所有技术而制作相机!那么,为了实现这种最佳表现,必须100%地发挥CarlZeissT*镜
头的超高解析能力。它们注意到一个问题,虽然所有镜头的设计是以胶片处于完全平整状态为前提的。而遗憾的是,实
际上胶片在压板上的平整度不尽理想,一般在过卷的第二张其平整度大约为15微米,而随着过片状况有所改善,在第
10张其平整度仍然有12微米左右。这会带来什麽后果呢?以85mm/1。4镜头为例,若被摄主体距离为3米时,当光圈
全开时其胶片的不平整会导致约15mm的对焦偏移!这足以影响实际纪录影像的清晰度。那么如果被摄主体距离更近的
话,那么其影响将加剧。针对这个问题,Contax导入了RTV实时吸附系统(Realtimevacuum)在快门动作之前,在胶片
和压板之间形成负压使胶片在拍摄瞬间紧贴压板,使胶片平整度达到2微米以下的程度,从而在硬件上最大程度保证实
际获得的影像的高清晰度。装载这种使胶片平整度提高近10倍机构的就是Contax的骄傲-----RTSIII。
1990年令人属目的专业单反机ContaxRTSIII正式推出,ContaxRTSIII首次在使用了真空后背的陶瓷压板,彻底解决了
以往胶卷不平整的问题,号称第一次将卡尔蔡司镜头的全部实力展示在胶片上。RTSIII同时内置专业的内置闪光测光表,
可以进行闪光测光同时提供相应的读数。RTIII最高快门速度为八千分之一秒,闪光同步速度为1/250一秒,同时内置每
秒连拍五张的卷片马达,这些使得他成为一款不折不扣的顶级专业单反机。
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制自动对焦相机大行其道,但卡尔蔡司认为自动对焦是不能用于严肃摄影的(至今卡尔蔡司仍是
手动对焦),故Contax当时没有进行自动对焦相机的生产。不过在1993年雅西卡推出了一款具有对焦提示的Contax
RX相机,能够在取景器内显示出对焦指示和对焦偏差。对焦时仍然需要用户手动调节镜头。
好了,不用再惊叹ST的昂贵了,因为这一架更为昂贵!RTS-III,海外售价3500美圆,和以高价著称的尼康F5,莱卡
R6.2,R8同为世界上最昂贵的135相机。其他的象什么尼康F4S,佳能EOS-1N,以及康太克斯AX都只能望其项背。
国内根本不卖,因为喜欢她的人买不起,而买得起的人都买尼康F5去了。他们有他们的道理,RTS-III和尼康F5相比,
技术上确实比较落后。RTS-III根本不是摄影记者们的最佳装备,虽然她能达到每秒卷片5幅的高速,但是没有AF功能
是不能忍受的。然而对于喜欢精工细作的人像、风光摄影师来说,RTS-III没的说,更别提她有蔡司镜头了。有一个比较
有趣的现象,其他的日本相机公司都注意产品的高中低搭配,如宾得公司的Z-1P,MZ-5N,MZ-10,MZ-50,MZ-70,
佳能公司的EOS-1N,EOS-5,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 EOS-10,EOS-50,EO休戚相关的意思 S-100,EOS-500,EOS-1000FN,档次的区别可以简单地从最高
快门速度看出来:1/8000秒算高档机,1/4000秒算中档机,1/2000秒算入门机。可是康太克斯出售的所有相机最高快
门都在1/4000秒以上,其中RTS-III是唯一有1/8000秒快门的。可以说,康太克斯根本就没打算生产中低档机。
同样的,莱卡也是坚持走高档路线。不同的是,康太克斯有盟友京磁生产相同镜头卡口的雅西卡机,而莱卡则以著名的
M系列平视测距相机和高级便携机作补充。性能特点:测光系统,TTL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范围从EV0至
EV21(iso100);曝光方式有光圈优先自动,速度优先自动,测光手动,TTL闪光控制。有曝光补偿,有曝光记忆钮。全
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金属快门,1/8000秒至32秒及B门,闪光同步最高1/250秒。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内置视
度矫正装置,可更换聚焦屏;有自拍器,内置卷片器,可连拍三张包围曝光,可中途退卷。有景深预视钮。可多重曝光,金
属机身,坚固耐用。有许多附件供选。
RTS系列是康太时135单反相机中的高级型号,生产了4种类型,分别是RTS、RTSⅡ、RTSⅢ、RTSAX。RTS型功能控
制键钮的设置与众不同,快门速度调节盘设在相机倒片把手之下,这是为了方便在左手调快门速度的同时,右手可以不
离开快门按钮。与一般相机相反的是,胶片感光度设定盘被安排在相机快门按钮的一侧。RTS采用电子控制的帘布快
门,自动和手控的范围是1/2000-4秒。硅光敏管进行TTL中央重点式测光,范围EV1-EV19,并有曝光补偿。作为专
业相机,RTS拥有一大批附件,并能与日本雅西卡相机的镜头兼容,显示了该相机能上能下的独特魅力。RTSⅡ与RTS
相比,又有了不少进步:快门采用了精度和稳定性更胜一筹的石英控制电子钛金属快门,除了电子快门以外,增设了1
档1/50秒的纯机械快门,在电力耗尽时,仍可继续拍。在曝光方面,增加了TTL自动闪光系统。虽说康太时RTS系列
相机性能先进,功能卓越,质量可靠,透露出一种贵族气派,但它与同类相机相比,价格不菲,所以往往只有那些高级
别的摄影家和富有的爱好看才有资格享用。
CONTAXST(1992年上市)
CONTAXS2(1992年上市)-纯机械式,黑色版1994年推出。
CONTAXRX(1994年上市)-拥有相位检测辅助对焦机构,对焦时仍需手拧对焦环。
CONTAXAX(1996年上市)-独特的机背自动对焦系统。
1996年雅西卡和卡尔蔡司推出了第一部自动对焦的康泰克斯单反相机ContaxAX,令人意外的是,ContaxAx使用机器
背对焦技术进行对焦,也就是在机身内部移动对焦,镜头内不动。在让用户享受自动对焦技术的同时又不用再额外花费
去购买新型的自动对焦镜头,机背对焦技术的AX使得原有大量优质蔡司镜头可以直接使用。ContaxAX的基本参数如
下,范围百分之九十五的可更换取景器,中心重点式测光和点测两种测光模式,自动对焦采用CCD感应式TTL镜后检
测系统。其快门为纵走焦平面金属快门最高快门速度为1/6000-32秒和B门,最高闪光同步为1/200秒,最高卷片速度
为每秒五张。虽说康泰克斯的AX的各项性能都非常的优秀,不过其机背对焦技术并没有被市场看好,所以导致AX在
销售上并没有取得很好在成绩,不过这也加速了康泰克斯自动对焦研发的速度。
1998年,雅西卡和康太克斯向世界展示了拥有135单反相机性能的120单反Contax645。高达1/4OOO秒的快门速
度,同时配有六支(T*Distagon35mmf3.5、T*Distagon45mmf2.8、T*Planar80mmf2、T*Sonnar140mmf2.8、T*
Sonnar210mmf4heT*Apo-MakroPlanar120mmf4(ED)(IF)(MF))超声波马达蔡司镜头。本款“CONTAX‖645是京瓷在
中幅相机领域里的最新挑战杰作,其机身搭配特殊研制上市的蔡司(CArlZelssT*)镜头,因可以说其作品的投影、放大或
显印均己达到机械、电子及光学的最高标准。它具备了其它中幅相机所没有的,许多高科技35毫米单反相机之优点和
特殊功能。
CONTAXAria(1998年上市)-矩阵测光,机身做工大幅强化。
CONTAXRXII(2002年上市)-取消了RX的辅助对焦机构。
Y/C卡口镜头
请参见主条目Y/C卡口镜头列表
G系列机身及镜头
ContaxG2withBiogon21
CONTAXG1(1994年上市)-快门速度16sec~1/2000sec,同步快门1/100sec,重量:460g
CONTAXG2-CONTAXG2是京瓷公司于一九九六年十月推出的可更换镜头的旁轴取景自动对焦照相机,是CONTAXG1
的改进型号。
CONTAXG系列镜头
Hologon16/f8-G系列镜头中唯一一只由德国蔡司制造的镜头。固定光圈,超广角几乎无变形,出厂附加取景器与中灰
镜。
Biogon21/f2.8-以不逊于C/Y系统中的Distagon21/f2.8着称。
Biogon28/f2.8。
Planar35/f2。
Planar45/f2-这隻是当年135系统裡最锐利的几隻镜头之一。
Sonnar90/f2.8
Vario-Sonnar35–70/f3.5–5.6。
现在ContaxG系列的镜头被广泛的转接在各种微单相机上。
N系列机身及镜头
主条目:康泰时N
进入二十一世纪,京瓷公司也将自动对焦功能引入135SLR,从而创建了新的CONTA直把杭州作汴州是什么意思 XN系列。该系列启用新的N卡
口,无法与其他系列,如YC,G镜头兼容;但是可以通过镜头转接环使用CONTAX645上的中画幅镜头。
该系列一共有3款机型:CONTAXN1,CONTAXNX以及世界第一款量产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照相机CONTAXNDigital。
2000年又诞生了各种指标都与业界重阳节的来历简短最佳答案 的135顶级机不分上下的ContaxN1,2002年Contax命名的数码单反NDigital也
正式上市。从此Contax这一品牌也走上了与时俱进的道路结合自己的特色不断制造出令人向往的相机。
2000年7月18日,日本Kyocera公司宣布推出了新型的35mmAF单反机ContaxN1。该机拥有三项首创:
1、5点对角线排列宽区AF系统;
2、焦点微调ABC;
3、LCD取景器。
京瓷全面中止相机产品生产销售的举动着实有些让人惊讶,尤其是对CONTAX品牌的放弃。尽管目前与CONTAX品牌
相关的业务在京瓷集团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凭借它的贵族血统,给京瓷带来的无形价值却是难以估
量的。同为德国血统的顶级光学品牌,京瓷将它收归旗下和索尼采用蔡司镜头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兼并之后,
CONTAX的品牌还是被完整保留了并一直被独立使用,以CONTAX为品牌的产品还是能保留那份德国相机所特有的严
谨与经典。但是如今京瓷作出这样的决定,让我们对CONTAX这一德国知名光学品牌的未来感到担心。
原本京瓷与CONTAX之间的结合就有些机缘巧合的味道。1959年,京瓷作为一家高级的制陶企业而诞生,此后又开始
涉足金属和塑料领域,并逐步成为通讯设备、相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太阳能系统、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相关行业
的原料供应商。进入90年代,京瓷将处于二线相机品牌的雅西卡收归旗下,而此时,CONTAX早已被雅西卡并购,因
此京瓷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CONTAX的新东家。或许是考虑到CONTAX这个名称的无形价值,京瓷还是保留了它的
品牌,并继续以这个品牌生产销售相机。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作为传统光学产品代表品牌之一的CONTAX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利,虽然早在2000年,
京瓷就宣布要推出世界第一款35mm全画幅的单反数码相机CONTAXNDigital,并且在次年成功抢得了这个第一,基于
以做工精良著称的CONTAXN1机身、使用蔡司镜头、35mm全画幅……所有这一切,成为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心
仪的对象,一时震惊业界。然而,京瓷为夺得这个第一投入了太多,CONTAXNDigital走得并不顺利,起初是产能不足,
无法量产,产品到2002年才正式上市,然后爆出产品收回维修的消息,再往后就是默默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到后来单
反数码相机群雄并起,真的迎来市场爆炸式增长的时候,反而难觅这款重量级选手的踪迹了。
另外,在普及型数码相机领域,无论是以CONTAX、雅西卡还是以京瓷自有品牌,京瓷生产销售的产品都不是很成功,
即使三个品牌加起来,也与一、二线品牌有很大的差距,这使得相机领域对于京瓷来说也的确是成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的鸡肋。综合考量,京瓷的决定虽说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了。不过这样以来,对于CONTAX这个品牌有着深厚
感情的用户们不禁要对它的前途未来开始担心起来了。
蔡司公司陆续推出了九只N卡口镜头:
定焦镜头
PlanarT*1,4/50
PlanarT*1,4/85
Makro-SonnarT*2,8/100
Tele-ApotessarT*4/400
变焦镜头
Vario-SonnarT*2,8/17-35
Vario-SonnarT*3,5-4,5/24-85
Vario-SonnarT*3,5-5,6/28-80
Vario-SonnarT*3,5-4,5/70-200
Vario-SonnarT*4,0-5,6/70-300
更多推荐
contax是什么意思tax在线翻译读音例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