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英文譯語怎麼說典-2014年12月四级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消遣的意思)

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2017年1月

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问题与对策分析

杨静,林晨寅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

摘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文物名称的英语译文,发现存在翻译不统一、信息不对

等、语言错误等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文物名称英译;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7)01-0141-02

博物馆中的文物是历史的载体,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了让

本拟把疏狂图一醉 国文物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大部分文物都会有一个译名,

可这些译名却不一定准确。中国历史悠久,有大学排名2021最新排名 着数不清的文

物。如今我国各方面实力不断提高,对文物名称的翻译也更加

重视。然而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译名往往很难传神地表达出文

物的内涵。现阶段对文物名称翻译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笔者对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进行了实

地调查,并采集了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的博物馆内文物名称

汉译英的问题。本文将以这些博物馆的文物为例子,分析文物

名称翻译的常见错误和改进方法,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让文

物的精神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播。

1文物翻译错误与改进方法

在研究博物馆名称英译问题时,笔者对博物馆内的文物逐

一拍照,通过研究照片,发现了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同时笔者

学习了前人的研究,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文物翻译的常见错误,

给出了一些改正建议。以下是详细分析:

1.1专用名称翻译不统一

专用名称翻译不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大小写不统一、翻

译格式不统一。

1.1.1大小写不统一

例:①国家博物馆罗马尼亚展中文物“骑兵检阅时所戴的

面具”译为“Maskofacavalryparadehelmet”;②首都博物馆的古代瓷器展中文物“景德镇窑青花菊花牡

丹纹托盏”译为“Blue-and-whiteCup-standswithChrysanthe⁃mumandPeonyDesignWinevessels”;

③内蒙古博物院的文物“布鲁”翻译为“HuntingTool”,“马

衔”翻译为“Horserank”。

可见同一博物馆内与不同博物馆之间的文物翻译大小写

极不统一。上述例子中,国家博物馆的翻译是第一个单词大

写,其余单词都不大写;首都博物馆中前几个单词首字母都大

写,相关介词、连词和最后一个单词没有大辉煌的近义词 写;在内蒙古博物院

的文物翻译中则有的首字母都大写,有的是只有第一个单词的

首字母大写。虽然这些大小写不统一不会严重影响意思的传

达,但却是我国展现中华文明时的不严谨。根据高等教育出版

社出版的ABasicCourseinWriting

[1]

,英文Title大小写的标准

为:“Everywordofthetitle(includingwordsfollowinghyphensincompoundword)shouldbecapitalized,exceptarticles,prep关于雨的诗句大全20首 osi⁃

tions,coordinatingconjunction(and,or,but,norandfor)andtoin

neofthesewordsisthefirstorlastwordoftheti⁃

tle,stopshouldbeusedattheend

ofatitle.”林芸、吴静的“江西省轨道交通站名英译规范化研究”

[2]

一文中也表明“英文译名的大小写采用各部分首字母大写,但

虚词的首字母不采用大写,除非出现在译名的开头。”因此笔者

建议博物馆英译文物名称时采用以上标准。

1.1.2翻译格式不统一

笔者发现文物的中文介绍格式大体为:文物名、朝代、年

代、出土地址等,但在文物英译中却没有确定的翻译格式。

例:①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展中“白釉钵(金)”译为“JinDynasty(1115-1234)”,而文物“青花折枝葡萄纹盘明永乐

(1403-1424)”译为“Blue-and-whitePlatewithDesignof中学语文教学 GrapeSprayAD1403-1424”,只标明了时间却没有标明朝代;

②首都博物馆对同为景德镇出土的两件文物翻译如下: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丹观音菩萨像”-“Greenwish-white-glazedstatuesofAvalokitesvaraGazingattheMoonoverwater,Jingde⁃

zhenWare”;“景德镇窑青白釉胆式瓶”-“Greenwish-white-

glazedGall-bladder-shapedVase”。前者译文表明了景德镇窑

(JingdezhenWare),后者没有,尽管这是在同一博物馆同一展

馆内的文物翻译结果,但格式还是不统一。

这种不统一会影响展览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笔

者建议:从统一角度出发,文物英译后的格式可沿用中文介绍

的书写格式;从参观者的习惯出发,可以统一采用某一国外博

物馆文物介绍的书写格式,如“大英博物馆”。

1.2中英文信息不对等

文物名称翻译的中英文信息不对等体现在两个方面:翻译

局限于字面意思、翻译中信息缺漏。翻译中信息缺漏又分为两

部分:漏译文物名称本身包含的信息、缺少必要的英文解说。

1.2.1翻译局限于字面意思

在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中有这样两个翻

译:“浮雕力士像”译为“ReliefswithGuardianFigures”;“浮雕天

王像”译为“ReliefswithHeavenlyKings”。经查阅,力士与天王

是佛身边的两种侍卫,而后者直接译为“HeavenlyKings”,显然

没有传达出真正的文物意义。笔者认为此处译为“GuardianFigures”更恰当,或者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说明词。

1.2.2翻译中信息缺漏

1)漏译文物名称本身包含的信息

收稿日期:2016-10-25修回日期:2016-11-26

基金项目:该文发表由2016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杨静(1998—),女,内蒙古人,北方工业大学英语系本科在读学生;林晨寅(1998—),女,福建人,北方工业大学英语系本

科在读学生。

ISSN1009-5039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zwwh@

Tel:+86-551-6569

141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2017年1月

文物的名字往往比较复杂,包含了文物的形状、材质等,在

翻译时很容易漏掉某些字眼,体现不出文物的特性。

例:①在国家博物馆的罗马尼亚珍宝展中的“浮雕鎏金银

头盔”译为“Helmet”。这里的“Helmet”体现不出该文物的独特

之处。2011年豆丽红的“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模式初探”

[3]

中指

出:“文物包含了现行文化信息(如外表、颜色、质量等)和隐性

文化信息(如生产工艺、艺术风格等)”为了将上述文化信息介

绍给观众,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这就是博物馆文

本。而从上述例子中看出,在博物馆文本英译的过程中文化信

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达。②在国家博物馆的罗马尼亚珍宝展中,“四方形陶器皿”被

译为“quadrilateralvessel”。“quadrilateralvessel”只译出“四方形

器皿”的意思,忽略了“陶”这个字,而“陶”表达出了文物的材

质,是一个重要信息,正确译法应该是“quadrilateralceramicvessel”。

一般来说,普通参观者是需要文字介绍来帮助他们欣赏

文物的,相关部门可考虑延长时间或者加大人力投入等办法拘泥的意思 来

提升博物馆文本翻译的质量。

2)缺少必要的英文解说

例:①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中这两个翻

译:“浮雕力士像”译为“ReliefswithGuardianFigures”;“浮雕天

王像”译为“ReliefswithHeavenlyKings”。这两个文物旁边的中

文介绍解释了力士是佛的侍卫,天王是佛的武士卫,但这些介

绍没有被译成英文,使外国游客理解不到“侍卫”的意思。笔者

认为如果译者把该文物旁边的中文介绍翻译出来,说明“Heav⁃enlyKings”是“侍卫”的意思,就易于参观者理解了。

②在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个“永城西汉粱王墓群”,它的介绍

中提到它含有青铜器、玉器、陶俑等文物,而这部分介绍也没有

英文翻译。这样的现象很常见,博物馆英译时应当加以改进。

李开荣的“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

[4]

一文中指

出:“文物之所以称为文物,就在于它们是文化的历时性直观再

现,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实证。其价值首先在于文物所表现的、

隐含的、象征的文化意义。”这类问题可以参考一种办法:首都

博物馆古代瓷器展将“景德镇窑青花煮叶纹觚”译为“Blue-and-whiteGuCupswithBananaLeafDesignAltarvessels”,其中

“Altarvessels”就是对功能的简单介绍。

1.3语言错误

文物翻译的语言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音译不当、用词不

当。

1.3.1音译不当

音译,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

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意译

能让他们理解文物名称的含义,音译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

此,翻译文物名称应该尽量使用意译,而音译可以用于文物名

称中人名、地名的翻译。

例:①国家博物馆的大象中原-河南文物展中,“三彩舍利

匣”被译为“Sancai-GlazedPotteryCasketContainingBuddhistRelies”。内蒙古博物院中也把“三彩”译为“SanCai”。“三彩”指

文物釉面有三种颜色,应使用意译,译为“Three-color”或《中国

艺术史》卷三

[5]

中提到的“Tri-colored”。②“玉钺”译为“JadeYue”。此处“钺”被音译成了

“Yue”,钺是一种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圆刃可砍劈,也有玉

石制的钺,供礼仪、殡葬用。音译完全失去了这个名字本来的

意义。

1.3.2用词不当

有些文物译名和原名语义上有出入,这是翻译工作者用

词不当的问题。

例:①国家博物馆的罗马尼亚珍宝展中,文物“陶壶”被译

成“ceramiccontainer”。“container”意思是“容器,集装箱,货柜”,梅花古诗配画

这与“壶”不符。“壶”译为“pot”更恰当,因为“pot”意为“壶,罐”。②内蒙古博物院中文物“灰陶罐”译为“Graypottery”,“水

盂”译为“Waterjar”。

“pottery”意思是“陶土,陶制品,陶艺”,不能表达出“陶罐”

的意思;“盂”的英文释义是“abroad-mouthedreceptacleforholdingliquid”,而“jar”意为“罐子”,和“盂”不符。

③在国家博物馆的罗马尼亚珍宝展中,文物“四联带盖陶

碗”译为“Mult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贺知章 iplevessel”。

经查《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6]

,“ve刘大白 ssel”的一项释义

为“vessel:formal【正式】abowlorotheropencontainerforliq⁃uids”,可见“vessel”是包括“bowl”在内更广的概念。国家博物

馆的罗马尼亚珍宝展中,许多器皿、碗、水杯都译为“vessel”,首

都博物馆的古代瓷器展中,觚、托盏等也都译为“vessel”,这些

译法都不够恰当。④内蒙古博物院中,“龙泉窑龙岗纹瓷盘”译为“Celadon

largedishoflongquanware”。经查阅黄山书社出版的《中国艺

术史》卷三

[7]

,“窑”的译文是“Kiln”,而“同情的反义词 ware”指“商品,制品”,因

此“窑”应该译为“Kiln”。

翻译中语言的准确性极为重要。上述问题说明我国一些

博物馆内文物翻译的语言质量还不过关,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

关注,改正此类问题。

2结论

综上所述,文物名称翻译有各种问题,通过本文,笔者希望

这些问题能够引起注意并得以解决。文物具有展示和教育的

意义,是我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得体的翻译代表了国家

的形象,也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希望人们能重视文物名称

的翻译工作,提高我国博物馆文物名称翻译质量,为展现中华

民族文化的魅力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丁往道,吴冰.ABasicCourseinWriting(第三版)[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1:1.[2]林芸,吴静.江西省轨道交通站名英译规范化研究[J].江西:老

区建设,2016.[3]豆红丽.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模式初探[J].河南:郑州航空工

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65-168.[4]李开荣.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北京:中国科

技翻译,2001-11,14(4):10-13.[5]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史[M].安徽:黄山书社,

2009:卷三892.

[6]蔡剑锋.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一版)[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7]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史[M].安徽:黄山书社,

2009:卷三891.

142

更多推荐

文物的英文译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