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2013mba英语真题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仇恨的反义词)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语体多维度评价

徐鹏;罗博

【摘要】文章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采用多维度分析法,深度剖析了

《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本的语体特征,并以平行文献《美国国情咨文》为参照,比

较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在交互性/信息性、叙事性、指代明确/情境依赖性、说

服性、抽象性等五个指标维度上的水平指标,揭示其凸显高信息性,高指代明确性、

高说服性,低叙事性,书面色彩强烈的语体特性,并解释了其背后的成因,为今后政治文

献翻译提供了语体对等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9)012

【总页数】6页(P93-98)

【关键词】多维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语体特征

【作者】徐鹏;罗博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

北荆州43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一、引言

作为对外宣传的官方形式和重要渠道,政治文献自身不仅具备“传达贯彻党和国家

大政方针的重要职能,而且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

他国了解我国国情、方针政策、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1]

(P109)因此,政治文献翻译质量直接影响我国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输出,关乎国

家的国际形象。而作为我国政治文献的最典型且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其英文

译本为国际社会了解我国政府治国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提供了主要途径。因此,

在语言风格上,《政府工作报告》应该:第一,力求全面客观、用重要事实和数据

反应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所作的主要工作;第二,突出重点、突出重点问题和重点

工作,又兼顾其他方面,针对性强,有取有舍,有详有略;第三,文风朴实讲实情,

重实际。做到语言简练,减少一般性议论,体现朴实无华。[2]在翻译处理上,

其英文译本也应保留语言风格对等。而语体特征则是衡量翻译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国内学者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译本的语言研究多倾向于在翻译策略和词汇特色的

分析,且都集中于词汇分布、词汇密度、句子长度等一些汉字的起源 基本描述性指标考察,并

以对应的外国政治文献语言特征(如:《美国国情咨文》《俄国国情咨文》)作对比,

从而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及今后翻译的启示。陈建生比较了《政府工作报告》

和《美国国情咨文》的词汇特征,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书面语特征强烈。[3]

(P39)武广军将研究扩至句子层面,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词汇较难,句式偏长,

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低。[4](P118)二人均认为英译本翻译过程中应适当降低词汇

和句式难度,尽可能接近于本族语中同体裁的文本词汇特征,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接

受。这类基于词汇广度、密度,词性分布的结果在部分程度上能揭示一定的语言特

点。但语域变异的系统差异依靠个别参数的分析则是难以充分揭示,需要在一个更

系统全面多维度的框架内进行描述和定位。

二、研究设计

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话语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和发展方向。

语言数据可以大规模地收集起来进行自动、系统的统计分析。在这个趋势下,为了

弥补传统语域变异研究仅着眼于少数语言特征在方法上的不足,DouglasBiber借

助计算机通过对文本进行多变量统计,创立了多维度分析法。Biber从语言特征共

现入手,采用自下而上的文本驱动的方法,通过从LOB和London-Lund

Corpus两个语料库中选取了涵盖23种口笔语的481个文本,提取了67个语言

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因子分析,根据不同特征的因子载荷,归纳出六个维度,

分别为:交互性/信息性,叙述性/非叙述性,指代明确/场景依赖性,劝诱性/非劝诱

性,抽象性/非抽象性,即席信息详述。通过比较每个子语域的分值,验证了口笔

语没有单一绝对的分割界限。[5](P23)例如,同为口语体裁,交谈和演讲在交

互性上有很大的差异;私人信件是笔语,却如口语体裁般地显示出很大的交互性,

和场景依赖性。因此,Biber的口笔语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一次全面揭示了

口笔语对立的全貌。

借用该方法,本文拟将对我国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进行多维度语体

特征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在交互性/信息性、叙事性、指

代明确/情境依赖性、说服性、抽象性五个维度上呈现的语体特点以及与其平行英

文政治文献的语体差异。以此弥补前人学者在政治文献分析中局限于词汇层面、句

法层面的微观研究的不足,从语体角度为政治文献的翻译效果提供一个衡量。由于

多维度模型的应用可分为力求探索新语域而重建维度的完全型多维度研究和借用已

有维度作对比的非完全型多维度研究。鉴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政府工作报告》

的维度坐标,为了保证可比性,本研究利用Biber1988多维度模型作为参照依据,

属于不完全性多维度研究。

本文采用的标注提取分析软件为MAT1.3,有效地对各目标语言特征进行标注和

统计。为了规避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强烈的个人风格的影响,对比语料采用的是奥

巴马2016年《美国国情咨文》。此处年度因素对于语体特征的影响要远小于个人

风格的干扰。通过软件生成数据,整理后我们选取了十种常见的体裁作参照。

三、结果与讨论

从性质上来说,《政府工作报告》即属于政府文件,亦是一种针对全国人民的备稿

演讲,应当兼有两种语域的特征。本研究将着重看《政府工作报告》《美国国情咨

文》与该两类语域之间的比较。从五个维度的分值进行比较分析,软件生成分值结

果(见表1)。

表1《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各维度分值比较学术备稿.1-4.3

18.22.2维度2叙述性-4.79-2.870.4-2.9-2.65.90.3-

0.6-1.1-3.31.30.7维度3指代明确/情境依赖性12.653.55-

0.37.34.2-3.1-3.6-3.9-0.4-91.20.3维度4说服性

7.532.03八月十五的诗句有哪些 -0.7-0.2-0.50.91.5-0.31-4.40.30.4维

度5抽象性-0.35-1.190.64.75.5-2.5-2.8-3.2-2-

1.7-2演说维度1交互性/信息性-16.783.83-15.1-18.1-14.9

-0.819.535.317《政府工作报告》《美国国情咨文》新闻报道政府文件

论文小说私信面对面对话访谈广播即席演讲.6-1.9

此表列出了两种待考察体裁以及Biber推荐的包括新闻报道、政府文件、私信、面

对面谈话等十种参考体裁在五个维度上的具体分值,以下将逐一比较《政府工作报

告》和《美国国情咨文》在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一)“交互性/信息性”维度

表1中,第一维度“交互性/信息性”反应的是语篇的交际特征和信息传达两个功

能的强弱程度。一般认为,语篇的交际性和信息性是用来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重要

指标之一,交际性强的语篇通常往往伴随着信息性的不足,反之亦然,二者成互补

趋势。观察表1中《政府工作报告》的数值,发现其水平介于政府文件,和新闻

报道之间,负值-16.78说明其呈现极强的信息性,交互性欠缺。从内容上看,

我国的政府报告不仅包含对前一年的工作情况的总结,也包括对当年工作任务的归

纳,以及对未来国家建设的规划。其较高的信息性与政府文件的特征相匹配,符合

研究预期。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国情咨文》显示出较强的交互性,维度

分值接近备稿演说。

具体来说,与强烈信息性有关的语言特征包括:平均词长、名词化、介词、类形比、

修饰性形容词等二十余种特征,而与交互性密切相关的语言特征有个人动词、that

省略、一般现在时、动词do、第二人称等。由于该维度中考察的特征众多,篇幅

原因,在此只选取了载荷较强的、能较好反映交互性/信息性的部分语言特征计加

以展示(见表2)。

表2交互性/信息性维度特征频数(个/千词)个人动词that省略一般现在时动词

do第二人称《政府工作报告》10.41.226.10.60.2《美国国情咨文》交

互性特征14.42.789.22.75.8平均词长类形比%介词名词修饰形容词

《政府工作报告》信息性特征5.4552.25103.7231.4113.7《美国国情

咨文》4.365684.7202.268.4

从表2看出,在交互性特征一栏,《政府工作报告》的每个特征频数均低于《美

国国情咨文》,且每千词频数均不高,几乎保持在个位数,如:动词do只有0.6

个/千词,而第二人称使用甚至低至0.2个/千词;而在信息性特征类别上,《政府

工作报告》除了类形比率52.25%低于《美国国情咨文》的56%以外,其他各项

均超越《美国国情咨文》,尤其在于名词和修饰形容词的大幅度使用,每千词频数

多达231.4和113.7。

由此可以看出,与《美国国情咨文》相比,《政府工作报告》在各种特征上都显示

出较强的信息传递性,具有典型的书面语特征,尽管词汇变化程度略低于《美国国

情咨文》,但在阅读上的句式复杂程度仍高于《美国国情咨文》,阅读难度相对较

大。而《美国国情咨文》作为一种演讲,明显较多地使用现在时态的一般现在时,

第二人称,that省略,表现出更多的参与互动性,有一定的口语化倾向,符合其

演讲的特质。此结果验证了陈建生通过词汇研究得出的书面语特征强烈,阅读难度

大的论断。

为了更加细致地展晏子使楚小古文朗读 示语言特征区别,以下分别从《政府工作报告》(例1)和《美国

国情咨文》(例2)中各选出一段内容相似介绍医疗保障的文本进行对比:

例1Wewillincreasebothgovernmentsubsidiesforbasichealthinsurance

forruralandnonworkingurbanresidentsfrom4宋光宗赵惇怎么读 20to450yuanperperson

perannumandpersonalcontributions,andwillexpandthescop胆怯的反义词是什么 eofthis

insurancetocovermoremedicines.Wewillacceleratethebuildingofa

nationwideinformationnetworkforbasichealthinsurancesothathealth

carecostscanbesettleddirectlywhereincurred.Wewillimprovethe

majordiseaseinsurancesystemandincreaseinsurancebenefitsfor

subscribers.

例2That’swhySocialSecurityandMedicarearemoreimportantthan

ever.Weshouldn’tweakenthem;weshouldstrengthenthem.Andfor

Americansshortofretirement,basicbenefitsshouldbejustasmobileas

everythingelseistoday.That,bytheway,iswhattheAffordableCare

Actisallabout.It’saboutfillingthegapsinemployer-basedcareso

thatwhenyouloseajob,oryougobacktoschool,oryoustrikeoutand

launchthatnewbusiness,you’llstillhavecoverage.Nearly18million

peoplehavegainedcoveragesofar.Andintheprocess,healthcare

inflationhasslowed.Andourbusinesseshavecreatedjobseverysingle

monthsinceitbecamelaw.

对比例1、例2文字,可以明显地发现例2含有更多的交互性特征(划线部分),比

如缩写、第二人称、一般现在时的使用。该类特征在例1段落文字中均未出现。

例2中,奥巴马总统不停地使用you,显示出和听话人对话的特征,缩短了与听

话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之间相关性和交流性。缩写that’s,

shouldn’t,you’ll的使用更显示出一定的口语性特征,亦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例2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也表现出即时即刻的对话性。而进一步观察作为信息

性指标之一的修饰性形容词(例1斜体部分),可以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远

超过《美国国情咨文》,通过文字的压缩,显示出较高的信息密度,而《美国国情

咨文》结构上较为松散。以上细节特征证明了《美国国情咨文》的语篇结构较为松

散,口语性强,交互性高。而《政府工作报告》句子结构较为复杂,信息整合度高,

语体比较正式,书面化程度较高。

(二)“叙事性/非叙事性”维度

表3叙事性/非叙事性维度特中秋节怎么画 美术 征频数(个/千词)过去时第三人称代词完成时公众动

词复合否定《政府工作报告》叙事性特征14.651.81.60.4《美国国情咨

文》13.916.83.24.41.5

“叙事性/非叙事性”维度区分的是动态的叙事性语篇和静态的说明性语篇。如表

1中小说、即席演讲,因包含很多成分的经历故事、事件发展描述因而显示有较强

的时空变换的动态叙事性,而政府文件、学术论文、广播则多为解释说明性内容,

缺乏故事性而叙事性降低。由表1可见,这一维度上《美国国情咨文》维度分值

-2.87,几乎接近于政府文件-2.9,叙事成分较少,体现在相关语言特征较

低的使用频数上。而如表3所示,《政府工作报告》因更低频率地使用第三人称

代词(5个/千词)、完成时(1.8个/千词)、公众动词(1.6个/千词),复合否定

(0.4个/千词)等语言特征而使得非叙事性质更加明显。比较例1和例2可以发现,

例2《美国国情咨文》中大量使用it,表示某一事物不停地被提及,对它进行了扩

展的叙述,而例1中的代词只有we。例1中的时态单一,基本上以“will+动词

原形”的谓语完成整个段落,而例2中多次使用到了现在完成时态,强调了某事

件发生对事后影响,显示了相对较强的叙述性。

(三)“指代明确/场景依赖性”维度

表4指代明确/场景依赖性维度特征频数(个/千词)从句短语连接结构名词化《政

府工作报告》WH宾位从句WH主位从句介+WH0.60.222.666.6《美

国国情咨文》0指代明确性特征0.240.37.622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政府

工作报告》0.83.9《美国国情咨文》场景依赖性特征5.72.7

巨大的差异还体现在维度3和维度4上。由表1中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

呈现出极强的指代明确性,维度分值高达12.65,远远超越其他任何一种语域,

高出指代明确程度最高的政府文件5.35分。该维度的高分值预示着语篇内容详

尽、指代明确。其理解不依赖于场景、环境等非语言因素。

高指代明确性主要通过WH-关系从句、短语连接结构以及名词化来体现句子、

语篇内的明确关系和所指。作为政府文件中地位至关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不论

编写或是翻译上都具有着撰写细致,内容具体,阐释明确,受众广泛,且不受空间、

时间等环境的约束的特性。由表4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名词化频数高

达66.6个/千词,而短语连接结构高达22.6个/千词,远远高于《美国国情咨

文》的22个/千词和7.6个/千词。大规模使用名词化及短语连接结构增加了句

子长度和复杂度,使得整个语篇书面化程度加深,阅读难度加大。比如,例1中

的ruralandnonworkingurbanresidents;improvethemajordisease

insurancesystemandincreaseinsurancebenefitsforsubscribers等短语并

列结构将地位相仿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而诸如thebuildingofanationwide

informationnetworkforbasichealthinsurance的名词化结构也通过介词更加

清晰表明了几个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反观口语化程度相对较强的《美国国情咨文》,因其在短语连接结构和名词化等特

征上使用程度较低,分别只有7.6个/千词和22个/千词,进而增多了时间状语、

地点状语等以辅助场景的指代,以及WH主位从句来明确人物关系的属性,如例

3(划线部分为时间状语,斜体部分为WH主位从句)。

例3Eachtime,therehavebeenthosewhotoldustofearthefuture;who

claimedwecouldslamthebrakesonchange;whopromisedtorestorepast

gloryifwejustgotsomegrouporideathatwasthreateningAmerica

undercontrol.

(四)“说服性”维度

表5说服性维度特征频数(个/千词)不定式预期情态动词义务情态动词可能性情

态动词条件从句规劝性动词分裂辅助词《政府工作报告》说服性特征25.7

24.8610.15.83.8《美国国情咨文》26.85.22.66.33.64.2

2.6

“说服性”维度代表的是语篇具有明显的劝说性和议论性。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情态

动词、不定时、条件从句、规劝性动词的使用来体现。作为政府文件,《政府工作

报告》的高说服性令人吃惊,高达7.53。而政府文件和备稿演讲的维度分值也

只有-0.2和0.4。一般来说,作为客观的政府文件、新闻报道都不具有劝说性,

即便是演讲,也只呈现微弱的劝说性。具体由表5可以看出。通过分析可以看到,

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能性情态动词和条件从句使用频率分别只有1个/千词

和0.1个/千词,均低于《美国国情咨文》,但《政府工作报告》高频使用维度

载荷度较大的预期情态动词(24.8个/千词)和义务情态动词(6个/千词),直接拉

高了语篇的规劝性特征。表现出我国政府在国家建设管理中显示出明确的方向和决

心,故而用词中,“必须”“要”“应该”的指导性、建议性语句较多,分以

“must”“should”处理,并且对未来局面的趋势判断会导致will等预测性情态

动词的增多,因而直接造成了说服性的陡增。

(五)“抽象性”维度

表6抽象性维度特征频数(个/千词)连接副词无主被动分词状语+by被动态过去

分词后置定语《政府工作报告》抽象性特征0.79.90.20.72.5《美国国

情咨文》0.84.70.80.20.5

同样作为政府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并未体现很强的抽象性,表1中显示其维

度分值只有-0.35,和《美国国情咨文》-1.19差异不大,远低于政府文件

4.4的分值。一般来说,高抽象性的语篇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弱化主语,多使用

无主语句、被动语态,此类语篇,多为专业性强的学术说明文本。而《政府工作报

告》和《美国国情咨文》毕竟是属于面对全国人民的演讲,考虑到这一特殊形式和

受众群体,在抽象性上高于广播,略低于新闻报道,符合其内容属性。进一步观察,

如表6所示,与《美国国情咨文》相比,《政府工作报告》更倾向于多使用无主

被动态(9.9个/千字)和过去分词后置定语(2.5个/千字),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中祈使句的翻译策略造成的。

四、结语

通过各个维度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大致勾勒出一幅《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在语

体特征上的框架:高信息性,高指代性、高说服性,低叙事性,书面色彩强烈,在

维度1、2、3上更接近于政府文件,而只在维度五“抽象性”上更接近备稿演讲,

文本理解和阅读难度较高。而作为对等文献的《美国国情咨文》书面色彩较弱,只

在维度2叙事性上接近政府文件,在维度1、3、5更近似于备稿演讲,阅读和理

解难度较低,听众和读者便于抓住主要信息。两篇文献除了在抽象性维度上较为接

近以外,其余四个维度的差异都较为明显。弥补了前人试图仅依靠词汇层面揭示二

者文体差异的不足。

此外,两文献虽在地位上对等,但实际内容和文体风格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按本文

分析结果,可以大致分属政府文件和备稿演讲两个类别,并不能因其相似的地位而

混为一谈。作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其语体风格应与原文看齐一致。政治翻

译必须紧扣原文,不得任意增删。[6](P20)而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本身就具

有政府文件至高无上的严肃性和正式性,而接近于备稿演讲的《美国国情咨文》则

需要有一定的演讲特质,这也反映了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 美两国不同的政治文化。一味地强调通过翻

译上的策略来拉近二者的语体风格,缩小差异,笔者认为这将使得译文脱离原文文

本特征,从而丢失本应传达的严肃性和正式性,以及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色彩。

政治文献的话语研究有着长久蓬勃的生命力,而对《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特殊文献

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验性地采用多维度研究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在

方法上充实了前人对政治文献语言特点的研究。因为篇幅有限,未能详细剖析全部

语言特征的差异,也未全面比较与各个参照体裁的差异,且样本的选择也只局限在

单篇样本的考察。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致力于扩充语料,从单篇个案分析扩大至

历时性研究,揭示某一特定政治文献跨时期的文体嬗变,以及不同政治文献文体的

内部变异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小萍.中国党政热点词汇英译[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6.

[2]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产生的[EB/OL].(2014-03-08)[2017-09-

10].www.gov.cn/xinwen/2014-03/08/content_2633170.htm.

[3]陈建生,崔亚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词汇特征研究[J].当代外语

研究,2010,(6).

[4]武光军.基于语料库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语体特征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报,2014,(4).

[5]Biber,D.VariationacrossSpeechandWriting[M].《忆江南》古诗全文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8.

[6]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

更多推荐

评论的英文译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