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的英文翻译英古诗赏析大全50字 语怎么说-this is love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seno)
9科技英语的语篇功能与翻译
科技英语的语篇功能与翻译
张志强
⼀、语有变体
多年来,译界对翻译的实质、标准等问题⼀直存有分歧,究其原因,除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论者观察分析的⾓度、⽅法、侧重
点不同外,还有所译语料的青岛 多样性。⼈们在谈翻译时,实际上常常是在谈各⾃⼼中、笔下的⽂学作品或是产品说明的翻译。随着
现代语⾔研究的深⼊,⼈们越来越感到了把⼀种语⾔按语域或语体来加以区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卡特福德在其《翻译的语⾔
学理论》⼀书中指出,“⼀种语⾔”是⼀个太过宽泛、纷杂的概念,它对于语⾔描述、⽐较或教学等的研究都不实⽤,必须划分出⼀
种语⾔的若⼲变体分别加以探讨才⾏。刘宓庆先⽣在其《⽂体与翻译》⼀书中,将英语划分成六种⽂体:新闻报刊、论述、公
⽂、描述与叙述、科技和应⽤⽂体,在按语体对翻译进⾏分类研究⽅⾯,做了极有意义的尝试。彼特?纽马克在其《翻译教程》
中,按照⼀些语⾔学家对语⾔功能的划分,将⽂本划分为三类;第⼀类是⽤来表达情感的,主要有抒情诗、⼩说、戏剧、政治演讲、
⾃传、散⽂、私⼈信函等;第⼆类是⽤来传递信息的,其中有教材,科技报告、报刊⽂章、科研论⽂等;第三类是具有呼唤祈使功能
的,包括通知、说明书、⼴告、宣传册、劝导性⽂章及通俗⼩说等。纽马克同时指出,⼀个⽂本的功能很少是单⼀的,甚⾄多数⽂
本是三种功能皆有的,但其中必有⼀种是最为突出的。如果按话题(topic)来分类的话,那么所有的⽂本⼤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
⽂学,(2)公⽂,(3)科技。当然,纽马克的分类不尽合理,其他学者还有不同的分类,这⾥不⼀⼀提及。总⽽⾔之,英语已不再是“⼀种
英语缝的拼音 ”,⽽是English2
es。英语随着话语范围或⽈语场(fieldofdis2
course)话语⽅式或⽈语式(modeofdis2course)和话语⽤意或⽈语旨(tenorofdis2course)的不同,产⽣出了不同的语域和
与之
相对应的语⾔变体,这些语体各有其语⾔特征,翻译时必须对这些特征有所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实现语际意义转换,达到功能对
等,更好地发挥译⽂的作⽤。
⼆、科技英语
科技英语,EnlishforScienceandTech2nology,t谓之technicalEn2hglish,ey谓之Scientific
Eng2lish,它是英语的科技语体,普遍认为它是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诞⽣于本世纪50年代。但什么是科技英语呢?《中国翻译》
在1994年以前,还将⼀些研讨经贸翻译的⽂章置于“科技翻译”栏⽬下,⽽以后⼜将经贸翻译另列专栏,可见对它的界定我们并⾮⼀
直很清楚。刘宓庆先⽣在谈到科技英语的⽂体范畴时指出,它可以泛指⼀切论及科学和技术的书⾯语和⼝语,包括科技著述、论
⽂、报告、各类科技情报、科技实⽤⼿段的结构描述和操作描述,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会议、交谈的⽤语以及有关科技的影
⽚、录相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等等。笔者认为,这种界定似乎仍显宽泛,还是将“论及”改为“专论”的好。此外,让我们将注意⼒集中
在书⾯语上,因为书⾯语与我们这⾥所谈的笔译关系最为密切。那么,科技英语书⾯语有何特点呢?或者按照韩礼德所说,有何语
域标志(registermarker)呢?
从词汇、语法和修辞⽅⾯对科技英语加以分析鲁滨逊漂流记好句摘抄 ,其特点可概括如下:(1)专业术语较
8?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echnology1997No.3
多。说术语多,是相对于其它⽂体⽽⾔的。其实,普通词汇或⽈共核词汇据统计占整个词量的85%左右,纽马克认为,术语通常只占
⽂章的5~10%。(2)单词或词组的意义常有别于⽇常⽣活中的意义,且在不同学科中含意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如work在⽇常⽣
活语中⼀般指“⼯作”,⽽在物理学上则指“功”;frame⼀词在机械原理中可作“机架”解,⽽在电讯技术中则⼜作“帧”或“镜头”等。(3)
词形⼀般较长,且多源于希腊或拉丁语词汇。据美国科技专家n统计,⼀万个普遍语汇中,约有46%源于拉丁语,7.2%
源于希腊语,在科技英语中,专业性越强,这种⽐率越⾼。此外,源于希腊或拉丁语的前、后缀,尤其是源于拉丁语的,有极强的构词
能⼒,以semi2,auto2,2able,2ment,2ion等构成的词随处可见。(4)多复合词。如radiopho2tography⽆线电传真、anti2arm
oured2fight2ing2vehicle2missile反装甲车导弹等。(5)多缩略词。如cpd(compound)化合物,FM(fre2quencymodulation)
调频,TELESAT(telecommunicationsSatellite)通讯卫星等等。(6)多名词化结构。为使⾏⽂简洁,表述客观、精确,科技英语
中有显著的名词化倾向,即多⽤能表⽰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或起名词功⽤的V2ing形式。如thetransmis2sionandrecepti
onofimagesofmovingob2jectsbyradiowaves通过⽆线电波发射和接收活动物体的图像,illuminationintensitydeterm
ination照明强度测定,computerpro2grammingteachingdevicemanual计算机程序编制教学装置⼿册。(7)多使⽤第三⼈
称,尽量避免使⽤第⼀或第⼆⼈称,如要⽤第⼀⼈称的话,也是⽤复数weus,尤其是在⼀些科技教程⾥,这样可使叙述更显客观,更
少主观⾊彩。(8)动词时态多⽤⼀般现在时和完成时,因为前者可较好地表现⽂章内容的⽆时间性,说明那些科学定义、定理、公
式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成⽴;后者则多⽤来表述有发现或已获成果。(9)多被动语态。总的来讲,英语使⽤被动语态⽐汉语
多,在各种⽂体中都是如此。学者们通常认为被动态的使⽤在科技英语中⽐在其它⽂体中还要多。如据JohnS描写秋天景色优美诗句 wales统计,其谓
语动词的⾄少三分之⼀是被动态。Quirk也说在科技英语中被动态的使⽤率要⽐主动态⾼出⼗多倍。当然,统计材料和范围的
不同,得出的数据也就不同,但被动态能较好地服务于科技英语的表述则是⽆疑的,因为被描述的主体通常是客观事物或现象。李
照国先⽣曾在《也谈科技英语的新趋势》⼀⽂中,指出科技英语中主动态正逐步取代被动态,但不管是否确实如此,从另⼀⽅⾯看,
它却恰恰印证了传统上科技英语中被动态多这⼀特点。(10)多动词⾮谓语形式作同是天涯沦落人 状语或定语。这⼀特点与名词化⼀样,可以将句
⼦压缩为短语,使句⼦更为简洁紧凑。
(11)多长句。虽然有⼤量的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或悬重结构等来压缩句⼦长度,但为了将事理充分说明,论者常不得不写出⼀
些很长的句⼦,多达五六⼗个单词的句⼦在科技⽂章中并不稀奇。(12)很少⽤暗喻。科技英语⼀般不⽤暗喻、夸张等修辞⼿法,
即使⽤,也是⼀些普通读者都很熟悉且深明其义的,因为科技英语重在说理和传递信息,所以描述愈清晰愈好。
总之,科技英语崇尚严谨、客观和清晰,⾏⽂追求简练,说理逻辑严密,⽤词平易精确,长句长⽽不乱,叙述反对晦涩浮华,避免个⼈情
感的渲染,修辞也以平实为范。虽然有⼈⼒主摆脱科技⽂体的所谓因袭之风,虽然它在发展中也在⽂风上表现出了⼀些变化,但其
基本特征没变。纯粹的科技⽂体是没有的,正如纽马克所说,⽂本的功能很少是单⼀的。科技⽂章也有某些表情功能,甚⾄有⼈不
再回避主观⾊彩,表述有某些⽂学化倾向,但从整体上看,它是以传递信息为其主要功能的。⽂学是以情感为中⼼的,所谓emoti
on2centred,⽽科技⽂章却是以客观事物为中⼼
9
的,是object2centred,concept2centred.
三、科技英语的翻译
科技英语翻译的难点,⼀般⼈都认为是术语的翻译。科技英语在语法上与其它语体⽆甚差异,即使有长句,仔细分析仍能理解句构,
让译者为难的常常是专业知识的⽋缺和术语译名的定夺。⼀般来说,术语有以下译法;⼀是沿⽤约定俗成的译名。但若这种约定
俗成有明显错误或不合适处,译者可抛开重译,并加注以说明。这种例⼦已有许多。如base在化学中旧译“盐基”,新译“碱”;
ladanum有些词典上译作“劳丹酊”,⽽事实上却应是“岩蔷薇树脂”或“岩蔷薇胶”。⼆是新术语的翻译。译者常苦于找不到对等译
名,⽽最终选择了⾳译。其实⾳译,单纯⾳译,是下下之策,有些学者认为⾳译等于不译。如定要采取⾳译,则务必在译⽂外加注解有关秋天的古诗大全
释。纽马克认为,对于某些新术语,译者可⽤⼀个描述性的术语代替,即对原语中的术语加以描述解释,使译语看上去不太象⼀个正
式术语但⼜译出了原术语的基本意义。他举例说如果要将dismicrobismomurino译成英语,译语可以是“acuteinfestation
bymicrobes,duetoratfleas”(由⿏蚤引发的急性细菌传染)。纽马克的建议不失为⼀种办法,但如能根据⼀词的专业所属,新创⼀
个能够达意的较为正式的术语则为上佳。其次,也可采取⾳意兼顾的译法。如将reserpine译作“利⾎平”。
术语的使⽤原则是⼀名⼀指,尤其是在同⼀学科⾥,但事实上,就连BSI(BritishStandardsInstitution)所制定的术语在⼀个领域
⾥就可能有多个所指,在不同的领域⾥其所指也许更多。虽然原语中就存有⼀名多指现象,汉译时还是要遵循⼀名⼀译原则,必须
搞清楚⼀个术语在某⼀特定专业中的意思和上下⽂中的意思,考虑术语所在的⼤语境和⼩语境,给出⼀个恰当的译名。对于⼀些
⽣活中常⽤的词或词组,则应格外⼩⼼,注意它们在科技英语中的特殊意义。
源于希腊或拉丁语的词汇,⼀般都较为正式,所以原则上都应译为同样正式的语汇,如phlegmon就译“蜂窝织炎”,phlebology就
译“静脉学”。事实上,因为科技英语中⼤都为专业⼈员所写,阅读对象也多为专业⼈员,所以译语的正式程度应是较⾼的,⼀般情况
下AIDS应译“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ny2lon应译“聚酰胺纤维”,⽽poliomyelitis应译“脊髓灰质炎”。但是,原⽂的正式程度也
是有差别的,纽马克就将科技英语词汇分成三个层级:(1)学术性,主要⽤于学术论⽂中;(2)专业性,专业⼈员使⽤的较为正式的词汇;
(3)通俗性,⾮专业⼈员、普通⼈等熟悉的词汇。如conjunctivitis较为正式,应译“结膜炎”,⽽指同⼀种病症的pink2eye则较为通
俗,应译“⽕眼”或“红眼病”;diarrhea“腹泻”,⽽theruns则可译为“拉肚”,这样,译语在正式程度上也就与原语有了对应。此外,如果考
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和⽂化层次(纽马克将读者也分为三类:(1)外语专家,(2)受过教育的多才多艺者,(3)⽆知者)译⽂在⽤语正
式程度上也应有所调整。如为普通读者计,则不管原⽂⽤语⼗分正式还是科普类较为通俗,译语都应是正式程度较低的,前⽂所讲
的AIDS可译为’爱滋病”或“艾滋病”,nylon可译为“尼龙”或更好⼀些“尼纶”,⽽po2liomyelitis则可译为“⼩⼉⿇痹症”。
对于缩略词,最好将意思译出,⽽不要⾳译或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如APC就应译为“复合阿斯匹林”,maser(microwaveamplifi2
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就不应译为“脉 ”,⽽应译“微波激射(器)”。
科技英语中的被动结构,应视汉语表达习惯,或保留或转变为主动语态。为叙述的客观准确起见,能保留的要尽量保留。英语被动
态句⼦分为两类,⼀类带有施事者,⼀类不带,后者如要在译时变为主动结构,则须找准动作的执⾏者。
对于有较多短语或从句的长复合句,译
1
英⽂商务信笺设计中的翻译格式
东南⼤学 李 鲁
纵览英、美等国使⽤的各类商务信笺,不外乎有这三种基本规范模式:a)简式(simpleform);b)次简式(sub2simpleform);c)繁
式(complexform)。①其实,略作检索则不难发现,中⽂商务或公务信笺⼤致也可归为上述这三种基本模式,与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啊 英⽂版本基本对
应(见后⽂实例)。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的“对应”仅指在信息(即指信笺上印有的公司名称、地址等信息)种类和信息量⽅⾯的对
应,⽽并⾮指信息安排格式上的对应。略作⽐较可见,中⽂和英⽂商务信笺的规范格式显然有别,尤其是次简式和繁式类型(见后
⽂实例)。因此,设计英⽂商务信笺时,应对格式安排加以变通。
现将设计英⽂商务信笺惯⽤的简式、次简式和繁式这三种基本模式的⼀些常⽤类型的翻译格式分述如下:
⼀.简式
此类英⽂商务信笺的特点是,其上印有的信息极简,格式亦简。所含信息⼀般仅为公司或部门名称,并通常还加注上所在国、州
(省)或市的名称。公司或部门名称⼀般印在信笺的正上⽅或在左右两边上⽅(近年来,在英、美等国的商务信笺上多半趋向印在
正上⽅,即笺头居中)。②
从信息对应上来看,未注明详细地址和其它通讯途径的便笺式中⽂商务或公务信笺,较适合于按简式进⾏其英⽂版本的转换设
计。且看实例:③
者应分清其主⼲,理顺逻辑关系,分别采取顺
译、逆译或分译(有时是剪不断,“理”必乱)之法,对此他处已有论述,加之篇幅限制,这⾥不赘。
关于科技英语,还须指出的是,并⾮所有的原⽂都写得⼗分规范,作为译者,应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尽量使译⽂明⽩晓畅,⽽不应
死跟原⽂(作者),使所译“忠”⽽不达,起不到传递信息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英语有其⾃⾝的语场、语式和语旨,有其⾃⾝特点,其主要功能在于传递科技信息,译者应⾸先确保原⽂信息的传
递,其次在句式安排及⽤语上,全⾯考虑英汉两种语⾔的结构差异及习惯表达⽅式,考虑原语的正式程度和译语读者或顾客的层次
及要求,尽量使译⽂平实、明晰,信息度和明晰度应是衡量科技翻译优劣的主要标准。
主要参考书⽬
ewmark,1988,ATextbookofTransla2
tion,Prentice雨巷原文朗诵及拼音 HallInternational(UK)Ltd.
2.刘宓庆,1986,⽂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胡壮麟等,1大林寺桃花古诗意思讲解 988,语⾔学教程。北京⼤学出版社。
4.韩其顺等,1990,英汉科技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正坎,1987,科技英语翻译⽅法。科学教育出版社。
6.王 册,1985,科技英语翻译技巧。⿊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杨枕旦,1986,科技术语译名的统⼀问题。《中国翻译》第4期。
8.曹建新,1994,纽马克新词翻译观。《中国翻译》第3期。
9.李照国,1993,也谈科技英语新趋势。《中国翻译》第5期。
1
1
上海科技翻译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echnology1997No.3
更多推荐
Comm是什么意思m在线翻译读音例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