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死的英文译语怎么说-justin chatwin
2023年4月3日发(作者:d d d)
从词典比较看英文语言学术语的汉译
i=r
对于大多数语言研究者特别是初学者来说,语言学词典的
作用毋庸多言。考虑到目前国际语言学经典著作一般采用英文
撰写即使少部分其他语言撰写的经典著作也大多译成了英文,
英汉语言学词典对于国内大多数语言学者来说几乎是必备的工
具书。笔者案头目前就有如下4本英汉语言学词典:
词典一:沈家煊翻译的《现代语言学词典》[1](原著为
David
Crystal的ADictionaryofLinguisticsand
Phonetics,4th,Blackwell出版社1997年出版)。
词典三:杨信璋编译的《牛津英汉双解语言学词典》
[3](原著为ws的OxfordConciseDictionaryof
Linguistics,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这4本词典代表了目前国内英汉语言学词典编译的现状
①,
遗憾的是,对于它们的编译质量以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语言
学界却尚无论及。本文选取了240个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语言
学词汇按照编、译性质的不同,将4本词典分成两类进行对照
比较,以期
分析两类词典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笔者还将每本词典分
别和其他3本词典进行比较,进而指出每本词典各自的优点
和不足
词典二:劳允栋编写的《英汉语言学词典》[2]。
词典四:戴炜华主编的《新编英汉语言学词典》[4]。
结语部分对目前语言学术语译名的混乱状况提出反
思。
二分类比
较
词典二和词典四由作者自由选择词条和编排释义,本文
称
之为“编类词典”;词典一和词典三译自英文原著,本文称
之为
译类词
典”。
1.编类词典的特
点
编类词典的优点是词汇量大。在笔者分析的240个语言
学词
汇中,下列22个词汇在编类词典中可以找到,而在译类词典
中却
没有收
录:
accompaniment、
adjectivisation
、
adverbialisatio
n
cessative、continuative、
debitive
、entity、
identifier
immediatefuture、implicative
verb
、
ingressive、
intentionality、ligature、material、nonpast、
proximity、
relator、repetitive、simile、sociative、
sublative
terminative
。
列9个语言学词汇在译类词典中可以找到,而编类词
典却
没有收
录:
adposition、centrifugal、completive、converb、
distal
demonst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 rative、irrealis、purposiv四年级诗歌大全100首 e、
superessive、
transitiviser
。
译类词典未收录词汇数量是编类词典的2.44倍。编类词
典
作者有较多的选择自由,因而所收录词汇量比译类词典更
大。译
类词典需要忠于英文原著,译者自己无法选择词汇的数量。
编类词典的缺点是选词不尽合理,这一点在词典二中体现
得尤为明显(下文有专门论述)。语言学词典词条的选择有赖
于编者对于语言学文献的词频统计,在这方面国内语言学界与
欧美语言学界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类
词典的词条选择,导致编类词典在词条选择的合理性方面比不
上有英语词典
作为参照的译类词典。
2.译类词典的特点
和编类词典相比,译类词典的优点在于译名的准确性、新
颖性,缺点在于所收词条数量较少。
1)译类词典的优点
(1)译名更准确。
例如paucal通常表示涉数范畴,马修斯(Matthews)[5]
将
paucal解释为“用来表示与大数量个体相对的小数量个体的屈
opposedtoalargenumberofindividuals);
等人[6]将其解释为“用来表示少量物体的数的下位范畴”
(subcategoryofnumberforindicatingasmallnumber
paucal译为“三数,少数”,这个
译名很
容易和数词“少数”混淆,在使用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词典
四中paucal译为“几个”,作者明确指出这是一个“指数范
畴的子集”,不过在普通读者看来,这还是不像一个表示数范
畴的语言学名词。编类词典的两种译法都不如译类词典的“少
量数”译法那样准确易懂。
折用法等”(inflection,
inreferringtoasmallas
特劳特(Trauth)
ofobjects)。词典二中
perfect和perfective是一对非常容易混淆的语言学概
念。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perfective表示体概念并无争议;而对于
perfect到底表示时概念还是体概念却存在争
议。
意义上一般表示时概念,国内语言学界通常译为“完成时”,
不
过也有学者将perfect译为体概念,例如陈前瑞就把perfect
译为“完成体”[7]。针对这种争议,劳允栋在词典二中分
别标出
perfectaspect和perfecttense两个词条,并且分别解释为
完成体”和“完成时态”,这种将争议明晰化的做法值得提
倡。问题是作者在解释perfective词条的时候采用了同样的做
法,将perfectiveaspect也译为“完成体”,并且将
perfectiveaspect和perfectaspect完全等同,这样的做法
就值得推敲了。
严格说来,perfective所表达的完成体用法其实是一种词汇层
面的用法,例如汉语“吃完”就表达了词汇层面的完成体用
法;perfect所表达的完成体实际上是一种句法层面的完成体,
相当于英语“Ihavefinishedmyhomework”所表达的含
义。为了区别起见,陈前瑞在将perfect译为“完成体”的
同时将
perfective译为“完整体”[7],劳允栋则没有进行类似的区
分。
戴炜华把perfect和perfective均译为“完成体”,并且不
对者进行区分,这种做法和劳允栋同出一辙。与此形成中秋节诗句有哪些 对照的
是译类词典中沈家煊和杨信彰分别将perfect和perfective
译为
perfect传统
完成时”和“完成体”,两本词典都对这两个词汇进行了正
确的区分。
语言学中的punctual通常是体用法,马修斯将punctual
定
义为“表示动作等在无法再分的瞬时发生的(体)”([aspect]
markinganaction,place
oftime)[5];特劳特等人认为punctual主要显示“情景的突然
变化”(asuddenchangeinthe
situation),explode(爆炸)、find(发现)
都是表示punctual的动词。劳允栋将punctualaspect译为
“断续体”;戴炜华则在词典四第68页译成“中断体”、第
686页译成“一次体”。两本词典都没有译出punctual
aspect的瞬时性特征。相比之下,沈家煊在词典一中将
punctual译为“瞬间体”;杨信彰在词典三中译为“瞬间
的”,并且在词条解释中明确其“体”(aspect)用法,两者
的翻译更符合punctual用法的本义。
(2)收录词汇更新颖。
笔者发现在240个语言学词汇中下列新词在词典二和词典四中
难觅踪影,在词典一或词典三却可以找到:
converb简约动词,即动词的简约形式,无时态变化,用
以引导状语从句;
realis现实情态,用于表示认识情态,即一个命题被强
断定为真,并且说话人随时可以用证据或论据来支持这一断言
atanundividedmoment
例如英文
译类词典中词典一参照了克里斯特尔
(l)的A
DictionaryofLinguisticsandPhonetics,
词典三参照了
OxfordConciseDictionaryofLinguistics
。作为国际语言学
界广为推崇的语言学词典,这两本词典能够将国际语言学最新
汇收录其中,这也决定了词典一和词典三所收录词条的新颖性。
adposition介词(置词),包括前置词和后置词;
superessive在上格,表示位置在上面或者上方;
transitiviser及物化词缀,表示及物动词源于不及物动
词的标记。
2)译类词典的缺点
如前所言,词典一和词典三主要参照了英美的某些语言学
词典,受这些语言学词典的限制,译类词典所收录的词条数量
明显
少于编类词典。词典一收录主词条1400个,加上释义中包含的
1400个黑体术语和1200个加引号的特殊名词,词典一一共对约
4000个术语进行了说明。词典三收录词条3000多个,加上释义
中包含的黑体术语,术语总数约为4000个。相比之下编类词
典所收录的词条则多了许多,其中词典二收录词条7800余
个,词典四
也收录词条约7500个。译类词典所收录的词条数大约是编类词
典的一半。
三单个词典的特点
1.词典一
词典一的译名准确而新颖,作者对于语言细节的把握尤其
值得称道。
例如语言学词汇adversative通常用在复句的分句之间表
示转折关系,马修斯将adversative解释为“表示对照的形式
或结构”(aformorconstructionmarkinganantithesis)[5]
据此,杨信彰将adversative译为“表示转折的”,“形式或
结构”的含义在译名中无法体现,稍微偏离了源语言词典的本
意。
劳允栋并未单独列出adversative语言项,将adversative
conjunction语言项解释为“转折连词”;戴炜华则将
adversative译为“转折词”。两位译者都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
性:能够表达转折关系的语言形式不仅仅是词,短语甚至更高的
语法单位同样可以表达转折关系,邢福义就曾列举汉语中“不但
不”这样的“跨语法单位的非完整形式”表达转折关系的语例
[8]。
词典一虽然是4本词典中完成时间最早的,但是关于
adversative的解释却比其他3本词典更准确。沈家煊将
adversative译为“转折语”,并且指出可以充当转折语的语言
成分除了通常所说的连词之外,还可能是介词(如英语的
except)
和状语(如英语的ontheotherhand)。与另外3本词典相
比,
词典一的解释更准确,更全面。
continuous是一个很常见的语言学词汇,劳允栋译为“持
续体”;杨信彰译为“进行体”;戴炜华译为“进行体”。三
位译者都忽略了continuous的时用法,网络词典Wikipedia
指出,某些语言,例如印地语和意大利语中,存在“进行时”
(continuous
tense)的用法。4本词典中只有沈家煊注意到这一细微之处,
并准确地将continuous译为“持续体/时”。
再如,马修斯指出oblique通常表示“伴随动词出现的非
主语或宾语(也非主语、宾语同等成分)句法成分”(any
syntacticelementaccompanyingaverbwhichisnota
subjectorobject,ortheequivalent)[5]
接格”;杨信彰译为“间接的”“间接成分”;戴炜华译为“间
接格”。沈家煊则译为“旁格”。“旁格”的译法更简洁新颖目
前已为大多数语言学者所接受。
如果说词典一尚存在不足的话,那就是其词汇覆盖的广
度。
前面已经指出,词典一的英文原著是克里斯特尔的A
DictionaryofLinguisticsandPhonetics。沈先生在“译者前
言”中也指出,克里斯特尔所指的语言学应该是和语音学并列
的狭义语言学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广义语言学有较大的差异,只
是考虑到国内习惯,译者才把词典定名为《现代语言学词典》,
因此词典一虽然名称上是语言学词典,其语言学词汇的选择和
其他语言学词典肯定存在较大的不同。我们发现在我们所选的
240个语言学词汇中词典一独缺的词汇达到21个,几乎占了所
统计词汇总数的十分
之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词典三独缺的词汇只有2
个(anterior、
connective),词典四独缺的词汇只有1个(postessive)。
2.词典二
前面提到,词典二收集词条7800多个,词条数居4本词典
之
。劳允栋译为“间
个,分别是accompaniment(陪同、随伴)、cessative(
continuative(连续体)、immediatefuture(接近将来
时)、
ingressive(开始体)、sociative(协同格)、sublative
(上向格、从下格)、terminative(终止格),数量居于
4本语言学词典之首。
词典二在解释每个词条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列举词条构成的
短语。以adverbial为例,劳允栋在该词条后列举了
adverbialadjunct(状语性附加语)、adverbialclause
(状语从句)、
adverbialconjunction(副词连词)、adverbialexpression
(副词性表达式)、adverbialingclause(ing状语从
句)、adverbial
modifier(状语)、adverbialquestionsform(副词问题形
式)
等7个派生词条。杨信彰在adverbial词条的解释部分只列举
了
adverbialphrase(状语短语)和adverbialclause(状语
小句)
两个派生词条;沈家煊则未列举任何派生词条。
adverbial词条类似的派生词条。可以设想,如果将这些词条完
全剔除,词典二关于风筝的古诗24首 的词条量肯定大大缩水。我们对于240个语言
学
词汇的分析也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这种说法,在240个语言学
词
首。在笔者统计的240个语言学词汇中,词典二独有的词汇有8中止体)、
词典二所列举的7800多个语言学词汇中,包含了大量与
汇中,词典二独缺的词汇就有14个之多,而收录7500个词条的
词
典四反而只独缺1个词汇。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词典二存
在大量的派生词汇,因而实际词汇量并没有7800个;二是词
典二为编类词典,作者在词条选择方面存在诸多自由,导致其
在词条选
择上与其他3本词典存在差异。
词典二的另一个问题是某些译名欠准确。例如语言学术
语applicative,国内语言学界一般译为“双系式”,这里则错
误地译为“裨益体”。词典二的某些译名也缺乏统筹考虑。例如
desiderative通常是表示意愿的语气范畴,沈家煊译为“意愿
式”,杨信彰译为“意愿的”,戴炜华译为“意愿”。劳允栋
独辟蹊径,将desiderative译为“希求语气”,这样的译法
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另一不同概念optative也被译为“希求语
气”,这就犯了语言学词典编撰者的忌讳。同样情况在我们所
选的240个语言学词汇中还出现在declarativemood和
indicativemoodperfectaspect和perfectiveaspect等词汇
的译名上。
3.词典三
与词典一不同,词典三参照的是马修斯的OxfordConcise
DictionaryofLinguistics,这里的山中送别王维古诗 linguistics指的是广义的
语言学,这就决定了词典三所收录的语言学词汇比词典一更加全
词典三所独有,多于词典一:assertative(断言的)、
completive(完成的,等同于perfective)、converb(简约
动词)、
distal(指远的)、purposive(目的的)、superessive
(在上格)。
词典三的缺点是某些译名不够准确全面。如proximative
译为“近指人称”,却没有译出国际语言学界频繁使用的体用
法
[11](笔者试译为“将近体”)。再如similative译为“相
似
面。笔者发现在所统计的240个语言学词汇中,下列6个新词为
的”,忽略了“某些非印欧语中的表示相似的格”[2](作者译
为“类似格”)。resultative译为“结果语”“表示结果的”,
格”)。
4.词典四
词典四由戴炜华主编,收录词条7500个,稍少于词典二的
5个;不过词典四独缺的词汇也只有1个
(Postessive),远远少于词典二的14个。
虽然词典四和词典二一样,在解释每个词条的时候也列举了许
多由该词条构成的派生词条(例如在adverbial词条后面列了
8个由adverbial构成的派生词条),但是词典四所收录的语
言学词汇仍然应该是4本词典中最多的。
4本词典中,词典四成书年代最晚,有条件博取其他3本
词典的优点,纠正前人某些不当的译名,事实上编者确实在这
方面花
了不少的功夫。遗憾的是在某些时候做过了头,将某些语言学界
公认的译名进行重新翻译。在笔者所选的240个语言学词汇中
列几个语言学词汇就采用了与其他3寒江独钓图 本词典不同的译名:
以上各词条的汉语译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词典一、
三不约而同地采用同一译名就是最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和译文 好的证明。戴炜华似乎应该
遵守“约定俗成”的原则,而不必耗费精力去重造一个大家都
不熟
主要解释了汉语动结结构中的“结果语”
以及resultative的
体用法(译为“结果体”),然而事实上
resultative在格语法中
还可以指“作为动作或状态结果的事物”[1](作者译为“结果
7800个。在笔者统计的240个语言学词汇中,词典四独有的只有
悉的新译名。
四结语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4本英汉语言学词典进行了分析。词典
编译是一项烦琐的工作,编译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新词的产生速
度因而所有语言学词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词缺失的问题。在
笔者
分析的240个语言学词汇
中
,下列20个词汇4本词典都没有收
录,
占统计语料总数的8.3%:andative、avertive、
certainty、
cisative、conclusiveverb、egressive、
heterosemy、
incompletiv
e
、localizer、malefac天涯明月共此时的意思 tive、mirative、
near
future、
near
perfect、nonplural、remotefuture、
repeapter、
superdirecti
ve
、venitive、verbatim、
verposition。
注释
①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词典还有陈慰主编的《英汉语
言学
词汇》(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和陈慧瑛等编译的
《语言学词
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前者采用单列英文词
条和对应
汉语词汇的形式,有别于上述4本词典;后者译自德文,
不涉及英
文语言学术语的汉译。这两本词典不在本文讨论之
列。
更多推荐
外部的英文譯語怎麼說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