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2019广东初三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备课中遇到的困惑及反思
小学数学备课中遇到的困惑及反思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有效课堂的教学中,我发现备课时存在如下问题:
1、在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存在问题。备课时总想让学生自己思考,增加互动
性和自觉性,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差,厌学等原因,有些学生不情愿自己思考,
懒得自己去动脑筋,有时甚至都不想动手,能跟着老师思路走就不错了,很难谈自觉性和
互动性。老师讲得多,老师想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学,可有点不敢撒手或是不能撒手,因学
生不会学或不学,有时我在想,这些学生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学不学的问题,这是面
对的一大问题,如果学生都爱学了,而且喜欢互相沟通,相互学习,变“要我学”为“我
要学”,则数学成绩和知识水平可以很快上去,备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2、尽管备课时,注意到分层备课,注意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练习题都是由浅入深设
置,分层授课,可在教学中,准备好的授课内容进行不下去,提问以前的旧知识内容,很
多学生答不上来,课堂中途受阻,授课内容完不成。学困生是目前一大难题。
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
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
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这样上课时,遇到特殊情况才能有游刃有余。
在课堂上发现了自己备课诸多不足,随时进行适当的有机调整,学生在“生成”,教师随
着学生的“生成”也在“生成”。课堂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
方法,要注意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与总结,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有效的备好小
学数学课呢?通过本次网络学习,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小学数学的备课工作。
一、备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
基础上”。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越充分、越细致、越有针对性,教学
效果就越好。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析学生情况:
(一)了解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的知识预备状态,主要是看知识、技能、情感方面有
何经验基础。这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实施“因材施教”。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自己总结与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属于规则学习的范畴,
而规则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得运用有关概念的能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对这个
公式中的规则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平行四边形”、“底”、“高”“乘”等数学概念,
否则学生不能自主地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也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因
此,准确地诊断学生的起始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是做好有效备课的基本前提。
(二)分析学生背景知识。数学知识经常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学习、
建构新知识,又使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数学知识的价值。
二、备任务
当代教育理念是“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学”,备课不是任凭教师主观预设方案进行简单
的复述,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因此,数学教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充分领悟小学数
学教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明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主要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大领域,教师要准确
把握学习任务,根据各自教学任务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认真分析教材,领会教材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教
材的育人因素,这些都是教师备课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
三、备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数学教学目标
的制定要讲究全面、明确、适当、分层有弹性。既要确保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要考虑
到学生的发展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备检测
教学活动中教学信息反馈也十分关键,检测的目的就在于此。但备检测是要注意设计
合理的试题,检测的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符,并且为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检测可以在教
学结束后,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未达到目标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教师得到信息后就可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
五、备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多样化,多个环节,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是多元教学因素空同
形成的教学过程。要考虑好教学过程的步骤、策略、学习环境和教学时间等。(1)设计
合理的步骤和策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如教学小数的乘法与除法时,可以复习旧
知识入手,从整数的乘法与除法渐渐延伸到小数的乘法与除法。(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
境。教师在备课是要多考虑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诱
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动手、乐探究。
教师应相信学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
的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交流的主要途径,备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以学生
为主,反映出新的备课理念和艺术。
有备而无患。教师要上好课,必须要在备课方面下足功夫,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备课,学习,知识,数学,实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