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小学最简单的数学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温茂荣

2016.2

总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

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

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

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

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

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

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

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

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

想方法。

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

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

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

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

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

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

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

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

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

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

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更多推荐

数学,图形,学生,认识,目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