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中考数学试卷计算题大全)

. .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

一、根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教五年级一、二两个班,共有学生108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大局部学生平

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根底

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良,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

工作重点是在抓好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方法,同

时不无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容:

本册教材容中,空间与图形包括:圆、圆柱、圆锥。数与代数包括:百分数、比例、比

例尺。统计与概率包括:我们长大了—统计。还包括小学五年来所学的数学容的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

圆。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

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百分数:从生活中引出,便于学生理解,从意义和写法到百分数和分、小数互化等。

3、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

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统计:让学生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

会选择适宜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

6、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

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

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一、完美的图形—圆 8课时

二、假日游----百分数 14课时

三、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综合应用----水与冰 1课时

四、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0课时

五、快乐足球-----比例尺 8课时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1课时

六、我们长大了---统计 7课时

数学与生活 2课时

回忆与整理----总复习 14课时

. v .

. .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容:园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

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建立\"现实

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历——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

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开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

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 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

三、 重点: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难点: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课 题:圆的认识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 累计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

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出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 v .


更多推荐

学生,认识,数学,理解,学习,掌握,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