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2022年的小学数学试卷)
中国杰出数学家_谷超豪_生平
谷超豪(1926-2012),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1948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
研究成果“规范场数学结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
规范场”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6月24日
01时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出生
1926年5月15日,谷超豪出生在温州市,幼年由婶母抚养,婶母的性格对谷超豪起
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从小善良、纯真、助人为乐。
小学
他5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两年后进入温州瓯江小学。谷超豪从 小性格文静,聪慧
过人,对各门功课都有兴趣。数学、语文、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都学得很好。他平
时文文雅雅,不太爱说话,不大喜爱运动。但是,在课堂上,他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
特别是数学,分数与循环小数的互化早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掌握了,并开始知道数学上有无
限的概念。
中学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谷超豪进入温州中学。温州中学后来汇集了不少回乡的大学
老师,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这对谷超豪来说真是如鱼得水。他的语
文、社会科学、数理的基础是很全面的,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这里还有一个小故
事,在谷超豪初一时,老师讲完乘方的知识后,出了道习题:用4个“1”组成一个最小
数,但不能用运算符号,谷超豪举手回答:“是1的111次方”老师又说“那3个9组成
的最大数哪?”“是9的9次方的9次方”)他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看了不少课外书,如刘
熏宇著的《数学园地》,其中介绍了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使他初步了解到数学中无
限的3个层次:循环小数,微积分,集合论,这使他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大学
1943年秋天,谷超豪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注:时值抗日战争岁月,浙江大学在浙
江龙泉市开设有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后成为苏步青的得意弟子,开始了大学生活。当时一
年级课程并不要求太多的逻辑推理,但对直观能力、演算能力和解应用问题的能力,却有
很高的要求。这些训练,为谷超豪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谷超豪原来有不太细致的毛病,
通过学微积分,逐步克服了。他读了一本用综合方法写的射影几何的著作,完全不用计算,
便能把二次曲线的基本性质描述清楚,引起他很大兴趣。他非常喜爱笛沙格定理、帕普斯
定理和帕斯卡定理等。从此,他对几何学就有了偏爱。后来,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即使是
分析的或物理的,都带有几何的风格。 同时他也感到,尽管自己看了大量的书和做了
许多难题,但听了苏步青、陈建功这些著名教授的课后,方觉自己的了解是很肤浅的。因
此他认识到必须把自学与课堂的严格训练结合起来,基础才更为扎实。 谷超豪还尽可
能多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他对物理学的课程非常感兴趣,他认为物理和数学相互促进。
理论力学是必修课,他做了许多题目;他并不满足于做对,还常常探索其他比较别致的做
法,为此,受到周北屏教授的称赞。周老师说:念理论力学要有几何的眼光与手段。谷超
豪在三四年级时选修了物理系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理论物理等课程,这在数学系的学生
更多推荐
数学,物理,开始,温州,知识,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