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5以内幼小街接数学试卷)
复旦大学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学院)
一、
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知识,具备国际经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外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或数学分析(上、下),并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42学分,成绩合格者可颁发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二专业证书。
三、
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36学分
课 程 名 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开 课 院 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会计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概论
比较经济学
国际金融
国际经营
国际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2.专业选修课6学分
课 程 名 称
计量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
投资学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营销学
财政学
968.033.1
969.001.1
968.037.1
968.028.1
968.035.1
968.019.1
968.020.1
968.034.1
968.025.1
968.036.1
968.023.1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国际经贸英语(精读与翻译) 968.022.1
课程代码
968.031.1
968.021.1
968.016.1
968.026.1
968.017.1
968.018.1
968.032.1
学分
3
3
3
3
3
3
3
周学时 开课学期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开 课 院 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世界经济系 国际经贸英语(商务沟通) 968.024.1 3
注:专业选修课第4学期所开课程由所在系决定。
1
《经济学》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一、 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研究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 专业及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或数学分析(上、下),并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42学分,成绩合格者可颁发经济学(第二)专业证书。
三、 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微观经济学
会计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统计学
国际金融
当代中国经济
资本论
产业经济学
课程代码
968.033.1
968.037.1
969.001.1
968.028.1
968.035.1
968.032.1
968.030.1
968.029.1
968.034.1
968.001.1
968.002.1
968.010.1
学分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周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开课学期
1
1
1
2
2
2
2
3
3
3
4
4
开课院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2.专业选修课6学分
课程名称
发展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农村和农业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外国经济思想史
课程代码
968.038.1
968.006.1
968.007.1
968.008.1
968.011.1
968.012.1
968.009.1
学分
3
3
3
3
3
3
3
周学时
3
3
3
3
3
3
3
开课学期
4
4
4
4
4
4
4
开课院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
注:专业选修课第4学期所开课程根据师资力量由所在系决定。2008年9月(秋季)执行。
2
《新闻学》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新闻学院)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党和政府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掌握采访、写作、编辑业务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熟悉中外新闻传播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
二、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下列规定的30学分专业必修课和10学分专业选修课。
三、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30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新闻学概论 913.001.1 3 3 1 新闻学院
新闻摄影 913.003.1 3 3 3 新闻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 913.012.1 2 2 3 新闻学院
传播学概论 913.002.1 3 3 2 新闻学院
新闻采访与写作 913.021.1 3 3 1 新闻学院
马恩新闻思想 913.015.1 2 2 1 新闻学院
当代世界新闻事业 913.011.1 2 2 3 新闻学院
中国新闻传播史 913.023.1 3 3 2 新闻学院
新闻编辑与评论 913.020.1 3 3 2 新闻学院
媒介管理与经营 913.016.1 2 2 4 新闻学院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913.006.1 2 2 4 新闻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913.005.1 2 2 4 新闻学院
史
2、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摄影专题 913.018.1 2 2 3 新闻学院
各国新闻法规 913.004.1 2 2 3 新闻学院
影视艺术 913.022.1 2 2 2 新闻学院
公共关系实务 913.007.1 2 2 3 新闻学院
人际传播 913.017.1 2 2 1 新闻学院
广播电视与当代社会 913.013.1 2 2 3 新闻学院
大众传媒与文化 913.009.1 2 2 4 新闻学院
大众传媒与政治 913.010.1 2 2 4 新闻学院
广告策划与创意 913.008.1 2 2 2 新闻学院
网络传播基础 913.019.1 2 2 2 新闻学院
广告学概论 913.014.1 2 2 1 新闻学院
*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师资力量进行实际调整开课学期
3
《法学》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
要求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下列规定的43学分专业必修课。
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法学基础理论
宪法
中国法制史
行政法
民法I
刑法 I
国际法
刑法 Ⅱ
刑事诉讼法
民法 Ⅱ
民事诉讼法
商法
国际私法
国际经济法导论
课程代码
927.001.1
927.009.1
927.014.1
927.013.1
927.006.1
927.011.1
927.002.1
927.010.1
927.012.1
927.005.1
927.007.1
927.008.1
927.004.1
927.003.1
学分
3
3
3
3
3
4
3
2
3
4
3
3
3
3
周学时
3
3
3
3
3
4
3
2
3
4
3
3
3
3
4
2008级《博物馆学》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知识和方法。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应修满下列规定的20学分专业必修课和20学分专业选修课。
2、专业选修课程(24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博物馆学概论
考古学导论
民俗学概论
文物保护技术
专业英语(博物馆学)上
专业英语(博物馆学)下
文物学导论
文化遗产导论
935.027.1
935.028.1
2
2
2
2
4
3
中国书法史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考古学思想史
世界博物馆概论
艺术品市场导论
科技考古导论
展览内容策划
博物馆信息化
博物馆藏品管理
田野考古学
历史考古学
935.020.2 2 2 4 古籍与版本
935.003.1
935.016.1
935.012.1
935.005.1
935.026.1
935.029.1
935.030.1
935.031.1
935.032.1
935.033.1
935.034.1
935.035.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3
2
7
5
4
3
4
5
4
2 2 4
935.020.1 2 2 3 中国玉器
935.019.1
2 2 4
935.002.1
935.004.1
935.006.1
935.009.1
2
2
2
2
2
2
2
2
2
1
2
4
中国绘画史
中国青铜器
中国陶瓷史
中国钱币学
2
2
2
2
2
2
2
2
4
4
3
3
开课学期
学分要求
1、专业必修课程(16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935.013.1
935.015.1
935.017.1
935.014.1
5
《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哲学系)
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科学技术的历史和当代科技的最新进展、科技传播机制以及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熟悉我国新闻传播政策法规,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够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科技传播学原理、媒介经营管理策略与原则,接受传播学研究方法、网络媒体技术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思维和科研能力、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和职业发展可能性,富于创新精神,并能成为胜任新技术、新媒体发展以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 专业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第一专业的基础上,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0学分主干课程方能毕业。
三 课程设置
(一)文理交叉基础课程(12学分)
应在本类文、理课程中各修满6学分,共12学分。在修读第二专业之前,已在原专业中所修的专业必修课程,如与本类课程所列的课程名称相同,可免修本类的相应课程。本类免修学分最高限定为6学分。
课程名称 学周学第二专业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分 时 课程代码
高等数学D
普通物理B
普通化学
环境学
社会学导论
公共行政学
公共关系学
哲学导论
史学导论
文学概论
4
3
4
3
3
3
2
2
3
2
4
3
4
3
3
3
3
2
2
3
2
916.001.1
916.002.1
916.003.1
916.004.1
916.005.1
916.006.1
916.007.1
916.008.1
916.009.1
916.010.1
916.011.1
916.012.1
2
1
3
1
4
2
2
1
1
3
3
4
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科院
环境科学院
社政院
国关学院
新闻学院
哲学系
历史系
中文系
管理学院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3
管理学导论 2 2
(二)
专业教育课程(28学分)
1、
专业必修课程(18学分)
课程名称 学周学分 时
科学、技术及其思想简史
科学社会学
2
2
3
2
第二专业
课程代码
916.013.1
916.014.1
开课学期
2
1
开课院系
哲学系
哲学系
6
科学技术哲学
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技管理与科技决策
媒介经营与管理
传播学概论
科技采编与评论
网络检索与数据库建设
2
2
2
2
3
2
2
2
2
2
2
3
2
2
916.015.1
916.016.1
916.017.1
916.018.1
916.019.1
916.020.1
916.021.1
3
2
4
4
1
3
3
哲学系
哲学系
哲学系
新闻学院
新闻学院
哲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2、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应在下列五类课程中修满10学分,在修读第二专业之前,已学同名课程可免修,最高免修学分为2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第二专业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时 课程代码
网络传播基础
新媒体传播与发展
应用心理学
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
管理哲学
科学与文化
生命伦理学
科技与宗教
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导论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916.022.1
916.023.1
916.024.1
916.025.1
916.026.1
916.027.1
916.028.1
916.029.1
916.030.1
916.031.1
2
3
1
4
3
2
4
1
2
4
新闻学院
新闻学院
哲学系
哲学系
哲学系
社科部
社科部
社科部
环境科学系
社科部
7
《对外汉语》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一 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语和汉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习得理论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所必需的理论素养、基本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 学分要求
选择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4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
三 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30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上)
中国古代文学(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化通论
教育心理学
跨文化交际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专业英语
993.001.1
993.002.1
993.003.1
993.004.1
993.004.2
993.005.1
993.006.1
993.007.1
993.008.1
993.009.1
993.010.1
993.011.1
993.012.1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3
4
2
2
1
3
3
2
3
4
4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教学实践 993.013.1
2.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语音与语音教学
词汇与词汇教学
语法与语法教学
汉字与汉字教学
汉语与中国文化
教材与教法
语言测试与评估
993.014.1
993.015.1
993.016.1
993.017.1
993.018.1
993.019.1
993.020.1
学分
2
2
2
2
2
2
2
周学时
2
2
2
2
2
2
2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3
3
3
3
4
4
4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8
《英汉双语翻译》第二专业培养方案(外文学院)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英汉、汉英互译的技能,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沟通和组织能力,能承担一定难度的口、笔译任务。
二、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应修满4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另从人文类基础课程II组外文学院开设的课程中选修4学分。
三、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30学分)
课程名称
英语听说与译述
英语综合阅读
翻译概论
英语写作(上)
英语写作(下)
英汉互译技巧I
英汉互译技巧II
英汉视译I
英汉视译II
交替传译
2、专业选修课(6学分)
课程名称
译文比较与评判
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英美散文
《圣经》与英国文学
课程代码
912.008.1
912.009.1
912.010.1
912.017.1
学分
3
3
3
3
周学时
3
3
3
3
开课学期
4
4
3
4
课程代码
912.001.1
912.002.1
912.003.1
912.004.1
912.004.2
912.005.1
912.005.2
912.006.1
912.006.2
912.007.1
学分
3
3
3
3
3
3
3
3
3
3
周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3
开课学期
1
1
1
2
3
2
3
2
3
4
3、人文类基础课程II组(4学分)
课程名称
世界文学导读
课程代码
912.011.1
9
学分
2
周学时
2
开课学期
春秋
美国文学史选读
英美报刊
美国历史与文化
英美文学通论
现代欧美戏剧名篇赏析
912.012.1
912.013.1
912.014.1
912.015.1
912.016.1
2
2
2
2
2
2
2
2
2
2
秋季
春季
春秋
春秋
春秋
说明:
1、招生要求: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有相当英语基础的本科生,须通过外文学院设立的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
2、招生人数:40人,单独开课。
10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管理方向)》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政策和公共管理学理论、较熟练的公共政策分析和研究能力、适应广泛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并具备行政工作和决策参与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和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知识,熟悉公共管理学的相关学说,善于分析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政策;掌握研究分析社会动向的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参与能力、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毕业生能够在政府机关、大型企业、公共媒体、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教育科研部门及相关行业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政策分析与评估、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与预测等方面的工作。
二、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1学分,包括专业必修课程33学分和选修课程8学分。达到规定要求者发给复旦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管理方向)第二专业证书。
课程代码
934.016.1
必修课
934.017.1
934.018.1
934.020.1
934.021.1
934.022.1
934.023.1
934.024.1
934.025.1
934.026.1
934.027.1
选修课
934.029.1
934.030.1
934.031.1
934.034.1
934.036.1
课程名称
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社会学概论
非政府组织管理
人口与发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中外政府比较
就业市场管理和政策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GIS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学分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周
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开课
学期
2
2
3
1
1
2
3
1
4
2
4
4
4
3
备注
2 1
2 3
*课程聘请政府官员和知名专家介绍重要公共项目决策过程和相关科研成果。
11
《外交学》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学、外交学、国际法、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外交和外事工作的理论及实际知识,外语流利,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国际政治、外交学、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外交与外事工作的管理、政策与实际操作知识;接受外交政策研究、外交与外事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战略、外交体制与政策及外交实践;掌握跨国公司、跨国非政府组织及外国人员管理的相关制度、政策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0个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28个学分,专业选修课12个学分。达到规定要求者授予复旦大学外交学(第二)专业证书。
课程代码
917.001.1
917.002.1
917.003.1
必917.004.1
修917.005.1
课
917.006.1
917.007.1
917.008.1
917.009.1
课程名称
外交学
国际关系导论
当代国际关系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国际法
国际组织
国际谈判
外交与外事管理
专业外语(上)
12
学分
2
3
3
3
3
2
2
2
2
周学时
2
3
3
3
3
2
2
2
2
开课学期
1
1
1
1
2
2
2
3
2
备注
917.009.2
917.010.1
917.011.1
917.012.1
917.013.1
917.014.1
917.015.1
选917.016.1
修917.017.1
课
917.018.1
917.019.1
917.020.1
917.021.1
专业外语(下)
大众传媒与外交
跨文化沟通
宗教与国际关系
美国政治与对外关系
欧盟政治与对外关系
韩国政治与对外关系
俄罗斯政治与对外关系
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
拉美国家政治与对外关系
港台政治与行政
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
信息安全与国际关系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4
4
3
3
3
3
3
4
4
4
4
4
13
教育学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非教育专业学科背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门知识,视野开阔,富于创新精神,能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才。同时,致力于为教育学科和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够结合所学第一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三、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0个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20个学分,专业选修课20个学分以上。达到规定要求者授予复旦大学教育学(第二)专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
课程性周学开课备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质 时 学期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982.001.1
982.002.1
982.003.1
982.008.1
982.009.1
982.004.1
982.005.1
982.018.1
982.019.1
982.020.1
982.006.1
982.007.1
982.010.1
982.011.1
982.012.1
982.013.1
982.014.1
982.015.1
982.016.1
982.017.1
教育学
中外教育史
心理学概论
伦理学
教育研究方法
教学论
教育心理学
教育经济学
比较教育学
社会学导论
课程论
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
3
3
3
2
3
3
2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3
3
3
2
3
3
2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3
4
4
3
学习心理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政策与法规
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学
人力资源管理与教育
教育财政学
高等教育管理导论
14
《声乐(合唱)》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音乐理论、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较为扎实的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同时使其具有深厚文化修养、良好心理素质和科学思维方式,注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合唱)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各种类型的演唱曲目,培养良好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
三、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0个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30个学分,专业选修课10个学分。
四、教学计划
课程代码
904.001.1
904.002.1
904.003.1
904.004.1
904.005.1
904.005.2
904.006.1
904.006.2
904.006.3
904.007.1
904.008.1
904.009.1
904.010.1
904.011.1
904.012.1
904.013.1
904.014.1
904.015.1
904.016.1
904.017.1
904.018.1
904.019.1
904.020.1
904.021.1
课程名称
中国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
合唱训练(一)
合唱训练(二)
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一)
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二)
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三)
钢琴基本技法
合唱指挥法
表演与形体训练
艺术实践
交响音乐赏析
校园歌曲赏析与创作
歌剧艺术
西方经典音乐
中国民乐文化
中外音乐审美
审美教育导论
钢琴作品赏析
爵士乐赏析
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
普通话语音正音
学分
2
2
2
2
3
3
2
2
2
3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周学时
2
2
2
2
3
3
2
2
2
3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学期
春秋
春秋
1
2
1
2
春秋
2
3
1
2
1
4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备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15
“国务与政务”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大局意识和国际眼光的领导素质,打造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色学科品牌。通过第二专业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和领导能力,成为具有视野开阔、基础扎实,品学兼优,学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培养未来的政治领袖、国务活动家、业界精英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接受全校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报名,经过选拔考试,从中录取综合素质优良,可塑性强,符合培养目标的优秀学生。根据培养目标,配备选拔优秀教师主讲相关课程与担任相关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实行科学有效的课程管理与班级管理措施,使修读该专业的学生获得管理知识、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2个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32个学分,专业选修课10个学分。达到规定要求者授予复旦大学“国务与政务”第二专业证书。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
与治国方略
16
学分
3
周学时
3
开课学期
1
备注
臧志军
任剑涛
必917.022.1
修
课917.023.1
程
917.024.1
917.025.1
917.026.1
917.027.1
917.028.1
917.029.1
917.030.1
917.031.1
917.032.1
917.013.1
917.033.1
917.034.1
选修917.008.1
课
917.011.1
917.035.1
917.019.1
公众领导力
西方政治解读:原典与事件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治理
行政技能
挂职锻炼与行政实践
当代中国公共问题
与公共政策
制度设计与组织行为
社会变迁与社会心理
发展与民生:
国际青年高峰论坛
拓展训练
美国政治与对外关系
形象塑造
情景沟通
外交与外事管理
跨文化沟通
组织与动员
港台政治与行政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2暑假
3
3
4
4
1
1
2
2
3
3
4
4
刘建军
顾莺
洪涛
任军锋
樊勇明
张建新
唐亚林
周帆
周帆
桑玉成
李春成
蒋昌建
唐贤兴
邱柏生
李瑞昌
顾莺
陶东明
吴心伯
蒋昌建
顾丽梅
肖佳灵
陈玉刚等
何佩群
何俊志
周 帆
17
复旦大学 “第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
《会计学》“第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会计学系)
一、
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会计专业知识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
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学位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或数学分析(上、下),并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61学分(含预修8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40学分,专业必修课13学分。按照成绩合格并取得其第一专业学位证书者,可授予(复旦大学第二学位)证书。
三、
课程设置:
1. 专业基础课程(40学分)
课程名称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管理学导论
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上)
中级财务会计(下)
成本管理会计
审计
中级财务管理
税法
财务管理
高级财务会计
毕业论文
2. 专业必修课(13学分)
课程名称
税务会计
国际会计
保险学
会计专题研究
课程代码
942.007.1
942.006.1
942.011.1
942.012.1
课程代码
968.037.1
968.028.1
969.002.1
969.001.1
942.001.1
942.001.2
942.002.1
942.005.1
942.010.1
942.004.1
969.003.1
942.003.1
942.015.1
学分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周学时
3
3
3
3
3+1
3+1
3+1
3
3
3
3
3
4
开课学期
1
2
1
1
2
3
3
4
4
2
2
4
5
开课院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学分
2
3
2
2
周学时
2
3
2
2
开课学期
3
5
3
4
开课院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会计系
18
会计职业道德
财务表报分析
942.009.1
942.008.1
2
2
2
2
1
5
会计系
会计系
注:下列课程为修读二专业前已预修学分转换课程(10学分)。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 (上)
高等数学 (下)
数学分析 (上)
数学分析 (下)
课程代码
942.013.1
942.013.2
942.014.1
942.014.2
学分
5
5
5
5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修读二专业前已
预修学分
转换课程
《汉语言文学》“第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 (中文系)
一、
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受到有关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多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同时对人文和社会科学有相当的了解,具有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鉴赏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写作能力。
二、
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学位”的学生必须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6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44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按照成绩合格并取得其第一专业学士学位证书者,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复旦大学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三、
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44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院系
语言学概论
中国文学传统
美学
现代文艺赏析
文学概论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上)
911.002.1
911.006.1
911.003.1
911.005.1
911.012.1
911.007.1
911.001.1
19
2
2
2
2
2
3
2
2
2
2
2
2
3
2
3
2
4
2
5
3
1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现代汉语(下)
诗骚精读
鲁迅精读
中国文学批评史
911.001.2
911.009.1
911.016.1
911.017.1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4
2
1
2
7
3
4
5
3
4
6
3
2
6
4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911.014.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 911.014.2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911.014.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911.015.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 911.015.2
比较文学导论
《文心雕龙》精读
《论语》精读
现代西方美学
世界文学导读
毕业论文
2.专业选修课程:(12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断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流派研究*
中外作家研究*
文化新诗学*
佛教文化与文学*
京派海派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影视剧研究*
台港澳文学研究*
总计
911.019.1
911.020.1
911.021.1
911.022.1
911.023.1
911.025.1
911.026.1
911.027.1
911.008.1
911.010.1
911.011.1
911.013.1
911.004.1
911.018.1
学分
2
2
2
2
2
2
2
2
2
60
周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学期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开课院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文系
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研究 911.024.1
20
更多推荐
专业,学分,国际,课程,学生,管理,掌握,培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