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日照艺考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文件编号________
20 年 月 日
三国演义思维导图
读《思维导图 》有感
放暑假后的第三天,早餐之后,我带着孩子来到辞林书店,目的是给孩子找一些启蒙书籍。来到书店二楼,看到了这本书,无意翻阅,书中的一段话:“人类历史越来越演变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要想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就必须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的能力和效效率”吸引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不正是需要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吗?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回家细读,以下是对该书的一些感悟。
1.首先是“大脑使用说明书”,这部分充分揭示了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怎么样合理运用大脑,才能发挥我们人类的聪明才智,以及大脑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成分。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如何科学的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其次,在本书第二部分,详细的解说了思维导图运用在生活、学习中的各个领域。并且还用形象的图解教会人们在生活、学习中怎样绘制思维导图。这个图使我们学习、做事的过程变得清晰、一目了然,一定能提高做事的效率。
2.本书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介入广大学生和各行各业学习者的生活、工作中,用简明易懂的讲解和实用易学的心智图挖掘其创造潜能、思维潜能、精神潜能、记忆
潜能、身体潜能、感觉潜能、计算潜能和文字表达潜能……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轻松、更富成效。
3.该书介绍了“头脑风暴”、“获取超级记忆”、“激发身体潜能”、“磨砺社交技能”,这些方法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和合理利用,一定可以提升学生的各科成绩和学习效率,给学生节约时间。在以后的班会课上,我将教会学生怎么样来绘制思维导图,教学中运用一些所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快速提高学生成绩。
本假期在匆匆中结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阅读更多的好书,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做一名学识渊博的好老师。
思维导图,让数学锦上添花
新铺镇中心小学 李嘉淳
摘要:数学复习课是枯燥无味的,散乱的知识点,繁多的练习题,会让部分同学产生恐惧甚至厌学心理,从而掉入复习的瓶颈,停滞不前,为了突破复习瓶颈,我们在数学复习课中引入数学思维导图。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新型的认识工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词或者图象自身都可以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它能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在复习课应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加强记忆效果,还通过动手操作,发散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复习课堂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对数学有个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数学复习课是枯燥无味的,散乱的知识点,繁多的练习题,会让部分同学产生恐惧甚至厌学心理,从而掉入复习的瓶颈,停滞不前,为了突破复习瓶颈,我们在数学复习课中引入数学思维导图。主要是用于整理复习,以直观形象的图案建立起对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在收集和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方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加强概括综合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能够看懂思维导图,从而产生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兴趣。在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我们整理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画图,有效整合知识点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复习课融入了思维导图,让学生从原来机械式、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学习方式转化为发现整理知识点内在关系并充满活力、主动探究的有意义学习。
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知识时,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圆的特点、周长、面积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等。如何给学生系统地复习这些概念?怎样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怎样获得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复习内容,明确了复习的任务:(1)圆的的概念及有哪部分构成?(2)圆的有哪些特点?(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怎么推导出来的?(4)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
么?及推导过程?请将以上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
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低下的心理特点,一开始有些同学只是简单罗列《圆》的单一知识,有些同学只重视图画的色彩而忽略了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时教师要加强制作思维导图方法的指导: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每一章节的标题,找出每一章节要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综合概括知识要点。②让学生将一单元的知识要点罗列出来,系统整理知识要点。③引导学生分析各知识点间的主次关系并确定各个知识要点的位置。将主要知识点放中间,次要知识点发散分布在其他分支上。④用线段连接各主次知识点或用喜欢的图案和颜色加以区分。⑤逐一分析线段两端知识点间的关系并做适当的注解。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分析思维导图,优化完善思维导图并做评价。
通过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综合整理,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从而对整个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节约了复习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制作一个完整且合理的思维导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级关系。
二、美图,发散创造性思维
画图首先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利用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已有的认知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符合条件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会在头脑中萌发各种新的想法,发散了创造性思维。之后与同学的作品比较时还会有新的知识点补充或有新的想法添加,这就是优化思维导图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不断美图。美图不单是美化思维导图,而是强化记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例如,图一是学生复习《圆》时第一次画的思维导图,图二是通过与同学交流构优化后的思维导图。
图一 图二
经过对两幅思维导图的对比,美图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整理知识点的能力,还提高了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在复习中善于使用思维导图的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以后,其知识的保持时间比用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时间要长,且知识面也比用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学生宽,且更能解决实际
问题。
三、用图,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反映了一个学生清晰的思考方式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我们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画图美图,更重要的是用图。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表达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解释,说说思维导图中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含义及各知识点间的关系,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在互相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同学发现问题,而且能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上的不足,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运用思维导图构设思路,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有效信息加工,深化知识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的系统性与相关信息之间的联系。在知识构建上,通过图示解释更为明确地构建知识,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在数学复习课上,同学们在积极参与了“画图—美图—用图”这一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交流合作学习,在比较中自觉矫正思维偏差,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促进认知飞跃,提高了创新能力。思维导图作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学”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导图为孩子的思维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在广阔无垠的知识蓝天中越飞越高!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王燕.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3).
思维导图评比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2019—2020年第一学期
黄照霞、李嘉慧、宋文、郭春芽、刘敏、周莉、路曼、王爱勤、汤金玲、孔令娟、杨明翠、项春芹、徐广凯、吴云平、李洁、庞芳、胡玲、潘雅婷、葛艳、李玲、王群、郭丹丹、庞文、周洁、丁羽、秦悦、夏宁华、周志美、张志芳、焦金凤、张琪、钱莉莉、李一婷、夏信燕、施媛媛、滑玉杰、许伟伟、丁长娣、周卫来、吴雅琪、陈欣、熊燕、汤红芳、孙春花、朱健、徐欣、陶花、陶梦凡、杜媛媛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更多推荐
思维,学生,导图,知识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