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圆的面积中考数学试卷)

第 一 单 元(1-4课)

小学语文《伴你学》参考答案(苏教版六上)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我尝试】

1.jǐ shuò zhuānɡ chún táo tuò

2.裹 盎 飘渺 澜 工 俊

(1)春意盎然 (2)波澜壮阔

(3)银装素裹 (4)天工巧夺

(5)清奇俊秀

3.这首诗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光辉的成就。

作者分别从“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

“伟大的成就”五个方面赞美了伟大的祖国。

【我探究】

4.这首诗主要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第2-6节分别从“壮丽的山河”

“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五个方面具体

歌颂了祖国。

5.提示:还可以歌颂祖国灿烂的文化,如:我们爱你,闪烁着思想光辉的诸子

百家,崇尚清谈名士的魏晋风流,飘逸优美的唐宋诗词,充满诙谐俚语的元曲,

体现市民风采画卷的明清小说。

【我挑战】

6.烁 峨 壮 豪 潮 瓷 妆 宏

7.(1)欣欣向荣 (2)浓妆淡抹

8.傣族 西藏人民 吐鲁番 哈密 维吾尔 回族 示例:傣族的泼水节

9.(1)自豪 自满

(2)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我们是强大的 自豪

【我拓展】

10.(1)祖国 自己

(2)作者用“炉中煤”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 郑 成 功

【我尝试】

ào bà yì lián qià lí shòu bì

2.(1)慷慨激昂 (2)横行霸道

(3)惊恐万状 (4)载歌载舞

(5)喜出望外 (6)负隅顽抗

载歌载舞 喜出望外 负隅顽抗

横行霸道 慷慨激昂 惊恐万状

3.课文介绍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

【我探究】

4.因为郑成功收复了祖国的失地台湾,并帮助台湾人民重建家园,让台湾本土

的高山族与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所以说他是“民族英雄”。

5.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2)为了艺术,他牺牲了平庸的私欲,战胜了一切不幸。

(3)贝多芬战胜贫困、疾病、孤独耳聋等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创作出《命运

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我挑战】

6.残酷 必胜 融洽 庞大 密集 关系

7.(1)冒 驾 冲 围

(2)画去:zhénɡ chénɡ

(3)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 样子。

(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 团团围住 钩住敌舰 一

个个跳了上去 敌人狼狈不堪的下场

【我拓展】

8.(1)英勇的邓世昌

(2)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大部分士兵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

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感受:邓世昌与士兵同生共死,他死得其

所,死的重于泰山。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我尝试】

1.línɡ fèn kuànɡ ní fèi

zhènɡ yǔ bó

2.(1)D E A C B

(2)B A E A D

(3)C C B A D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指肖邦想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篇课文写的是19世纪

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音乐家肖邦不得不告别亲人和老师,带着祖国

的泥土离开了祖国。在法国巴黎,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当得知华沙起义失败时,他悲愤地写下了《革命练习曲》。弥留之际,肖邦请

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39岁的肖邦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我探究】

4.他这么做是为了告诉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5.“弥留之际”指即将要死亡的时候。肖邦至死都没有回到祖国,所以他要在

去世之前告诉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他强烈的爱国情感支撑他“紧紧握

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的。

6.(1)无论……都……

(2)因为……所以……

(3)尽管……还是……

(4)不仅……而且……

7.(1)1830年11月的一天 华沙 肖邦 肖邦的老师和同学们为他来送行

(2)郁闷痛楚 他要告诉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3)紧紧地握住 深情地 深化肖邦和老师的情感

【我拓展】

8.(1)“这样的情景”指贝多芬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他却听不到。


更多推荐

祖国,台湾,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