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考研数学试卷高清图片)
《可能性》说课
《可能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
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事
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用“一定”、“不可能”、“可能”
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一课时学习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
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
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
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的可
能性。
2、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
自己的观点。
3、主动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不确定
的。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判断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把难点定
在这里是因为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而生活
中的有些事件又很复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做出
适当引导。
三、教学方法
“可能性”问题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将其抽象出来
用于数学教学中,学生仍然会感到陌生,对于三年级孩子来
说,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这就需要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
与课堂。《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即数学活动的教学。
也就是说活动是儿童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根据这
一理念,我将这节课定位为:“好玩的数学”。即“玩”中“学”,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环境。
方法1: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学,充分体验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教学,发生,事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