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七中数学试卷打印)

高考数学没考好,90%是因为高一忽视了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

吧!相信所有上过高中的朋友都明白。

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非常好的童鞋,进入高中阶段,

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让很多同

学很受伤,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

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成绩

的分化是必然的,那么成绩落后的原因何在?学习数学有困难

的高一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

因此会有少部分同学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

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

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

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

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

形语言等。高一的同学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

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

于很多老师为同学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

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

的思维套路。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了习惯于这种机械的、

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

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同学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

成绩下降是高一同学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

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

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解决之道: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

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

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

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

有些同学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

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同学会

特别有压力。

解决之道:看学生的成绩不能仅看分数值,关键要看在

班级或年级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看学生所在学校在全市所

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就会心理平衡,不必要的负担也就随之

而去。

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

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

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

方法和习惯,体会“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

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

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

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

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

倍功半,收效甚微。

解决之道: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

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

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

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

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

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

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

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

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经过升中考后,高一的同学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

初一、初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

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同学,甚至错误地认为高

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需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

发奋一两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大学的。而高中数学

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

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想等到高

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

的。

解决之道:高一的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

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

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

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

常重要。高中数学有十几章内容,高一数学主要是函数,有

些同学函数学得不怎么好,但高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却能

学得不错,因此,一定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

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更多推荐

数学,同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