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奉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_工程数学实验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3篇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_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培训心得体会1

第1计:挖掘潜能。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

还有巨大的潜能。从现在到高考进步50名的大有人在,进步80

名的也有可能.

第2计:坚定意志。高考其实是看谁坚持到最后,谁就笑到

最后。考生应全力以赴知难而进,战胜惰性提升意志.

第3计:调好心态。心态决定成败,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智力

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考生应努力改变最近的不良心态。

第4计:把握自我。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

但也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

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独

奏”。

第5计:战胜自我。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

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海阔

天空。

第6计:每日做题。每日做些题目,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

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宜大。

第7计:一次成功。面对一道题(最好选择陌生的中档题)用

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子就理出思绪,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

若不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

“隐性失分”。

第8计:讲求规范。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

真做完,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答题是否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第9计:回到基础。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

么多的时间,也没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打扎实,在考试时

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第10计: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

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1道大题,限时完成。这主要是创

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第11计:激活思维。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

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

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解题方向。

第12计:勤于总结。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

练技能的一次机会。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勤于总

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预防考试焦虑

第13计:适度平静。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

下,可稍微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

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第14计:适度自信。大考临近,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

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

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

第15计:适度动机。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

适度动机,效率最高。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

恐惧等情绪,进而造成考试的失败。

第16计:适度运动。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

运动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

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

第17计:适度交流。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

多,适度交流、沟通感情十分重要。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

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

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家长、亲友交流。

第18计:充分准备。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

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

第19计:处变不惊。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困难时,

能冷静地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试题的难易,要有

“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心态。

第20计:防止过劳。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

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不利于考试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第21计:矫正担忧。考生把担忧逐一列出,会发现这些担

忧往往具有夸大、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如认为自己不行、过分

夸大缺点、看不到优点等。要学会正确辨析,对担忧做出合理、

积极的分析,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第22计:自我暗示。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

调节。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比如“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

这一天了!”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抑制紧张情绪。

第23计:转移焦点。考前焦点都集中在高考上,可以适当

转移到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

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朗诵等。

第24计:系统脱敏。运用这种心理训练,直到在最令自己

紧张的情景中也能镇定自若。

第25计:做操练习。做广播操或其他简易运动,让肌肉放

松,可以缓解身心疲劳,抑制紧张焦虑程度。

第26计:科学补氧。通过口服补氧类保健品或到氧吧补氧,

使脑细胞和机体得到充足的氧供应。当然,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

第27计:填写信息,稳定情绪。试卷一发下来,立即忙于

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

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这样做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

情绪的“良药”。

第28计:总览全卷,区别难易。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

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

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全部做对;稳

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第29计:认真审题,灵活答题。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

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第30计:过程清晰,稳中求快。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

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

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第31计:心理状态,注意调节。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

的自负心理,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

胆怯心理。

第32计:尽量多做,每分必争。高考评分,理科是按步骤、

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考生在答题时,要会多少答多

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

有把握的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

题放弃不做。

第33计:抓住“题眼”,构建“桥梁”。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

(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此外,还要利

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

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第34计:遇到易题,格外小心。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

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

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

容易。

第35计:思路暂塞,学会变通。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

法突然想不起来,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

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

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稳定、再回过头来做,可能

有意外的收获。

第36计:注意检查,减少失误。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

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

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检

查思路,检查步骤,检查结果,检查试题要求等..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_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培训心得体会2

一直以来都觉得数学是门无用之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好晕,

好复杂!选修了大学数学这门课,网上也查阅了一些有趣的数学

题目,突然间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与我们的学习,

生活息息相关。

不得不说,数学是十分有趣的。可以说,这是死中带活的智

力游戏。数学有它一定的规律性,就象自然规律一样,你永远也

无法改变。但就是这样,它就越困难,越有挑战性。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要结课了,这学期我们学习了

Mathematics的基础,微积分实验,线性代数实验,概率论与数

理统计实验,数值计算方法及实验。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也积

累了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首先,我们要在平时上课牢记那

些Mathematics语言和公式,那些东西就想单词和公式一样,只

需要背诵;然后,我们要看几遍书,并多看一下例题;最后,我们要

多应用Mathematics软件去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我坚信,只

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三步,我们就能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

数学,在整个人类生命进程中至关重要,从小学到中学,再

到大学,乃至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随着时代的发

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更高层

次的要求,于是便诞生了数学实验。

学期最初,大学数学实验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我

们的记忆中,我们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故然我

们以为数学实验与它们一样,当我们在网上搜索有关数学实验的

信息时,我们才知道,大学数学实验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课程在

近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数学实验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

为载体,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

潮流。

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屈静国老师的数学实验课堂时,

我们才渐渐懂得,数学实验是一门有关计算机软件的课程,就像

C语言一样,需要编辑运行程序,从而进行数学运算,它不需要

自己来运算,就像计算器一样,只要我们自己记下重要程序语句,

输入运行程序,便可得到运行结果,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运算量,

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便捷,在大一时,我学过C语言,由于这样

的基础,让我能够更快的学会并应用此软件。

通过学习使用数学软件,数学实验建模,使我们能够从实际

问题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建立简单数学模型,然后借助先进的

计算机技术,最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或多种方案,从而提

高了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我们参加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造和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

实践基础!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_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培训心得体会3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程数学(建工类)》包括了线性

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还介绍了MATLAB和SAS,

2个软件系统,8个数学建模问题,18个数学实验,66个建工专

业的例题与习题。

这本教材是“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

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的成果之一.编者以“再设计”的思想,

按照高职高专工科基础课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的原则,全面审视了工程数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当代科学技

术的发展水平和前景,提出了

[基础理论]+[数学建模]+[数学软件]三大模块有机结合的工

程专科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案,并以此编成了这本书.它有以

下3个特点:

1.充分注意了工程数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地位.全书以2/3的篇

幅介绍了建工类高职高专学生所必需的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

计方面的基础知识,仅删去一些烦琐的证明、神奇的运算技巧和

少数几个概念.

2.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介绍

了MATLAB和SAS 2个软件系统,讨论了8个数学建模问题,列

出了18个数学实验,有66个例题或习题具有鲜明的建工类专业

色彩,使学生能感受到工程氛围,注意基础知识用于工程实践,

并能在建模训练中培养探索、创新能力.

3.内容处理新颖.本书在强调数学概念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进行了6个方面的渗透:(1)渗透数学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实例;(2)

渗透数学建模思想;(3)渗透数学实验方法;(4)渗透数学软件应

用;(5)渗透经济效益意识;(6)渗透科学思维方法.这样,三大模块有

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这种

体系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实际问题为背景,数学建模为手段,数

学软件为工具,既有利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有利于

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

本书大部分内容在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试讲多年,编者做

过大量的跟踪调查,召开座谈会、调查会,与会人数累计上百人

次,问卷调查不下千人,收集“读书报告”(或数学学习心得)600多

份.这些调查充分证明,本书的内容设计与讲述方法,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在后续课程

学习中,数学知识也基本够用.

这本书是为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给水排水、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造价、房地产管理等建工类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

编写的,也可供其他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和教师参考.讲授本书

内容约需50~70课时,目录中打“_”号的可作选学.

本书是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数学教研室集体

研究的成果.李天然副教授担任主编,张新宇、田罗生两位副教授

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分工如下:李天然编写第三、四、十一、

十二章,张新宇编写第六、八章,田罗生编写第一、二章,龚卫

明副教授编写第九、十章,龙韬讲师编写第五章,李俊锋讲师编

写第七章.此外,何孟义教授、金庆华副教授、彭德权副教授、肖

劲松讲师、郭冰阳讲师等也参加了本书大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

__此文字指本书的不再付印或绝版版本。


更多推荐

数学,实验,工程,考试,学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