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数学试卷中考软件哪个好)

新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同学稳固对克和千克的生疏,并能依据实际状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及推理力量,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拟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同学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依据实际状况估量出物体的质量,培育同学的估测的意识,挂念同学积累估量的阅历。在复习简洁推理的过程中,要留意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力量,让同学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稳固克和千克的生疏,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同学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稳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忆复习过程 请同学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学问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将连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局部内容。

设计意图:给同学供应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育同学的问题意识和提问力量。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呈现: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留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生疏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同学独立练习,集体沟通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育同学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同学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依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肯定的情境中唤起同学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同学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同学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同学说说自己简洁出错的地方和缘由,引起其他同学的留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终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同学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相互说一说推理的过程,供应充分表达的时机。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同学留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1)出示题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消灭一次。B应当是几

(2)同学分小组争辩,老师巡察指导。

(3)汇报沟通,老师留意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推理重在过程,复习中让同学经受想推理过程、说推理

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看推理过程等环节,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善。让同学明确推理时一般要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数的方法,将“确认〞与“排解〞交替进行,这样提升了效果,同学也能轻松接受。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日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256899新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生疏,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稳固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力量。

3.经受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学问体系,培育思维力量。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爱好。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受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同学理解除法的意义,稳固计算的方法;在比照中明辨混合运算的挨次,更有利于同学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力量。

教学重点:

1.娴熟把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稳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稳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那么运算的运算挨次,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力量。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同学自主整理除法相关学问,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玩耍活动:

老师选12个小伴侣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头抢答玩耍。

( 课件依次演示:)

七八( ) ( )三十 ( )八十一 四八( ) 54÷9=( ) 35÷( )=7 ( )÷8=9 ( )÷2=5

(二)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学问。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同学复习已学的学问,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同学参与复习的乐观性,提

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忆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1.课件出示: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2.同学分析后列式并计算。

3.同学汇报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4.同学自主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5.说一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6.练一练:

(1)出示习题:假如每枝铅笔8角,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沟通,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考前须知。

(3)比拟: 60 ÷8=6(枝)……12(角) 60 ÷8=7(枝)…… 4(角)

让同学通过比照,明白第一种错误的缘由,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由于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

什么余数肯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同学在解决问题中,经受学问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力量。

(二)复习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128-64+36 6+18÷3 48÷8×6 8×(36-29) 64-40÷8

(1)说一说:先请同学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挨次。

(2)分一分:让同学将这些算式按运算挨次进行分类。

如:第一类: 128-64+36 48÷8×6

其次类: 64-40÷8 6+18÷3

第三类: 8×(36-29)

(3)依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同学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2.练一练:

(1)课件出示: 18-6÷3 (18-6)÷3 18÷6×3 18-6×3

(2)同学计算。

(3)汇报沟通计算方法:先看运算挨次,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挨次,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同学说运算挨次再分类,既突出运算挨次的重要性,又给同学复习混合运算指明白方向,在此根底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力量。

三、稳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根底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结合直观图稳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稳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试商的技能。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的稳固,同时培育认真审题的力量。

(二)实践应用。

1.40个图形如下排列:……第34个图形是( ),40个图形中有( )个。

2.小晨预备用一星期(7天)看完一本60页的图书,第一天看了12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几页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洁稳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育同学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留意培育同学思维的机敏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把握了哪些学问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277862新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识别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拟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沟通探究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拟识别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消灭在课堂上,今日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学问来到教室里,这个老伴侣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认真观看。

1、让同学说说角是由哪些局部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

二、观看主题图

1、请同学观看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生疏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

三、体会比拟钝角和锐角

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拟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觉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

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同学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

6、找诞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

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要留意什么。

2、依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277863新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学会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画角等一系列活动,培育动手力量、合作意识,激发制造性思维。在对简洁物体和图形的外形的探究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念;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育同学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学会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开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大家都生疏潘老师,你们肯定不知道潘老师还会变魔术吧。不信,你们看,老师可以用手中的这张纸变一个大家都生疏的老伴侣!你生疏吗

师: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学问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一个角。

生:像国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比拟,生疏锐角和钝角

师:周末了,同学们都宠爱去游乐园吧,今日潘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画面,你能依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学问,找一找,图中哪里有角

师: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图后所显示大小不同的角。)它们长得一样吗你们能依据它的特点分分类吗

1、给“角〞分类。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卡片,先独立思考,你按什么标准分类想想可以怎么分,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1)分成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类:直角分一类,比直角小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可以为一类。

师:这样分更细致一些,我们发觉不是直角的角里,有比直角大的角,也有比直角小的角,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1号角和3号角就比直角大而4号角和5号角就比直角小呢

师:嗯,假如这些角比拟接近直角,开口的大小和直角很相近,我

们看不出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拟。(验证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所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就可以比拟这个角的开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2、揭示“角〞的名称。

师:在这三类角中,我们已经生疏了角家族中的直角,其实其他两类也是叫的兄弟,一个是直角的弟弟,一个是直角的哥哥,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说4号角和5号角是直角的弟弟吗(比直角小)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钝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今日我们就老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师:角家族我们生疏了锐角、直角和钝角。

师:那么给这3个兄弟排排队吧,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现在老师提两个问题,我敢谁第一问题,提出后,全部人的小手都能举起来,而其次个问题提出来后,举起小手的就会寥寥无几了。信不信

第1个问题:什么样的角水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第2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开推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

师:(得出结论)和直角比,开口比拟明显的,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来,但开口大小比拟接近直角的,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的指教来验证。

师:既然大家已经找到好方法了,我们在来用一用,看看我们的高

招灵不灵。(课件出示几个不用的角,请同学来推断)

老师出示两张实物卡片,角的大小比拟接近直角的。请同学们到前面来验证。

师:看来这样的问题难不倒大家,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倒题。

3、找找生活中的“角〞。

师: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藏在游乐园里,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哪里见到了角,是什么角

很好,其实数学学问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有知道的,也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等待大家去发觉。

4画“角〞。

师:既然我们生疏了锐角和钝角,想不想画一画,那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画一个锐角或钝角呢(先画`````后画`````)(课件出示画法,请同学来画)

师:你能试着画一个尽可能小的锐角和一个尽可能大的钝角吗

三、教画人物简笔画

师:角在美术中也有妙处!在美术中有一种画叫人物简笔画,它是格外简洁的图形拼摆起来表示人物的一些简洁动作,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胳膊和腿)。

师:请同学试着制造,用我们学会的角来表示四肢,看看你能制造出那些姿势。(同学作品呈现)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77860新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5

内容分析:

买鲜花是二班级下册其次单元其次节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创设

“买鲜花〞的问题情境,通过“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同学体会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根底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同学解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这个问题可以让同学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同学通过沟通发觉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学情分析:

同学已经娴熟把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娴熟地进行加减运算,上节课又刚刚学习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利用学问的迁移来学习,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同学的学问底缊不同,理解力量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同学接受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同学对混合运算的计算挨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开展同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挨次,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除加、除减的运算挨次。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做奖品用的各式花朵。

教学方法:

用引导法、沟通法、观看法。利用课件、图片,创立设了4个教学活动,引导同学通过观看,分析,学会用精确 的语言描述除加、除减的运算挨次。用鼓舞的语言、准时的评价,使同学自始至终保持开心的心情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学习,课后练习分层进行,使大局部同学都能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预备给妈妈送点什么礼物(同学说一说)小红预备买一束花送给妈妈,那么,现在我们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

2、谁来说说,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同学了解图片信息。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培育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力量。]

3、看到那么秀丽的鲜花,小红真想能把它们全部买回家送给她友爱的妈妈,可是,她口袋里的钱格外有限,只够买两种鲜花,而且每

样只能买一枝。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你打算怎么买呢

4、小组内沟通。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买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

二、探究发觉、建立模型

(一)探究除加混合运算挨次

师:小红听到同学们那么热忱地帮她,内心格外地欢快,她还让我替她感谢你们呢。而且啊,她还说,她最宠爱就是同学所想的配法,也就是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们能否动动小脑筋帮帮小红算算,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

引导同学思考:

(1)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价钱)

(2)1枝菊花多少钱(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钱(4元)

(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价钱)

(4)再求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

(5)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列式解答。

(6)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并说说理由。8÷4=2(元) 2+4=6(元)

(7)上节课,我们学过,像这样有联系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谁会(8÷4+4)那么,这条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计算时,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设计意图:难点就在于此,通过小组的合作,由同学自主探究得出答案,培育同学的合意识。]

(引导同学说出:1枝菊花的价钱不知道,所以必需先算1枝菊花的价钱,也就是先算除法,再来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总价钱,所以最终算加法。)

(8)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绍综合算式的计算格式和书写方法(边讲解示范,边板书)

8÷4+4

=2+4

=6(元)

(二)探究除减混合运算挨次

师:谁来帮老师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

(1)题目里的“廉价〞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刚刚小红的问题,我们一下子就把它解决了,老师信任,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好,现在让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并尝试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

(3)嗯,大局部同学已想好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说说吧。

(4)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4÷8=3(元) 5-3=2(元)

(5)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价钱比拟谁廉价了。)

(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

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24÷8

(7)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8)你的发言太精彩了,那么,我们在计算时是先算减法呢还是先算除法为什么

(引导同学说出:由于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需要先算出来,所以先算除法)

(9)小结:像这样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减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减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10)5-24÷8

=5-3

=2(元)

(11)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这个问题最终解决了,老师真替你们欢快!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谈话:花店老板知道,同学们都想送礼物给妈妈,他很受感动,所以特意抱出来一大束鲜花,说:“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鲜花就送给你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才智给妈妈献上一份的礼物呀

⑴出示花朵计算卡(P19试一试)(同学们,可选择自己宠爱的花朵来计算,只要你计算对了,花店老板就会把那朵花送给你的,想不想要加油!)

强调:计算时,先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动笔计算,而且要留意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连续新课中的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稳固所学的新知,也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⑴认真观看我们刚算过的这6个算式,都消灭过什么运算(有加减法还有乘除法)

⑴归纳小结: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

⑴师:恭喜这些同学得到了这么多秀丽的礼物,这是他们用才智得到的,妈妈肯定会很快活的。

2、老师想知道大家对刚刚总结的规律把握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们,敢不敢(P20第4小题)

3、森林医生。(P20第3小题)

大树爷爷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让我们挂念大树爷爷把病治好,使它们健康地笑起来,好吗(先引导同学找现病因,再重新更正)

四、总结归纳、提升阅历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欢快的40分钟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你有什么收获,快和同伴说说吧。(同学畅所欲言)

2、好,我们明天连续相约欢快40分,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让同学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五、板书

数学教案


更多推荐

同学,除法,直角,运算,计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