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江苏省高考历年数学试卷)

202110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探索宋娜娜1,葛杨21.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合川 401520;2.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合川 401520摘 要:在“物联网+”的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新工科的背景下,线性代数课程作为工程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工科专业成为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重庆移通学院为例,提出了线性代数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与专业相融合,并给出了教学设计案例。将课程思政融于线性代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基于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的过程化教学,使线性代数课程对专业课程的作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关键词:线性代数;新工科;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一、引言未来几十年,工程在社会中的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1]。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重庆移通学院是以工、管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建成以新工科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优势、中西部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造中国最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明确信息产业商学院的总体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创新构建了“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管理人才,成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领导者。而人才培养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线性代数作为工科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更好地为“新工科”的专业服务,已经成为一项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线性代数现状分析(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线性代数的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计算过程具有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授课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偏重线性代数理论知识的教学,偏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二)课时较少,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一方面,大部分工科专业线性代数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高等数学2和线性代数同时学习;而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同时学习,导致学生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新的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下,线性代数的课时只有32学时,线性代数的教学停留在知识的浅层面,无法深入挖掘,学生不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无法掌握运算的技巧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三)注重强调教学内容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忽略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与专业的相关性。大部分教师在教学278过程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相关知识排序,完成计划学时和内容,注重线性代数课程本身体系的完整性。然而,不同专业应用线性代数的知识点并不相同,未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线性代数的教学要求多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考虑,采用统一的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忽略数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需求程度不了解,导致线性代数的学习与专业脱节,学生完全不了解线性代数的用处。从目前使用的线性代数教材来看,理论性比较强,应用案例较少,无法使学生真正认识线性代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即使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很少将线性代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其理论背后的应用,会导致学生不了解线性代数知识的实际用处,被动接受线性代数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上课出勤靠老师点名约束,课后作业抄袭;课上与教师两个世界,玩手机,看视频,刷抖音;平时学习囫囵吞枣,考试依仗老师划重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无法因材施教,课堂人数较多,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新工科”背景下线性代数的改革方向(一)以专业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以服务专业为宗旨,与专业衔接,加大听课力度,多听专业教师的课程,明确不同专业对线性代数的差异性需求,分析线性代数的知识点在不同专业所占的比例,根据专业所需,调整授课内容。(二)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线性代数的课堂教学中。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就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各高校纷纷展开讨论。数学素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相融合。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让抽象课程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在融洽和谐的课堂中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

202110线性方程组消元法案例:消元法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方法,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九章算术》中[2]。解线性方程组时利用直除法计算,这与矩阵的初等变换是一致的,是出现最早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后来传入欧洲,因为不知道具体是由哪人发明,所以西方人取名为“高斯消元法”。很多线性代数的教科书中,把这一方法取名为“traditional method of china”。通过这个案例,普及中国文化,弘扬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案例:将向量组构成矩阵,利用矩阵的秩与向量组中向量个数的关系判定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过课程实验,使用软件计算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观察与教材的结果是否一致。适当增加课程实验,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掌握,给枯燥的线性代数理论教学增添的色彩。

(五)结合教学平台,多手段相互融合。基于慕课和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平台建立课程班级,推送优质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习通平台多样化的活动,如随堂练习,主题讨论,抢答等功能,可以丰富课堂的过程化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通过学习通建立群聊,实现线上辅导答疑,是以“量”定“质”的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让学生理解,辩证法是学习线性代数的前提。(三)采用案例教学法,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与专业相融合。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普遍应用,并且深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就是以生活实际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引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阶行列式的定义案例:“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可以表述为求解二元线性方程组,引导学生得到二阶行列式的定义。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给出线性代数中抽象的概念,让学生体会从抽象到具体的数学方法。矩阵的乘法案例:很多人会说买菜用不到线性代数知识,而矩阵确是买菜记账一种便捷的手段[3]。矩阵可以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快捷,结果简单明了。让抽象的线性代数与生活实际相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兴趣。矩阵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案例:生活中很多信息都是图像信息,灰度图像在 Matlab中都是以矩阵形式存储的,对图像进行相关的操作就是对对应矩阵进行相关的运算[4]。逆矩阵在通信中的应用案例:利用逆矩阵和伴随矩阵可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这种加密算法复杂,安全系数高[5]。线性方程组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线性方程组可以用矩阵进行表述,矩阵的这种表述作用可以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矩阵不仅可用于表述自控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利用矩阵的秩、特征值的知识可以判定线性定常连续系统是否完全可控[6]。(四)增加课程应用与实践。由于线性代数课程计算复杂,计算量大,尤其一些繁琐重复的计算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需要改变学习方式,将人工计算和软件处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7] .在线性代数教学中,让学生着重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对于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可以让学生从繁琐重复的机械计算中得到解脱。例如,malab语言可以进行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还可以计算矩阵的秩,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线性方程组的解等。实验课程步骤简单,调用函数几行程序就可完成计算,通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便利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的过程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结束语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将课程思政融入于线性代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学内容引入概念产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线性代数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专业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习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的过程化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坚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注重线性代数课程与专业相融合,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注重实践与应用,线性代数才能实现为“新工科”专业发展服务的需要。参考文献:[1]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2] 王涛,马新顺,郭 燕.《线线性代数》课程思政的案例及思考[J].数学研究与学习,2020(10):54-55.[3] 宋娜娜,葛杨.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下的矩阵的乘法微课教学设计[J]. 营销界,020(8):311-312.[4] 汪太月,明廷桥. 基于矩阵变换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9,35(2):24-30.[5] 苏莹莹.矩阵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5):118-119.[6] 郭先平.矩阵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4):103-106.[7] 杨威,高淑萍,陈怀琛.慕课背景下MATLAB与线性代数应用的融合[J].高等数学研究,2019(5):60-62[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2019年一般项目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 YTJG201949) 。279


更多推荐

学生,课程,学习,教学,矩阵,专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