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成人考大专数学试卷)

【学前阶段】

公文数学辅导对照表(

5A-A)

级别

5A

4A

3A

2A

在 2A

A

1

通过用铅笔做题, 培养孩子的握

笔能力、运笔能力、做题能力和注

1 在具有 5A 教材的做题能力的基

础上,要求掌握 1-100 的 100 个

数字的大小顺序并会书写,同时

提高做题能力和对数字的感性认

识,为进入 3A 教材的加法学习做

1 在 3A 教材所培养的加法能力

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2A 教材的

加 6 到加 10 的加法。

教材所培养的加减法心算能

学习目标

意力

2

通过做题时的数数练习和数字

连图的画线练习, 使孩子更熟练的

在 4A教材所培养的数数及写数

能力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习加 1

到加 5 的加法。

2 学习被减数到 10 为止的进出

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加

减法的心算能力,要求学生达到

减法,为顺利学习

A 教材培养

一看就能计算出来的水平,为学

掌握 30 以内的数字

准备。

2 数数要求会数到 120 以上。

SCT

描数字 1

描数字 2

描数字 3

必要的心算能力。

习 B 教材的笔算打好基础。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151-160

161-170

171-180

181-190

线的练习 1

线的练习 2

线的练习 3

线的练习 4

线的练习 5

线的练习 6

线的练习 7

线的练习 8

线的练习 9

线的练习 10

线的练习 11

连连看 1

连连看 2

连连看 3

连连数 1

连连数 2

数字连图 1

数字连图 2

SCT

1-20 的数字

“ ~+1”的①

“ ~+1”的②

“ ~+1”的③

“ ~+1”的④

“ ~+2”的①

“ ~+2”的②

“ ~+2”的③

“ ~+3”的①

“ ~+3”的②

“ ~+3”的③

“~+1,+2,+3 ”的①

“~+1,+2,+3 ”的②

“~+1,+2,+3 ”的③

“ ~+4”的①

“ ~+4”的②

“ ~+5”的①

“ ~+5”的②

“ ~+1,+2,+3,+4,+5 ”

SCT

2A 以前的复习

“ ~+6”的①

“ ~+6”的②

“ ~+7”的①

“ ~+7”的②

“ ~+8”的①

“ ~+8”的②

“ ~+9”的①

“ ~+9”和“ ~+10”

“~+1⋯10”的①

SCT

A 以前的复习

加法 1

加法 2

加法 3

加法 4

加法 5

加法 6

加法 7

减法 1

减法 2

SCT

1 到 10 为止的数字 1

1 到 10 为止的数字 2

1 到 0 的圆点 1

1 到 10 的圆点 2

1 到 20 的圆点 1

1 到 20 的圆点 2

1 到 20 的圆点 3

1 到 30 的数字

1 到 40 的数字

1 到 50 的数字

1 到 60 的数字

1 到 80 的数字

1 到 100 的数字 1

1 到 100 的数字 2

1-2

“~+1⋯10”的②

“~+1⋯10”的③

“~+1⋯10”的④

“ ~ - 1 ”

“ ~ - 2 ”

“ ~ - 3 ”

“ ~ - 1, -2, -3

1-2

减法 3

减法 4

减法 5

减法 6

减法 7

减法 8

减法 9

减法 10

1-2

1 到 110 为止的数字

1 到 120 为止的数字

“ ~ - 1 ⋯ 5”

数字连图 3

“ ~ - 1

的①

“ ~+1,+2,+3,+4,+5 ”

⋯ 7”

加法和减法 1

191-200

数字连图 4

1 到 220 为止的数字

的②

“ ~ - 1

⋯ 9”

加法和减法 2

备注 1:标有记号 处是指可以作为出发点的地方。

备注 2: SCT(Standard Completion Time )表示一张学习材料的标准完成时间,包括改正的时间在内。

【小学阶段】

公文数学辅导对照表( B-F)

级别

B

在 A 教材的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基

C

D

E

F

提高 E 教材的分数运算能力,培养复杂的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为学习 G 教材的代数计算奠定基础

础学习目标

上,培养了加减法的笔算能力,并

为学习 C教材打好基础。

在 B 教材加减运算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培养学生乘除法运算的基本能力,并为学习 D 教材打好基础。

在 C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乘除法运算能力,并且要求掌握 2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位数的除法运算, 逐渐习惯“分数” 的概念, 为学习 E 教材打好基础。

在 D 教材为止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约分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分数的四则运算能力,为学习 F 教材打好基础。

加法( B 以前的复习)和为 100 以内的加法 1

和为 100 以内的加法 2

和为 100 以内的加法 3

SCT

C 以前的复习

2 到 3 的乘法口诀

2 到 5 的乘法口诀

2 到 7 的乘法口诀

2 到 9 的乘法口诀

2 位数 *1 位数 1

2 位数 *1 位数 2

2 位数 *1 位数 3

2 位数 *1 位数 4

2 位数 *1 位数 5

3 位数(及以上) *1 位数

除法入门

有余数的除法

1

SCT

D以前的复习

SCT

E 以前的复习

SCT

2 位数 *2 位数 1

2 位数 *2 位数 2

2 位数 *2 位数 3

3 位数 *2

位数

加法和减法

乘法和除法 1

乘法和除法 2

分数

F 以前的复习

1

F 以前的复习

2

SCT

分数的加法

1

分数的加法

2

分数的乘除

2 位数加法

1

2 位数加法

2

2 位数加法

3

3 位数加法

1

3 位数加法

2

3 位数加法

3

分数的加法

3

三个分数的加法 1

三个分数的加法 2

三个分数的加减

分数的加法

4

分数的加法

5

分数的加法

6

四则混合运算

1

除数是 2 位数的除法 1

除数是 2 位数的除法 2

分数的加法

7

四则混合运算

2

分数的加法

8

3-4

减法 1( B 以前的复习)

减法 2( B 以前的复习)

2-3 2-3

除数是 2 位数的除法

3

分数的减法

1

3-4

四则混合运算

3

四则混合运算

4

3-5

除数是 2 位数的除法 4 除数是 2 位数的除法 5 除数是 2 位数的除法 6 除数是

2 位数及 2 位数以上的除法

分数的减法

2

四则混合运算

5

2 位数减法

1

分数的减法

3

四则混合运算

6

2 位数减法

2

2 位数减法

3

有余数的除法

2

分数的加减

四则混合运算

7

有余数的除法

3

分数的乘法

1

四则混合运算

8

四则混合运算

9

151-160

161-170

171-180

181-190

191-200

备注 1:标有记号

2 位数减法 4

3 位数减法 1

3 位数减法 2

3 位数减法 3

3 位数减法 4

处是指可以作为出发点的地方。

有余数的除法 4

2 位数 1 位数 1

2 位数 1 位数 2

3 位数 1 位数 1

3 位数 1 位数 2

分数

约分 1

约分 2

约分 3

约分 4

分数的乘法

2

分数的除法

X 的值

应用题 1

分数的乘除

应用题 2

分数和小数

1

小数 1

小数 2

分数和小数

2

备注 2: SCT(Standard Completion Time

)表示一张学习材料的标准完成时间,包括改正的时间在内。

【初高中阶段】

公文数学辅导对照表(

G-L)

级别

G

H

在 G 教材的代数式运算能

力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解一

元至四元方程的能力。

I

在 H 教材的基础上, 学习掌握

因式分解、平方根、一元二次

方程式和二次函数等内容。

J

通过学习代数式、 因式分

K

L

学习目

在 F 教材的分数运算能力的基

础上,培养正负数和代数的运算

能力,为学习 H教材打好基础。

解、无理数、二次方程式、 培养学生各类函数的计算能

方程组,培养高等数学所

必须的基础能力。

多项式的乘法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 2

因式分解 3

因式分解 4

培养学生对数函数和微积分的计算能力。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力。

G的基础 1

G的基础 2

正负数加减法 1

正负数加减法 2

正负数加减法 3

SCT

G以前的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 4

SCT

H 以前的复习

多项式的乘除

利用公式求积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 2

SCT 5-8

5-8

5-8

6-10

6-10

一次函数的复习

二次函数的复习

依次函数与图像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 1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 2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

4-6

5-8

6-12

7-14

7-14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

对数方程与不等式

6-12

7-14

8-16

8-16

8-16

绝对值函数

极限与倒数

51-60

正负数乘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因式分解 3

因式分解 5

7-12 7-14

切线

12-24

61-70

正负数除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

2

因式分解 4

分式

6-10

5-8

6-10

5-8

最小值 3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

8-16

极大值与极小值 1

15-30

71-80

81-90

91-100

正负数四则运算 1

正负数四则运算 2

正负数四则运算 3

代数式的值 1

代数式的值 2

整式的运算 1

整式的运算 2

整式的运算 3

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5

二元一次方程组

3

4-6

因式分解 5

因式分解 6

平方根 1

4-6

无理数 1

无理数 2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与复数

7-14

7-14

8-16

极大值与极小值 2

最大值与最小值 1

最大值与最小值 2

15-30

15-30

15-30

15-30

8-16

12-24

12-24

15-30

15-30

15-30

15-30

30-60

30-60

二元一次方程组

4

二元一次方程组

5

的解

高次函数

高次方程与不等式

分式函数的图像 1

分式函数的图像 2

分式方程与不等式

无理函数的图像

无理方程与不等式

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

指数方程与不等式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151-160

161-170

171-180

181-190

191-200

一元、二元一次方程

三元一次方程组

1

三元一次方程组

2

四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应用题 1

方程应用题 2

方程应用题 3

不等式

平方根 2

平方根 3

二次方程 1

二次方程 2

二次方程 3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 2

6-10

6-10

6-10

6-10

6-10

6-10

6-10

6-10

6-10

7-12

6-12

7-14

7-14

7-14

8-16

7-14

8-16

6-12

7-14

8-16

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

判别式

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元二次方程组

多项式的除法

余式定理

因式定理

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证明

定积分 1

定积分 2

面积 1

面积 2

体积

速度与距离

微分与积分的综合 1

微分与积分的综合 2

1

2

3

函数与图像 1

函数与图像 2

备注 1:标有记号

处是指可以作为出发点的地方。

备注 2: SCT(Standard Completion Time

)表示一张学习材料的标准完成时间,包括改正的时间在内。


更多推荐

能力,教材,运算,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