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上海历年秋考数学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1

1.时刻的认识应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紧密联系

另外: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

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中看

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关于钟面知道些什么。然后,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在钟面上数一数、拨一拨的操作,

探索“填一填”中的几个问题,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书上。最后,进行

汇报交流。

2.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分、秒的关系

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知道1分

=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

好习惯。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来感受

1分的长短;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

最后,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

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中,

不仅能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

情,体会时间的价值,甚至重大的体育比赛是在最后一分决定胜负的,

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懂得去珍惜时

间。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

●教学建议:

①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

②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3.课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体验时间的活动。另外,“作息时间表”

的制作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填写,也可以让学生填每天自己喜欢的

活动的起止时间。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

息时间的好习惯。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

会计算经过的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5分的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

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

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

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

历史时刻——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

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

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更多推荐

时间,学生,认识,活动,钟面,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