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春考数学秋考数学试卷答案)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教材分析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主要涉及到单价、数量、总价”,这是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教材
的例题通过三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练习,揭示出单价的含义与求总价的方法,理清“单
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三个关系式。从教材来看,首先是要学
生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乘、除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
活。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并不陌生,只是这三个概念还没有提炼概括,在已
有的生活实践中,也经历了初步感知单价、数量、总价的生活经验,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一
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借助超市中一张
“购物小票”出发,研究了三个常见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量关系。这学生从这三个常见的
实例中悟出并建立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模型。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的内涵。在抽
象出数量关系模型后,自主学会变式运用,得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等。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课上通过学生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
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
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板书: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献爱心的活动吗?看来大家都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听说福利院的
孩子们急需一些学习用品,大家愿意给他们购买吗?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购物中的数学
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 “单价、数量、总价”
1.认识数量
(1)这是福利院的院长给我们的购物清单(ppt:文具盒10个,笔记本40本,钢笔30支)
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2)是的,我们知道了要买多少(贴:买了多少),这里的买了多少个、多少本、多少支在
数学里面叫做数量。(板书:数量)我们知道了要购买的物品的数量,现在你能算出买这些
物品分别要多少钱吗?
(3)我们还要知道每件物品的价格(贴:每件商品的价钱),才能算出一共用的钱数(贴:
一共用的钱数)那现在咱们一起去超市逛逛,找找我们需要的信息吧!(ppt:文具盒29元/
个 笔记本5元/本 钢笔8元/支)
2.认识单价
超市里面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同学们,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了吗?谁来说一说。我们还要
买什么?
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在数学里面,叫做单价(板书:单价)
那练习本的单价是多少?表示?(每本练习本5元)谁来说说其他物品的单价。
3.认识总价
同学们,找到了这些物品的单价和数量,现在能算出一共要用的钱数了吧!在数学中,我们
把“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请同学们拿出购物清单,把你找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算算吧!
(板书:总价)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
(1)学生独立完成购物清单
(2)汇报交流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购物清单。你们也跟他一样吗?(同学们都能独立地完成购物清单,真不
错!)文具盒的总价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说说你的算式。(板书算式)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
用乘法计算呢?(老师欣赏你的会思考,谢谢你!)像这样求几个几的运算我们都用乘法来
计算。
笔记本的总价怎么求?求的是几个几?钢笔呢?
(3)根据算式,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还有谁想说?你再来说一
说。
(4)梳理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来,读一读。
(5)应用
同学们为福利院的孩子们买好了学习用品,真棒!我们再去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买一些零食吧!
有120元钱,苹果每千克20元,可以买几千克?
有80元钱,要买40盒饼干,每盒饼干多少元钱?
①指名两生读题。
②这两题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完成,谁来读读合作要求?下面请小组长拿出学习单,开始吧!
③老师发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愉快,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一下。你来汇报
一下薯片的问题。
④你们组求出了薯片的数量是20袋,发现的数量关系式是?你们同意吗?(板书:总价÷
数量=单价) 谁来汇报下一个问题,你们组求出了饼干的单价是2元,发现的数量关系式是,
你们的发现也一样吗?(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2.梳理小结:孩子们太能干了,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三条重要的数量关系式。看来呀,我们只
要知道了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三、巩固应用
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超市购物大比拼,行吗?
1.不用计算,试着说说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2)学校买了3台复读机共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2.第二关:我来当老板
老师这儿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单价,接下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当老板,一个当顾客,
顾客给老板说要买什么?老板给算算要多少钱,好吗?开始吧!
展示:看来我们同学当小老板都当的挺开心的,我来检查一下,看我们的小老板当的合不合
格。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谁是老板?谁是顾客?
第一组:
生1:我想买2罐王老吉
生2:王老吉每罐5元,2罐王老吉总共是5×2=10元钱,你需要付10元。
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很好
第二组:
生1:我有40元钱,想买帽子,请问可以买几个?
生2:帽子20元一个,40➗20=2,你可以买2个帽子。
还有想表演的吗?
第三组:
生1:我有60元钱,想买2份同样的礼物,请问可以买什么?
生2:60➗2=30元,你可以买2条围巾。
看来同学们都是会算账的好老板,老师给你们点赞。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同学们发现没有,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
就能用我们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板书: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总价÷数量=单价
③总价÷单价=数量
更多推荐
数量,单价,总价,学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