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江苏兴化六上数学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
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本册教材
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综合与实践三
个方面。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主要涉及100以内的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乘、除法的含义。同时,学生也需要
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此外,学生
还需要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数是多少等。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主要涉及四边形、五边形、
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以及线段的初
步认识。学生需要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并能够
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同时,学生也需要
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
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主要涉及有趣的七巧板和我
们身体上的尺。学生需要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所学
的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
数学思考方面和解决问题方面三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
面,学生需要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综合与实践等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数学思考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发展数感
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并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
解决问题方面,学生需要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际情境的收集和整理信息,学生
初步掌握了使用摆学具、画图等方法来理解数量关系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学会了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已
知条件,并积累了一些实际问题解决的经验,从而提高了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并初步建立了长
度观念。
3.通过拼图形、测量长度和观察物体等活动,学生初步体
会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并感受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还进一步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并学会
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学生初步学会了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
中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了编制乘法口诀、观察
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等活动,并
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研究体验。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
研究的兴趣,还初步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克服了数学研究中的困难,
并逐步养成了细心计算、自觉检验和及时改正错误等良好的研
究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感知乘、除法的
内在联系。同时,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线段、四
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正
确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教师需要耐心地指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并帮
助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方面,需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