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幼儿数学试卷文案怎么写)
11
调整下面错乱的句子,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 1)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4 )二十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了,
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2 )他十四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十个小时,从不间断。
(5 )1932年,二十二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
到清华大学工作。
(3 )从十九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6 )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
他肯下苦工夫,进步很快,二十五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思路点拨: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
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排列这个文段时,我们
可以抓住“十四岁”“十九岁”“二十岁”“二十二岁”“二十五岁”这些表
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
(1)(4)(2)(5)(3)(6)
西场镇延寿学校 许有锋
题12
请把下列乱句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再给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
标点吧。
(3 )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很渺小的 脆弱无力的 被大风一吹很容易折断
(1)盛夏季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鲜绿鲜绿,翠嫩欲滴。
(5 )因此只要有的地方总是成林成海,不惧风吹浪打,永远从容挺立。
( 2)它们潇洒淡雅 迎风摇动 显示出一种生气勃勃 欣欣向荣的景象
(6)这时候 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 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 气势磅
礴的壮观
(4 )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从来不会单独存在,而是集群而生、
聚众而长。
排好了这段话,你一定知道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其中涉及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概括能力和熟练地运用标点符号。排列这段话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来排列,然后
把没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注意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加顿号,最后再次
把排好的句子读读,概括出主要意思。
参考答案:
顺序:3 1 5 2 6 4
标点: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很渺小的、 脆弱无力的,被大风一吹很容易折断。
它们潇洒淡雅、迎风摇动,显示出一种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
观。
概括:芦苇集群生长,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
角斜小学 赵兴军
题13
把下面的几个句子按顺序排列,并用两个成语形容一下该文字所描绘的景
色。
(3 )a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
(1 )b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5 )c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
仿佛置身于仙境。
(2)d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4 )e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成语:( )、( )
解题指导:
写景的顺序总是难以把握。初看此题,忽而山,忽而水,山山水水,不知先
后。但细细斟酌,a句与e句联系较为紧密,因为a句先写水后写山,e句便用
“山光水色”概括,所以a、e句应该放在一起。接下来,a句前应该是放写“山”
还是写“水”的呢?很明显,a句先写水后写山,所以前面应该接写水的,那就
是d句。现在确定好d、a、e这三句了。再分别比较b、c句,b句单独写“山”,
c句写的是水中的景色,考虑到除了b句其他几句都是围绕湖水写的,所以应该
把写“山”的那句单独放到前面,这样也顺应了由上到下的写景顺序。由此看
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3、1、5、2、4。
参考答案:3、1、5、2、4
试写形容该文字的成语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形容美景的成语很多,比如说
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山清水秀、山明水秀等。
城东镇韩洋小学 储晓霞
题14:
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正确排序。
( 2)跃出一轮红日,脸庞红润润的,徐徐地升起。
( 4 )霞光洒在辽阔的大地上。
( 3 )红光染红了云朵,织成绚丽的彩霞。
( 1 )忽然,我看到在天地相连的地方。
( 5 )洒在我的身上,暖融融的。
解题指导:
整理这些段序时,先要弄清他们描写的是日出过程,然后再按照日出过程
的先后来排列其先后的次序,标上序号。
参考答案:
2 4 3 1 5
( 城东镇韩洋小学 于小玲)
题15
请把下面的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
(1)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有一家“动物饭店”,天天顾客盈门。
(2)因此,一批又一批好奇的食客不断来这里光顾,生意十分兴隆。
(3)一对鹦鹉用英、法、西班牙语轮流问好:“欢迎光临本店,谢谢!”
(4)然后黑猩猩和短毛猴来往上菜。
(5)这里招待的都是动物。
(6)这些训练有素的“服务员”不收小费不偷吃菜肴。
(7)客人一到,两只金丝猴立刻拉开大门迎接。
(8)接着,长耳犬请顾客入座,并把菜单送到顾客手中。
思路点拨:
平时学生到过饭店的,注意观察,就不难排列这样的顺序。即使,没有到
过饭店,只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也可!
标准答案:(1)(5)(7)(3)(8)(4)(6)(2)
海安开发区实验小学 朱芝芳
题16
修改下面一段话。
这里景色幽静。村前是一个大池塘,①鱼儿像飘浮在蓝天里,②蓝天白云
倒映在水中,③塘水清如明静。村后是一片清翠的竹林,竹林中山雀、画眉和
小鸟相互对唱,鸣声清脆悦耳。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幅漂亮美丽的风
景画。
1、第二句中①②③的正确顺序是
2、文中有三个病句,两个错别字,请在原句上修改。
试题分析:
加强对句子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题指导:
把观察、分析、判断、排列、改错等能力综合在一道题目上,这本身就是
一种创新。完成此题,先读清题目,弄清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积累,认真
答题。做好后,将这段话再连起来读一读。
参考答案:
1、③②①
2、三个病句:“幽静”改成“秀丽”;去掉“和小鸟”;去掉“漂亮”或
者“美丽”。
两个错别字:“飘”改成“漂”; “明静”的“静”改成“镜”。
大公镇中心小学杭丽
题17
一、乱句重组。
( 5 )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 2)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4 )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 1 )一条小溪从我们的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 6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3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思路点拨:
抓住景物描写的顺序,从句子中关键词语入手,寻找句子间内在的联系,
我们就能很快地将错乱的句子排列成段。“小溪——溪水——水里的小鱼——
一边的果园——另一边的田野——田野尽头的山峰——山腰上的公路”,环环
相扣,句句相连。
同类练习:
(1 )这块园地的四面是柳枝篱笆。
(3 )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杏树、桃树、梨树、山楂树。
( 6 )框子里还搭了几铺黄瓜架,累累连连的黄瓜秧爬满架子。
(4 )而墙外,是杨树、柳树、榆树和槐树。
(5 )墙里墙外的树木,就好像给这四堵墙上了两道铁框。
( 2 )篱笆上爬满了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萝,像密封的
四堵墙。
(7 )架子底下,横七竖八地爬着南瓜秧,石磙子大的南瓜静静地躺在
那儿。
解题过程:
这一题,由“园地四面的柳枝篱笆——豆秧藤萝组成的墙——墙里的果树
——墙外的杂树——墙里墙外树木围成的铁框——框子里的黄瓜架——架子下
的南瓜秧和大南瓜”也是层层相扣,前一句捎带出下一句。
二、乱句重组。
(3 )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
(2 )一个偶然的机缘,一粒砂掉入了蚌壳里,它坚硬的棱角给蚌带来了痛苦。
(4 )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一它的肌肉磨它,以涎沫洗它、浸它……
( 5 )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没有被消灭,它钉在蚌壳里,永远给蚌以痛苦。
( 6 )时间在大海的浪涛呼啸中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
( 8 )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1 )一颗珍珠原来就是一粒砂。
( 7 )它变得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并泛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思路点拨:
做这一题,应抓住事情发展的顺序,将珍珠形成的过程展示出来:“砂掉
入蚌壳——蚌要挤出它——砂钉在蚌里——蚌无奈地磨它洗它——时间流逝中
砂发生改变——砂变得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珍珠完成”最后,以“一
粒珍珠原来就是一粒砂”揭示寓意。
同类练习:
( 4 )等柿子晒得半干时,再把它放到缸里密封起来。
( 2 )人们一下子吃不完,就想办法把它们做成柿饼,存放起来。
( 6 )这是,如果用舌头舔舔,就会发现柿霜特别甜。
(1 )到了十一月,大批的柿子成熟了。
(5 )过了一段时间,柿子变软,表面渗出一种白色粉末状的霜。
( 3 )做柿饼要先吧削了皮的柿子用榆树枝或稻草连成串,挂在树上或
屋檐下。
解题过程:
同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做柿饼的过程可以将这些错乱的句子排列
成段。“十一月大批柿子成熟——人们做柿饼存放——做柿饼先挂晒——晒得
半干密封——密封浸出白霜——品尝柿霜的甜”,句子排列的顺序一目了然。
排列句子顺序
1.(4 )这样一快一慢,鱼鳞身上出现了一圈松(夏季)一圈
紧(冬季)的痕迹。
(1 )鱼的生长跟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6)于是,人们根据鱼的“生长圈”,计算出鱼的年龄。
(3 )秋冬季节,气温低,鱼儿长得慢。
(5 )有的科学家叫它“生长圈”。
(2 )春夏季节,气温高,鱼儿吃得多,张得快。
2.(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 )田野的尽头,连绵起伏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 )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
( )山腰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带子飘向远方。
(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里流过。
( )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沉甸甸的麦穗,正点着头报告
丰收的喜讯。
3.(4 )我把钢笔交给老师。
(6 )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1 )我在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5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了一朵小红花。
(3 )同学们都说钢笔不是他们丢的。
(2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谁丢了钢笔?”
4.(4)几天后,树叶一片片分开了,像绽开的花朵。
(1 )三月里,柳树抽出了新枝,长出了嫩叶。
(2 )要是你在远处看,柳树就好像是一团淡绿色的雾。
5)几个星期后,柳树的枝叶就变成深绿色的。
( 3)刚冒出的嫩叶儿,一片片抱在一起,像是一个个绿色的
花骨朵。
( )草地上的草顶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 )几只小鸟在树上“喳喳”地鸣叫。
( )仿佛唱一支迎接夏季来临的晨曲。
( )蔚蓝的天空一尘不染。
( )快乐地跳来跳去。
( )初夏的早晨多么美丽啊!
(2 )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 4)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1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3 )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
花。
( 5 )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更多推荐
句子,排列,顺序,芦苇,能力,错乱,学生,标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