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今年贺州中考数学试卷真题)

摘要:本文旨在对小学生存在的讨厌学习数学现象进行现状描述,分析调查学生产生

讨厌学习的原因,以便找出解决的策略,指导教师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小学生、讨讨厌学习习数学、原因、教师。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

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讨厌学习数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

应当大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

使他们产生了这种心理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某小学各年级进行了调查,其原因可大致分

为:小学生自身特点,教材特点,家庭影响,学校及教师影响几方面。

一、小学生自身特点;

通过本次调查约有 %的同学由于自身种种原因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了兴趣。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自控能力不足。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了。”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严重的孩子,

课堂上根本没办法接受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2、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上课会有抵抗心理,对待作业有将近 %的小学生

采取应付的态度,甚至不做。

3、好奇、好胜,但是韧性差。很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有时因为

一个小题不会做,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破罐子破摔。有 %的学生遇到自己难以解

决的问题时会选择放弃。

4、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只是觉得家长要我学,或者我考试要考,

所以我要学习数学,这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教材特点;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

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逐渐抽象,富有逻辑,联系生活。小学数学虽然

没有那么复杂难学,可是小学期间正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

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使得有些小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无趣,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家庭的影响;

1、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或过低。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给学生

定的目标太高,当他们实现不了,反而产生了嫌弃的感觉,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讨厌学习

的情绪。有些父母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

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自我效能感降低,随之而来的也会

讨厌学习。

3、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水平,给孩子很多买许多额外的作业,各种各样的试卷,

更有甚着硬性规定作业时限。这似乎是很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95%的家长会给孩子买课

外书,数学课外书超过2本的有 %.但是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长时间这样必然给他们

心理上带来负面作用。我曾经辅导过这样一个5年级的小女孩她这样给我说:从小我爸就

让我做数学题。他让我做数学题的那个年纪我甚至连基本的数字概念可能都还没有。我想

起那段回忆只有一大张一大张他手写的个位数十位数数学题,我只能痛苦的掰着手指脚趾

算,而他和我妈则是凶巴巴的坐在一边监督我,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已经非常非常的反感数

学了。我听后给他爸妈交流,他们也是想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好的起点,却忽视了对他们

兴趣的扼杀。

4、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

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

校发生兴趣。

四、学校及教师的影响。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调查显示大约有 %的小学生由于学校和老师原

因而产生讨厌学习数学的情况。学校数学教学的设施完备程度,对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环境影响,班级学习数学氛围影响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教师的影响。

1、教育方法不当。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对于部分学生

是恨铁不成钢,时常会有讽刺、挖苦、体 罚、变相体罚的现象发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

对其产生恐惧与厌烦的心理,对其所担任的课程也难免会有抵触情绪。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数学一向来超差,但是从来没放弃过努力。不过

正是因为小学一次数学作业的几道题我做错了,改了好几次老师都说错了,然后数学老师

对我说了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啊,那么简单改了几遍还是错!”说完,就把我从办公室

赶出去了。好了,就是这句话,让我彻底对数学没有兴趣...之后的数学都基本没合格过。


更多推荐

数学,学习,学生,学校,产生